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一、 研究樣本

研究囿於時間及人力成本的考量,僅針對 Android 系統中的免費版本 app 作 為研究對象,但企業會針對不同行動裝置系統(iOS、Windows Phone…等)推出 適合該系統及其用戶使用之 app;而不同行動裝置系統以及免費、付費版本之 app 設計、功能可能也會有所差異。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探討組織性因素和 app 內容對於達成行銷功能之影 響。內容分析法的限制在於,此分析方式僅分析既有的傳播訊息,求類目系統 的普遍化、系統化,而所設計的分析單位和編碼方式可能僅能描述研究對象之 表面和具備的功能,而不能深入探討其本質和意義,以及具備之功能的表現優 劣。

本研究於編碼時,多半以是否具備該類目功能或資訊作為編碼標準,計算 出之 app 內容各構面整體呈現分數雖適度反映了 app 的內容呈現豐富程度,但 並非為衡量 app 好壞與否的標準。此外,本研究未考量到使用者對於 app 內容 的接收情形,可能造成 app 開發者在建置各項功能、內容的考量與使用者實際 運用、解讀之間的歧異性。

第三節 研究建議

一、 研究產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0

本研究已透過網路進行電子商務行為之虛擬購物平台作為本研究之樣本內 容分析,並主要以《天下雜誌》1000 大企業大調查中的 650 大服務業及《數位 時代》100 大網路人氣賣家為研究對象,建議後續研究能夠擴展至其他產業,例 如推廣 e 化服務不遺餘力、競爭激烈的金融業、房仲業;積極提供與充實線上 內容的媒體產業,以及密集接觸消費者的餐飲業、觀光旅遊業等,在 app 的經 營上亦有很大的研究需求和空間,若未來研究能分析各產業運用此溝通工具來 達成行銷功能之過程,對於台灣產業運用新媒體的概況將有更完整的描述和分 析。

二、 質化研究

本研究僅以量化研究中的內容分析法作為研究取徑,此研究方法在運用上 可能僅能對於企業使用 app 的行銷功能作初步分析,而較不能深入探討背後代 表的意涵,建議後續研究者若要研究企業或品牌如何運用此一溝通工具,可輔 以質化研究方法補強,例如:文本分析、深度訪談…等,以補足類目和分析單 位無法窮盡及量化統計分析上的限制,或許更能了解如何有效運用此工具達成 行銷目的之意涵。

此外,本研究以企業角度做企業 app 分析,若能從閱聽眾角度進行研究,

以焦點團體、深度訪談等來了解使用者如何運用這些 app,背後的考量為何…等,

或許也能夠作為企業設計 app 的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1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Alba, J, Lynch, J., Weitz, B., et al. (1997). Interactive Home Shopping: Consumer Retailer, and Manufacturer Incentives to Participate in Electronic Marketplaces, Journal of Marketing, 61,38-53.

Bellman, S., Potter, R.F., Treleaven-Hassard, S., Robinson, J.A. , and Varan, D. (2011) . The effectiveness of branded mobile phone apps.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5 (4).

pp. 191-200.

Bellman, S., Schweda, A., & Varan, D. (2009). A comparison of three interactive television ad formats. 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10(1), 14-34.

Berelson, B.(1952).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

Bortree, D. S., & Seltzer, T. (2009). Dialogic strategies and outcomes: A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dvocacy groups’ Facebook profil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5(3), 317-319.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8).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210-230.

Dern, D.(1997) Using the internet as the PR tool. Communications News, 34-28.

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article 1.

Esrock, S. L., & Leichty, G. B. (2000). Organization of corporate web pages: Publics and funct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6(3), 327-344.

Friedrich, R., Gröne, F., Hölbling, K., & Peterson, M. (2009). The March of Mobile Marketing: New Chances for Consumer Compani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Mobile Operator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49(1), 54-61.

Hill, L. N., & White, C. (2000). Public relations practitioners’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 as a communications tool.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6(1):31-51.

Himmelsbach, T. (2012). A Survey on Today's Smartphone Usage, GRIN Verlag.

Holtz, S.(2002). Public Relations on the Net: Winning Strategies to Inform and Influenc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2

the Media, the Investment Community, the Government, the Public and More!

New York: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Kent, M. L. & Taylor, M.(1998). Building dialogic relationships through World Wide Web.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4(3):321-334.

