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政治大學大學部學生對於藝術領域通識課程之看法,並且 透過訪談高中藝術教師與大學通識藝術課程教師進行三向檢核,經由分析其訪 談內容所撰寫而成的逐字稿做為研究結果。

本章可分為三節,第一節分析大學生與藝術教師對於藝術領域通識課程銜 接性之繼續性的看法,第二節了解受訪對象對於藝術領域通識課程銜接性之順 序性的看法,第三節探討在藝術通識課程開設審查與學生選擇上對於銜接性之 影響。

第一節

大學生與藝術教師對於藝術領域通識課程銜接性之繼續性的看法

繼續性一詞意指相同的課程於不同學習階段重複出現,使學習能於不同階 段延續下去。關於大學生對於藝術課程銜接性中繼續性的看法,由於訪談的主題 主要放在高中與大學階段,因此自然須先從其高中求學生活談起,以了解此二階 段在學習與教學上是否有相似之處。

因此此部分訪談內容分為高中與大學階段,研究者先從大學生的訪談內容 中,說明此兩階段課程進行的方式,再分別說明受訪者於此二階段的所學所得,

接著從學生與教師的觀點分析評分與對於先備知識的看法,以了解此兩學習階段 中的藝術課程繼續性之發展狀況。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6

壹、 藝術領域課程進行方式 一、 高中階段:

一般學生從進入國民小學就讀開始,藝術領域一直以來都是必修的科目,從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到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中都可以看到藝術類課程的規劃與 課程目標的要求。藝術類課程由於不列入升學考試的科目,致使可能會有課程節 數少於一般應試科目,或該堂課程時間挪用至其他學科領域,此種狀況尤見於正 處於劇烈升學壓力下的普通高中學生,這也是研究者的求學過程的經驗。由於藝 術的學習應當能夠持續進行,使學生浸淫於此環境中而漸受影響,因此能夠於課 程安排中使藝術課程穩定出現,將有助於學生對於藝術的學習。

訪談一開始詢問受訪學生於高中有上過哪些種類的藝術課程,五位皆提到有 上過美術與音樂課,其中有三位還提到生活科技課,家政課亦有兩位學生提及,

雖然後兩者並未歸類於藝術課程中,但因這些課程都具備著實作性,基於對藝術 課程皆具有「實作性」此一特質考量,部分學生在訪談過程中自然而然將生活科 技與家政課收編進藝術領域的課程種類中。為了聚焦研究內容,本研究僅將美術 與音樂兩種課程納入藝術課程的討論中。

由於藝術領域課程在高中與大學理應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因此受訪學生提及 高中的藝術領域多半具有以下內容與印象,首先從高中美術課開始回憶起:

他[高中美術老師]一般如果說引導的話都是給我們實際上的作品,去讓我們 認識別人怎麼去做這個材料。然後我們就自己開始設計,就開始做,就這樣

(S2-2)。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7

它算是一般基本的藝術課程…他就是給我們一個框架,讓我們在這個框架盡 量表現得很自由…某些特定的藝術家,跟我們分享。他也沒有要我們記,就 是要我們去看,讓我們腦袋有一些存留那些影像,那再鼓勵我們做成作品

(S5-1)。

因此高中美術課對於受訪談之學生來說,就具有以下樣貌:為具有實做性質 的課程,教師會透過引導使學生能夠依循自主原則完成課程既定目標,而經過實 做而得的作品往往是課程評量的依據之一。

至於有關音樂課的內容,受訪談之學生認為的普通高中音樂課的樣貌則為:

如果最正常來說,音樂欣賞是一定要的嘛!那還會講一下音樂的緣起啊(S5-3)。

和美術課的實做內容相比,高中音樂課對於學生即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樣態:此類 課程「欣賞」的比重較多,因此學生對此部分亦最有印象。欣賞的內容包括音樂 史相關與各種音樂類型,除了是介紹一些有名的作曲家,音樂家;就是上課老師 都會放一些他們的作品(S1-1)以外,也會從基礎的聆聽音樂進階到音樂鑑賞能 力的培養,因此課堂上老師放了音樂問說「同學你們有什麼感想啊」(S5-3),恰 好對應到教育部藝術課程音樂類別中「欣賞音樂作品,提升審美素養」之課程目 標。

此外多媒體的操作是音樂課上常見的媒材,因為音樂的話他還蠻講究是要感 官方面的直覺(S4-3)。課本中關於作曲家的文句介紹需要輔以真實的音樂欣賞,

因此學生可透過相關視覺影音的媒材增添對音樂課程的了解。課本的教材有給教 學影片,那就是先看一整部影片,然後再去教學影片中介紹戲這樣子;因為國中 幾乎都是看影片,高中相比的話就是多了很多授課性質的東西(S3-6)。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8

音樂課程安排與學習經驗,皆對應著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所要求之目標,從使 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到培養出具備音樂素養的學子,都能夠符合課程綱要之要 求。然而由於課堂上的鑑賞多為靜態的表現,因此學生會覺得音樂課感覺就比較 不是實際在做[與美術課相比](S2-1)即在所難免了。

