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壹、對研究方法取向上的延伸與拓展進行建議

本研究採取 J. Ba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的觀點進行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考 察,以覓尋消費社會中,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涵。透過理論的提問固然提供了參 考的分析文本架構,如透過社會學方法論,以批判的視角,透視、揭露了博物館 公民教育意涵。但仍可對於參與者涉入博物館意圖、博物館通過科技技術對公民 進行教育的成效,進行實徵性的研究,以便於增加研究的信度與效度,擴大解釋 的意義。

另一方面,透過 J. Baudrillard 理論試圖詮釋博物館公民教育展現的蘊涵,但 研究者可透過質性資料的收集,以便於對博物館特定面向的議題進行更深入探索。

分述如下:

一、誘惑作為後現代社會消費景象博物館議題,以誘惑進行質性分析,探討博物 館消費「物」與「人」的消費關係,透過深層主題之探析,將可帶來不同的 發現,並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研究,帶來新視野。

二、思索消費關係中,博物館商品、展覽空間設計隨著階層化、品味、生活風格 區分,而產生差異化社會關係,可透過質性分析,帶來不同發現與展望。

89

貳、學科整合分析進行建議:

消費社會可透過多元視野,整合、收編、歸納、演繹消費符號對博物館公民 教育產生的作用、效應及影響,以加深、加廣博物館公民教育分析架構。

茲舉出三學科領域的建議觀點:

一、在教育學領域中:深入探究認知性(cognitive)、價值性(worthwhile)與自 願性(voluntary)選擇與參與下,消費符號對公民教育產生的正負向功能,

並可透過教育理論觀點,詮釋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的啟示。

二、在政治學領域中:深化博物館權力結構對博物館進行公民教育產生的成效,

以政治理論向度,解析博物館公民教育形構出的支配、宰制、解放等的 可能性,以增加博物館公民教育的解釋力。

三、在教育行政管理領域中:博物館科層組織對博館公民教育帶來的影響,博物 館行政對公民教育的干預、產生作用進行深入討論。

參、對博物館參與公民進行社會階級、生活品味結構研究進行建議:

研究者可通過對不同階級公民參與博物館展覽、品味,表現文化象徵與公民 特質,公民透過對博物館展示物品的解讀及詮釋文化符號的過程105

105 參閱林仲如,(失守的品味守門員?博物館的品味製造與看守)。參閱:

www.inter.com2014-taipei.cam.org.tw/upload/files/7-4-Lin.pdf

,從而建立公 民個人化與群體生活品味結構分類架構。這是否意謂著博物館構形出不同階級公

90

民,不同的品味鑑賞差異?進入到消費社會,博物館透過科技媒介以便引起公民 前往參與,這是否仍涉有關社會學核心議題之一--社會階級研究的課題?

本研究認為當博物館成為展覽、典藏、社會教育與娛樂大眾場域,博物館引 導品味學習,指出了博物館公民教育通過對日常生活品味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曾提出:博物館工藝品的收藏及展覽物之場所,並通過 J. Baudrillard 之眼,

討論消費社會中符號所蘊生的力量對人們的掌控,這使我們得以因此藉由認識符 物館展覽物品採用媒介--以J. Baudrillard話術--獲致超真實與意義內爆108, 消費社會中的公民,其在社會界限去差異化109

108 參看 J. Baudrillard, 1983. 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ties.

109 這意謂著博物館建立了一系列「同性質品味」體系如懷舊記憶、共同經歷同樣的生活體驗等 公民對博物館的象徵需求,在媒介的操弄下,進行了重複而無累積的學習經驗。

91

肆、消費社會中,科技媒介形構消費觀,對博物館公民教育反思建議:

博物館策展人與公民透過面對面的溝通與互動,從而獲致真正的溝通,透 過博物館策展人與公民相互回應,相互交融而非透過兩端距離營造出兩者對立之 立場,博物館透過科技力量,企圖灌注其對展物的註解及其意識形態的植入,將 加深「擬仿」模式,造就二元對立景況,並透過「符碼」操控而呈現支配者與受 支配者,博物館媒介以具瘋狂的形式進入,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指出了透 過單向控制呈現了對意向想像中對現實的遮蔽,這也將使得公民喪失了主體性,

博物館造就出的,將是符號帶來的壟斷。因此對博物館公民教育形構的制約效應、

公民核心能力素養之教育內涵,進行更深入的反省,以使博物館公民教育的研究,

走向新希望與新展望之境地。

92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于瑞珍(1997)。科技教育在博物館,《科技博物》,1(5 & 6):146~154。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增定第 17 版)。臺北市:五南。

王文松與張兵(2012)。消費社會中博物館角色轉換對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的影 響,《建築與文化》,pp.122~127。

王振萍(2007)。淺析博物館教育的對象--觀眾,《文物春秋》,3:69~76。

王啟祥(2001)。博物館在學習社會中的角色與實踐,《科技博物》,5(2):5~17。

王啟祥(2005)。博物館觀眾研究的進路,《博物科技》,9(4):33~46。

王嵩山(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臺北市:遠足文化。

仰海峰(2011)。超真實、擬真與內爆-後期包德里亞思想中的三個重要概念,

《江蘇社會科學》,4:14~21。

朱元發(1993)。《韋伯思想概論》。台北:遠流出版。

李如菁(2007)。溝通的物與物的溝通:談博物館文化商品的本質、角色與可能 性,《科技博物》,11(4):53~69。

李亞傑(2007)。從商品符號消費與商品流行美學的角度探討臺灣當代設計趨勢,

《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41~55。

李蘇萍(2008)。穿著城市--AMO 的秀場設計,《建築知識》,3:52~57。

林怡安(2002)。《以旅客服務滿意度探討博物館服務品質之研究》。南華大學旅 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輝明(2003)。參觀博物館於教學上的意義與學習模式,《科技博物》,7(1): 76~86。