Kent, M. L. & Taylor, M.(2003). Maximizing media relations: A Web site checklist.

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 48(1):14-18.

Kerlinger (1986).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Fort Worth, TX: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ietzmann, J. H., Hermkens, K., McCarthy, I. P., & Silvestre, B. S. (2011). Social media?

Get serious!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

Laudon, K.C. & Traver, C.G. (2002). E-commerce: Business, Technology, Society, U.S.:

Pearson Education.

Middleberg, D. (2001). Winning PR in the Wired World: Powerful Communications Strategies for Noisy Digital Space. New York: McGrew-Hill.

Newhagen, J. E. and S. Rafaeli (1996).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4-13.

Nielsen P. & Fjuk A. (2010). The Reality beyond the Hype: Mobile Internet is Primarily an Extension of PC-Based Internet.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6(5):375-382.

Park, H.,& Reber, B. H. (2008). Relationship building and the use of web sites: How fortune 500 corporations use their web sites to build relationship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4(4): 409-411.

Rayport, J. and Jaworski, B. (2001). 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Boston:

McGraw-Hill/Irwin.

Reber, B. H.,& Kim, J. K. (2006). How activist groups use websites in media relations:

Evaluating online press room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8(4):

313-333.

Safko, Lo and David K. Brake (2009), The Social Media Bible: Tactics, Tools &

Strategies for Business Succes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3

White, C. & Raman, N. (1999). The World Wide Web as a public relations medium: The use of research,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in web site developmen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5(4):405-419.

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2013.05.15)。《二○一二年 1000 大企業大調查》,天下雜誌 522 期。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第二版,台北:幼獅。

王占魁(2009)。《智慧型手機網路使用意願及相關因素探討》。樹德科技大學資 訊管理系研究所,高雄市。

任永貞(2001)。《企業網站首頁之公共關係目標公眾、企業形象與功能分析研究 ----以國內前五百大企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李文忠(2006)。《網路購物服務品質、滿意度與信任度對顧客忠誠度之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台北市。

汪玉輝(2010)。〈手機媒體的使用與滿足理論研究〉,《今傳媒》,8:77-79。

呂沐勳(2007)。《企業網路公共關係策略、工具、效益之關聯性研究-以電子資訊 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台北市。

吳苑如(2001)。《網站互動性與企業公關管理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

新竹市。

吳懋嫻(2013)。《Facebook 企業粉絲頁之危機溝通效果:探討人性化語調、危 機情境與危機回應策略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台北市。

邱淑華(2005)。《網路公關—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侯鈞元(2008)。<從使用需求觀點剖析智慧型手機設計趨勢>,IEK 產業情報網。

孫秀蕙(1997)。〈網際網路與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應用的思考〉,《廣告學研究》, 第九集,頁 159-181。

孫秀蕙(2000)。〈網路時代的企業公關—格魯尼模式的理論性重構〉,《廣告學研 究》,第十五集,頁 1-25。

孫秀蕙(2003)。〈建立企業網頁公關效果評估指標—以 2002 年台灣五百大服務業 為例〉,《廣告學研究》,第二十一集,頁 1-25。

孫秀蕙(2009),《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第二版,台北:正中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4

局。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電子商務研究所(2005),《2005 年國內墊子商務經營 現況及發展趨勢分析》,台北市。

戚栩僊(2010)。<社群網站使用與社群媒體行銷使用者反應—以《Facebook》

廣告與虛擬品牌社群為例>。「2010 數位創世紀—【e 世代與資訊科技】學 術實務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市立圖書館。

莊宜軒(2012)。《企業 Facebook 粉絲專頁之公關策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告 研究所,台北市。

陳怡利(2004)。《企業網路公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台北市。

陳禹廷(2009)。《企業網站表現對毒奶粉危機溝通需求之影響:組織–公眾關 係之中介效果檢驗》。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郭馨棻(2013)。《結合行動與社交─從智慧型手機看年輕世代社交溝通的轉變》。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葉育瑋(2011)。《台灣前五百大服務業企業網站之公關效果評估指標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台北市。

楊銀濤(2009)。《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趨勢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台南市。

鄭自隆(2012),《競選傳播:策略與管理》,台北:華泰文化。

鄭自隆(2013),《公共關係:策略與管理》,台北:前程文化。

鄭阿雪(2002)。《網路公共關係運作機制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 所,台南市。

蔡美瑛編譯(2002),《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This Realities of Public Relations)》, Newsom Doug、Turk Judy VanSiykey、Kruckeberg Dean 原著。台北:亞太圖書 出版社。

鍾采霏(2013)。《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之商業模式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商管專 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台北市。

魏皓瑜(2012)。《由品牌互動與品牌延伸的角度探討品牌行動應用程式對品牌態 度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蘇芳儀(2004)。〈當紅炸子機─行動電話的發展〉,《科學發展》,378,69-7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5

網路部分

Burson-Marsteller (2010.02.23). Burson-Marsteller Fortune Global 100 Social Media Study.

