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研究者自編之「我國大學校院品質保證機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 具,茲就問卷編製過程及問卷內容兩部分說明如下:

壹、 問卷調查工具

一、問卷編製依據及過程

研究者基於目前相關的研究主題或範圍,尚缺乏適宜的研究工具可供使用,

故依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歸納出我國高等教育實施品質保證機制之重點,採 取自編調查問卷進行研究。

二、進行專家審題

本研究係先將問卷初稿編製成「專家效度問卷」,以進行專家效度諮詢。經 由指導教授之推薦,邀請國內具有相關領域專長之專家學者,針對問卷架構、題 項安排、題意表達等內容之適切性加以審查與提供意見,作為選擇及修改題目之 重要參考。專家學者名單如表3-3:

表3-3 調查問卷內容效度專家學者審查名單(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編號 姓名 現職

1 王主任保進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授 中小學校長培育及專業發展中心主任

2 王教授如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3 林校長新發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長

4 范教授熾文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管理學系教授 5 張院長德銳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6 湯教授志民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教授 7 楊教授振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 8 顏主任國樑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根據回收的專家審題問卷,並綜合各專家學者的意見,進行統計分析,數據

表3-4 我國大學校院品質保證機制調查問卷之專家效度考驗意見統計表(續)

表3-4 我國大學校院品質保證機制調查問卷之專家效度考驗意見統計表(續) 27%作為低分組,比較高低分組之差異,求出各題之決斷值(critical ration,CR),

即高、低二組在每個題項的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另外再求出量表總分與量表各 題項之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r)。一般而言,若題項未達顯著水準(p

>0.5),且決斷值(CR)<3.00、相關係數(r)<0.4 時,該題項即可考慮刪除。

本研究預試問卷可分為外部品質保證機制政府部門量表、外部品質保證機制

1. 外部品質保證機制政府部門量表項目分析結果

表3-6 外部品質保證機制大學校院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表3-7 內部品質保證機制教學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表3-8 內部品質保證機制研究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表3-9 內部品質保證機制實施困境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定這些潛在特質是由那些有效的測量試題所構成。依據Kaiser(1974)的觀點,

執行因素分析程序時,取樣適切性量數(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of adequacy; KMO)統計量值最少在 0.60 以上,且 Bartlett 球形檢定結果應達顯 著水準(p<.05),以確定整個量表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根據本研究的文獻探討結果,及專家效度的檢核,量表的層面之架構已確 定,故在因素分析時,並未把整個量表之全部題項納入因素分析中,而是將各構 面題項分層面來執行,也就是以分量表的題項個別進行因素分析,每個層面再篩 選一個構面。承上所述,本研究先將量表分別進行 Bartlett 球形檢定和 KMO 檢 定,並使用主成分分析法(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以最大變異法(Varimax

rotation)進行正交轉軸,抽取主成分的共同性,其結果採用吳明隆(2009)認為 因素負荷量最好在0.45 以上,題項的共同性不可低於 0.20 的判準來進行選題。

1. 外部品質保證機制政府部門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此部分之Bartlett 球形檢定結果達顯著水準(近似卡方分配=1107.637,自由 度=.91,顯著性=.000),KMO 統計量值為 0.778>0.60;故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因此進一步進行各層面的因素分析,結果發現,外部品質保證機制政府部門量表 萃取出三個主要成分,其中第一成分「政策目的層面」包含了第1、2、3、4、5 五題;第二成分「專業知能層面」包含第6、7、8、9 四題;第三個成分「評鑑 方式層面」包含第10、11、12 三題,且各題的因素負荷量皆在 0.45 以上,題項 的共同性皆在0.20 以上,累積變異量為 51.985%,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構效 度,各層面的因素分析結果如表3-10。

表3-10 外部品質保證機制政府部門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題號 題目內容 因素負荷量 共同性

政策目的層面

1 應將大學校院評鑑結果對社會大眾公開。 .648 .515

2 應將大學校院評鑑結果作為政府政策制定的依據。 .662 .486

3 應將大學校院評鑑結果與大學退場機制相結合。 .615 .428

4 應持續推動專案計畫,以利提升大學校院教學與研究品質

(如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發展國際一流大學與頂尖研 究中心計畫等)。

.617 .421

5 應藉由評鑑引導大學進行自我定位,發展大學特色 .532 .532 專業知能層面

6 應建立大學校院評鑑委員的遴選與培訓機制。 .626 .642

7 應推動大學校院評鑑委員的認證制度。 .788 .682

8 應發展大學校院各領域的專業評鑑團體。 .685 .585

9 應推動授權各大學自行審查教授及副教授資格的制度。 .553 .405 評鑑方式層面

10 應設立一個非官方的高等教育評鑑專責機構。 .767 .640

11 應定期對全國各大學院校實施評鑑。 .610 .654

12 應將教學與研究分開評鑑。 .523 .373

累積解釋變異量 51.985% 萃取出的成份數 3

2. 外部品質保證機制大學校院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此部分之Bartlett 球形檢定結果達顯著水準(近似卡方分配=2018.448,自由 度=55,顯著性=.000),KMO 統計量值為 0.926>0.60;故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因此進一步進行各層面的因素分析,結果發現,外部品質保證機制大學校院 量表萃取出1 個主要成分「自我評鑑層面」共計 11 題,且各題的因素負荷量皆 在0.45 以上,題項的共同性皆在 0.20 以上,可解釋 52.503%的總變異量,故可 說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該層面的因素分析結果如表3-11。

