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諮商專業工作者與個案的 雙文化自我概念契合與諮商效能之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諮商專業工作者與個案的 雙文化自我概念契合與諮商效能之關係"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麗斐 博士. 諮商專業工作者與個案的 雙文化自我概念契合與諮商效能之關係. 研究生:江曉珍 撰. 中華民國一零一年六月.

(2) 誌謝 感謝上天安排這份機緣,讓我在人生這階段能夠念書、交朋友、以及在學術研究 的這個領域走上一回。 感謝學術界的先進們,「如果我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非常敬 佩你們在學術上的耕耘。 感謝本研究所有的參與者,因為有你們的無私的分享,才有這樣的成果。 感謝王麗斐老師,總不吝給予鼓勵和肯定,豐厚的學術知識、嚴謹的研究指導, 都讓我學習良多、十分受用。 感謝兩位論文口委,林以正老師提供的資料與針對研究書寫的提醒,王櫻芬老師 於口試中許多建議與指教,都使我獲得許多修正論文的寶貴知識。 感謝曉芬、珮茹和雨霖,不僅是事務上的幫忙,更是我心中重要的支持。 感謝母親以我為傲,期勉的意涵、對我論文與身體的關心,讓人好感動。 感謝俊傑的體貼與包容,在我身邊一起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以及共同經營溫暖的 家、養育可愛的女兒遇安。 感謝在論文的書寫過程、生命的交會之中,還有許多幫助我的人兒,無法一一具 名致謝,但你們的好,點滴在我心頭,無盡感恩。 最後,感謝自己在這段時間的投入、磨練與享受,更期許帶著這些體驗與成長, 繼續生命的路。 江曉珍 謹誌 2012 年 6 月. i.

(3) 摘要 本研究採以雙文化自我概念的建構反映現代華人心理特色,探討諮商專業工 作者和個案各自的自我概念取向以及彼此間的契合性與諮商效能之關係。本研究 研究邀請從事諮商與輔導之專業工作人員(女性 84 位、男性 14 位,平均 32 歲, 平均專業工作年資為 4 年)及一位與其晤談三次以上的個案(女性 59 位、男性 39 位,平均 20 歲)共同參與研究。研究結果發現,諮商專業工作者和個案的自我概 念對自評諮商效能之影響均達顯著,且為正向關係;在自我概念契合的部分,諮 商雙方在個人取向自我概念的差異程度,對諮商專業工作者自評諮商效能有顯著 負向影響,在社會取向自我概念的差異程度,則對個案評定諮商效能有顯著正向 影響;以及,無論在自我概念或取向契合對諮商效能的關係模式中,諮商者評定 諮商效能對個案評定諮商效能均有顯著影響。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實務與研 究上的建議。 關鍵字:雙文化自我、諮商效能. ii.

(4) Th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tness of the Counseling Professional’s and the Client’s Bicultural Self-concept and Counseling Efficacy Hsiao Chen Chiang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ttempted to reflect the Chines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odern society b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bicultural self-concept orientation of the counselor and the client and the effects of the fitness of the orientation on counseling efficacy.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included 98 counselors (84 women, 14 men,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32 years old and the average professional seniority of 4 years) and 98 clients (59 women, 39 men,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20 years old) who received psychotherapy from these counselors for at least 3 tim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the counselor’s and the client’s self-concept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s on their self-rated counseling efficacy. In terms of the fitness of the counselor’s and the client’s self-concep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unselor’s and the client’s individual-oriented self-concept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ounselor’s self-rated counseling efficacy while the difference of social-oriented self-concept between the counselor and the client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client-rated counseling efficacy. In addition, the counselor-rated counseling efficacy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lient-rated counseling efficacy in the model of self-concept as well as the model of orientation fitness. Finally, sugges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bicultural self、efficacy. iii.

(5) 目次 誌謝………………………………………………………………………………………i 中文摘要………………...………………………………………………………………ii 英文搞要…..……………………………………………………………………………i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緒論 .............................................................................................................. 1. 第二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研究問題 .................................................................................................. 8.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文獻探討 ...................................................................................................... 9. 第三章. 諮商效能指標........................................................................................... 9 自我概念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19 華人文化下的自我概念 ......................................................................... 26.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方法 .................................................................................................... 39. 第四章. 研究參與者............................................................................................. 39 模式架構 ................................................................................................ 41 研究工具 ................................................................................................ 44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 48 倫理議題 ................................................................................................ 50 研究結果 .................................................................................................... 51. 第一節 前導分析 ................................................................................................ 51 第二節 諮商者與個案的自我概念取向與諮商效能關係之分析 ....................... 55 第三節 諮商者與個案自我概念取向的契合與諮商效能關係之分析................ 62 第五章 第一節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 ................................................................................................ 71 結果討論 ................................................................................................ 71 限制與建議............................................................................................. 80. 參考文獻 …………………………………………….………………………………..83 中文部分................................................................................................................ 83 西文部分................................................................................................................ 87. iv.

(6) 附錄…………………………………………………………………………………….92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諮商專業工作人員版問卷........................................................................ 92 當事人版問卷 ........................................................................................... 96 獨立我與互依我量表使用授權同意書................................................... 100 修訂羅徹斯特社會互動量表使用授權同意書 ....................................... 101 中國人幸福感量表使用授權同意書 ...................................................... 102. v.

(7) 表次 表 3-1 諮商專業工作者人口變項資料表 ................................ 40 表 3-2 個案人口變項資料表 .......................................... 41 表 4-1 諮商者之性別對諮商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1 表 4-2 諮商者之婚姻狀況對諮商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2 表 4-3 諮商者之教育程度對諮商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2 表 4-4 諮商者之專業身分對諮商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2 表 4-5 諮商者之工作區域對諮商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2 表 4-6 諮商者之工作地點對諮商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2 表 4-7 諮商者之有無督導對諮商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8 諮商者之專業證照對諮商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9 諮商者之年齡對諮商效能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10 諮商者之專業工作年資對諮商效能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11 晤談次數對諮商效能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12 諮商者評估造成個案困擾之核心議題與獨立和相依之相關程度填寫次數 與百分比 ....................................................... 54 表 4-13 諮商者評估造成個案困擾之核心議題與獨立和相依的相關程度與各量表 之相關 ......................................................... 54 表 4-14 各量表平均數與標準差 ....................................... 56 表 4-15 各量表之相關矩陣 ........................................... 56 表 4-16 自我概念與諮商效能關係模式的估計參數顯著性考驗與標準化數值 . 58 表 4-17 自我概念與諮商效能關係模式整體適配度考驗結果 ............... 59 表 4-18 自我概念與諮商效能關係模式的個別指標信度、潛在變項的組成信度與 平均變異抽取 ................................................... 61 表 4-19 諮商者與個案自我概念取向契合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62 表 4-20 自我契合與諮商效能關係初始模式的估計參數顯著性考驗與標準化數值 ............................................................... 63 表 4-21 自我契合與諮商效能關係修正模式的估計參數顯著性考驗與標準化數值 ............................................................... 66 表 4-22 自我概念與諮商效能關係模式整體適配度考驗結果 ............... 68 表 4-23 自我概念與諮商效能關係模式的個別指標信度、潛在變項的組成信度與 平均變異抽取 ................................................... 69. vi.

