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等,並透過文獻探討整理他國針對尼特族之相關措施,以做為我國之參考,我國 部分則整理當前促進青年就業之相關措施,以檢視是否得以改善我國尼特族之現 象。

第四章則透過深度訪談,分析我國尼特族未就業、未進修升學亦未接受職業 訓練之主因,共訪談「準備國家考試」、「轉換工作間休息」、「等待兵役召集」、「照 顧家人」等不同情況,並透過訪談發現少數情況是否需納入尼特族之統計範圍尚 需討論(如轉換工作間休息、等待兵役等),且尼特族之可能形成原因得以透過政 府制定措施加以改善(如兵役通知期間不確定),亦透過訪談,了解政府雖制定相 關措施協助青年規劃職涯、提供職業訓練管道、透過學校追蹤青年就業狀況,惟 資訊似乎未有效揭露予青年知悉,制度施行上亦不確實,致使相關制度淪於虛設、

使用率不足,也喪失協助、促進青年就業之美意。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 本研究採用之尼特族定義為「15-29 歲未就業、未就學亦未接受職業訓練之 青年」,並參考 ILO 及歐盟之統計限制,受訪者須維持尼特族狀態在四周以 上。

 我國尼特族青年中,以失業青年佔多數,而我國已針對失業青年之問題進行 相關之研究,亦有相應之措施,尼特族問題應排除將失業青年之問題。

 經訪談發現,我國尼特族中之非勞動力青年以有就業意願為多數,本研究認 為我國青年尼特族問題應強調「非勞動力青年不具就業意願之問題」。

 經訪談發現,我國制度缺失及青年就業促進相關措施未落實之問題皆有可能 進一步造成青年成為尼特族,因而須加以重視並改善之。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根據前述文獻探討、統計資料分析及訪談結果整理,本研究建議如下:

一、我國尼特族現象應強調非勞動力青年不具就業意願之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承前所述,我國尼特族概念於近年才逐漸興起並引起相關討論,因此,針對 尼特族尚無官方之統一定義,根據現有資料、新聞報導及相關討論,我國於提及 青年尼特族時,常與「米蟲」、「啃老」、「無所事事」等負面意涵相連結,意在強 調青年於發展職涯、累積工作經驗及發展自身人力資本的重要階段,卻無故未就 業、未升學、未接受任何職業訓練,亦可能存在就業意願低落之問題。

依我國多數採用之尼特族定義,目前尚包含失業青年問題,然而我國針對失 業青年之問題已制定相關因應措施,若要深入探究並專注於尼特族青年之議題,

不應再將失業青年包含於尼特族之定義中。

且根據本研究之訪談發現,尼特族青年中,尚有許多並非無故處於未就業、

未升學亦未接受職業訓練之青年,如:處準備國家考試期間、照顧傷病之家人、

等待兵役通知,或僅是處在長期工作之後的短暫休息時間等,由此可見,許多被 歸類於尼特族的青年,並非其不具就業意願,反之,則多為具就業意願,卻因故 未就業或正處於準備就業之階段。

本研究認為,尼特族問題之所以需受到重視,在於青年非勞動力就業意願低 落之問題。為使我國相關統計數據能更為精確,建議可參考日韓兩國之尼特族定 義,限縮尼特族除未就業、未升學亦未接受職業訓練外,尚須符合非勞動力之定 義,已排除失業青年之問題。

此外,本研究認為尼特族定義尚需考量青年尼特族之認定期限,依我國目前 之統計數據限制,只要受訪當下處於未就業、未升學亦未接受職業訓練之青年,

即會被列入尼特族人數中,且即使本研究之訪談已參考 ILO 即 OECD 之統計條件,

僅訪談尼特族持續期間於四周以上之青年,尚不能排除僅處於短期休息狀態及處 於就業準備狀態之青年。

引此,本研究建議除限縮尼特族之定義範圍外,尚需符合依訂時間之限制,

才能探究非勞動力青年成為尼特族之主因,進一步排除其他影響因素或狀態上較 不符尼特族定義之青年,找出就業意願低落之非勞動力青年,進而針對其就業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願低落之問題制定相關解決措施。

二、排除因國家制度可能造成青年成為尼特族之問題

根據本研究訪談發現,尼特族尚包含因等待國家兵役徵集,造成求職困難,

進而成為尼特族之案例。

根據內政部之統計,民國 105 年以前每年受徵集之義務役役男約計 10 萬人,

依現行兵役之徵集制度,徵集令之發放時間尚無規範,需依國軍兵員徵補計畫,

按役男出生年次先後、抽籤軍種兵科及號次依序安排入營,意即在結束教育後至 接獲徵集通知之期間並無確切期限,須待國家安排。

如前述,企業進用新進人員皆需花費一定時間及人力進行與職務相關之訓練,

因此雇主聘用未役畢之青年的意願較低,且由於徵集時程不定,亦較難安排升學 及進修之計畫,因而可能進一步導致青年成為尼特族。

本研究建議,為避免國家制度增加青年成為尼特族之可能,應於青年自教育 體系畢業前,即規畫畢業青年入伍之約略時程,供青年參酌,進一步妥善規劃其 畢業至受徵集前之落差期間。

