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理論研究及其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理論研究及其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

Copied!
10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振春 博士.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研究及其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 研究生:魯靜芳 撰. 中華民國 一 0 四 年 七 月.

(2) 謝辭 一個吞噬了知識之樹的時代其命運是:它必須……認識到,普遍的生活觀和 宇宙觀絕不可能是日益的經驗知識的產物,最強而有力地推動我們最高的理 想,始終是在與其他理想的鬥爭中形成的,那些理想對其他人來說是神聖的, 正如我們的理想對我們來說是神聖的一樣。 ~M. Weber,2003.引自 D.Harvey,<當代文化從現代性向後現代性的過渡>。 處在後現代社會的我們,透過消費視域,而得以審視自我與社會環境共舞的 社會關係:在既交融又相互角力中,從縫隙處,獲致對社會事實理解後的從容。 在覓尋自身與存在方式間,感受存在感,正以多樣的形態,喚醒正受到遮蔽而蒙 昧的靈魂。 在夜黑風高的夜晚,在不能使用媒介載體進行論文闡釋的當下,瞭悟了消費 對人的影響--受到牽制的過程裡,感謝永龍老師在口試過程中的斧正,謝謝敏 雄老師忍受進入教育場域以降,未曾有過的--最晚的一場口試。要向振春老師 致意,他致力拓展心靈社區,受益匪淺,且在論文遇到最棘手,最傷神的當下, 給予的最大的包容與協助。 這本論文的完成,註記了此一階段的學習歷程。此時,正也是邁開步伐,繼 續前行的時刻。 2015 年 7 月,于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3) 摘要 科技昌明為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極深遠的影響。媒介通過符號,表現消費社 會現象。本研究文旨以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為視角,從而對博物館公民教 育呈現的意義進行探討。 本研究一開始得力於 G. Deboard、R. Barthes、H. Lefebvre 對消費社會符號 意涵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從而得以就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路,作為深入探 析的基礎。本研究從符號消費的意涵對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的蘊涵進行認識: (一) 進入消費社會中,博物館通過媒介渠道,造成符號增生,過往博物館對公民教育 的功能產生變革,符號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意義?(二)符號消費,帶來公 民不同的體驗,符號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的意義?(三)工藝品、典藏文物 通過符號意指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意義?(四)博物館展示空間開展出美學 與想像社會呈現非凡、例外的日常生活形式,通過符號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 意義? 研究發現(一)博物館通過符號激起人們欲望,博物館公民教育透過物件, 表達出有關創意累積、時尚博物館文化,經由實踐博物館功能,促使博物館展示 作品與公民互動呈現意涵,而得以形構公民學習新型態,再現公民美學素養。 (二) 博物館試圖經由體驗教育,達到寓教於樂合一。(三)博物館以科技媒介呈現展 示物,企盼對博物館角色進行定位,此舉將有益於博物館推動公民教育,並藉此 推廣公民科技素養能力。(四)博物館生產脈絡,表徵出公民集體歡快感,為博 物館經營及營運,帶來長足的成長,博物館商品文化時尚化與創新化,對公民誘 惑及收編,以便於進入博物館傳遞的知識體系,形構社會潮流、風尚的轉向。 然而媒介呈現的內爆,展現了符號的飄盪性,鬆脫了公民教育的社會實在, 此一影響,值得博物館公民教育研究,進行深入的檢視。 學者們較少從社會學領域觀點,對博物館公民教育進行深入的透析。隨著消 費社會的臨來,本研究希冀能對公民教育的研究,起一點推波助瀾的效果。 關鍵字: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博物館、公民教育、符號.

(4) Abstract Technology advancements have extremely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museum civ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medium of sign, they have the performance of consumer social phenomenon. Take the J. Baudrillard's consumer society theory for example,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try to understand how the museum display(or exhibition)have the significance in this research.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thanks to G. Deboard, R. Barthes, H. Lefebvre ,They use the sign to implications for consumer society, not only analysis the simple terms, but also description the consumer society mapping. Through the J. Baudrillard consumer society principles, we have the fundamental to analysis the consumer society figuration.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sign meaning for museum civic education, the research spending to bring the implication : (1) When citizens enter the consumer society, museum through media channels, resulting sign hyperplasia, past the museum functional civic education to create have changed, what the sign to configuration Museum have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c education meaning? (2) The sign consumption always brings different experiences to the citizens, what the sign to configuration Museum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c education meaning? (3) When the museum produces,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what the sign to configuration Museum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c education meaning? (4) When we carry out the museum exhibition space and imagine society presents extraordinary aesthetics, daily life in the form of an exception, what the sign to configuration Museum have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c education meaning? This study find out that; (1) The museum objects, representation citizen aesthetic qualities. (2) The museum through experience education, to entertaining one. (3) The museum presents the exhibit technology media, hoping to locate the role of the museum, which will benefit the museum to promote civic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citiz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cy skills. (4) Representation museum production context, showing the civic collective pleasure for museum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it bringing museums fashion and innovation culture, and temptation to citizens incorporated in order to enter the knowledge system, the museum formation the social trends and the fashion steering. However; implosion of the media rendering, showing the sign of the drift, releasing of the civic education of social reality, such an impact, must to depth research..

