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課程銜接性之研究

壹、 課程銜接性之定義

課程一詞可被定義為「有計劃的學習經驗」,在透過學校提供的學科,達到 所欲達成之知識、情意或技能性目標(歐用生,1985)。而在課程的發展與設計 過程中,課程銜接性一直被視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其關係著整體課程實施之狀況 與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成效,以及課程應如何進行規劃。課程銜接一詞於課程 之相關研究上,常見於課程設計或課程組織此兩部分,主要係研究課程應當如何 設計與規劃後方能實踐最佳的教學目標。

從名詞探索上,銜接一詞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解釋為「互相連結」, 而部分學者則以「繼續性」與「順序性」代稱之(游家政,1999)。而銜接一詞 就字面解釋上可有以下之英文譯詞:links、liaison、articulation、transition、

progressive、continuity 等,不同之英文字詞代表著不同之銜接涵義,在教育課程 上,較常見的銜接性翻譯為 articulation、transition、continuity。Articulation 一詞在 Encarta 世界辭典中可解釋為「the connection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something by joints, or the way the parts fit together」,意即是一種同一事物不同部分之經由連結,

或以不同部分連接達到互相配合的狀態,亦可延伸至思想、意念或情感一致性表 達;而 Transition 則解釋「to undergo a change of status or condition, or cause somebody or something to undergo a change」,指一種經過變遷、轉變與變化的過程使某人經 歷轉變;Continuity 則解釋為「something that remains consistent or uninterrupted throughout」,指事物維持在相同之狀態,並且保持一致不被打斷的情形(吳麗君,

2002)。而此三英文譯詞置於教育上,由於 Articulation 強調關節部分的連結,故 常用於指不同教育方案間的關係,是一種質變的屬性,而 Transition 則指前後發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1

展上的銜接,至於 Continuity 則指教育狀態的連續性,並有加深加廣之意,是一 種量變的屬性(蕭玉佳,2006)。

而關於課程銜接性之定義上,中外學者各有其見解,銜接性係指課程要素各 方面的相互關係(劉玉玲,2003),在西方教育學者上,奧立佛將銜接性一詞當 作水平銜接性或相關性的同義詞,意指同時發生的兩個因素間的關係(Albert, L.

Oliver, 1977);而學者翁斯坦與哈欽斯(Ornstein & Hunkins, 1988,引自黃政傑,

1991)則將銜接性視為是課程個層面交互連結之意,其中的關係可分為垂直與水 平兩個內涵,並把其認為概括順序性、繼續性與統整性的名詞;另外學者 Derricott 從英國教育脈絡出發,則將課程銜接分為四個內涵:轉承性、連結性、繼續性與 結構性來銜接中小學課程(Derricott, 1985)。

在我國課程研究方面,黃炳煌則認為課程所謂之「銜接」並不止於頭尾的「相 接」,而應是彼此之間有部份的重疊與掛勾,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之發展(黃 炳煌,1995);而陳柏璋則認為銜接性是前後不同教育階段的課程做連貫,以達 承先啟後避免落差之用(陳伯璋,1995);歐用生則認為課程銜接是透過決定課 程的範圍與順序,建立學科目標與內容的連貫,使學生能迅速有效的學習(歐用 生,2001);蔡春美則將學習階段轉換的角度做為銜接的主體,亦即從學生發展 過程中從一較基礎的學習場所切換到另一個較高層的學習場所,即學習階段之間 的連結(蔡春美,2001);陳明印則將銜接涵義擴大至教育相關之事務與人員,

使課程銜接呈現多元面向(陳明印,2002);吳俊憲與吳錦惠則將銜接之涵義融 合 Articulation 與 Continuity 之解釋,認為銜接需存在兩個以上主體,能各方產生 連貫性、接續性或一致性的關係(吳俊憲、吳錦惠,2004)。整理上述學者對於 課程銜接性之內涵與看法如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2

表 2-11

課程銜接性涵義解釋表

學者對於課程銜接性之見解

奧立佛(Oliver, 1977) 水平銜接性或相關性的同義詞,意指同時 發生的兩個因素間的關係。其銜接包含 水平與垂直兩部分。以上下臂需靠肘關 節連結為例說明銜接。並指出學校課程 缺乏銜接性之原因有:科際之間的矛 盾、理論與實用缺少銜接與學校與現實 生活中亦缺乏聯接。

翁斯坦與哈欽斯(Ornstein & Hunkins, 1988,引自黃政傑,1991)

銜接性視為是課程個層面交互連結之 意,其中的關係可分為垂直與水平兩個 內涵,並把銜接一詞認為是含括順序 性、繼續性與統整性的名詞。垂直意指 課程順序的安排,而水平則指同時發生 的各課程因素安排。

Derricott(1985) 課程銜接分為四個內涵:轉承性、連結 性、繼續性、結構性。轉承性係指一個 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連結性係指使 轉承更為順利之機制;繼續性是指不受 中斷;而結構性則指影響銜接性之內外 部原因,如課程結構或學生身心狀況。