(8) 圖次 圖 3-1 圖 3-2 圖 4-1 圖 4-2 圖 4-3. 自我概念與諮商效能關係模式 ................................... 自我契合與諮商效能關係模式 ................................... 自我概念與諮商效能關係模式標準化徑路係數 ..................... 自我契合與諮商效能關係修改模式 ............................... 自我契合與諮商效能關係模式標準化徑路係數 ...................... vii. 42 44 57 64 65.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長期以來,諮商與心理治療學者企圖從治療理論的角度,取得心理治療療效 的支持證據;然而不同治療理論有其不同的人性和病理觀,不僅難以取得直接證 據,比較療效的相關研究,結果也未達顯著差異;及另針對特定的病理類別,比 較特定的心理治療理論和介入措施的療效,也無法有一致的結論(Wampold, 2001, 2007),因而諮商心理治療的療效因子一直被關切、但也被認為是個難以證實的謎。 然而,在實務工作現場,不論是比較藥物與心理治療的效果差異(Blatt, Sanislow, Zuroff, & Pilkonis, 1996),及安慰劑效果的檢驗設計(Baskin, Tierney, Minami, & Wampold, 2003),或是諮商專業工作者的評估、個案的自我報告(Bike, Norcross, & Schatz, 2009),多年來的研究資料,都支持心理治療確實對於改善個案的心理健康 與生活適應有真實性效果存在(Hunsley & Lee, 2007 ; Wampold, 2007)。 諮商與心理治療效能透過諮商專業工作者(以下簡稱諮商者)對心理治療的 體現,以及諮商者與個案的互動才能發揮其意義與功能,成功的治療需仰賴案主 對諮商者的信任,願意朝向目標改變的合作過程,而近年的研究結果也支持這個 方向,顯示諮商者的同理、溫暖與一致的態度和治療關係與療效的相關,優於治 療取向的效益(Lambert & Barley, 2001)。特別是針對同盟關係對療效影響與預測的 研究,更是獲得相當一致的支持,顯示治療關係是跨情境療效因子的核心(Horvath, 2001; Pos, Greenberg, & Warwar, 2009; Wampold, 2001; Zuroff, & Blatt, 2006)。 Baldwin, Wampold 和 Imel (2007)進一步探究同盟關係,分析 331 位個案對 80 位諮 商者的研究資料,澄清諮商者與個案兩方對關係的影響力是否有差異,結果發現 諮商者的個人因素對關係的影響力較個案因素為高,並據此建議,在臨床上,諮 商者應該監測自己對同盟關係的影響、善用個案對同盟關係給予的回饋;另外, Wampold (2001)也曾針對療效因子的相關研究提出批判,指出過去的研究中,統計 1.

(10) 方法因疏忽諮商者的影響因素,導致高估了治療理論的變異量,若重新估計過去 的研究結果,甚至有研究顯示諮商者所佔效果比例可高達 70%。此外,Wampold 和 Brown (2005)檢視了 581 位諮商者的 6,146 份案例資料,保守估計約有 5%療效 的變異量來自諮商者。雖然諮商者所佔療效比例未有定論,但,過去的研究顯示 諮商者的素質在治療效能中佔有重要地位(Blatt, Sanislow, Zuroff, & Pilkonis, 1996)。因此,Wampold (2007)認為心理治療之所以有效,並非僅是治療本身,治 療關係反而是致使療效產生的關鍵因素,亦即諮商者與個案建立同盟關係的能 力,被視為是更重要的關鍵;所以,Wampold 強烈建議,加強諮商者與個案建立 關係的知能,將是諮商者訓練的重要課題,而諮商者與個案的人際交互作用歷程, 更將是未來研究探究心理治療的重要焦點。基於此,更多探討諮商者的個人因素, 以及在與案主互動時,如何影響彼此形成有效的諮商關係,實為協助澄清療效因 子樣貌的重要研究方向。 所謂諮商者個人因素包括主觀與客觀特徵,客觀特徵主要為年齡、性別、種 族、治療取向等,主觀特徵則為人格、價值觀、態度信念、哲學取向、治療關係 等等(Beutler et al., 1994;引自 Wampold, 2001)。許多研究指出諮商者的年齡、性別、 治療經驗年資、學位等客觀特徵僅佔極小的影響程度,也就是客觀特徵並非療效 的關鍵,這樣的看法在其他研究也獲得一致的支持(Bowman, Scogin, Floyd, & McKendree-Smith, 2001; Horvath, 2001; Lutz, Leon, Martinovich, Lyons, & Stiles, 2007; Jennings & Skovholt, 1999; Owen, Wong, & Rodolfa, 2009; Wampold & Brown, 2005)。因此,諮商者個人因素中的主觀特徵,恐怕將是後續研究最值得探 究的療效因子項目之一。 若更詳細端看主觀特徵的項目,除了諮商者的同理、溫暖態度和諮商關係等 共同因素,被證實比其他治療干預更有預測力外(Lambert & Barley, 2001),其他項 目的研究則未有一致結論;例如,諮商心理學界一致認為諮商者的「人格特質」 很重要,許多研究也嘗試探索出有效諮商者的人格特質,然而研究資料豐富、卻. 2.

(11) 仍難有定論(Wampold, 2001)。國內學者廖鳳池(1994)對此現象提出解釋:他以 為過去針對諮商者個人特質與諮商效果直接關連性的研究,無法獲得定論的原 因,很可能是因為過去研究將個人因素視為能力或人格方面的特質(traits) ,然而 這樣的概念與諮商者的自我(self)狀態並非同一個構念。因此,廖鳳池乃選擇從 認知中介影響與自我基模理論的概念為觸發,探討諮商者在治療中的自我認知, 對諮商關係與行為的影響狀況。結果支持其假設,雖然將諮商者的自我區分為一 般、人際和晤談中三種型態,但透過不同的中介變項,都影響到個案的晤談感受 與諮商關係,顯示自我認知是影響諮商關係和諮商行為的重要變項。 特別是,廖鳳池的研究顯示諮商者的自我,可能是過去探究療效因子中有關 諮商者個人因素,重要卻被忽略的方向。自我一向被視為個人經驗彙整的中樞(陸 洛,2003) ,是心理學界中重要的討論主題之一,企圖了解自我的本質與自我心理 歷程開展的動力,因而相關研究相當蓬勃,其中被關注最多的是自我概念(郭為 藩,1972) 。自我概念為人格結構中的重要核心構念,許多研究都指出自我概念和 行為、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人際關係、心理健康等有密切關係(侯雅齡,1998; 郭為藩,1972) 。諮商與心理治療歷程是諮商者以個人自我為參照工具,與個案互 動的助人過程,所以諮商者的自我了解與覺察,對營造有效性的治療基礎而言是 相當重要的。因而,在諮商者的個人主觀特徵中,本研究以為若能聚焦於諮商者 的主觀特徵之一「自我概念」 ,將有助於澄清與理解諮商者個人因素對療效的影響。 所謂「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種個人對自己系統性的了解與知識形成 發展的過程中,西方心理學家認為「主體」的自我整合自身感受與行為,又能以 自我視為覺察自省的「客體」,透過如此反覆的過程經驗到「自己是一個怎樣的 人」 ,逐漸建構出自我概念的內涵,亦在其中根據生活經驗、他人互動與環境影響, 了解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將自己視為獨特的整體(陸洛,2003,2007;廖鳳池, 1994)。簡而言之,對自我概念的看法強調人的主動建構、個人行動的參照架構, 更強調個體自我概念的形成,脫離不了社會互動、人我關係的影響。另外,在文. 3.

(12) 化系統的觀點下,更清楚指出自我的分類深受社會因素影響,獨立或相依的文化 假設差異,決定了人如何看待自我(Triandis, 2001),相依性與獨立性自我建構,在 人的認知、情緒和動機上,皆產生根本而深刻的影響(Markus & Kitayama, 1991)。 總之,研究者以為社會文化的差異恐怕也深刻影響著諮商的內涵(洪莉竹、陳秉 華,2005;陳祥美,2005;Sue & Sue, 2007),因此若欲清楚了解台灣本土諮商的 治療效果,以及諮商者的自我概念對諮商的影響,有必要將文化因素的觀點納入。 值得注意的是,華人深受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人我關係是華人文化型塑其 自我的關鍵,與西方比對之下,西方文化人我關係疏離,創造出「獨立我」的建 構,華人文化人我關係交融,創造出「互依我」的構念,展現不同的價值信念(陸 洛,2003)。針對華人文化的研究亦普遍發現,華人深受傳統儒家、道家和佛教的 哲學與宗教內涵影響,在這些傳統思想脈絡與生活指導原則下,個人被鼓勵追求 實現的自我是社會自我、真實自我和非我(Hwang, 2009)。因應華人文化看重關係、 合諧和自我修養等內涵,個人會因不同的人際互動情境而運作不同的自我類型(陸 洛,2007),對關係與信任的建構,都有別西方文化(王怡文、陳亮全、黃光國, 2006),個人在求助的態度、方式和目標等,都與西方個人主義傾向殊異(Hwang, 2009)。但是,近代西風東漸、社會變遷,受到東方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潮流 交互的影響,台灣社會呈現多元文化共存現象,華人的自我概念在許多研究中發 現已非純然傳統的互依自我,亦非全然變成現代的獨立自我,而是逐漸化合、出 現折衷自我的運作,形成一套「雙文化自我」的系統,會依涉及的互動場域或情 境的合適性,運作不同社會取向和個人取向的心理特性(陸洛,2003,2007;楊 國樞,2004;楊國樞、陸洛,2004;Lu & Yang, 2006)。 反應於諮商中,更容易見到雙文化自我對現代華人的影響。許多研究顯示華 人案主展現許多個人自我與關係性自我的衝突,常在做自己與維繫和諧之間擺盪 受苦,「關係」成為心理問題的核心(范嵐欣,2008;陳秉華,2001;陳秉華、李 素芬、林美珣,2008;陳祥美,2005;曾素真,2010;趙容嬋,2010) 。傳統華人. 4.