除了音樂鑑賞之外,樂器的操作亦為其課程內容之一,代表著學生要能夠具 備樂器的操作或者是歌唱的能力,隨之而來的音樂展演則為期使用的評鑑方式。

此時研究者回想起國中小階段有關樂器的學習多以同一種樂器為主,國小為高音 直笛,國中為中音直笛,然從學生對於展演的回憶中,發現所使用的樂器相當多 元,且課程進行上也不再以同一種樂器做為學習的標的,且學生認為:國中感覺 大部分是教直笛,高中的話其實老師就比較沒有那個限定(S4-2)因此詢問受訪 教師對於高中階段之所以不和國中小一樣整班共同學習同一種樂器的原因,其認 為可能如下:

學生到了高中他自主性變強,他不會想要像國中一樣全班的人在吹直笛,他 到高中這樣做他自己會覺得會更加抗拒,他會覺得我長大了要學別種東西,

要秀我更擅長的東西(T2-6)。

從此點可觀知,在高中此年段之學生,自主意識較國中小來得顯而易見,因 此在設計課程上,就應當運用其對於自我意識而產生的自我期許與要求,設計出 較高自主性的課程內容,而教師應該扮演誘導的角色,鼓勵學生在繁重的課業壓 力中,透過藝術課程的學習漸漸浸淫於藝術的薰陶氛圍中,將藝術化身成為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調劑品。

最後詢問有關受訪談者對於高中時期藝術課程的感想,學生與授課教師皆有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9

其自己的定見,先從受訪談教師的說法來看:

他[學生]會覺得說他來我們藝能科就是來放鬆的(T2-2)。

藝能科相較於主科而言,並非升學考試的科目,且相對之下評量與學習帶給 學生的壓力較小,訪談過程中教師也有提到有部分學生作品遲交的狀況,因此在 忙碌的理論記憶與操作中,強調實作與鑑賞的藝術課程相對來說輕鬆。

有時候學生會覺得美術課啊…就是跟升學沒有關係,所以有時候難免他 們會帶,比如說別的課的課本,或者是別的作業,甚至有時候學生會拿手機 出來就是在那邊打這樣子…而且他們這個動作很明顯(T1-11)。

我們其實多少都還是會帶有一點讓學生調劑他們這種,在沉重的升學壓 力,在整個時代大環境的狀況(T1-10)。

確實在現今教育體系下,藝術領域課程的學分在普通高中階段只有區區 6 學分,和三年的總學習時間相比,藝術領域較少的課程時數,真的可說得上是在 升學壓力下"調劑身心"之用。然而在有限的時間中能將藝術引領進學生的視野 與生活中,透過課程的進行使學生也能夠具備藝術的素養,在在考驗著藝術領域 教師對於課程的安排與教授。

那麼學生又是如何去看待高中時修習過的藝術課程呢?他們認為:

像我這種對藝術沒有高度興趣的人也覺得有這樣的課程是還不錯的,也是生 活中另外一種調劑(S4-10)。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0

訪談的過程中會發現,僅管這些受訪學生在大學階段依舊於通識課程的選修 上繼續進行藝術相關的學習,但並非每一位對於藝術的學習皆有著充足的興趣。

對學生來說,主科之餘能夠適度的接觸藝術課程,使其既能感受到藝術的薰陶,

沾染一些藝術的氣息外,對於調劑繁重的考試壓力也有所助益。

而在這樣的課程中,學生又能得以下的收穫,大抵可分為實體與心靈上的收 穫:

作品的話大概…有保留下來的。然後若是有什麼學習的話,我覺得像是版畫 的技術,怎麼去刻一個版畫跟刻印章的技術,可能就是一般人比較不會接觸 到的(S2-5)。

高中[美術課]接觸得到就真的很實用,例如 pop...[音樂課的話]要說 比較知識性的東西就是關於樂器的介紹(S3-4)。

由於高中時期的藝術課程經過調整後,與生活做結合,因此學生能於課程中 學到手工藝與相關理論上的知識,除此之外,陶冶身心![因為]就高中升學…升 學壓力…平常就是坐在教室中聽老師在上課,然後就比較枯燥…像這種美術藝術 類課程就是上起來比較沒有壓力(S1-6)。正因為藝術課程非考試主科,學習上 較無壓力,使得陶冶身心成為升學壓力下精神上的收穫,由於沒有將藝術課程隱

由於高中時期的藝術課程經過調整後,與生活做結合,因此學生能於課程中 學到手工藝與相關理論上的知識,除此之外,陶冶身心![因為]就高中升學…升 學壓力…平常就是坐在教室中聽老師在上課,然後就比較枯燥…像這種美術藝術 類課程就是上起來比較沒有壓力(S1-6)。正因為藝術課程非考試主科,學習上 較無壓力,使得陶冶身心成為升學壓力下精神上的收穫,由於沒有將藝術課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