(5) In the field of sociology, few issue of point of view from the sociological consumption, the scholars less discussion about the civic education for the museum depth dialysis. We hope that have fruitful research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Keywords: J. Baudrillard, consumer society theory, museums, civic education, sign..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研究目的 ............................................................................................................ 10 研究方法、研究步驟與研究架構 ................................................................... 12 研究範圍、研究論文預期價值與研究限制 .................................................. 21. 第二章 JEAN BAUDRILLARD 理論淵源 ............................................................. 29 第一節 JEAN BAUDRILLARD 思想淵源及其學術背景的透析 ..................................... 29 第二節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思想的承接與影響 ............................... 38 第三節 小結 ..................................................................................................................... 48 第三章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及其在博物館消費文化探究 ..... 51 第一節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探討 ........................................................ 51 第二節 博物館消費文化探析........................................................................................ 58 第四章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及其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 . 63 第一節 JEAN BAUDRILLARD 消費論述及其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影響 .................. 63 第二節 JEAN BAUDRILLARD 擬像理論及其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詮釋與反思 ...... 69 第三節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觀點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探索..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7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7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88 參考書目........................................................................................................................... 92.

(7) 表次 表 4-1 擬像次序、符號意義與擬像發展階段............................................................. 72.

(8) 圖次 圖 1-1 研究步驟簡圖 ...................................................................................................... 18 圖 1-2 研究架構............................................................................................................... 19.

(9) 我們可以想像,這個世界可以沒有 Freud 的心理分析學說,可以沒有 Marx 的階級鬥爭學 說,但是不能沒有抗拒各種氾濫思潮的能力。這些洪水般的思潮輸入電腦,借助於大眾傳 播媒介,恐怕會凝聚成一股粉碎獨立思想和個人創見的勢力。……Kitsch 描述不擇手段, 去討好大多數的心態和做法。既然想要討好,當然得確認大家喜歡聽什麼。然後再把自己 到這個既定的模式思潮之中。Kitsch 就是把這種有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麗的語言和感情 把它喬裝打扮。甚至自己都會為這種平庸的思想和感情灑淚。 ~Milan Kundera, 1990.《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p.329。. 第一章 緒論 本論文透過消費社會的視角,逐步演繹博物館呈現公民教育的蘊涵。本章共 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是研究方 法、研究步驟與研究架構,第四節為研究範圍、研究預期價值與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世界博覽會使商品的交換價值大放異彩。它們造成了一個讓商品的使用價值,在創造的結 構中,讓人們進來尋求開心,娛樂工業將人提高到商品的層次,人們享受著異化與對他人 的異化,任憑娛樂工業的擺佈,商品冠蓋王冠,煥發著誘人的光彩……。. ~W. Benjamin,《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 1. 1. 這段引文,呈現了 W. Benjamin 對十九世紀巴黎首都博覽會的描繪。作為德國哲學家與文化評 論者,其思想視域接合了唯心主義、浪漫主義、唯物觀,受到 C. Baudelaire 影響,其研究轉向朝 向 Marxism 靠攏,與之相關作品如(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進入至以異化為論述之基礎。 如蘇孟鴻(2012:16~27)以(靈光持存)一文,指出了藝術生產技術,因複製而得以提升及獲 致普及性,生產藝術靈光因複製技術而得以反轉,透過反覆生產,而再現差異,塑造並加速了資 本主義社會裡,藝術家與藝術品的品牌神話。相關的討論,包括了吉見俊哉(2000)發現了博物 館展現的意義: 「博物館不斷擴充幻象,以引起人們沉溺於享樂」 ,再現了博物館美學政治化視角。 1.

(10) 流行必須以一種愉悅的方式,通過將自身在世事的功能轉化為符號 (工作、運動、度假與 慶典),以表示消費者自身,已構成一種行為的框架或是一種奢華的景象。 ~R. Barthes, 1998:367。. 博物館透過文化傳播、交流,藉此達到傳播知識的目的。進入消費社會,博 物館透過傳播媒介,達到啟迪公民智識的成效,促使消費符號增生,而形成意義, 呈現了博物館公民教育研究的迫切性。經由符號消費,公民得以通過參與博物館 各類展示,進行體驗,進一步的交融出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涵,彰顯出博物館公 民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當博物館拓展科技工藝品、進行工藝展示及典藏物的展覽,物品所具有的符 號義蘊,折射出公民教育社會文化內涵,可做為研究及探討課題。從博物館的展 示空間中,博物館開展出美學品鑑與展示物的社會想像裡,使得公民在日復一日 例行性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不同的生活接觸樣態,消費社會實踐蘊涵,再現一 系列消費符號的含意,對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啟示,值得進一步透析。. 因而,本研究從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的視角進行研究,並透過消費符 號的解析,以便於對博物館公民教育意涵進行探討。以下即是提出消費社會中, 博物館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性,進行討論。. 另外,劉北城 (2006)譯本簡介中,以抒情詩人 C. Baudelaire 對資本主義造就出的異化世界為 開端,闡釋了在資本主義旗幟底下,十九世紀初期巴黎景象,進而使人們理解,在資本主義的進 程中,人與自身異化呈現出的爭奪之戰的論域中。當娛樂工業將人們的層次提升至商品層次之際, 享樂成為輕快的事,人們享受著對自己的異化與對他人的異化之際,也即刻的陷落在自己所造就 出的娛樂工業之中。 2.