(13) 文化非常看重關係與和諧,而吸收西方文化後出現個人自我的需求,如此雙文化 自我的落差與適應,自然產生許多心理問題。不過,上述研究也顯示透過諮商協 助經驗到人際衝突與困擾的夫妻,增加個人自我的覺察、互動關係的了解、溝通 表達,能有助自我與人我關係的協調,降低內在自我衝突,兼顧個人自我需求與 關係和諧(范嵐欣,2008;陳秉華,2001;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 ;也 發現透過諮商介入,個案可以在諮商歷程中釋放關係困境的壓抑情緒、獲得自我 的強化,並逐漸展現在做自己與維繫關係間的協調平衡狀態(趙容嬋,2010)。總 之,在雙文化衝擊下,兩取向的自我皆需要被滿足,並且在諮商介入歷程中,透 過自我的強化、覺察與溝通的增加,能促進自我協調,進而逐漸達到華人心理企 求的平衡和諧目標。可見在諮商工作中,西方個人主義所強調的價值,對發生雙 文化取向自我衝突的個案能有所助益,但是仍必須切合華人看重關係和諧、社會 秩序的文化脈絡。 但是,上述研究卻忽略華人文化對諮商者這個角色的重要影響。成長在華人 文化脈絡下的諮商工作者,在自我的發展與形塑,或是在學習與應用西方諮商專 業的過程,都經驗到許多文化信念的衝突(洪莉竹、陳秉華,2005)。針對台灣諮 商者的諮商關係建構經驗之分析研究,在諮商目標的訂定、諮商架構的建立、關 係界線的劃分、諮商者的角色定位、自我表達和語言的使用等方面,都出現文化 衝擊,需要轉化所學西方理論的思維(許雅惠,2009),更有研究顯示雙文化取向 的價值觀明顯影響助人工作者的專業判斷(王叢桂,2004) ;也有研究針對本身接 受心理治療的諮商者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受訪者成為個案後一樣呈現許多華人傳 統性格,如重視權威、努力維繫諮商關係和諧、對自主權與自我揭露的焦慮(葉 寶玲,2010)。簡言之,雙文化自我的現象,除了直接反應在個案的自我狀態與心 理問題,對諮商歷程與關係的發展,以及諮商者這個角色也造成明顯衝突,因此, 研究者認為以雙文化取向的自我構念反映現代華人的心理特性,才能更澄清諮商 者與個案的自我概念對療效的影響作用,增加對華人諮商療效特性的了解。. 5.

(14) 在相關研究方面,雖然有研究顯示獨立我能預測台灣民眾的主觀幸福感,互 依我則與幸福感無觀(Lu & Gilmour, 2004; Lu, Gilmour, & Kao, 2001),不過,更多 研究以現代性與傳統性的相關內涵,探討對個人的幸福感、心理適應上的影響結 果尚無一致的方向與模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人際關係中,研究結果卻大 致支持雙方在心理特性配對的型態差異,影響人際的關係品質與心理感受(高旭 繁、陸洛,2006;張依君,2009;張詩音,2007;陳芬憶,2001;陸洛、翁克成, 2007;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據此,考量華人文化脈絡與雙文化自我對 人際關係有密切影響,也呼應 Wampold(2007)所強調諮商雙方人際交互作用的重 要,顯示研究除了探究諮商者與個案各自雙文化自我的表現情形與諮商效能的關 係外,似乎也必須同時關注諮商者與個案不同取向自我的契合程度對雙方人際互 動的影響。 進一步分析上述人際關係研究,雖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之不同,但仍可大致 歸納出契合度佳的關係品質與心理正向感受相關,其次,若雙方心理特性的差異 形成愈符合華人文化所重視的家庭、男性、權威等有上下階層的關係特性,即上 位者有較高的傳統性,較容易造成下位者的負面影響,相反地,若下位者能知覺 到上位者有較高的現代心理特性,則較易帶來正向感受。基於諮商關係並非具有 階層特性,且研究顯示建立在維繫關係和諧的目標脈絡下,個案接受諮商能有較 多對個人自我的看重,進而能夠重新檢視人我關係狀態、學習以較平衡的方式兼 顧兩取向的需求(范嵐欣,2008;陳秉華,2001;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 趙容嬋,2010) ,顯示諮商雙方自我的契合、諮商者促進或表現個人取向自我可能 與諮商效能有關。再加以從諮商歷程視之,研究者認為互依我是在華人看重關係 與合諧的文化中孕育而生,諮商初期時應與雙方諮商關係的正向知覺有關,但是 帶著人際困擾的個案求助諮商,也即希望於諮商中長出自我的力量,以面對與調 整人我關係的衝突,因此諮商關係必須展現不同於傳統階層關係的特性,以及諮 商者協助個案增進獨立我的覺察、個人的自主成長,才能發揮諮商的助益;因此,. 6.

(15) 研究者積極推論諮商者與個案的個人取向與社會取向自我概念表現可能與諮商關 係中的正向知覺均有關,不過,在人際互動作用中,諮商雙方個人取向自我概念 表現的契合度,可能更有益於諮商效能。 此外,若欲反映華人內在心理狀態與真實的治療效果,恐怕在研究工具的選 取,亦需注意對本土化的契合。已有研究顯示文化具有強大的力量影響人對自我 的建構、如何思考快樂和應付生活中的困難,因此不同的社會文化形塑出人如何 獲得幸福與心理福祉的不同意義(Lu, 2008);Vasquez 與 Texas (2007)的研究更指出 文化差異會干擾工作同盟的建立。因此,在選取治療效能指標的測量工具時,本 研究擬採取已被證實為測量治療效果良好指標-「工作同盟」(Horvath & Greenberg, 1994)做為依變項之外,考量華人文化脈絡下,顯示人際情感常為關係親疏的判斷 與行為依據,以及華人偏好心理內在的安適與和諧之兩項特性,因此亦增納對關 係親密感、中國人幸福感的評估作為指標,而且研究者認為,若能藉此初步探究 本研究中諮商效能指標的相關情形,亦將是本研究具有意義的貢獻。. 綜上所述,治療關係是目前治療效能較清楚的預測因子,而諮商者的個人因 素主觀特徵對諮商關係與療效的影響有其重要性,但其影響的作用途徑仍待澄清 了解,因此,本研究特別選定個人主觀特徵中核心主題之一:自我概念,探究諮 商專業工作者的雙文化取向自我概念之強度表現狀態,以及與諮商效能的關係; 再者,從人際交互作用的研究角度,初步探究諮商者和個案雙方的自我取向契合 度,對晤談情緒感受與諮商關係的相關情形。. 7.

(16)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究的問題如下: 一、諮商者的自我概念取向狀況,與諮商效能的關係為何? 二、個案的自我概念取向狀況,與諮商效能的關係為何? 三、諮商者與個案的自我概念取向的契合程度,與諮商效能的關係為何?. 8.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在說明本研究諮商效能指標之選擇,並納入華人文化 信念為選擇考量之探討。第二節探討自我概念的內涵,以及敘述國內相關研究的 成果與省思。最後,第三節著眼於中西文化差異,進一步探討華人文化下的自我 概念內涵之特性,說明雙文化自我取向的構念內容與相關實徵研究成果。. 第一節 諮商效能指標 本節將介紹本研究採取的效能指標項目,並納入華人文化信念對諮商效能影 響的探討,以說明選擇的原因。 一、諮商效能與諮商關係 多年來的研究資料,都支持心理治療確實對於改善個案的心理健康與生活適 應有實徵性效果存在(Hunsley & Lee, 2007; Wampold, 2007)。其中,Lambert 和 Barley (2001)的研究指出諮商者的同理、溫暖態度和治療關係等共同因素,被證 實比其他治療干預更有預測力。端看近年對於諮商效能的研究結果,顯示諮商關 係是跨情境療效因子的核心,對於正向的諮商成效有顯著且實質的貢獻,特別是 針對工作同盟(working alliance)對療效影響與預測的研究,更是獲得相當一致 的支持(Beutler et al., 2004; Horvath, 2001; Horvath, Flückiger, & Symonds, 2011; Horvath & Greenberg, 1994; Horvath & Symonds, 1991; Pos, Greenberg, & Warwar, 2009; Wampold, 2001, 2007; Zuroff & Blatt, 2006)。 工作同盟的概念源自心理動力學派早期的文獻,後來普遍被接受為諮商關係 的重要因素之一(張娟鳳,2001) ,研究工作同盟的先驅之一 Bordin (1979) 認為 個案如果經驗到和諮商者有正向的工作同盟,則較可能產生成功的治療效果,他 定義工作同盟的內涵包括了三個向度:首先是個案與諮商者之間發展出的情感連 結(bond),經驗到彼此間正向的情感依附、信任與接納,再來是雙方對共同建 立出來的治療目標(goal)有所共識,以及雙方對治療過程中所需達成任務的同 9.

