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JEAN B AUDRILLARD 擬像理論及其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詮釋與反思

第四章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及其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 . 63

第二節 JEAN B AUDRILLARD 擬像理論及其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詮釋與反思

消費成為社會學中重要的重要概念,歸根究底,來自於後現代社會中,西方 資本主義的興起。在一個顯著的變遷之下--社會經濟階級決定了人們的生活、

感受,消費取代了生產角色,進而作為人們生活的核心、認同的感受,對人們的 社會關係、休閒時間的假定--消費對人們顯得越來越重要,這也使得通過消費 社會理論的梳理及反省,而能清楚理解消費角色在西方工業、中產階級商業活動 再現出的意涵(Bocock, 1993)。

如今,進入到後現代社會,J. Baudrillrd更進一步的主張在消費社會中,由於 虛擬化的影像進入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促使人們不斷糾纏於擬像秩序中。翁註重、

林榮泰(1998)以消費的觀點進行觀察,J. Baudrillard擬像理論,指涉出後現代 物體的形貌82,當虛幻的影像與真實相互搓揉導致無法辨識,從而產生具意義性 的內爆。

仰海峰(2011)指出透過符碼的擬仿,呈現超真實的世界,而符碼卻成為支 配一切社會世界,資訊的氾濫形成意義內爆,客體成為支配一切的理路,歸結原 因,其發生,乃是資本主義模式的濫觴,乃是理性資本主義自身的效應,Gane

(1991:100)指出 ,J. Baudrillard 追隨 K. Marx 分析,從十九世紀以降生產形式,

對人類在生產及勞動上進行有意義的比較,此舉卻也成為對 K. Marx 反動;K.

Marx 所討論的在技術與社會勞動分化,在生產關係與因素之間;在區分異化與 非異化的生產關係間,「虛構」成為普遍的生產定律成為理性科技的載體,J.

82 當越來越多的物體脫離了人們的需要,價值法則產生質變,卻仍可進行販售,尤其在後現代 的社會中,人們消費欲望的轉向,透過廣告等媒介,以解釋媒體對真實世界的影響--以模擬、

抄襲、複製作為真實的表現,而其最終的結果,呈現的是比真實還要真實的超真實。

70

Baudrillard 整合了科學、技術、歷史的進程、事實的矛盾,經由擬像模式,環繞 在人類的歷史環境中,作為自身生產模式的理念,以諷刺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

而此種普遍再生產分裂結構,保留了 K. Marx 批判了社會變遷過程的邏輯分析。

郭世文(2008)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促使博物館 獲得公民對展覽的認同,通過科技技術,結合虛擬與真實世界,以帶來非凡的經 驗,有效引起公民的注目,透過 3D 環境達到物品與公民間的互動,延長公民參 與展示物單元的時間,博物館將欲傳達的知識轉至成 3D 虛擬影像,從而與公民 的日常生活經驗相連結,除了可讓公民進入博物館的參與體驗更具深刻性外,更 在於促進博物館與參與者之間進行公民教育的溝通。

然而,如同 Lefebvre(1968)所指出的,資本主義發展出單一面向顯出了符 號的支配,並透過信號進行支配,而拒斥科技社會、科層社會控制消費,日常生 活的世界,已經變成了「物」的有機社會,流行、時尚從象徵進入到符號以進行 支配,形構出藝術品,並透過電視、戲劇、電影,進行純粹的展示。

以擬仿模型,將當下日常生活樣態的親近感,以懷舊思維,在漫漫歷史之流 中,仿造現實日常生活樣態,進而指涉擬仿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對公民 而言,博物館展示的物品,除了意圖擺脫舊有的說教外,更希冀擁有當下、片刻 消遣式的體驗(李蘇萍,2008)。如同 J. Baudrillard所指稱的,擬像和真實不可區 分,真實不能實現也不能理念化,而是比真實還要真實的超真實--不破壞真實 且提高了擬像模型令其原有作廢--媒介及資訊生產了超真實,博物館透過拍攝 的圖片,刻意而精心的空間設計、物品展覽特寫,真實的再現於參與者眼前,連 看清真實的距離皆除去,媒體與資訊網絡連結不再有透析可能,形構了社會終結