(11) 壹、 邁入消費社會,博物館投遞知識,啟迪公民智識,獲致教育目 的,媒介造就符號消費增生,博物館公民教育具研究意義。. 博物館 1970 年代之後,快速擴編與發展,這不但表示收藏品急需更多的空 間收納及調整,亦反映了展示須滿足觀眾多元的需求及期待,當代博物館不僅具 有保存及維護遺產的功能,博物館致力於可親近性,嘗試以戲劇展演、實作方法, 透過展示物、廣告宣傳、行銷,透過符號力量,試圖引起公民對博物館展示物品 的有所渴望 (Lindblom, 2002),透過吸引不同社會經濟地位公民參觀及接近 (accessibility) ,據此,呈現社會教育機構的社會功能(Flaherty, 2013) 。作為社 會教育機構--博物館--厥為傳載工具,提供資訊服務,達成與大眾進行溝通 的使命(于治中,2013;陳龍城,2002;曾琪淑,2006;賴春潤,2007;Bernal, 2013;Gavin, 2011),然而,博物館的運作,不只是要維護社會文化多樣性,更 在於強化差異、斷裂、解構、非確定性、非真實性而呈現不同視域(王嵩山,2003: 2) 。因此,博物館如何透過展示物品內涵,提供一系列媒介運作系統並透過資源 的運用發揮博物館有效性(utilities),進而獲致教育的功能(Stone, 1994)而其 背後呈現的社會意義值得探究(林輝明,2003;耿鳳英,211:380~381;Brown, 2008;Renner, 2013)。. 進一步的,當博物館作為物品展示平台與媒介,策展人透過細緻的規劃達到 經營之目的外,必須思慮博物館舉辦展覽背後,如何引發公民進入博物館進而得 以認識展示物品呈現的意涵,增進博物館溝通及互動,得以使展示的價值具有意 義(吳學昆,2002;蘇芳儀,2014),進而彰顯博物館公民教育研究主題的重要 性。. 透過傳播媒體的宣傳, 「引誘」 (seduction)公民參與博物館物品的展出,達 3.

(12) 到紓解身心壓力,具有「寓教於樂」的效果(林怡安,2011)。這意謂博物館物 品的展示,關涉出愉悅的特質,且總是能夠經由傳播工具,再現博物館知識,得 以體現博物館傳遞功能所具有便利性與價值性(Brown, 2011) 。例如,當博物館 透過了視聽導覽的連結,勾勒出流動性科技介入藝術文化,而能對消費進行形構 (formation)。. 針對科技進入消費以構形意義,賴嘉玲(2009:25~26)2就博物館視聽導覽 對於藝文消費之介入,提出了如下的觀察:. 創造一系列的物質性、流動性與社會性之間的對話,聲音的引導,也同時將 視覺的社會文化向度,帶進了博物館,時間的韻律性、情緒性與情境調節性 以及引導者的聲音真摯性,和靜音的博物館,形成了特殊的協商。有別於人 員式的導覽,語音導覽則有著標準化一致性的內容,目前雖為單向式的引 導,卻有著參觀者可彈性使用的時空調度,但也需一定的科技使用能力,對 博物館的靜音消音協商作出「流動中藏私」式的展現。而將漫步於博物館的 參觀者與語音導覽器,作為與音樂聲響氣殼(sonic shell)整合一起,成 為新人機一體(hybrid)的藝術流動族(art mobs)。本研究指出,當語音 導覽的物質性,包括其可佩戴性、移動性、微小化與可操作化,以及配套使 用所須的經濟與文化資本,分化了觀眾以及導覽的引導調節之影響。透過製 作個人性為特徵的語音導覽,以遠離塵囂的音聲氣泡/殼,帶領參觀者,但 也形成因新媒介與其實踐所產生的新社會性,以及與新式參觀社會性相適應 的更變動力。博物館非人導覽的中介實踐,更是企圖思考當今新流動性科技 之後,對更寬廣藝術文化實踐,產生動態化的影響。. 2. 有關博物館視聽導覽進入藝文消費,在其後(2014)論文上,指出了視聽媒材作為載體,穿梭、 游移在藝文展示間,視聽科技媒介造就了藝文消費。有關此一部分的視點,本論文將在第四章, 進行深入的探討。 4.

(13) 藝術品進入博物館,並透過科技應用而成為博物館社會空間的原件之一,增 添了博物館的可觀看性及使用性(亦可參閱Carpente, 2011) 3,博物館內的參與 者,透過語音導覽器-經由感官-再現社會文化脈絡。. 博物館透過傳播媒體宣傳,受到科技理性影響,媒介將「物」 (object)予以 符號化,再現了以「符號生產」為基礎的文化工業樣貌。當博物館進入以「符號」 消費為核心價值的思慮之際,公民進入博物館參與及學習,形構出何種公民教育 的效應與意義,極待進一步研討與探析。. 貳、 符號消費與公民參與博物館體驗,交融出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 涵,值得研究。. Baudrillard(1994)指出,經由傳播系統所進行的運作得以產值出比真實還要 真實的超真實(hyper real),人們因此僅只重視表象,及其展示出的形象與擬像 (葉 啟政,2008;黃宏昭,1987)這是否意謂著傳播媒介以流動性科技的形式,開啟 了藝術文化,作為消費的實踐場域?尤其是參與並投入博物館活動之公民--公 民為獲致博物館知識、體驗博物館活動、感受博物館陳列物品的空間與設計-- 博物館通過展示物、經由物品轉置生產記憶空間(space),主動/被動接收博物館 的展示物品,接收新事品之記憶,召喚(recall)展示物所折射出的展示體驗, 獲得樂趣?. 博物館物品的展示,經由技術、科技開啟博物館新里程碑,尤其是公民參與 博物館經驗,透過了新科技的導引,激盪出公民參與博物館慾望,傳播科技工具, 3. Carpente 透過對圖書館之數位科技應用進入到社會空間之闡述,認為其可帶來可使用性。本文 採取其在社會教育機構,透過數位科技的應用,成為社會空間的一個環節。就便利於使用者的觀 點而言,此一部分與博物館經由科技應用而能穿透社會空間,帶來啟示,有著異曲同工之意。 5.