(18) 意程度,亦指對任務的共識(task)。此定義因涵蓋了諮商雙方在工作關係中的 內在感受、外在的認知與行為表現,因此被廣泛採用(簡華妏,2007),Bordin 所提出的工作同盟模式也獲得很多學者支持 (Horvath & Greenberg, 1994),國內 的相關研究也都採用該理論架構與研究工具(張娟鳳,2001)。而後,多個針對 工作同盟的相關文獻進行的後設分析或回顧,也都指出目前的研究清楚顯示工作 同盟與治療效果之間有穩定的相關,且不受其他變項影響,也不受評定人員改變 (Horvath & Symonds, 1991; Horvath, Flückiger, & Symonds, 2011; Martin, Garske, & Davis, 2000; Orlinsky, Ronnestad, & Willutzki, 2004)。因此,工作同盟一直被視 預測治療效能的良好指標。 此外,關於工作同盟的研究也都指出諮商初期工作同盟的形成,對之後諮商 的 發 展與正向效 果具有關 鍵的影響 (Horvath & Greenberg, 1994; Horvath & Symonds, 1991)。初期工作同盟,通常指前三次諮商會談,諮商者與個案之間所 形成的工作同盟就已達到某種穩定狀態,所評定的工作同盟即可以預測後期的諮 商效果(陳斐娟,1996;張娟鳳,2001;Horvath & Greenberg, 1994; Horvath & Symonds, 1991) 。另一方面,部分研究仍認為個案對工作同盟的知覺與評定比諮 商 者 的 評 定對 諮 商效 果 更具 有 預 測性 (Horvath & Symonds, 1991; Orlinsky, Ronnestad, & Willutzki, 2004)。 綜上所述,本研究擬採工作同盟作為評估諮商效能的指標之一,又因本研究 欲探討諮商者與個案的關係契合度,且 Bordin (1979)對工作同盟的定義本質為諮 商者與個案雙方間的感受與共識,因此本研究採邀請諮商者與晤談三次以上之個 案,分別評定對工作同盟的知覺。 二、華人文化下的關係親疏與情感成分 工作同盟被西方心理學界普遍接受為諮商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與良好的預 測效能指標,但是,能夠反映受東方傳統文化影響的華人內在心理特性與其諮商 關係嗎? 已有研究指出文化差異會干擾工作同盟的建立(Vasquez & Texas, 2007),文 10.

(19) 化差異形成相依性與獨立性自我不同的建構,而相依性自我被視為與周遭環境互 動的、或與他人有關連的自我,不論是表達、情緒的經驗以及動機,都會考慮與 他人的關係(Markus & Kitayama, 1991)。而華人文化即為強調關係取向的社會, 儒家倫理的核心更是一套人際關係與人際互動的規範,關係現象呈現豐富的內涵 與獨特性,是探討華人文化中重要議題之一(陸洛,2003;黃光國,1988;楊國 樞,2004)。受到傳統文化與儒家思想影響,華人常以自己為中心,將他人依親 疏遠近分成幾個同心圓,用不同的標準對待和自己關係不同的人(費孝通, 1948)。因此,人際關係更被視為是一種情感型態(鄭伯壎,1999)。 在華人的文化脈絡下,楊中芳和彭泗清(2005)認為人際情感與人際關係之 間關係密切,兩人將中國人的情感細分為義務性的既定情感「人情」,如依據人 倫或對社會既定關係類別所期待的應該有的情感,以及自願性的真正情感「感 情」,具有兩人之間自發的、沒有理性算計的性質;雙方依據交往場合的目的與 需求進行互動,彼此人情滿足是發展兩人關係的信任基礎,而當超越了此基本互 惠的預期,感情成分才會增加,而感情層面的進展是關係深入發展的關鍵。黃光 國(1988)進一步提出人情與面子的概念,說明華人會用不同的交易法則和關係 不同的人交往,關係網絡內的人屬於情感性關係,以需求法則互動,例如家庭內 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為家庭盡力、而家庭也應當提供他生活所需,但是,關係網 絡外的人屬於工具性關係,則使用公平法則,例如店員與顧客,雙方交往以達成 自身目的;特別的是,網絡內外之間還存有混合性關係,具有多寡程度不一的情 感與工具性質,例如親戚、鄰居、師生、同事等,諮商關係亦歸屬於此,彼此認 識且有一定程度的情感關係,但又不夠深厚到隨意表現真誠行為,特別需要注意 的是,這類關係具有時間的延續性特色,必須藉著人與人時常往來加以維繫,即 交往雙方以一種將來可能會以關係內情感性交往的預期,而使用給予人情與面子 等方式來影響彼此的關係距離感。 「人情」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多種意涵。簡單而言,可以是中國社會中人們相 處的社會規範;也可以是人與人進行社會交易時,雙方用來餽贈彼此的一種資 11.

(20) 源,因此人情不僅是具體的物品或服務,而且包括抽象的情感;在情感方面的涵 義則指個人遭遇到各種生活情境時,可能產生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反應,因而通曉 人情,在西方心理學的概念中,也即具有同理心的意思,可以喜其所喜、哀其所 哀,所以華人使用的人情法則相當複雜(黃光國,1988)。綜觀這些理論,均指 出華人文化的獨特特性深刻影響人際間關係的判斷與互動,華人重視人際關係的 情感成分與人情資源,以其作為劃分親疏程度與情感表露、互動行為等之判斷依 據,換言之,人情的運作與知覺,亦是改變關係親疏、進入真誠感情交流與互動 層面的關鍵。 而以上關於華人重視人際關係與交往的情感因素,與社會心理學探究社會互 動轉化為人際關係歷程中所談的「親密感」(intimacy),有異曲同工之意涵。社 會心理學有關人際關係與社會認知判斷的認知歷程研究,強調關係是個人對自身 行為與他人反應等經驗的主觀詮釋,透過日常生活中自發性的社會互動,轉化為 人際關係,其過程中「親密感」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林以正、黃金蘭,2006)。 Reis 及 Shaver(1988)將親密感視為自我表露與知覺同伴回應間的動態歷程,意指 關係親密感的形成歷程,始於人際互動中的一方,表達內在的情感或訊息,另一 方又能回饋出適當的反應,意即表露者能感受到另一方充分了解、誠心關懷,在 這個過程中,隨著時間發生愈多的自我表露與回應,可增進雙方的了解,將有效 的降低關係初期的不確定感,而且研究指出適當的回應可以維持互動的和諧性、 鼓勵自我表露、增強喜歡與信任感;因此,自我表露與知覺同伴回應皆是關係親 密感形成的重要因素與預測因子(引自林以正、黃金蘭,2006)。 林以正和黃金蘭(2006)亦於國內研究驗證 Reis 和 Shaver(1988)的理論,其 以修訂羅徹斯特社會互動量表(Rochester Interaction Record, RIR)記錄大學生的 社會互動、以 Q 分類法測量人際親密感,結果顯示參與者的自我表露與知覺同 伴回應,在時間橫斷面上與關係親密感具顯著相關,在時間縱貫面上更具有顯著 穩定性與預測力,特別是知覺同伴回應對親密感更有獨立且穩定的預測效果;此 外,該研究亦請受試者對喜歡、信任、對關係的確定感、內外團體區辨等進行同 12.

