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工具

採用行動研究法,輔以質化與量化併用的方式,以雲林縣某所國中一年級某個班級 為研究對象,並將實施十二次的生命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之教學,每週兩次,每次四 十五分鐘。在教學前一週,先施以「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前測,並於課 程結束後再施以後測,再以平均數、標準差來呈現學生在「國民小學一年級學生人際關 係量表」前後測的描述性統計分析,藉此來了解學生在接受生命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 後,對人際關係影響產生有效成效;另外,並綜合質性資料的蒐集,進行課程實施的歷 程分析,進而了解學生在人際關係的改變情形。

一、人際關係量表

本研究的人際關係量表,係研究者參考陳秀碧(1993)編製的「中學生人際策略之 研究問卷」、余珮君(2008)所編寫的「國民小學一年級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後,其信 度分析主要是採用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hach′s α係數」進行信度考驗,全量表的內部一 致性信度係數為.73,顯示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而其效度分析是以專家內容效度,進 行效度考驗。

本研究的「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將人際關係分為「同儕關係」、「師 生關係」二個部分,所整理歸納而成的「國中一年級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將人際關係 分為「同儕關係」、「師生關係」二個部分,其中題目1到5題以及題目11到15題引用改 編自「國民小學一年級學生人際關係量表」,將內文的「學童」改成「學生」;而題目 6到10題和題目16到20題則引用改編自「中學生人際策略之研究問卷」,將內文的「中 學生」改成「學生」,並在完成本量表後,請相關專輔教師與專家學者提出看法與建議,

來完善並進行本量表的專家內容效度考驗,請參考附錄一。

填答與計分的方式:共計20題,包括「與同儕關係」10題,「師生關係」10題。本 量表以「Likert五點量表」方式作答,其計分方式為「總是」、「經常」、「偶爾」、

「很少」、「不曾」,分別計5、4、3、2、1分。在此量表的總分得分中分數愈高者,

表示受試者在人際關係越好;得分愈低者,表示其在人際關係越差,其中第4題為反向 題則得分相反之;並且在逐項填寫的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任何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出,

老師再做詳細的說明,如表3-2-1:

48

表3-2-1 國中一年級學生人際關係量表

題號 同儕關係之題目 總是 經常 偶爾 很少 不曾 01 與班上的同學在一起相處時,我大多數都是很快

樂。 5 4 3 2 1 02 我有好朋友在班上。 5 4 3 2 1 03 上課時,同學都喜歡和我同一組。 5 4 3 2 1 04 我不曾經和同學吵架,吵完後就不在說話或一起

玩。 5 4 3 2 1 05 當同學有困難的時候,我會幫助他。 5 4 3 2 1 06 課餘時有人會約你出去聊天或玩樂嗎? 5 4 3 2 1 07 當我難過、傷心時,朋友會感受得到。 5 4 3 2 1 08 你的朋友是否很容易受你的影響,接受你的意

見? 5 4 3 2 1 09 心情不好時,我會找朋友聊。 5 4 3 2 1 10 你是否很容易包容同學的脾氣? 5 4 3 2 1

在同儕關係上的得分,共 分。

題號 師生關係之題目 總是 經常 偶爾 很少 不曾 11 我尊重老師,且跟老師講話時,我會謙虛有禮。 5 4 3 2 1 12 下課時,我常去找老師。 5 4 3 2 1 13 心情不好時,有問題和煩惱時,我會想找老師說。 5 4 3 2 1 14 當有問題時,我會去請教老師。 5 4 3 2 1 15 在學校中,我常主動幫忙老師做事情。 5 4 3 2 1 16 我在意老師對我的看法或印象。 5 4 3 2 1 17 我不會欺騙師長。 5 4 3 2 1 18 老師幫助我更了解我自己。 5 4 3 2 1 19 對於我所關心的事情,我願意聽老師的看法。 5 4 3 2 1 20 我希望老師喜歡我。 5 4 3 2 1

在師生關係上的得分,共 分。

同儕與師生關係相加分數,總共 分。

49

二、學習單

本研究對象為國中一年級學生,喜歡創作和畫畫,每個活動課程結束後,根據上課 活動,在學習單的設計內容有,如:我看到、我想到、給老師的悄悄話等的填答,藉以 讓研究者了解學生的想法、感覺及想法,作為研究之參考,請參考附錄五。

三、藝術活動回饋表

研究者依據教學活動中的六大系列單元名稱,來設計藝術活動回饋表,並於每個單 元活動結束後帶領學生逐題填寫,以了解其在每個活動的學習情形,內容分為三部分:

1.了解自己在每個活動的課程表現,及學習的收獲,以「非常贊成」、「贊成」、「不 贊成」、「非常不贊成」來勾選。2.自己對課程的喜歡程度,以「非常喜歡」、「喜歡」、

「不喜歡」、「非常不喜歡」來勾選。3.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在這整個活動中,我學到:

-」,並鼓勵與人分享,請參考附錄三。

四、課程總體回饋表

研究者根據教學內容於整個課程結束後,帶領學生逐題填寫課程總體回饋表,了解 其對人際關係課程的想法、感受與收獲,以作為研究者進一步研究之參考標準。內容分 為四部分:1.以「非常喜歡」、「喜歡」、「不喜歡」、「非常不喜歡」來勾選一個代 表自己在整個活動課程中喜歡的教學方式。2.以「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來勾選一個代表自己在上課方式、表現和改變。3.以「有很大的幫助」、

「有幫助」、「沒有差別」、「沒有幫助」來勾選在上完整個課程對自己的助益。4.以

「在十二次的人際關係課程中,我最大的收獲是:-」來表達自己在本課程的收獲及省 思,請參考附錄四。

五、訪談大綱

課程結束後,針對在人際關係前後測進步分數最多,與原本研究個案同學糖糖,共 兩位學生做個別訪談,研究者在訪談期間將把訪談過程的內容逐一作手寫記錄,再以大 綱的方式簡單呈現,藉以了解學生對此課程的感想;訪談記錄以S代表學生,T1代表研 究者、T2代表另一位觀察教師。

50

六、教師觀察記錄

本研究另一位觀察教師T2是沛沛老師(化名),是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音樂科專任 教師,與研究者共同為藝術學習領域的教師,商請其空堂來班觀察研究者上課情形,在 教師觀察記錄提供意見,並記錄與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請參考附錄六。

七、家長回饋表

研究者在開學第三週之親師座談會,先與家長討論說明本課程實施與計畫,再根據 教學內容設計於整個課程結束後,請家長提供學生在人際關係上的改變情形及建議,請 參考附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