黃政傑(1991、2002) 銜接性則是將孤立的課程連結起來,

是一種對課程因素與學習先後次序的

(續下頁)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3

安排。其包含經驗連結、詮釋連結、能 力連結、關係連結、順序連結、重複連 結與繼續連結。更具體說明課程綱要、

教科書、教學與學習在不同年級之連結 性,也包含學域、學科課程的內外聯結 和不同教科書的聯結。

黃炳煌(1995) 課程所謂之「銜接」並不止於頭尾的「相 接」,而應是彼此之間有部份的重疊與掛 勾,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之發展,使 老師的教學和學校課程要去銜接學生的 學習準備度。

陳伯璋(1995) 銜接性是前後不同教育階段的課程做連 貫,以達承先啟後避免落差之用。透過 課程教材的前後連貫與學習階段的平順 銜接使學生迅速有效的學習。

歐用生(2001) 課程銜接是透過決定課程的範圍與順 序,建立學科目標與內容難易度的連 貫,使學生能迅速有效的學習。

蔡春美(2001) 學習階段轉換的角度做為銜接的主體,

亦即從學生發展過程中從一較基礎的 學習場所切換到另一個較高層的學習 場所,即學習階段之間的連結。

陳明印(2002) 將銜接涵義擴大至教育相關之事務與人 員,使課程銜接不只於課程層面,而呈 現多元面向。

(續下頁)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4

吳俊憲、吳錦惠(2004) 銜接之涵義可融合 Articulation 與 Continuity 之解釋,認為銜接需存在兩 個以上主體,內容上包含狀態、思想、

意念或情感,能各方性產生連貫性、

接續性或一致性的關係。

所謂「銜接」,本應如火車的結構,各連結車廂間,前後皆有掛鉤相扣,但 車廂內各有各的乘客與活動,不互相干擾,卻又彼此牽動,並朝向同一個目標邁 進。這樣的關係,正是課程組織中的「銜接性原則」(蕭玉佳,2006)。而綜合上 述各學者之看法,課程銜接性意指課程之設計上需重視不同學習年段學生之需 求,將課程內容與難易度隨年齡與課程種類作調整,並且能夠參酌前後該課程之 發展,配合學生學習經驗,規劃一系列具有完整性與前瞻性之課程內涵,以使學 生能結合新舊經驗,增加學習效能以達迅速有效學習之目標。

銜接的功能主要在促進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活動或不同環境間的容易調適

(陳明印,2002),而我國推行之九年一貫課程,即為推行課程銜接性之實踐。「一 貫」的課程實踐上不僅是知識上的連貫,同時也是課程形式與學習型式的延伸,

避免不同年段在課程教學上產生脫節的現象(陳新轉,2004)。然課程銜接性不 應僅止於義務教育階段,應當將其理念擴充至整體教育階段,使學習不會隨著年 段的改變而產生斷層,從而影響學習成效。而通識教育在每個學習年段學生都應 有所接觸,使學子能習得通才知能;優質的通識教育則須符合連貫性,使其於不 預設學生已修讀過的前提下,藉由課程引導作用,逐步深入專業知識(黃俊傑,

2004)。而藝術課程係每位學子皆應學習,故通識教育之藝術領域課程亦應重視 銜接性的課程設計考量,以提升教學成效。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5

貳、 課程組織中銜接性之相關內涵

課程銜接性主要見於各類課程組織之相關研究中,其主要於探討課程組織在 設計中所具備之繼續性、順序性、統整性與銜接性四個類型,其中銜接性又可分 為垂直與水平之關係。而將課程銜接性解釋為課程之間的垂直組織間關係則係為 狹義的銜接性解釋,而若將其範圍擴大至整體課程的縱向連貫與橫向關聯性則為 廣義的銜接性解釋(許麗伶,2006)。因此課程銜接不僅指垂直組織的前後連貫,

亦強調學生個體在學習活動中的經由經驗的有效連結使學習結果能獲得課程組 織水平橫向之間的統整效果。因此銜接意指「上下」,即年段與年段間縱的連貫,

亦需考慮課程內容的「左右」,即領域與領域間橫的統整(郭金水,2002)。

而 Tyler(1949)則指出,設計有效的課程組織需符合三效標:繼續性、程序性 與統整性(黃炳煌,1984)雖然 Tyler 並未在課程組織的原則中特別提及銜接性,

但實際上其所主張的繼續性(對課程中的主要因素重複敘述)及程序性(每一繼 起經驗需在前一經驗上做更深更廣泛處理)實已涵括銜接性的特質;奧立佛則認 為課程組織應考量 ABC 三要點,意即銜接性、均衡性與繼續性(黃政傑,1991);

而黃光雄和楊龍立則認為課程組織要素除了論及繼續性、順序性和相關性,還指 出若課程內容份量和難度不會擴充太快或太多,亦需顧及課程的銜接性(黃光 雄、楊龍立,2000)。因此以下針對課程組織中與銜接性有關之三個內涵來說明 如下:

一、 繼續性(Continuity)

繼續性係指課程中包含的因素在不同學習階段予以重複(黃政傑,1991)。

Tyler 則認為其係指課程組織所包含的主要課程因素,應予以「直線式」的重複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6

敘述(黃炳煌譯,1984)。因此繼續性可稱為延續性,係將焦點置於後續的學習

敘述(黃炳煌譯,1984)。因此繼續性可稱為延續性,係將焦點置於後續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