(14) 使得博物館科層體制疆界逐步瓦解外,展示物品朝向碎片化、斷裂化及多元化發 展,博物館展示空間的任務,即是啟動並使參觀公民達到體驗經驗的成效(PineΠ & Gimore, 2008)。進一步的,博物館科技現象,再現人與符號物的鍵結,並滿足 了公民參與博物館的欲望,透過流動性科技的應用--將人與符號物加以繫鍵 (connective)--博物館為中介場域所呈現出的社會關係之意涵,有待深掘。. 參、 博物館拓殖科技工藝/工藝品、工藝展示及典藏物展覽,經由 符號消費意義折射公民教育的社會文化蘊涵,值得深入透析。. 博物館作為展示的角色,透過串連、物件、觀念,達到教育的目,這使得博 物館公民教育的發展,得以經由轉譯、詮釋進而推展公民參與,促使博物館文化 產業的發展成為可能(王嵩山,2003)。. 博物館關注於文化理念傳遞,試圖探討博物館不斷變遷的組成型態,視聽導 覽作為溝通工具,適應社會變遷,透過科學理論與社會實踐,使得科技工藝社群 組成、博物館知識內涵及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得以討論,透過學術辯論,以回應 社會及文化的需要,經由建置博物館虛擬網路,而將實體展示物虛擬化,並透過 各種文化的議題,如地方文物、社區總體營造文化產業,經由新科技得以保存科 學與文化物件 (王嵩山,2003) ,經由聲音、影像、文本蒐藏以及研究成果,博 物館的訊息不斷地生產,詮釋不斷的蔓延與擴散,博物館知識與日常生活實踐, 具有相互緊密性(王嵩山,2015)。例如,博物館物件的蒐藏,再現公民行動、 客觀物品、事件並賦予其意義(Hall, 1997)。. 然而,展示的物件,經由消費而創造出意義,此舉如同 Story(2002)所言, 物品的價值由人進行判斷及賦予,又如同 J. Baudrillard(1998)提出的觀點,物 6.

(15) 件透過了訊息(message) ,建立了社會關係及知覺模式,物品不僅是它所傳遞的 訊息變了,也改變了博物館活動對公民在感覺與行動上,實踐的行為:. 科技主導的訊息,就是訊息消費的訊息,訊息的演劇化、自主化與它的商 品價值化,把內容作為記號(sign)來頌揚。. 西方自 1990 年起,以「數位科技」為主題,已成為社會教育機構研究的範 疇之一(可參閱 Lin & Abels, 2010)。博物館從大眾媒體以及數位科技的模型與 符號中,製造真實,然而真實的製造模式,連接著先前相似的 「擬仿物的秩序」 (order of simulacra),以顯見真實(Horrocks, 2002:17)。J. Baudrillard(1998) 提出以擬像 (simulacrum)探究現代性與科技技術的雙重發展,經由「物」的 轉變作為擬像的思考--博物館通過「物」--從而在整體結構、社會真實(social reality)與公民(能動者)間的社會互動之審視,饒富意義 (梁佳玲,2001)。. 以博物館為場域,透過科技,展覽工藝物品,這是否意謂著在消費社會中、 符號價值背後,體現了差異化「需求」 ,進而能演繹出文化意義?,博物館結構/ 公民行動進出背後,彰顯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社會蘊涵,值得進一步研討。. 肆、 博物館展示空間,開展出美學品味與社會幻想,消費社會實踐, 導引消費價值體系背後,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有必要研究。. 消費社會進入到消費文化的後現代論述,博物館文化透過消費物的象徵符號 來源,展現價值。公民隨著自由時間的增加 4,具備有閒(leisure)特質,從而表 4. 自由時間的增加,這意謂著個人擁有不受限制、舒適的生活風格,進而能從事各種休閒活動。 要保有自由時間,主要依據整體的社會狀態,並透過人們的社會角色而得以呈現,這個部分的探 究,可參閱 Adorno ,T., 1991. freedom.一文中的論述。在消費社會中,人們的社會生活表現, 7.

(16) 現出了自由的傾向(Adorno, 1991) ,公民得以自由選擇進入博物館賞析、品鑑、 博物館藉由傳遞知識,藉此引導公民進行學習,從而能應用博物館所習得的知識 概念,進行自我學習,獲致趣味(Ban, 2008) 。這指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空間中, 藉由佔據空間並由此生產空間,從而改變人們的每日生活 5。H. Lefebvre(1974) 在《空間生產》(The Production of Space)指出資本主義空間具有社會的特性 6, 博物館將展覽物品的展示空間,轉置成商品,博物館將空間整編進入資本主義的 生產邏輯,從空間的轉變中拓殖生產力,空間商品化成為資本主義的積累;再空 間的生產,則透過整體空間的計畫、設計以激起美學的連串想像與表達,而後加 以消融、耗盡 7,系統性的規約、管理將帶來機械式的生活與同一的步調,從而 減弱了差異性,博物館將再現的空間所承受的約制轉而變成空間的再現,從而取 得了空間的創造性,展演意義。. 例如,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8,透過刻意的空間操弄--再現的空間象徵化了 展覽空間,接合了文本脈絡,鄉愁、懷舊之擊動(Blow) ,透過公民消費實踐的 片刻與當下展現展示的目的,透過有目共睹的實作體驗,強化公民日常生活忽視 的環保課題加強了本土紙文化的感情與記憶(呂政鍰,1996)誘使公民對非凡生 活事例投注,博物館得以創建活力,並展現魅力。. 以 Bauman(2007)所指涉出的意含最為突出,Z. Bauman 認為,消費社會中的消費的意義,必 須從人們日常生活進行闡釋及理解,p.102。 5 主要援用 H. Lefebvre《生產空間》一書的概念。 6 根據 H. Lefebvre,社會空間的生產作為一種生產方式,並決定了生產關係中的交換網絡與資源 之間的流動,以牽制涉社會關係的再生產,社會空間因此具有工具性的概念;社會空間亦具有社 會性,社會空間即是社會的產物,並在歷史的發展中生產出來,同時在歷史的演變中重新結構, 因此,空間蘊涵了社會關係。 7 根據 H. Lefebvre 觀點,通過生活中大小的節慶,社會群體進入狂歡。兒時的回憶在剎那、瞬 時、片刻、當下,引發想像,再現的空間構作出象徵性的圖示。 8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於 1995 年十月開幕,是一座以臺灣紙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樹火博物館以 精心的展示設計,希冀能與引導參與博物館活動的公民,進行互動,例如,透過近距離教導公民 進行手作體驗,而能激起公民探索其中,發揮想像力,結合紙與科技媒材,開啟公民無限創意, 並能體認紙的美好,從而將博物館的經營格局,提升、擴大且能完成教育活動,達到博物館發揮 社會教育推廣的功能。可參閱 http://www.suhopaper.org.tw/museum/index.htm. 8.

