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透過上述的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高中至大學階段藝術領域通識課程的銜接 性,提出 5 點研究建議如下:

壹、 大學教師在藝術領域課程設計時,可考量學生前一學習年段之學習內涵

由於在普通高中及大學階段藝術教育的主要學習目標為鑑賞能力的培養,因 此現階段藝術領域通識教師在課程設計時皆沒有直接將課程銜接性考量進去其 中,使得高中的藝術課程與大學之間產生教學設計上會產生差異:高中藝術課程 偏生活化,而大學的藝術通識課程又具深度,使得學生產生學習的差異感。從訪 談中會發現,教師無法將課程銜接性納入課程設計中,其中之一的原因則為對彼 此課程內容的不熟稔。而大學與高中屬於不同的學習層級,彼此較無進行課程互 動與交流的機會。使得大學教師較難掌握高中課程的內涵,高中教師對於大學通 識課程亦了解不深。

因此在未來課程規劃上,大學藝術領域通識課程教師可考慮詢問該學期學生 的藝術學習先備經驗,事先知曉其先前學習的狀況,調整課程的目標與授課方 式,使得大學學生,尤其是剛進大學之大一新生不會由於課程形式上的差異產生 學習落差,進而影響藝術課程的推行。而若考量學生之前的學習經驗,可以使教 師先行調整課程內涵,減少學生對於課程深度與廣度增加下學習的調適歷程。而 教師亦可從學生的學習經驗中了解該班學生之組成背景,因材施教地給予其需要 的課程內容,增進其對於藝術學習的興趣。因此倘若能針對彼此皆有開設的相關 課程,召開交流互動座談會,請高中與大學教師針對相同的課程內容各抒己見,

相信將有助於彼此的了解。而政治大學開設幼稚園到博士班,屬於一貫性的教育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2

體系,應可於此體系中設定延續性的學習目標,有助於學生於不同學習階段上的 銜接。

貳、 藝術領域課程設計時可考量課程銜接性中順序性的內涵,將有助於加 深加廣課程內涵

從訪談中發現,學生能夠感受高中與大學階段藝術學習上的差異,且學生 亦普遍感知大學課程較高中時期為之專業深化。儘管大學通識教師規畫藝術課 程上並未考量銜接高中時期,然課程安排上仍具有銜接性中順序性的意涵。而 這樣的順序性能使學生學習更為深化,亦能從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知識。

因此藝術課程規劃上,可將銜接性中之順序性納入考量,教師先行掌握前 一學習階段的學習內涵,將之納入目前的學習過程中,並使其能延伸擴散,達 到藝術領域中的螺旋性課程設計目標。如此學生將能秉持前一階段的學習知能 以為下一階段所用,將使學習知能得以延續至大學,以收統整學習之效。

參、 教師可透過課前問卷、前導測驗,或於課程綱要中加註學生課前須具備 的能力,來增加對於學生先備知識的了解

由於授課教師本持「有教無類」精神,儘管無法掌握每位學生之學習背景與 先備知識,亦能透過課程設計使課程得以於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中順利進行。從 訪談中教師亦希望能對於學生的背景更為了解,以提早修改課程內容。因此教師 可以透過課程開課初期的不穩定選修狀況(大學開學後兩週時間多為加退選階 段),進行發放課前問卷,以了解掌握學生於前一個學習階段的學習狀況;或者 提出不計分的前導測驗,知曉學生學習進度。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3

除此之外,教師亦可於課程綱要中事先註明修習此類課程需具備的先備知 識,或者表列相關書籍供學生於修課前可先行閱讀。由於大學的選課時間皆在寒 暑假中,課綱亦多於放寒、暑假前即可於網站上查詢得知,因此學生有充分時間 準備課程先備內容。透過這些掌握先備知識的作為,將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的學 習潛能,而學生亦能事先了解教師的要求,教師以規劃學生能力與興趣所即之課 程,而學生亦能本持學習興趣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成效。

肆、 藝術課程施行中可多採用多元課程與評量,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的教學面貌已無法僅止於三板教師式(黑板、天花板、地板)的教法,