(21) 樣的分類作業,結果顯示親密與信任的相關為 0.75、親密與自己人的相關為 0.79、信任與自己人之間的相關為 0.75,顯示三者概念仍存有差異,但確實有高 度相關性。 至此可知,親密感是社會互動轉化為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礎,是關係親疏程度 的關鍵,與華人文化所談的人情滿足程度涵義相似,意即要被華人視為關係網絡 內的「自己人」,必須改變混合關係中情感與工具性質的比例,增加情感、降低 工具,雙方必須有一定的人情滿意或關係親密感。所以關照雙方互動中的自我表 露與知覺同伴回應兩因子的情形,應是探究關係品質、是否成為「自己人」或靠 近網絡內的重要依據。 對照諮商關係呢?研究指出華人對「信任」的建構分為根植於血緣與情感認 同的關係網絡內信任,以及基於習俗、專業與利益計算的關係網絡外之社會信任 (王怡文、陳亮全、黃光國,2006),然而,華人的人際困擾,多源自原生家庭 人際衝突所產生的親情困頓,以及人情交易複雜性所帶來的人情困境等問題(黃 光國,1988)。可見轉離關係網絡內信任而尋求諮商協助的初始,尚僅奠基於社 會信任基礎,要真的產生諮商效果,仍必須厚實信任程度以進入情感交流的層 面。也因此多項研究發現華人的治療情境裡,治療者常必須要滿足個案的期待, 讓病人覺得諮商者是專家、有經驗的角色,慢慢有「自己人」的感覺,才能取得 病人的信賴與合作,帶出更多自我袒露(洪莉竹、陳秉華,2005;許雅惠,2009; 曾文星,1996)。此外,許雅惠(2009)以質性方式研究台灣諮商人員諮商關係 建構的經驗發現,諮商者知覺諮商關係的內涵與西方一致,都強調開放自在的氣 氛、雙方主動積極的投入與厚實的信任基礎,但是,在不同的諮商階段,諮商者 知覺良好諮商關係的指標則有所差異,諮商初期的指標包含有個案願意持續且依 照約定時間來談、願意開始談論自身相關議題、在談話的語調與姿態等非口語訊 息的表達上較自在;諮商中期的指標包含個案願意自我坦露個人深入的議題、願 意聚焦於一個議題深入討論、在諮商關係中配合度增加;在結束階段指標則包含 個案可以諒解諮商的限制、對於諮商者感到感謝,以及個案將諮商關係視為長久 13.

(22) 的關係。從以上的研究可以發現諮商歷程中,諮商關係開始於對專家角色的社會 信任,但在此混合關係中帶著情感性交往的預期與人情法則互動,因此諮商者營 造出良好的互動氣氛有助個案逐漸增加「自我表露」的深度,而諮商者的同理心 表現,讓個案「知覺到諮商者的回應」進而形成「關係親密感」,達到求助諮商 的目的、獲得「人情」滿意,而同時真正的「感情」感受也逐漸增加,因而對雙 方進入「關係內」的進展判斷下,自願地表達情感、願意合作與改變,諮商工作 因此能朝向正向發展,此歷程確實符合上述所討論華人人際交往模式的特性。 另一方面,人際關係的交往模式亦常以依附理論的觀點解釋。「依附」是嬰 孩出生後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尋求與依附對象接近是一種主動的、情感性表現, 而依附的功能在於提供舒適、安全、保護的堡壘,可以讓嬰兒自在探索內外世界, 因此,依附具有非常強烈的情感成分,安全堡壘(secure base)更是 Bowlby 與 Ainsworth 發展依附關係理論的重要核心概念(葉寶玲,2010) 。但是依附理論被 廣泛討論,更是因為關注到嬰兒早年的依附相關經驗發展,會類比為記憶中的基 模或腳本,以一種內在運作模式表徵出來,尤其是在壓力情境下更容易被激發, 是一種安全與保護之動機行為系統、認知和情感的基模,不僅對自己會形成一組 看待自己價值感與能力感的信念,更是形成對他人與世界知覺與關連的基礎,不 過,個人一生中的依附模式並非線性發展,不同的發展階段可能尋求不同的依附 對象,因而隨著時間進展有不同的依附經驗,形成依附模式的變化(sroufe, 2005)。換言之,先前依附互動的期待,情感、信念歷史,可以預測自我與他人 的行為,以及未來可能的人際依附關係發展。而以依附理論作為基礎的心理治療 研究相當多,但近來有關研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學者提出人際解釋機制 的概念,強調依附轉移到成人,不只是與照顧者互動累積的經驗,而是一種經歷 新經驗的機制、一種在心理上對經驗、資訊、情感分享的能力,亦分別指對壓力 反應與控制的能力、維持專注的能力、解釋自己與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並藉由 個人的人際策略,保持與他人間最佳的心理距離(Fonagy & Target, 2002)。簡而 言之,依附可以說是一種人際關係的形成歷程與重要因素,具有強烈的情感成 14.

(23) 分,依附理論強調的安全感,更是探索與建構自我、世界與人際關係的起點。 而在諮商關係上,諮商者也具有類似案主安全堡壘的功能,對案主而言,與 諮商者之間的情感連結,就彷彿是依附關係的再現(Farber & Metzger, 2009; Pistole, 1999)。且在此概念下,Farber 與 Metzger (2009)說明了案主與諮商者依附 關係發展的假設性指標,即提到首先在依附之前的階段,案主會尋求接近一個更 有能力協助他解決困擾與痛苦的諮商者,並依賴其內在運作模式來了解諮商者的 行為;第二階段形成依附,案主與諮商者發展出依附關係,會將諮商者當做安全 的堡壘,思考安全的程度,以探索自己的脆弱與失敗,可是諮商者接納與支持其 坦露,創造出安全的氛圍,讓案主在信任下探索自己新的存在方式、經驗到與其 需求一致的關係;第三階段則為清楚劃分的依附階段,案主會知覺到與諮商者分 離,渴望在談話期問見諮商者、有強烈情感需求,感到被拋棄或背叛;最後為調 整目標的夥伴關係階段,指嬰兒隨著發展逐漸能忍受與主要照顧者分離,有能力 延後滿足,並內化依附對象,在諮商關係上,則是安全感建立後,案主減少過度 依附行為,開始可以把焦點放在困擾問題。此外,研究亦證實案主的依附類型會 影響案主對治療的真實關係的知覺(Marmarosh, Gelso, Markin, Mallery, & Choi, 2009)和工作同盟的建立(Goldman & Anderson, 2007; Sauer, Lopez, & Gormley, 2003)。因此,案主亦以自己內在的依附模式與諮商者建立關係,可以發現依附 感所帶來的人際互動和心理分享能力,相似於自我表露與知覺同伴回應於關係親 密感形成的動態效應,而案主的袒露是基於對安全感的判斷,其實與上述所討論 諮商關係中所需的關係內情感成分或關係親密感,作為治療的信任基礎與進入工 作階段的關鍵,並無二致,而且可以發現案主的揭露與對諮商者如何回應的知 覺,對依附的形成和探索的發生有重要影響,意即無論自我表露與知覺回應,或 安全感與探索間,實是諮商中一體兩面的表現。 整理上述,除了證實情感因素對諮商效果的重要,更一再顯示華人個案對諮 商既定關係中人情互動的法則,與西方工作同盟關係的內涵有所不同。諮商與心 理治療原來自西方文化,諮商關係對華人文化而言,屬於人際關係的特殊型態之 15.

(24) 一,所以華人的諮商關係,與西方諮商專業的概念中雙方互動為維持平等與工作 契約上的單純性質恐怕不同,因而台灣諮商工作者在建立諮商關係的歷程中,可 能需要納入更多情感因素的考量,以判斷良好諮商關係的關鍵,也就是在於個案 能將諮商者視為關係內的一員,足夠的信任、與對關係進展的判斷下,個案才能 有真正的情感流露與行為表現,因為安全而能放心探索。因此,若諮商關係是療 效的核心(Wampold, 2007),那麼了解華人建立關係的關鍵:情感(或稱「人情」) 投入的程度,亦謂關係親密感,恐怕是探究華人諮商療效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外,親密感理論包含自我表露與知覺同伴回應兩大因素。在諮商關係中, 前者,不只國外研究顯示自我表露與關係、信任的建立發展有正向關係(Baxter, 1979; Collins & Miller, 1994; Cozby, 1973; Derlega, Metts, Petronio, & Margulis, 1993; Stricker & Fisher, 1990; Wheeless & Grotz, 1977),以及研究參與者在日常社 會的互動中,表露正向生活事件與正向情緒經驗,最能夠預測其主觀幸福感 (Gable, Reis, Impett & Asher, 2004),國內研究也顯示諮商者與個案皆認定自我 表露屬於諮商進展的正向重要事件(陳斐娟,1996),因而,個案自我表露的內 容與深淺,是諮商者知覺良好諮商關係的指標之一(許雅惠,2009);後者知覺 同伴回應,亦類似個案知覺諮商者同理心之經驗感受,關於諮商者的同理心,研 究指出具有安全依附的諮商者有較佳的同理心,促進與個案的情感連結、提供足 夠的安全感,因此可建立工作同盟的形成(Pistole, 1999),研究也多指出在諮商歷 程能促進個案的自我覺察、袒露與反思,可以幫助個案有更健康的心理功能 (Bachelor, 1988),同理心、溫暖和治療關係等共同因素,也被證實比其他治療干 預更有預測力(Lambert & Barley, 2001)。另一方面,親密感與人際適應及心理健 康具有極密切的關聯,研究證實社會互動中的親密感,是決定社會支持與心理健 康的重要因素(Reis, 1984;引自林以正、黃金蘭,2006)。最後,關於研究方法的 部分,林以正和黃金蘭(2006)研究也指出以結構式、日記式記錄作為社會互動 的測量,相較於一般自評量表要求參與者針對某時間段落所發生的經驗提供主觀 的整體評估,可以更具體的描述實際社會互動,降低可能的誤差。因此,基於華 16.