(17) 由此可見,博物館投入資金、招聘專業人才、購置收藏品,產製展示及教育 活動之產品,以對個人及社區產生正面的影響,博物館通過對各個展示主題、展 示空間的記憶圖像操弄,從而能吸引博物館參與者,感到滿意、感動與愉悅(王 啟祥,2005)。. 作為博物館展示場景,以滿溢著令人隨時感到驚艷、奇異,輕巧、飄動的符 碼為公民帶來快速、致命歡愉的應答(response) ,並在一切皆是可能的展示過程 中,不斷揚棄消費,從而能停留在「當下」與「現在」 。J. Baudrillard 抽繹 K. Marx 「使用價值」及「交換價值」,主張象徵交換成為消費社會場景的一環。通過一 系列消費形構,體現在象徵符號的曖昧性中(葉啟政,2013)。. 在消費社會中,J. Baudrillard 理論上的指導與帶來的啟示意義,對博物館公 民教育帶來何種詮釋圖像?值得深入研析。. 9.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博物館如何進行公民教育?這個問題的提出,指出了在消費社會中,後現代 境遇中「象」的系譜: 「符碼」 、 「擬仿」(simulation) 、 「 擬 像. (simulacrum) 、 「 超. 真實」(hyper reality/hyper real)呈現相互指涉、纏繞,呈現了博物館展示「物」、 形構公民教育中的意涵。. J. Baudrillard 提出了有關「擬仿」與「擬像」,再現了博物館構成/解構對 新社會性實踐的意義。這是因為「擬仿」不僅只是對有關限度、指涉性存在或具 實體的仿真,更在於沒有真實模型的超現實產物,不僅將存在物加以表象,更將 表象之上,「符號」經由「擬像」而呈現深層意義--沒有指稱、沒有邊界,透 過不斷循環而具有一種比真實還要真實的「超真實」,在超空間中,相互接連的 模型不斷綜合的結果, 「擬仿」與「表象」對立, 「表象」透過符號與實在,呈現 虛幻的等同性原則,然而「擬仿」來自虛幻之境,而能對具有符號的價值加以否 定,表象將「擬仿」視之為虛假的表象;表象進而試圖將「擬仿」包含在自身之 中,而擬仿將整個表象作為「擬像」加以包容(季桂保,2002:111~114;黃宏昭, 1987:143~146)。. 透過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系統,使得博物館展示物呈現的現象,而得 以對博物館公民教育進行一系列「意義」的闡釋。. Hall(1997)為本研究書寫之目的,提供消費社會書寫脈絡的視野:.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通過使用的物,並將之整合在日常生活的實踐當中,並 給予事物以意義…;意義通過不同的傳媒生產出來,通過複雜的技術以及以 10.

(19) 傳媒為手段生產出來;意義產生於文化物,以表現自己的意思,利用、消費 占有文化物,圍繞在「物」,編織、敘述與幻想;意義規範我們的行為組織 及實踐,有助於各種規則、標準與慣例;意義在社會行為的規範與他人行為 的標準中,試圖建立與形成;意義既在社會行為規範中,也在建構及差異的 標誌中,且在生產及消費中(Hall, 1997:3~4)。. 根據上文所述,本研究主要的意旨,以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研究的洞 見,作為提供探析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基礎。本研究之目的如次:. 一、認識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之思想淵源及分析 J. Baudrillad 消費社會理 論。 二、探析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對當代博物館的啟示。 三、析論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及其反身性之意 涵。 四、綜合前述結果,以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觀點提出建議,透過消費 視域,提供博物館公民教育研究者之參考。. 11.

(20) 第三節 研究方法、研究步驟與研究架構 本節的安排包括:探討本研究欲採取研究方法、研究步驟與研究架構,茲分 敘如次:. 壹、研究取向. J. Baudrillard 在理論的創見上,聚焦在符號消費的思想中心,其思想力道, 總能超脫過往理論所描繪的樣貌,不但能趨向過度化及抽象化,且站在一個更高 的高度上,以更抽象的視角進行探索,在極端和偏鋒中,照映消費社會及其根本 的問題(黃宏昭,1987:139)。因此對 J. Baudrillard 理論進行研究,透過社會學 想像而能與其理論思想有所接軌。. 研究者透過一套嚴謹科學研究方法,對所提之問題,加以回答,以覓得問題 之解決。為了回應研究之問題,本研究採取社會學方法論、哲學研究法進行探析。. 一、 社會學方法論. 社會學方法論主要以客觀性、集體性及強制性作為研究範疇,所謂的方法論 即是透過思考及研究社會現實的方法(Strauss & Corbin, 2001) 。西方自啟蒙運動 開始,社會科學的探索不斷受到討論,十九世紀社會學成為新興科學,社會科學 方法論與自然科學方法論所持的爭議不斷,因而在學術方法上,受到諸多的論戰, 如由德國古典經濟學派與歷史學派所引發的爭論、Frankfurt School 與 K. Rroper 在方法論上的辯論 R. Winch 與 A. R. Louch 對一系列社會科學的性質進行論爭, 12.