71

的形式,存在於可見的演出透過超真實的符號予以展示、複製、張揚、消費83

既然,超真實的符號進行了消費演作(performance),又何以公民群體對於 博物館科技媒介的使用仍舊趨之若鶩呢?根據(鄔少芳,2009)認為,物品與消 費的商業導向,為公民參與、選擇、支持所決定,商業化物品消費,促使公民對 於博物館展示物品進行認識,然而博物館作為追求營利的永久性機構,經營文化 形象展現教育功能84,博物館受消費社會崛起影響,並在消費對生產產生重要導 引作用下,博物館透過重塑公民美學鑑賞,透過差異化商品,以使公民自身因此 得以展示自身品味,亦作為滿足自身手段途徑,構作秀異(distinction)。

J. Baudrillard 擬像理論,對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反省與檢視。媒介系統--

博物館通過意識形態的製作,並以感官刺激影像為文本,進行操弄,促使參與博 物館展覽活動的公民進入其中,猶如身歷其境的體驗,而信以為真--虛擬影像 通過製作意象(製作假象以遮蔽洞悉真相之能力)展現符號力量,如同 J.

Baudrillard 在《擬仿物與擬像》指出符號的進程:

83「像」受困於放大特寫,並被社會性的符號過早操演完畢(秀完了),「像」無法展現真正的秘 密,就已宣告結束。「物化」因此成為普遍的存在,有關這個部分的論述,可參閱朱元鴻,(歐洲?

社會? 消逝? 布希亞的消逝藝術)一文。

84 在該文中,作者援用了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 1974 年哥本哈根年會所確立的博物館定 義:博物館作為營利事業並為社會及社會發展進行服務,並以研究、教育及欣賞為目的,並對人 類及人類的環境物件進行蒐集、保護、研究、展覽和傳播。

72

表 4-1 擬像次序、符號意義與擬像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J. Baudrillard, 1998. p.2385

J. Baudrillard 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底下,過多的擬像,使得操作性的意義 大於真實意義,因而在日常生活裡,只有透過擬像,了解擬像,進而認知世界(盧 詩青,2010)。博物館透過媒介操作,轉而構築出物品、博物館形象。

在擬像充斥的消費社會中,傳播媒體影像符號即是所塑形出的世界圖貌,即 為真實然而真實永遠無法取代,社會的終結以及超真實文化的到來,從而超越了 我們自身的極限。當博物館採取科技媒介--仿造物品、生產物品並通過消費物 品--達到教育公民、紓解身心,打造休閒觀觀光時尚風潮、提升博物館品質、

建立社區關係等系列行動,使我們注意到 J. Baudrillard 給予我們的警告與反思

(Horrocks, 2002):

85 符號可以指陳意義、符號可以交換意義、符號可以虛無飄渺而沒有自身性、符號並非不真實 而是擬仿、符號不會被打斷且沒有指涉及疆界、符號並不是與真實進行交換、符號作為自身的指 涉。上述觀點的呈現,即是指擬像所具有的意義之集合體。

擬像次序 符號意義 擬像階段發展

一 符號是某個真實的投影 符號具有優良的表象

二 符號遮蓋了真實 符號具有邪惡的表象

三 符號將真實化為烏有 符號變成表象的遊戲

四 符號和真實沒有關係 符號為自身純粹的擬仿物

符號不再表象秩序裡符號 只屬於擬像

73

當我們超越了海德格以為的科技,成為形上學極致的概念,這可以使我們

反諷的看待科學、科技與媒體。

上述觀點指出了博物館透過媒介的虛擬力量,以虛構化的過程,達到傳遞公 民知識效能的素樸思維。這是否因其不在場證明,而進行了一場完美犯罪?由此,

是否指涉科技媒介背後,引來客體的反諷?

74

第三節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觀點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