(25) 人的「人情」難以直接測量、國內尚未建立適合工具,所以本研究欲增加關係親 密感的測量工具,並且為契合華人關係建構歷程的特性,擬透過對雙方互動的記 錄與評估作為依據,探究與反映諮商關係品質是否達到「關係內」的親密感程度, 並假設關係親密感愈高,諮商效能愈佳。 綜上所述,華人的人際關係具有情感成分決定親疏關係的特性,而在社會互 動中發展關係知覺,自我表露與知覺同伴回應是親密感歷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本 研究擬以關係親密感作為諮商關係品質的依據,評量諮商者與個案互動情形與感 受,以期能夠較全面的評估諮商關係品質,也就是以社會互動量表作為諮商關係 的測量指標之一。 三、華人文化下的幸福信念與諮商效能 文化除了影響人際關係的交往模式與影響因素,文化強大的力量,影響人對 自我的建構、如何思考快樂和應付生活困難的行為,不同的社會文化形塑出人如 何獲得幸福與心理福祉的不同意義(Triandis, 2001; Lu, 2008)。毫無疑問地,判斷 問題與健康與否,必須將個案放置於社會文化背景下來檢視(Ibrahim, 2001)。因 此,心理健康與文化信念密切關連,欲反映華人內在心理狀態與真實的治療效 果,實須納入文化因素的觀點。 西方心理學將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與心理治療聯結,視為反 映個體心理健康的指標,亦為對自身生活滿意程度的評價,是一種個人內在正向 的心理狀態,近年更是正向心理學領域的重要議題(邢占軍,2005;陸洛,1998) 。 不過,在跨文化的研究中發現個人的主觀幸福感受到所成長的文化背景與社會環 境因素,呈現部分不同的文化內涵(Lu, 2005) 。李怡真(2009)研究就發現華人 文化偏好的情感幸福,是一種個體體驗到內在的平靜與安適,與歐裔美人所強調 正向情感為快樂興奮、追求單純享樂情緒的方式不一樣。 Lu (2005)整理中西方關於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文獻,歸納出現在「幸福」 的一般定義為正面的優勢超過負面影響,被視為整體的生活滿意度,而且幸福的 特徵是一個朝向更好的概念,而不是短暫的情緒狀態。但是根據文化差異的觀 17.

(26) 點,研究一致認為西方文化重視獨立的概念,幸福的內涵也較強調自主責任、能 力表現、正向情感等,因此獨立自我透過整體自尊獲得幸福感,相反地華人文化 重視相依的概念,主觀幸福感的理解是履行個人義務與維持動態平衡,相依自我 則以與他人相融和諧的人際關係為幸福來源(陸洛,1998;韓貴香,2003;簡晉 龍,2003;簡晉龍、李美枝、黃囇莉,2009;Lu, 2005, 2008)。可見,文化除了 直接形塑幸福觀的內涵,也透過建構出不同的社會取向和個人取向自我觀,以及 藉由不同的機制調控個體追求幸福時的感受、想法和行為,影響其擁有社會取向 和個人取向的主觀幸福感(Lu, 2005, 2008)。簡而言之,幸福感與心理健康、正向 情感的意義密切關連,並具不同的文化內涵,華人對情感和幸福的認定與反映, 偏受其關係狀態的影響,更偏愛和諧等內在感受。 另外,相關的研究也指出,台灣社會東西文化交織於生活中,個人的主觀幸 福感亦有東、西方文化並存的現象(高旭繁、陸洛,2006;韓貴香,2003;簡晉 龍,2003;簡晉龍、李美枝、黃囇莉,2009; Lu, 2005, 2008)。因此,東西方 文化各有其對幸福的獨特觀念與意涵,當成長過程中吸納多元的文化因子,現今 個人對主觀幸福感的偏好與追求也展現出兼具現代與傳統的雙文化取向現象。 而在雙文化自我的脈絡下,韓貴香(2003)和簡晉龍(2003)的研究都發現 個人有不同強度的相依我與獨立我的自我概念,其間的差異能預測其對不同生活 向度的滿足所帶來的正、負向情感感受,例如自我概念為「高相依/低獨立」者, 其與相依我相關的生活向度滿足狀況,能預測其正負向情感感受。另外,簡晉龍、 李美枝、黃囇莉(2009)則分析雙重自我在追求幸福感時,其路徑與中介因子的 異同,其分析結果也驗證了相依自我透過與重要他人的關係和諧,也可以提昇自 我價值,進而產生幸福感,與獨立自我獲得幸福感的路徑有匯合之處。此外,國 內針對關係契合與人際適應情形的研究也都採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作為心理狀 態或情緒感受的正向指標(張依君,2009;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陸洛、 翁克成,2007;韓貴香,2003)。因此,研究者認為個案對幸福感的評定,應能 呈現其在諮商歷程中,其個人的內在心理狀態。基於以上探討,本研究也將個案 18.

(27) 對幸福感的評定納為諮商效能的指標,並採取契合本土化的幸福感測量工具。 總而言之,呼應 Pedersen(2000)指出元文化必須同時對文化的普同性和獨特 性進行考量,本研究擬同時採取同盟關係、同理心與中國人幸福感作為評定諮商 效能的指標,並以諮商者與個案雙方皆評定同盟關係和關係親密感兩項指標、個 案增加自評主觀幸福感的方式,期望對諮商效能進行較完整的了解。另一方面研 究者認為,若能藉此初步探究本研究諮商效能指標的相關情形,亦將是本研究具 有意義的貢獻。. 第二節 自我概念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在探討自我概念的內涵,包括自我的意義與功能,以及自我概念的 性質、結構和發展,並介紹國內相關研究成果的整理與省思。 一、自我概念的內涵 自我(self)長久以來就是哲學、神學探究的對象,而心理學的辭典統上中, self 一詞若與其他詞彙結合,將構成數以百計的複合名詞,如自我實現、自我接 納等,形成特定的概念(張春興,1989),可以窺見自我的意義與應用之廣雜。 西方心理學界對自我的研究,從十九世紀起持續有 James、Baldwin、Cooley 等 知名心理社會學者提出相關的討論,精神分析理論中亦有不少自我的分析,到新 佛洛伊德學派崛起與社會自我論調學者 Mead、Moreno 等加入,自我心理學日益 受到重視,尤其受現象學與存在論的影響,Allport、Maslow 和 Rogers 等心理學 家更擺脫行為學派與精神分析學說的生物論點局面,以主觀-知覺的方法探究自 我理論,形成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因而自我概念的探究一直是行為科學的重要 題目(郭為藩,1972)。 不過自我的定義,也在多種派別的學者看法下,發展出不同的定義解釋。最 早為美國心理學的建立者 William James (1892)提出的定義:「自我是自己所知 19.

(28) 覺、感受與思想為一個人者」,指出自我應包括「認知的主體」(I-self)與「被 認知的客體」(Me-self),前者是純粹的自我,個體是能經驗、知覺、選擇、記 憶和計畫的主體,具有自覺與控制行動的主動性;後者則是經驗的自我,認為自 我是將自己當成其他事物般的客體對象來知覺與評價,也是由一切與自己有關的 物質、社會同伴的認可和心理力量所組成的結果(引自郭為藩,1972)。James 的貢獻是將自我分為主體我和客體我雙重性,這個看法深刻影響之後學者對自我 概念的探討,成為西方自我心理學研究的典範(郭為藩,1972)。 大致而言,傳統精神分析學派探究的「ego」與「主體我」意義較為接近, 強調協調內在需求、決定行為、適應外界是一組心理過程,這些意識被認為是自 我的表徵,因此自我是行動的主體(郭為藩,1972)。新佛洛伊德學派的學者則 加入更多人際關係和環境的互動作用的探討,Sullivan 將自我視為是反覆成長發 展的自我組織(self system) ,形成的關鍵則是重要他人的評價,自我組織會因焦 慮感的不舒服經驗,而將重要他人否認、排斥的部份排除於意識之外,因此簡要 來說他人評價的整體就是自我組織(劉琨輝,2001)。 而自我心理學派,如 Rogers 所討論的自我則傾向客體我(self),指個體對 自己的主觀知覺與態度,亦即自我概念的意義,自我是一種形象,也是個人認定 或知覺的客體對象(郭為藩,1972)。其實 Rogers 的自我理論引發廣泛的評論, 他強調個人所經驗的世界是以自己為中心的現象場(phenomenal field),整個知 覺場的一部分會逐漸分化為自我,個人行為並非客觀或外在刺激決定的,而是憑 著對場的知覺決定反應,因此發展過程中,個體會表達出自己的經驗,也攝取重 要他人的價值觀與評價,形成自我概念,和環境他人互動的結果若與自我結構一 致,就會形成穩定且適應的人格狀態(劉琨輝,2001)。 另外,社會學家 Cooley (1902)提出了的「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self)的 看法,指出自我概念是一個人與他人互動之後,個人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 象,並且評估別人對此形象的評價所形成的自我感,而人傾向爭取別人的好感(引 自郭為藩,1972)。Mead 則認為 Cooley 論點中的他人,應該是「概括化他人」 20.