(21) 及至邁向後現代社會,相關討論仍方興未艾。. 從社會科學方法論來看,至少形成了三類立場,實證論、詮釋論及批判論, 其理論的發展符合社會學理論三個傳統,實證社會學包括了E. Durkheim、K. Proper等人,強調社會研究應採取實證科學方法進行社會學分析,透過建立實際 檢驗的假設方法,成立社會工程學,透過更細緻的工程以驗證假設 9;詮釋社會 學如M.Weber強調經驗知識,作為提供真理價值的先決條件,並提出經驗知識受 到特定意義上的主觀範疇所制約,因而經驗知識具有客觀及有效性,主張經由詮 釋方法理解社會活動並進而能從因果關係詮釋社會活動的發展及其結果(朱元發, 1993) ;批判社會學,以G. Hegel及 K. Marx理論為入門磚,透過以批判為方法論 之主體,超越於「超驗反省」提供批判自身,並能接納他人而不至陷落獨斷 10。 例如,社會學家A. Giddens (1995)指出,將社會學想像作為一種批判,以擴增自 身對人類行為的幅度視野,洞察社會文化背後,潛藏的社會問題與社會現象,不 致陷落在蒙昧中而有所遮蔽 11。. 本研究以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觀點為基礎,透過一系列消費與博物館 公民教育意涵進行探究,由於J. Baudrillard以「符號」對真實進行搬演及操弄, 挪用自Frankfurt School如:T. Adorno、F. Benjamin指陳,文化工業及科技昌明技. 9. A. Sayer 針對了實證論提出若干批判,對社會統計觀點提出反動視角,例如,統計概念中的變 項(variable)、平均數(mean)、標準差,僅呈現母群體數中「均質」觀點,但對於特異的個人 或現象,無法做出更為細膩的洞視,認為實證研究缺乏了貢獻,且忽視哲學及社會理論的發展。 實在論(realism)則能將社會內涵背後的機制(real)表徵出意旨,引發本研究對現象背後,幽 微而重要的意義進行透視、探索的興趣,這個部分的討論可參看 Sayer, A. R., 2010.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 A Realist Approach. Revised 2nd。 10 相關部分的討論,可以參見 http://www.ed.ntnu.edu.tw 11 A. Giddens 認為,以歷史的感受力,不將現狀視之為理所當然,從而能理解受制於社會結構長 久變遷之下,將現狀視之為一種暫時性的結果,透過人類學的感受力,而不將自身的文化視之為 理所當然並能坦然面對異文化的衝擊,因此透過批判感受力,得以瞭解社會生活在長久的時間、 空間向度的特色,裨使其進行社會現況的改善,因此通過批判及行動,促進及改善人類及生活整 體。 13.

(22) 術底下,庸俗及單一機械生產產品戕害之中,藝術品的純正性備受質疑 12,批判 理論學者對實證論提出了挑戰,並為工業社會帶來的社會影響提供批判視角,覓 尋隱而不顯的社會意義。因而本研究參酌Frankfurt School思想觀點,以便於接軌 及合應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主張進行探討。. (一) Frankfurt School 與 Jean Baudrillard 思想概述. 科學技術機械化及其單一特質,使得現代主體性過度開發,人類對社會世界 過度宰制及支配的結果,使得在富饒社會生活中的人們,經由消費歡樂時光,而 感到異常失落與虛無(梁佳玲,2001:123~124)。. 上述觀點,使得本研究通過J. Baudrillrd以客觀策略,聲稱物質變化的世界中, 消費社會發展,建立在比「物」更像「物」--全然虛擬的全體--以其中的所 有物和訊息,構作(constructive)或多、或少,邏輯一致的論述 13, 「物」與「訊息」, 因此得以再現「論述」(discourse),開啟本研究以消費社會為論述基礎,並進一 步的針對博物館具有何種公民教育的意涵,進行深入探析之可能。. 這是源自於Frankfurt School以批判觀點,由最初極力反對H. Gadamer詮釋學 之 立 場--認為所有的傳統假設皆可作為知識假設的意圖--最終,為J. Habermas所拒絕。拒斥的原因,根據Baert(2009)說法,只有脫離表面所看到的現 象,並通過精神分析觀點,進入「深層詮釋學」,深入社會底層,始能獲致解放 的最終結果。這使得本研究得以對博物館物件,在一系列符號消費意義底下,展 示物透過現代科技指導公民觀看、凝視(gazing)物件,探究「消費」經由符號化 12. 如 H. Marcuse 在《單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 ,批判工業社會大眾受到媒體蠱惑,思考向 度呈現單一化,而毫無生氣創意,傳播媒介製作一系列文本,造就大眾文化朝向一致性、機械化 生產,故而失卻以「人」為主體所展現的活潑性與能動性。 13 參看 J. Baudrillard,《物體系》一書,探究有關物與媒介的連結,物成為虛擬整體,訊息與物, 近乎成為邏輯一致的觀點。 14.