吳學昆(2002)。《數位博物館之展示與教育-以國科會數位博物館計劃為例》。

93

94

實在》。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一兵(2005)。景觀意識形態及其顛覆-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

《學海》,5:67~72。

張一兵(2007)。青年布希亞:從后克思主義到反馬克思主義,《現代哲學》

(Modern philosophy),pp.1~4。

張紅岭、魏新龍(2008)。鮑德里亞的 “消費”與“勞動”概念──兼論包德里 亞與馬克思之間的理論關聯,《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30(1):60~68。

張婉真(2009)。消費文化、博物館與社會大眾,《博物館學季刊》,23(2):5~

20。

張群(2006)。論布希亞的符號消費理論及其現實意義,《玉溪師範學院學報》,

22(5):31~33。

黃光男(2006)。博物館展覽理念與規劃,《書畫藝術學刊》,1:1~14。

黃孝宗、蔡俊彥與黃台珠(2013)。公民科學家意象與參觀博物館對科學研究利 益知覺之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3):1~22。

黃宏昭(1997)。《符號、擬仿、內爆--布希亞媒介社會論述探析》。臺北市: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儒、簡妙如(2010)。在科技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 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出發,《新聞學研究》,105:127~166。

黃振中(2002)。博物館休閒教育展演活動的研究:火金姑的夏天,《科技博 物》,6(3):20~32。

黃嘉郁(2000)。博物館的非制式科學教育,《科技博物》,4(4):48~57。

曾琪淑(2006)。從社區文化觀點談博物館的圖書資訊服務,《科技博物》,10

(4):23~32。

曾瑞蓮(2008)。博物館的兒童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41(2):17~31。

95

鄔少芳(2009)。沙龍、博物館、美術館:油畫大眾消費與商業導向反思,《商 業現代化》,567:194~195。

趙軍(2002)。對博物館教育與觀眾消費的思考,《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 学版)》,(4):130 ~131。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文化的搓揉摩盪》。臺北市:

群學。

葉啟政(2013a)。《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臺北 市:遠流。

葉啟政(2013b)。《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 眾的反叛》。臺北市:遠流。

蔡其睿(2000)。《文化消費空間研究:書店文化工業產品消費現象觀察--以誠 品書店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婉珍(2011)。《博物館觀眾研究》。臺北市:三民書局。

賴春潤(2007)。博物館與終身學習的推動: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開放圖書室 為例,《科技博物》,11(3):97~106。

賴嘉玲(2014)。當流動科技闖進藝術殿堂:從博物館視聽導覽之使用談其藝文 消費之介入,《新聞學研究》,119:(121~159)。

盧詩青(2010)。虛擬的符號:以虛擬的偶像影片為例解說布希亞的擬象超真實 主義,《國立臺南大學藝術研究學報》,3(2):15~26。

蕭揚基(2001)。公民與公民教育--新世紀公民教育發展方向。《公民教育學 報》,10:125~148。

蘇芳儀(2003)。傳統博物館教育與網路博物館教育比較之研究,《科技博物》,7 (3):53~64。

蘇芳儀(2014)。藏品作為外界溝通橋樑: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訴心相印:

印刷文物」特展為例,《科技博物》,18(3):49~78。

96

蘇孟鴻(2012)。「靈光持存:重讀(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藝術研究學報》, 5(1):15~28。

嚴亮一、許肇源與林金城(2008)。文化產業與空間重構:塑造鶯歌陶瓷文化城,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1:41~69。

二、翻譯書目

仰海峰譯(2005)。《生產之鏡》(原著作者:Badrillard, J.)。北京社:中央編譯 出版社。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原著作者:Badrillard, J.)。臺北市:時報文化。

李延輝等譯(2009)。《當代社會理論大師》(原著作者:Elliott, A. & Turner, B.

S.)新北市:韋伯文化。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著作者:吳芝儀、廖梅花 譯)。臺北市:濤石。

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原著作者:Baudrillard, J.)。臺北市:時報 出版。

徐亮、陸興華譯(2003)。《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原著作者:Hall, S.)。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夏業良、魯煒譯(2008)。《體驗經濟時代》(原著作者:Pine, J. H. & Gilmore,J.

H.)。臺北市:城邦文化出版。

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原著作者:Barthes, R.)。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原著作者:Barthes, R.)。臺北市:桂冠 出版社。

張君玫譯(2004)。《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原著作者:Story, J.)。臺北市:巨 流出版社。

張君玫譯(1995)。《社會科學的理念》(原著作者:Winch, P.)。臺北市:巨流

97

出版社。

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原著作者:Urry J.)。臺北市:書林出版 社。

詹乃璇、周汶昊譯(2002)。《布希亞與千禧年》(Baudrillard and the Millennium)(原著作者:Horrocks, C.)。臺北市:城邦文化出版。

趙偉妏(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原著作者:Featherstone, M.)。臺北 :國立編譯館。

劉成富、全志鋼(2006)。《消費社會》(原著作者:Baudrillard, J.)。南京:南 京大學出版社。

劉成富、全志鋼(2006)。《消費社會》(原著作者:Baudrillard, J.)。南京:南 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