Retrieved August 11, 2012, from

http://www.burson-marsteller.com/Innovation_and_insights/blogs_and_podcasts/BM_

Blog/Lists/Posts/Post.aspx?ID=160

Burson-Marsteller (2011.02.15). 2011 Fortune Global 100 Social Media Study. Retrieved August 11, 2012, from

http://www.burson-marsteller.com/Innovation_and_insights/blogs_and_podcasts/BM_

Blog/Lists/Posts/Post.aspx?ID=254

eMarketer (2010). Consumers Force Retailers to Adopt Social Strategy. Retrieved August 15, 2012, from http://www.emarketer.com/Article.aspx?R=1007944.

Flurry,http://www.flurry.com/

Gartner IT Glossary From http://www.gartner.com/it-glossary/smartphone/

IDC From htpp://www.idc.com/

Nielsen(2009),Global Faces and Networked Places- A Nielsen report on Social Networking’s New Global Footprint.

http://www.nielsen.com/content/dam/corporate/us/en/newswire/uploads/2009/03/niels en_globalfaces_mar09.pdf

Razorfish(2009). 2009 Razorfish Digital Brand Experience Study. Retrieved July 15, 2012, from http://feed.razorfish.com/feed09/the-data/

吳明宜(2010),調查:社交網站雖然夯,中小企業仍偏好傳統網站行銷,取自 網路資訊雜誌。

http://news.networkmagazine.com.tw/classification/web/2010/11/12/21344/

胡秀珠(2012),55%業者一年內推出 App 服務,取自創新發現誌第 48 期 http://ideas.org.tw/magazine_article.php?f=829

徐毓莉(2013),台灣智慧手機 三星 27%最多,取自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125/34793187/

張帆(2013),Gartner:企業網站為最重要營銷載體 超社交網絡,取自鉅亨網新 聞中心。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30314/KH6OXJOYP2SZU.s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6

資策會 FIND (2012),2011 臺灣行動行銷媒體工具效益分析調查報告,Retrieved 2012/1/31, from http://books.find.org.tw/newbook_disp.asp?book_id=188

資策會 FIND(2013),2012 年 9 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5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11),台灣數位生活型態與消費趨勢報告。

http://micdlife.blogspot.tw/2011/12/vs.html

鄭緯筌(2013),IDC:2013 年第一季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螢幕五吋以上機型 高達 24%,取自數位時代 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id/282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7

附錄

附錄一:虛擬購物平台 app 類型、內容及行銷功能評估指標 編碼表

編碼員編號:

App 編號:

A. 基本資料-組織資料

B. 基本資料-app 資訊

類目 測量指標

B1. App 名稱 B2. App 類型

B3. 是否提供購物功能 □1.是 □0.否 C. Apps 內容呈現

一、app 功能及介面親近性

類目 測量指標

1-1. apps 功能選單呈現 方式

□1.純文字 □2.純圖像

□3.文字為主,圖像為輔 □4.圖像為主,文字為輔

□5.兩種以上,_______ □0.無 1-2. apps 功能選單分類

方式

□1.商品分類 □2.app 功能分類 □3.皆有

□0.無

1-3. 企業網站連結 □1.有,_______個 □0.無

類目 測量指標

A1. 企業名稱

A2. 虛擬/實體通路分布 情形

□1.僅有虛擬通路 □2.虛擬通路為主

□3.實體通路為主

A3. 網路購物通路數量 □1.1 個 □2.2-5 個,_______個

□3.超過 5 個,_______個

A4. 650 大服務業排名 □1.650 大服務業排名內,______名

□0.650 大服務業排名外

A5. 100 大網路賣家排名 □1.100 大網路賣家排名內,______名

□0.100 大網路賣家排名外

□0.100 大網路賣家排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