(23) 系統操控模式 14,關涉(refer to)並進入更深層的討論,思索、探究公民人與物之間 的社會關係、社會活動樣態意涵,希冀在消費社會中,獲致博物館公民教育的啟 示。因而在研究方法上,親近於Frankfurt School所採用的批判理論觀點進行探 索。. (二)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批判視角之拓殖,對本研究的指導與啟發. 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思想的批判分析,一方面採取M. Horkheimer與T. Adorno《啟蒙辯證法》有關大眾文化批判視角;另一方面,亦承接K. Marx批判 理論觀點,以唯物結構為主要視域,進行消費社會之分析範疇 15。其後《消費社 會》 ,呈現生產邏輯的思想--消費與生產 16兩道光芒,這可以說在《物體系》與 《消費社會》兩部作品裡,呈現了雙重分析邏輯。. 仰海峰(2005:5)指出了其特點:一為符號學與精神分析學邏輯,側重於 消費社會的意象結構,在《物體系》中充斥著K. Marx社會批判理論,導入意象 批判理論。另一則為生產的邏輯,表現在《消費社會》,強調意象的社會生產前 提。雙重邏輯的擺盪與纏繞,並從日常生活中加以揭示出來 17。通過以批判取向 14. 這個部分主要來自 J. Baudrillard, “The System of Objects”一書中呈現的觀點。亦可參看林志 明譯(1997), 《物體系》一書闡釋。 15 此一部分在其《物體系》著作中,體現了 K. Marx 唯物論思維的接合。 16 消費作為必需與必要,消費自身即是生產活動的內在要素,而生產活動為實現的起點,因而 具有支配的作用。在仰海峰( 2005:4)的觀點裡,生產的邏輯為 K. Marx 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 本邏輯,依據此一概念,指出早期 J. Baudrillard 認為人們的需求與消費,也作為生產力的組織之 延伸。只有從「生產」出發,才能更容易理解消費社會。 17 M. Horkheimer 與 T. Adorno 對工業革命造就自動化生產社會呈現的意義進行批判,例如 T. Adorno 在批判理論與後現代文化的探究中,通過批判理論對文化工業進行分析,企圖對「物」 (object)及「社會」 (society)現象進行討論,毋寧的,文化工業的擴展,主要來自社會形構的 可能關係,在 T. Adorno 的概念裡,勞動分工與社會學、哲學、歷史、心理學,不僅僅作為物質 性的內涵,更聚焦於外在性。 「物」的特性,回應了社會學、哲學或歷史,T. Adorno 反思了文化 工業被鑲嵌在歷史發展的古典 Marxist 演進印記中,而呈現更寬闊的文本需要,T. Adorno 認為, Marxist 相信自由社會所充斥的虛幻性,主要來自於資本的生產關係。T. Adorno 指出,藉由「物 質」 ,進行了生產及消費,個人進入到系統自身的次序之中,而有了相類似的結構,透過經濟與 管理中心,當代科技成為可能,文化工業全然的成為消費整合的取向。從而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 僅是面對自由,也在面對複雜的整合及支配,M. Horkheimer 與 T. Adorno 對啟蒙理性與資本生產 15.

(24) 為方法,豐盈本研究深掘消費社會視野下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 《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成為J. Baudrillard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理論的 基石,這意味著對Marx「使用價值」與「物質生產」進行了涵攝性對反的思維。 這是因為Marx將「使用價值」作為一個既定的事實,「使用價值」之解放,成為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理論指向 18。Baudrillard(1981:137)則將使用價值和需求僅 僅只是交換價值的效應,只是擬仿的形式,生產藉由戲耍(play)的交換價值及 其所指(signified)而來。使用價值只是正好符合資本主義市場體制的意識形態, 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有交換價值存於其中 19,使用價值來自於物質生產但物 質生產在消費社會中被媒介所取代(仰海峰,2005;黃宏昭,1997),媒介生產 出符號差異化關係及被符號差異化關係所生產出的意象 20,構成了主要分析的內 容,物質生產邏輯隱退,不再是分析的對象。. 如此一來,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批判視野,將提供本研究在一系列消費體 系為軸線的後現代思維中,提供博物館公民教育具啟發性意義的詮釋成為了可 能。. 二、哲學研究方法. 哲學研究則從分析、思維、辯證及詮釋等歷程進行研究,應用文件搜索資料, 進行了反省,如物質媒介再生產社會實在,呈現了社會批判與意識形態的觀點,T. Adorno 理論, 注意到個人式的、歡欣、快樂、自由、行動、虛幻、非認同等,做為 T. Adorno 實質的批判理論 之核心,可參閱 J. Bernstein, 1991.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ltledge Press.而 J. Baudrillard 除了挪用 T. Adorno 德國思辨哲學外,更引用了多人的思維體系, 進入到消費社會理論中(如 H. Lefebvre 日常生活批判理論) ,側重於消費社會中的物體系意象結 構及其在此結構中,精神層面更深層之處,產生的消費需求意象。 18 Ibid., p.6。 19 Ibid., p.10。 20 根據 J. Baudrillard 在《物體系》,< 結論:邁向「消費」的定義>指出 “被消費的不是物質 性,而是它的差異。”p.212。 16.

(25) 進行比對,以回應研究特定問題。. 透過哲學分析方法,解析「符號消費」 、 「擬仿」 、 「擬像」 、 「內爆」 、 「物」 、 「消 費文化」等概念,透過相關資料的蒐集,進行統整,以便於進一步理解。本研究 亦透過歸納方法,將相同及相近的資料進行分類,闡釋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 論思想之內涵。. 經由社會學方法論、哲學分析法,本研究得以在研究過程中,經由不斷省 思,而能使本研究問題更為清明,並能針對研究問題,達致研究目的。研究結論 部分,本研究需驗證是否達到研究之目的,並能進一步反省及檢視本研究結論。 從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思想淵源進行爬梳,逐步歸結其理論結晶,運用概念分 析程序,探索概念範疇、內涵意義,而能客觀的解析研究問題,最終得以歸結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思想,融入其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發展,形構 (formation)教育意義。.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主要從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觀點進行研究,因此在資料的蒐集 上包括下列步驟:. 首先,針對 J. Baudrillard 相關著作、期刊、論文等,概覽研究資料,對其 相關論著理論進行摘要整理,並捉把理論脈絡梗概,以便於掌握理論傳承、淵源 以及理論概念之間的意涵。. 其次,透過每周進行筆記摘要紀錄,以便於思索、詮釋與理解,進而對理論 17.

