•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工具有「文化信念與專業效能問卷」與「文化信念與晤談經驗問 卷」,前者由參與本研究之諮商專業工作者填寫(如附件一),後者由參與本研究 之個案填寫(如附件二)。除基本資料外,兩份問卷皆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 測量研究參與者雙文化取向自我概念情形之「獨立我與互依我量表」,第二部分 為研究參與者對諮商效能的評定,包括「工作同盟量表」和「社會互動量表」, 個案部分除前兩項,再增加「中國人幸福感量表」。各量表分別說明如下:

一、雙文化取向自我概念的評定:獨立我與互依我量表

在本研究中,「雙文化自我概念」分指「個人取向自我概念」和「社會取向 自我概念」。個人取向自我概念為受現代工商社會文化影響的面向,強調個人的 自主、獨立及自足,而社會取向自我概念為受傳統農業社會文化影響的部份,強

調有效維持個人與關係中的對方、個別權威、家族(或其他團體)、及非特定他 人之和諧或融洽的關係(楊國樞,2004)。

本研究採取 Lu 與 Gilmour(2007) 的獨立我與互依我量表長版(IISS),用以 評定諮商專業人員和個案雙方的個人與社會取向自我概念之情況。本量表依據 Markus 與 Kitayama(1991)理論編製,採 Likert 七點計分,請研究參與者對題目 描述表達自己的看法,分別給予每個題目 1 分(非常不同意)至 7 分(非常同意)

的評定,長版量表共 42 題,分別以各 21 題的分數加總代表「獨立我」和「互依 我」概念面向的得分,分數愈高表示該概念面向的表現愈強。本研究以獨立我的 得分代表個人取向自我概念、互依我的得分代表社會取向自我概念之表現。

獨立我概念面向包含保有個人的獨立性/一致性、表達自我(信念,感受,

想法)、實現內在特徵(潛能,特徵,興趣)、促進個人目標、直接溝通(面對環 境)、疏離內團體(separation from in-group)、唯情自立(self-reliance with hedonism)等七個因素;互依我概念面向則包含歸屬與適應(團體)、佔據適當的 社會位置(角色、地位)、表現適當行為(做人)、促進他人的目標(團體目標)、

間 接溝 通 (察言 觀色)、 家庭統 整 (family integration )、互依的 社會性 (interdependence with sociability)等七個因素。

關於本量表的信度考驗,Lu 與 Gilmour(2007)以台灣的學生與民眾為施測對 象(共 606 名,女性 53.5%、男性 46.7%,平均年齡為 23.83、SD = 8.28),

得到內部一致性係數在獨立我面向為.86、互依我面向為.89,且獨立我和互依我 兩面向為.24 之低度相關。在本研究樣本中,得到諮商者填寫版本的內部一致性 信度係數在獨立我面向為.91、互依我面向為.89,個案填寫版本的內部一致性信 度係數在獨立我面相為.85、互依我面向為.83。效度考驗方面,該量表有良好的 表面效度,也與個人/集體主義傾向量表(IC scale)有良好的同時效度,另外,

檢驗社會期望偏差的可能性,結果顯示,既不獨立又不相依的自我與社會讚許性 得分相關為.06 和.05。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Lu & Gilmour, 2007)。

二、諮商效能的評定:

指諮商專業工作者透過諮商會談,促使個案在感受與功能上有所改善的效 果。在本研究中包含以同盟關係、關係親密感與幸福感三項作為測量指標。

(一)同盟關係的評定:工作同盟量表

本研究採取工作同盟量表-簡式(Working Alliance Inventory-short form, WAI-S)用以瞭解本研究之諮商者和個案雙方對工作同盟的知覺。本量表共有 12 題,其中有兩題反向題,採 Likert 七點計分,請研究參與者根據自己的感受與想 法分別給予每個題目 1 分(從未)至 7 分(總是)的評定。量表分為三個因素,