三、加強政府促進青年就業相關措施之資訊與青年之連結,並督促相關單位加以 落實

根據本研究之訪談結果,受訪之尼特族青年對於政府現行之青年就業促進措 施皆不了解,僅有少數了解概略之施政方向。

本研究認為,針對青年就業問題制訂相應之解決措施固然重要,惟於施政時,

尚不論成效為何,首要任務即是提升相關政策之使用率,並確保目標對象知悉相 關資訊。根據本次訪談之結果,幾乎每位受訪青年對於促進青年就業之相關政策 皆不了解,了解概略施政方向者亦為少數,顯示政府並未確實傳遞資訊予目標對 象。

為確保青年於未就業之階段即瞭解就業市場之概況,並瞭解其於求職過程不 順利時,政府有何相關措施能加以利用,本研究建議,未來政府能加強與校方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連結,定期於學校舉辦有關就業市場概況及就業相關措施之宣導講座,甚至進一 步綁定畢業門檻,確保青年於在校階段即瞭解相關資訊。

而關於青年於在校時所施行之協助青年規劃職涯、釐清青年就業性向等措施,

經本研究訪談發現,各校落實狀況不一,且實行期間過早,進而無法發揮成效。

檢視目前促進青年就業之相關措施,可發現協助青年釐清就業性向及規劃職涯等 措施,於國高中階段才採較為主動之方式施行,大專院校則利用教學卓越計畫鼓 勵各校實施,本研究認為,過早施行相關措施,為相關政策無法發揮成效之主因,

建議調整為於青年就讀大專院校時,採較為主動的方式施行相關措施(如開設相 關必修課程),國高中階段則採鼓勵施行之被動方式進行,且加強檢視、追蹤校 方之落實狀況,使政策發揮一定之成效,而非一味推行更多促進青年就業之措 施。

四、強化畢業青年就業狀況追蹤系統,以確實掌握畢業青年之就業狀況

本次訪談發現,我國追蹤畢業生就業狀況之措施似乎並未落實,本次受訪者 約有半數未接獲追蹤其畢業後就業狀況之詢問電話或相關信件。

我國目前追蹤畢業生就業狀況之系統由勞動部、教育部及各大專院校共同合 作,交叉比對各大專院校電聯追蹤結果及勞動部收集勞、農、公、軍保等保險資 料結果,檢視目前大專院校畢業生之升學及就業概況。

然而本研究訪談發現,各大專院校之追蹤措施似乎並未落實。若追蹤措施未 加以落實,各相關單位即無法確實掌握青年離開教育體系後之就業狀況,更遑論 了解其未就業之原因,此外,即使實行追蹤青年之措施,經訪談後亦可發現後續 無相關配套措施之情況,顯示我國目前追蹤畢業生就業之相關措施仍未臻完善。

本研究建議,相關單位須加強檢視各單位追蹤措施之落實情況,且須進一步 連結其他青年就業促進相關措施,除可確實了解青年於畢業後之未就業原因並加 以排除,更可以防止青年因未就業進而衍生之尼特族及青年長期失業之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研究論文

張延麗(2007),中國高學歷 NEET 族成因及對策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法學碩士論文。

曹毓珊、蔡玫君(2012),日本提振青年就業之政策研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出國考察報告。

陳品燁(2014),日本尼特族支援方案之研究─兼比較台灣相關措施,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未出版碩

士論文。

陳品燁(2014),日本尼特族支援方案之研究─兼比較台灣相關措施,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

日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勞動部(2015),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勞動部。

楊小慧(2010),尼特族現象之研究、分析與解決策略探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要育政策與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二)期刊雜誌

闫莉冰(2014),浅析中国NEET族的成因及对策,理論前沿,2014年第1期,頁210-211。

林顯宗(1992),日本的終身雇用制﹣﹣勞資和諧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 64 期,頁 267-290。

唐昌豪(2011),提升青年就業力加強青年職業訓練措施,就業安全半年刊,第 10 卷第 1 期,頁

24-25。

崔迎春(2005),日本的NEET問題,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6期,頁698-701。

張文碧(2011),〈當代日本尼特族遽增現象的剖析〉,《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3卷第2期,頁159-164。

詹中一(2012),國軍全面實施募兵制對廣儲後備影響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6卷,第4

詹中一(2012),國軍全面實施募兵制對廣儲後備影響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6卷,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