(29) (The generalized other),是許多他人及整個周遭社會的共同態度,除了肯定社 會決定因素外,還進一步提出在不同環境下,個體可能會形成不同自我概念的看 法(郭為藩,1972)。綜上所述,可以瞭解到自我概念的性質為個人在生活過程 中與環境(特別是他人,即重要的人際關係)交互作用而逐漸發展成有組織的態 度,完全是個人主觀認定,雖不等於客觀事實,卻是個人所知覺和經驗到的主觀 真實,亦是個人行動的參照架構,可知自我概念是探究個人行為的重要基石。 國內學者郭為藩(1972)在其著作「自我心理學」中也提出整理,他認為自 我概念的結構大致包括三部份:對自己身體及生理需要的認定為「軀體我」、對 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所擔任各種角色的認定為「社會我」、以及對某些信念、意願 和價值體系的認定為「心理我」。而這三個自我的層面也分別代表自我概念的三 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軀體我的萌芽,稱為「惟我中心期」,當嬰兒八個月大 左右不僅在知覺動作有顯著的進步,也開始發展出物體恆存的認知能力,從此開 始代表著嬰兒逐漸脫離主體與客體的未分化狀態,隨著身體成長,對自身軀體的 認識增加外,也開始有「他人」的觀念,到三歲左右算是成熟,此時兒童會用「我」 這個字來稱呼自己,行為反應僅基於生理需求,認知思維方面也呈現出與外界的 關係,是屬於自我本位的。當兒童逐漸開始社會生活,就進入了三歲到青春期間 的第二個階段,個體受到社會文化、團體意識、角色認定等影響,使自我的心理 內容客觀化,完成社會我觀念的發展,因此該階段又稱「客體化期」。期間個體 透過各種教育意識到且瞭解自身的各種角色,例如性別角色、家庭角色、同儕角 色、學校角色等認定,學習各種角色的表現,並在其中獲得情感、愉悅,以及自 我形象的認識,行為更逐漸與社會準則取得一致,此階段個體對各種人際關係中 的隸屬感和自我肯定的需要特別明顯。第三階段為青春期到進入成年這段約十年 的時間,稱為「主觀化期」,著重心理自我的成熟,個體隨著身體外觀與內在生 理劇烈變化、想像力與抽象思考能力活躍發展,以及面臨升學、就業、婚姻等生 涯的問題抉擇,將促使自己不斷反思自我觀點,架構一套心理我的個人價值體 系,具有理想化自我的觀念傾向,是個體吸收了社會文化的精神價值等素材消化 21.

(30) 組合而成為評量事物的準則,因此價值體系也是個人行為主觀化的基礎,個人行 為、生活目標皆依此參照架構而表現。 郭為藩的看法彙整了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的概念,如客體關係發展理論、角色 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等討論,不僅對自我概念的結構性有完整的說明,也清楚的 敘述各階段發展重點與影響因素。而 Shavelson、Hubner 和 Stanton (1976, 1985) 回 顧相關研究後整理自我概念的特性,認為自我概念的多層面性反應著不同的自我 參照系統,並具有階層、認知結構性、穩定但又在不斷發展中、能描述和評價自 我,而且概念間又有區別性等特徵(引自趙曉美,2001)。雖然西方心理學史中 不同的學者對自我概念的定義內涵和研究時的分類層面並沒有絕對的共識,但是 多數傾向以客體我為探究對象,對自我概念的重要性和主觀性看法仍是一致。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瞭解到自我的發展必須透過個體與他人持續的互動,自 我概念是個體對自身經驗的知覺和解釋之結果,會受到他人評價、增強和行為歸 因的影響,也顯示社會因素對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據上述討論,可以發現自我 概念是一種個人對自己系統性的了解與知識,是一切心理歷程的起點,更與個人 日常生活各種表現密切相關。 二、國內自我概念相關研究整理與省思 為詳細探討「自我」 ,社會心理學家楊中芳(1991a)整理了港、臺兩地所有 關於自我概念的實徵研究。以下國內自我概念相關研究成果的敘述將以其整理架 構為主,兼採其他研究補充說明: 第一類是以自我為知覺對象的研究成果,楊氏認為這個以西方心理學為基礎 所下的自我概念定義,其內涵已包括了自我認定(self-identity)、自我意識 (self-consciousness)和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 ,香港與台灣兩地的相關研究 大多由此概念出發,也有相當多的成果。接著將這些研究成果概分五個主題簡要 說明:(一)在探究自我概念的特性上,自我認定分數最高、自我行動次之、自 我滿意最低,多數研究大致得到相同的結果,楊中芳認為這樣的結果應與華人文 化價值體系的態度有關。(二)自我概念的發展研究上,則發現自我概念與年齡 22.

(31) 的關係結果相當不一致,因此未能定論,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是研究工具與對 象不同所導致(趙曉美,2001) 。 (三)在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則發現多數研 究結論較為一致,若學生自覺父母親對自己為關懷寬容等正面態度,及父母老師 對自己的期望與自己對自己的期望一致,都和自我概念有穩定正相關,但是楊中 芳也提出此類知覺評定方法易造成假象結果,甚且仍無法確認兩者的因果關係; (四)自我概念與學業成績的關係研究上,也得到相當一致的結果,即自我概念 與智力與關、與學業成就的正相關並不穩定,不過有學者進一步整理西方相關研 究,則認為學業成就與「學業自我概念」有交互影響(趙曉美,2001) 。 (五)最 後,自我概念與其他行為的關係研究方面,包括人際關係、人格特徵、精神病症、 犯罪行為與生活適應的相關,大致能獲得自我概念良好者,焦慮情緒較低、內控 信念較強的結果,楊中芳認為這個結論仍僅印證西方量表後背後對自我概念良好 的定義,而且不能排除受試者社會讚許或自我防衛的可能性,另外也發現到回顧 此類的研究相當雜亂,顯示自我概念這個研究領域被應用的廣泛性與非系統性。 第二類的自我研究,則將自我視有自覺性、會主動控制外界環境的研究,此 定義下的研究重心是自我對自己行動的支配與控制方面,回顧此類的研究較少, 分為四方面說明: (一)自我基模:有關自我瞭解對行為所造成影響的研究不多, 雖然結果都顯示對行為具有預測性,但都為實驗操弄設計。(二)自我注意:有 關自我意識的研究部份,發現中學生無法驗證西方理論所提之公我與私我兩因 素,作者也質疑另外的大學生受試對象所得結果能夠驗證,是因為就讀心理相關 科系接收到西方注重個人本身特性的概念,另外,國內有對大學生進行西方檢校 理論的驗證研究,結果顯示國人自我檢校的程度確實較高,最後是自我表現的相 關研究,則大致顯示不同面子情境下,自我表現的行為並無差異。(三)自我投 入:研究主要為探討行為是否依照自己的意志去做的程度,探討自我揭露的部份 研究不多,但發現自我揭露的意願,與不同的人際關係、話題、關係集體傾向有 關;探討自控知覺的研究部份,則大多以 Rotter 的控制理論(locus of control) 為基礎,且集中再做中西方人的比較,或自控知覺與其他變量之間的簡單線性關 23.

