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電腦

攝影機

圖 3-3 教室環境圖

3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本研究是以研究者自編之「飲食面向訪談大綱」、教學札記、學習回饋單等 做為研究工具。說明如下:

壹、 訪談大綱

研究者利用家政議題飲食方面中年級的六項指標擬定飲食面向訪談大綱,以 中年級學生的學習階段,針對每個指標下設計四到五個題項,經過不斷與指導教 授討論後,完成訪談大綱(附錄三)。為確定研究工具的適切性,能歸納分析出 學生的迷思概念,請兩位大學教授和一位專業護理師和一位營養師,進行內容效 度的評估,給予修改的意見。四位專家資料如下:

專家一──美國北伊利諾大學博士,目前任職國立大學副教授

專家二──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博士,目前任職國立大學副教授

專家三──英國阿爾斯特大學護理系碩士,目前任職科技大學護理師 專家四──實踐大學營養暨保健生技學系畢,目前任職某餐飲公司(研究者 學校午餐承包公司)之營養師

訪談大綱經過四位專家提供意見,刪除「你看過教人做菜或是點心的節目 嗎?你覺得看完節目就會做嗎?」,原因是與分析學童迷思概念關係不大;「如果 你大便大不出來,你覺得多吃什麼東西可以改善?」專家覺得此題對四年級學童 而言太難了。修改後的訪談大綱為正式的訪談大綱(附錄四)。

貳、 訪談記錄

訪談紀錄為記錄訪談 20 位學生之內容,將個別訪談學生的錄音,轉成逐字 稿記錄,將學生的回答逐題進行整理,進行資料編碼與分析,如有訪談回答內容 研究者無法判定者,再找受訪學生晤談以釐清內容,篩選出學生具有迷思概念的 題項,將迷思概念進行三級編碼,將分為營養知識、營養態度和飲食行為和操作 等四方面(附錄五)。

參、 教學札記

將教學的過程透過攝影機記錄下來,由研究者觀察教學過程並撰寫教學札 記,內容包含教學流程的掌控、繪本和教具使用情形、學生的教學成效、教師的 教學省思等方面。以此檢視研究者的教學過程、學童上課的反應、學童迷思概念 的改變情形,是否符合研究者所設定的教學目標。記錄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問題,

並針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作為下次教學的參考及修改教學設計的依據(附錄 二)。

肆、 學習回饋單

每個教學單元都有設計學習單,統整單元教學的內容,以此做為教學評量的 工具,針對每單元的教學目標設計問題,藉此瞭解是否達成教學目標,檢核學生

的學習成效,了解學童之迷思概念是否被澄清,如果有未達成的教學目標和未澄 清之迷思概念,將於後面的單元中再次進行教學,並編入下次的學習回饋單中再 次檢核教學成效。學習單以圈選的方式作答,與一般閱讀完繪本寫的學習單有所 區隔,減少學生書寫學習單的抗拒(附錄六)。

伍、 資料分析

將訪談記錄進行編碼分析,歸納出學生的迷思概念。其編碼的原則說明;訪 即是訪談時的回答;課即是上課時的發言;單即是學習回饋單上的答案;S 表示 學生;T 表示教學者說的話;Ss 表示很多學生一起回答的內容;數字前 3 碼表示 發生的日期,第 1 碼為月份,第 2、3 碼表示日期;最後 2 碼表示學生的代號。

以下以範例說明編號原則(表 3-2):

表 3-2

編號的意義說明

2

編號 意義

訪 326S01 表示 3 月 26 日的訪談,代號 1 號學生的回答 課 411S05 表示 4 月 11 日上課,代號 5 號的回答。

單 424S15 表示 4 月 24 日學習回饋單,代號 15 號學生的回答。

Ss 表示很多學生一起回答。

T 表示教學者說話

研究者以一位四年級學童進行試驗性訪談當作範例,並將其訪談資料加以整 理轉譯為逐字稿後,進行一級編碼,所謂的一級編碼即為擷取重要意義的詞句,

爾後,再進行二級編碼,將一級編碼取其關鍵字義作為二級編碼,再將貳及編碼 歸類到其所屬營養教育學習表現上,其編碼歷程如表 3-3 所示:

表 3-3

訪談資料編碼範例

3

學生

編號 逐字稿資料 迷思概念內容摘要

(一級編碼)

迷思概念 二級編碼

迷思概念 三級編碼

(續)

訪 326S64

T:你覺得三餐中哪一餐 326S64

T:你會為了增加自己的 326S64

T:爸媽或家中長輩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