分別是:「情感連結」指治療雙方關係的連結;「目標共識」指雙方對治療目標的 共識;「任務共識」指雙方對達成目標所需完成的任務之共識。本研究使用量表 的總分進行分析,得分愈高代表研究參與者所知覺到的工作同盟愈佳。

關於本量表之信度考驗,Busseri 與 Tyler (2003)以大學學生輔導中心的諮商 者與個案為對象,得到諮商者和個案填寫版本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為.83 與.98。在簡華妏(2007)的研究中,得到諮商者和個案填寫版本的內部一致性 信度係數為.90 與.88。以本研究樣本施測得到諮商者和個案填寫版本的內部一 致性係數為.89 和.87。效度考驗方面,國內部分,簡華妏(2007)的研究得到 本量表與晤談感受量表的相關為.55;國外部分,Busseri 與 Tyler(2003)以來談問 題改善為效標,得到相關在諮商者版本為.42,個案版本為.34,均達.01 的顯著 水準,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效標關連效度。

(二)關係親密感的評定:社會互動量表

本研究採用林以正、黃金蘭(2006)修訂羅徹斯特社會互動量表(Rochester Interaction Record, RIR),作為評定諮商者與個案自評於諮商互動中「晤談感受」

之「自我表露」與「知覺同伴回應」。原量表共 24 題,採 Likert 七點計分(1=

一點也不,7=非常符合),其中自我表露包括「傾吐事實」及「傾吐內在感受及

情緒」二個項目;知覺同伴回應則包括「了解我」、「關切我的感受與情緒」及「引 起共鳴」三個項目,分別代表了解、關懷及肯定三個反應向度,因此本研究採以 上五個項目得分加總代表關係親密感程度。惟為不使諮商者在填寫時有語意突兀 之感,將「自我表露」兩個項目修改成「知覺個案之自我表露程度」。

信度考驗方面,原量表以大學生為對象,自我表露之折半相關為.93,知覺 同伴回應之折半相關為.93,顯示社會互動行為具有跨情境的穩定性(林以正、

黃金蘭,2006)。以本研究樣本施測得到個案填寫版本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82,

而諮商者填寫版本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79。效度考驗方面,原量表以大學生為 對象,上學期的自我表露(r = .32, p < .01)與知覺同伴回應(r =.40, p < .01)對 下學期親密感的預測具有顯著穩定性與預測力,共可解釋關係親密感全部變異量 的 19%(林以正、黃金蘭,2006);另外,該研究以 Q 分類法測量人際親密感,

結果顯示關係親密度達顯著相關(r = .6, p < .01),以及請受試者對喜歡、信任、

對關係的確定感、內外團體區辨等進行同樣的分類作業,結果顯示親密與信任的 相關為 0.75、親密與自己人的相關為 0.79、信任與自己人之間的相關為 0.75,顯 示三者概念仍存有差異,但確實有高度相關性(林以正、黃金蘭,2006)。因此,

在本研究中,以參與者對該次晤談評定的社會互動分數代表關係親密感,得分愈 高,表示關係親密感愈佳。

(三)幸福感的評定:中國人幸福感量表

本研究採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極短版(陸洛,1998),作為評量本研究 之幸福感之用。該量表總計 10 題,以四點量表評量正向情感與整體生活滿意,

再加總計分,分數愈高表示個案的主觀幸福感愈高。量表包括「樂觀」、「工作 成就」、「正向情感」、「自我滿足」、「身體健康」、「樂天知命」六個內涵 因素。信度考驗部分,原版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α係數.90,極短版以公私立大 學研究所碩士班學生為對象,得到內部一致性信度α係數.91(陸洛、翁克成,

2007)。以本研究樣本施測得到個案填寫版本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88。效度考驗

部分,原版量表與生活滿意量表(代表認知層面)及快樂量表(代表情緒層面)

的相關分別為.52 和.48 的中度相關(陸洛,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