(32) 係討論,但是楊中芳認為所回顧多數的研究結果,既不能支持是家庭教養或社經 程度的結果,也不能支持它是學業成績的原因,太過依賴西方理論而無法切實瞭 解中國人的自己控制;再者為自我肯定方面的研究,研究發現自我肯定性高越高 者,社會焦慮和非理性想法越低,自信、自尊、人際關係和自我情感表達則越好, 而男女在不同情況表現程度也大致無異,研究成果某個程度上肯定西方的理論; 探討內在承受應付壓力的自我強度部份,研究支持刺激忍受力弱的人比較會感受 到生活的壓力,但在其他中介變項與應對行為方面的研究未有結果。最後, (四) 自我防衛的研究方面,楊中芳整理相關研究試圖回答自我研究量表中的測謊題, 是一種自我防衛的表現或是社會讚許需求高,還是一種自我批評的表現,而研究 回顧後,楊中芳認為一般的測謊題或自我批評量表,要測量的因素可能隨著樣本 的不同而改變,對正常樣本而言自我批評量表較屬於測量自我概念強弱,但對非 社會讚許的對象時,自我批評量表的表現則有自我防衛的傾向。 回顧了港、臺有關自我的研究之後,楊中芳(1991a)以本土化研究精神的 角度與實用層次提出對這些研究的反省,認為雖然自我研究的數量增加許多,但 是在研究方法上它們有幾項共通點,如測量工具多是將西方的工具加以編譯使 用,且所有的研究都是採取問卷調查法,作答時間長且受社會讚許需求影響,應 用這些工具來探測西方理論是否適用於港臺華人身上,另外研究對象常侷限校園 學子,不僅易有偏差,也使得結果難以推論,尤其是研究理論也常依賴西方心理 學的概念,非源自本土樣本的實際行為特徵的觀察,翻譯名詞意義常混淆,以致 於研究概念流於抽象化,也讓研究內容失去本土精神,無法有較多層面的研究構 想。楊中芳(1991a)將多年來研究進展的空白,歸因於缺乏本土化自我理論脈 絡的預設,使得相關的實徵研究,最明顯的就是那些研究成果多為以相關統計分 析結果作研究後的解釋,因此對於華人「自我」的文化內涵與生活形式的變化便 少了實質的探究,無法反映出真實的社會現象。 事實上,在西化心理學有關自我概念的認識下,廖鳳池(1994)從認知中介 影響與自我基模理論的概念為觸發,就曾研究過諮商者在諮商中的自我認知,對 24.

(33) 諮商關係與行為的影響狀況。其結果發現諮商者自我認知可分為三種,其中的「人 際」自我認知以「諮商關係」為中介途徑,而「一般」及「晤談中」自我認知則 透過「諮商策略」為中介途徑,影響個案的晤談感受。該研究結果的意義,即無 論何種途徑或自我認知,諮商者的自我認知皆會影響到個案的晤談感受,也初步 支持了諮商者的自我概念對諮商效能有正相關的推論。因此,研究者認為,若能 增加文化因素的探討,更符合華人文化自我概念特殊性的考量,應能擴充廖鳳池 (1994)的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自我概念是一種個人對自己系統性的了解與知識,也是行為表現 的參照架構,與生活適應、心理健康狀態關係密切,自我的研究在人格、社會、 認知等心理學領域探究中備受關注,在臨床心理學應用上的重要性也顯而易見, 是認識個體重要的主題之一,在西方心理學的討論中已有多年、豐碩的成果,亦 吸引眾多國內學者投入探究,但因為對自我所持之定義不同,研究重點亦有所偏 重。另外,社會文化的差異與自我的型態關係密切(Markus & Kitayama, 1991), 自我的發展奠基於個體如何知覺與他人互動的結果,深受社會因素的影響,使得 在推動本土化心理學運動的學者反思下,國內符合本土化精神有關自我的實徵研 究即顯得有所不足。因而,欲瞭解國內人們的自我主觀知覺、經驗與行為現象, 或是在本研究中,奠基於廖鳳池(1994)已證實諮商者的自我認知對諮商關係與 行為有顯著影響的研究發現,再加上從文化角度切入探討,才能更清楚瞭解台灣 諮商工作人員的自我概念對諮商效能之影響,如此本土化脈絡的思考不僅重要且 顯得特別必要。因此,下一節將由本土化心理學的精神為開端,據此概念討論華 人文化下自我的特殊內涵。. 25.

(34) 第三節 華人文化下的自我概念 本節主要在探討本土化心理學研究的必要性與其意義,並探討中西文化差異 下,華人自我概念的內涵,藉此說明本研究根基於雙文化自我取向構念的原因, 與相關實徵研究成果。 一、本土化心理學研究的意義 翻看西方心理學史,美國的實驗心理學和心理測量學可說是對世界最具有影 響力的主流心理學,直到 1970 年代學者們慢慢發現兩大問題,一是過於忽視複 雜的認知歷程之分析,二為過於忽視文化對心理與行為形成的影響,進而出現了 「認知革命」與「文化革命」,前者促成了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後者即引發了跨 文化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和本土心理學的研究浪潮(Yang, 2000)。在現實世界中, 美歐等西方國家挾其經濟軍事的影響力,對非西方國家的文化、學術和教育都產 生了宰制性影響,其中當然包括社會科學中的心理學,但是,各種西方的理論、 概念、方法與工具遷移套用,卻無法完整深入且精緻地理解所研究的當地人們之 社會現象,反而得出虛假的知識(楊國樞,2005a) 。而黃光國(2005)更以建構 實在論的觀點說明在某特定文化中生活的人,有一定的生活形式與語言,表現出 各種思想和行為,指出心理學研究的任務便是建構各種理論或模型來描述它們, 依此認為心理學的本土化是理所當然且必要的發展。 楊國樞(2005a)認為非西方心理學者創立自己的本土心理學即是對西化心 理學的反彈,是一種重要的學術運動,希望建立更有效認識當地人的心理學知識 體系,研究歷程中所採取的理論、概念、方法及工具,必須與本土心理或行為現 象與社會文化脈絡高度契合,才能更有效地預防與處理個人適應和社會群體問 題。因此,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等學者於 1976 年起開始提倡華人心理學中 國 化 ( Sinicization) 運 動 , 至 1986 年 配合國 際 之 間的 用 法, 改 以本 土 化 (indigenization)取代中國化(Yang, 1999),並調整推動的工作策略,多年來的努 力讓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化運動漸有成果,而整理近二十年來的研究成果,大概有 26.

(35) 52 個不同的重要課題,分屬五大研究領域,其中以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最多,其 次為組織與管理心理學、發展與家庭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最後為異常與 犯罪心理學(楊國樞,2005a)。 接著,微觀自我研究的部份,楊國樞(2005a)將臺灣探討有關華人自我的 研究,分為西化研究期(1973 至 1990)和本土化研究期(1990 迄今)兩階段。 前階段的研究成果部份,即為上一節有一定篇幅介紹的楊中芳(1991a)針對港 臺相關研究的回顧;而第二階段的研究主要是「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 畫」下有關華人自我研究的第三個分計畫「自我歷程、自我概念、及自我評價」, 為楊國樞等十名學者參與的研究團體所完成的研究,該分計畫具體實踐本土化的 研究策略,建立了相關理論、概念、方法及工具,成為華人自我研究的基礎(楊 國樞,2004)。為清楚理解該理論架構與相關實徵研究成果,以下將先循華人文 化脈絡探討華人自我的內涵,再加以說明。. 二、文化差異與華人文化下的自我概念 大多數研究在探討文化差異時,常將文化分成兩大概念:集體主義與個人主 義,分別有不同的自我、價值和行為的導向(Triandis, 2001),而且在跨文化的研 究中,顯示自我分類深受社會因素影響,文化的假設將決定人們如何看待自我 (Markus & Kitayama, 1991),不同的文化,會對「自我」產生一種該文化特有的 想法、信念及行為實踐(陸洛,2007)。在自我的發展中,研究顯示西方文化, 特別是美國人,社會生活型態與價值強調個體主義,將自我視為與情境無關的、 持續的性格歸因(稱為「獨立的自我建構」) ,重視自己內在特質,認為行為是受 自我內在特質影響的主要結果;相反的,非西方文化下的社會生活型態與價值強 調集體主義,人們將自己視為社會中關係的一部份,自我較重要的部份是公開 的,因此要尋求與他人的合諧一致(稱為「相依的自我建構」) ,在此經驗與認知 下,決定自己表現出來的想法、情緒和動機,以及自己如何與他人互動(Markus & Kitayma, 1991)。簡而易見,「自我」的研究確實不宜直接套用西方心理學理論。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點次 案號 主辦機關 具體措施 績效指標 預定完成時程 辦理情形.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

有效:指當月新登記人次外,尚包括有效期間內已辦理登記,延至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