表3-11 外部品質保證機制大學校院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題號 題目內容 因素負荷量 共同性

自我評鑑層面

1 應建立學校自我評鑑制度。 .669 .448

2 應聘請專職人員負責推動學校自我評鑑工作。 .576 .332

3 應成立學校自我評鑑委員會。 .824 .680

4 應訂定學校自我評鑑相關辦法,並經校務會議通過。 .838 .702

5 應訂定學校自我評鑑委員的組成方式。 .817 .668

6 應提供經費補助各系所進行自我評鑑。 .738 .544

7 各系所進行自我評鑑時應聘請至少 3 位校外人士擔任評鑑

委員。 .756 .572

8 應針對各系所自我評鑑結果訂定獎懲措施。 .605 .366

9 應定期辦理學校自我評鑑相關研習活動。 .687 .472

10 應訂定學校自我評鑑追蹤改善機制。 .731 .534

11 應公布學校自我評鑑結果,以利全校師生參考。 .676 .457

累積解釋變異量 52.503% 萃取出的成份數 1

3. 內部品質保證機制教學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此部分之Bartlett 球形檢定結果達顯著水準(近似卡方分配=2589.626,自由 度=136,顯著性=.000),KMO 統計量值為 0.895>0.60;故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因此進一步進行各層面的因素分析,結果發現,內部品質保證機制教學量表萃取 出四個主要成分,其中第一成分「教學資源層面」包含了第 1、2、3、4、5、6 六題;第二成分「專業成長層面」包含第7、8、9、10、11、12 六題;第三個成 分「組織結構層面」,且各題的因素負荷量皆在0.45 以上,題項的共同性皆在 0.20 以上,累積變異量為59.285%,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各層面的因素 分析結果如表3-12。

表3-12 內部品質保證機制教學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題號 題目內容 因素負荷量 共同性

教學資源層面

1 應提供學生修課指引及學習手冊。 .534 .457

2 應配合教師教學需求提供資源協助。 .606 .625

3 應協助教師建置個人教學網頁。 .720 .574

4 應要求教師於學生選課前將課程大綱及教材內容上網。 .705 .581

5 應建置線上教學平台與學習資源網。 .751 .697

6 應訂定學生學習策略輔導機制。 .616 .594

專業成長層面

7 應辦理教師教學工作坊,提升教師教學專業知能。 .717 ..657

8 應建立新進教師輔導制度。 .790 .700

9 應提供教師個別教學諮詢服務。 .720 .627

10 應建立教學助理制度。 .569 .468

11 應訂定教師教學評鑑及獎勵機制。 .578 .535

12 教師專長應符合授課內容要求。 .507 .510

組織結構層面

13 應設立教學品質保證專責單位。 .802 .802

14 應訂定提升教學品質相關辦法。 .722 .722

15 應設立教學研究相關單位。 .580 .580

累積解釋變異量 59.285% 萃取出的成份數 3

4. 內部品質保證機制研究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此部分之Bartlett 球形檢定結果達顯著水準(近似卡方分配=2983.069,自由 度=136,顯著性=.000),KMO 統計量值為 0.908>0.60;故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因此進一步進行各層面的因素分析,結果發現,內部品質保證機制研究量表萃取 出四個主要成分,其中第一成分「獎勵措施層面」包含了第1、2、3、4、5、6、

7、8 八題;第二成分「組織制度層面」包含第 9、10、11、12、13 五題;第三 個成分「專業表現層面」包含第14、15、16、17 四題,且各題的因素負荷量皆 在0.45 以上,題項的共同性皆在 0.20 以上,累積變異量為 58.681%,顯示本量 表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各層面的因素分析結果如表3-13。

表3-13 內部品質保證機制研究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題號 題目內容 因素負荷量 共同性

獎勵措施層面

1 應鼓勵教師進行新興學術領域研究。 .472 .435

2 應協助教師進行學術研究。 .624 .575

3 應訂定學術研究績優獎勵辦法。 .559 .616

4 應訂定學術專書出版獎勵措施。 .591 .501

5 應訂定彈性薪資制度,以利延攬優秀學術研究人才。 .582 .489

6 應組成跨領域的學術研究合作團隊。 .708 .606

7 應設立線上學術研究交流平台。 .684 .536

8 應鼓勵與中研院或國家級研究機構進行學術研究合作。 .650 .552 組織制度層面

9 應設立學術研究品質保證專責單位。 .774 .647

10 應訂定提升學術研究品質的相關辦法。 .749 .593

11 應訂定重點學術研究領域發展計畫。 .665 .630

12 應設立重點學術領域或專業研究中心。 .615 .657

13 應設立校級整合研究中心,推動跨領域學術研究。 .590 .543 專業表現層面

14 應規定學校教師定期接受教師評鑑。 .674 .519

15 應鼓勵學校教師申請國科會專案計畫。 .739 .652

15 應鼓勵學校教師申請國科會專案計畫。 .739 .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