而講述式的課程若無妥善規劃,將可能淪於填鴨式的知識灌輸,無助於知識的革 新。而藝術本於生活,是一種廣泛式的學習內涵,是故教師應活化藝術課程內容,

於講述式的課程型態中增添更為多元的內容與評量方式,將有助於吸引學生學習 目光,提升學習成效。

多元的藝術學習方式有許多種樣貌,如增加活動的比例、將教學場域延伸至 教室外、提高課程中實做性的可能,從訪談中顯示,學生相當喜歡實作性的課程,

一方面能夠得到實際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親手操作也能夠得到對於課程的掌握 性,增添了學習的意願與參與感。而評量的多元亦可為課程規劃考量重點,高中 與大學階段藝術的學習重點在鑑賞能力的培養,因此如何考驗出此一內在能力則 須仰賴多元評量。訪談學生對於評量的多元性接受度高,也能樂在評量中,因此 可為藝術教師規劃評量時參考。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4

伍、 大學可建置藝術學習的場域,透過環境教育與社團活動使藝術學習無所 不在

學習不應該僅止於某一個學習年段,藝術學習也不應只停於高中甚至大學階 段,因此如何延續學生對於該課程的學習興趣是相當重要的。一位學生能夠具備 學習的熱忱與興趣,將能夠驅使其在課程結束後仍能針對此一主題進行探索與接 觸,從而發展成為終生的興趣。由於現代學生囿於升學主義的壓榨之下,對於學 習的興趣只能持續到考試前,考完後即全然拋棄,打死不相往來,益發凸顯課程 中延伸學習興趣之重要性。

由於大學通識課程具備著核心的課程目標,在課程設計上能夠以統整性進行 規劃,加上藝術課程亦非升學科目,因此透過建置適當的藝術學習氛圍,如增加 藝術中心的活動、多舉辦藝文相關巡演,或者鼓勵學生認證藝術學習經驗,並且 廣設藝術相關社團,皆能夠鼓勵學生自主性的進行藝術相關知能的學習,且無需 受限於分數的限制。是故在藝術課程規劃時,宜增加與學生校園生活或學習經驗 相關之議題,如政治大學舉辦的文化盃新生合唱比賽或金旋獎等,使學生能於透 過環境教學將藝術融入生活場域中,增添其參與感與認同感,從而使學生能夠自 發地延續課程內容的學習,使藝術學習成為自然不過的舉止。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5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分

丁志仁(2002)。國民小學三、四年級及國小六年級、國中一年級之新舊課程銜 接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臺北:五南。

王立文(2005)。通識教育文史哲課程對話錄。中壢: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

王德育譯(1986)。創造與心智的成長-透過藝術談兒童教育(原作者:Viktor Lowenfeld)。臺北市:文泉。

王儷潔(2008)。另類學校教師在教育美學的開展-以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方德隆譯(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原作者:Ornstein.& Hunkins.)。臺北:高等 教育。

方德隆(2005)。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石守謙(1996)。國內藝術通識課程實施的現狀與通病。通識教育季刊,3(4),

171-182。

牟宗三(1986)。通識教育與知識份子,載於吳自甦(主編),人文思想與人文教 育。臺北:水牛。

朱志榮(2011)。康德美學思想研究。臺北市:秀威。

朱建民(2012)。通識教育的理念定位。載於羅曉南主編:高等教育理想與目標 反思研討會論文集(頁 183-194)。臺北市:世新大學。

沈中偉(2005)。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沈君山、黃俊傑(1995)。邁向二十一世界的大學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季刊,2,

(1),1-5。

呂愛珍(1986)。我國中學自然學科課程銜接之研究。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呂燕卿(2000)。國民教育階段藝術學習領域綱要之精神內涵。載於教育部臺灣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6

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與學(173-183 頁)。臺 北: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臺北:五南。

李長堅(1989)。談大學通才教育課程架構。載於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 部指導委員會(主編),課程架構研究(182-206 頁)。臺北:五南。

李秀華(2003)。通識教育藝術領域「書法藝術與創作」教學行動研究。載於徐 秀菊(主編)藝術領域的行動與省思(49-102 頁)。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 院。

李坤崇(2002)。國民中小學新舊課程銜接理念。載於新舊課程銜接手冊--藝術與 人文學習領域(1-27 頁)。臺北:教育部。

李坤崇、歐慧敏(2002)。各領域新舊課程教材銜接內涵之綜合分析。載於新舊 課程銜接手冊--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28-41 頁)。臺北:教育部。

但昭偉(2002)。傳統教育哲學(一)—西方博雅教育及其思想。載於黃藿、但昭偉 主編:教育哲學(147-177 頁)。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大猷(1986)。教育問題。臺北:遠流。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 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昌期、吳淑芳(2009)。大學生必修的 14 堂課-談教育與生活。臺北:心理。

吳俊憲、吳錦惠(2004)。生活課程與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銜接設計及其問題之

吳俊憲、吳錦惠(2004)。生活課程與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銜接設計及其問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