(26) 概念帶來的意義進行反思,以利於本研究分析,希冀能對 J. Baudrillard 理論觀點, 進行全面性的瞭解,藉由認識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視角,以進一步探索其 理論在博物館公民教育呈現的蘊義。. 再次,蒐集、整理、分析相關論文,文獻蒐集的議題,主要以 J. Baudrillard 理論及其相關書籍、文獻為主,另一個部分則關注在博物館科技媒介、展示物、 教育、學習、公民參與等相關文本意義探究為依歸,從而進行論文之書寫。. 簡要的步驟如圖 1-1 所示。. Step1:文獻資料進行蒐集整理,摘錄論文摘要→Step2:透過對論文摘要的思索及 詮釋而能對 J.Baudrillard 進行理論爬梳→Step3:經由文獻分析,以進行論文之寫 作。 圖 1-1 研究步驟簡圖. 18.

(27) 參、研究架構 研究目的. 研究章節 緒論 研究背景 與動機 研究問題 研究方法 文獻探析 研究討論 研究結論. 一、 認識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之思想淵 源 概念性 脈絡. 二、 分析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 三、 探析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對博物館 公民教育的意義 研究問題. 一、認識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之思想淵源及分析 J.Baudrillad 消費社會理論。 二、探析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對當代博物館的啟 示。 三、析論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對博物館公民教育 的意義及其反身性之意涵。 四、綜合前述結果,以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觀 點提出建議,透過消費視域,提供博物館公民 教育研究者之參考。. 研究方法 社會學方法論 哲學研究法. 1.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詮釋 2.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在博物館公民教育意義之詮釋. 圖 1-2 研究架構圖 19.

(28)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參閱及修改了王秋絨(2008)研究方法 21,針對本研究之目 的,提出研究問題;研究問題包括:J. Baudrillard理論思想的認識、消費社會理 論的分析以及從J. Baudrillard理論視域探析其在博物館公民育呈現的意涵。. 透過了社會學方法論的指導、哲學分析方法,歸結並詮釋 J. Baudrillard 消費 社會理論意涵,並據此分析基礎進行博物館公民教育呈現的意義。. 21. 這個架構透過 Maxwell 所提出的研究模型進行修改。研究架構包括了研究目的,研究問題, 並透過對研究問題的提出,展現文本脈絡性問題,作為論文研究章節安排的依據,依研究問題選 取研究方法,從而歸納研究結論。 20.

(29) 第四節 研究範圍、研究論文預期價值與研究限制 本節主要針對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相關的思想淵源,及其論著進行討論。 本研究另一個側面,則針對研究範圍進行說明並闡釋研究限制。. 壹、 研究範圍. 從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面向進行研究,並針對其理論的觀點透析博物 館公民教育折射出的意義進行討論。. 本研究的研究資料,主要以J. Baudrillard消費理論為視角。為對其消費社會 理論有進一步的認識。首先,針對J. Baudrillard老師H. Lefebvre「日常生活批判 」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透過日常生活理論觀點--循著K. Marx理論的分 析路線,探索新的異化形式 22,另一方面,循著F. Saussure符號學,R. Barthes「神 話學」(Mythologies)透過符號學為綱本,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中「物」 23的意涵, 此外,經由J. Baudrillard重返對K. Marx的研究,探析文化、符號及意識形態對日 常生活的影響及產生的作用。. 理論的素材包括: 《物體系》(The System of Objects, 1968)、 《消費社會》(The Consumer Society, 1970)、《生產之鏡》(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1973)、《象徵交 換與死亡》(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1976)、 《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For. 22. 資本主義不僅以剝削方式組織生產關係,並進一步抽離了與社會生活層面有關的意義與重要 性,再將之以引人注目的商品形式買回,因而消費不但未曾解決異化,現代消費者對於異化狀態, 也呈現誤解,參閱 Elliott, Bryan and Turner(2009:408) 。 23 R. Barthes 以符號學的方法,分析當今資本主義意義下「物」的二重性。第一重,物具有使用 性,第二重,物具有符號的兩種序列,第一種序列,呈現物的深層隱喻序列,第二種序列,將「物」 進行區分序列。物透過與多種要素的組合、聯繫而得以實現(季桂保,2002:39)。 21.

(30)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1981, originally 1972)、《致命策略》 (Fatal Strategies, 1983) 24,呈現本研究論述之基礎。. 貳、 研究論文預期價值與研究限制. 包括研究論文預期價值與研究限制的探討。本研究透過 J. Baudrillard 消費社 會理論的研究,進而探究消費社會為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何種教育社會視域,提 供我們何種的反思。然而消費社會現象,呈現多元性與歧異性,本研究僅能針對 消費社會中與博物館公民教育相關素材進行討論,為本研究論文之限制。分述如 後:. 一、研究論文的預期價值. 本研究期待透過J. Baudrillard理論系譜發展,探掘其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 義。J. Baudrillard透過對K. Marx主義理論者為濫觴、並吸納法國社會學家思維, 進入其思想體系 25,從R. Barthes處,吸納了符號學的概念,開展出以符號交換理 論為立論基礎的主張--符號以飄盪的、非線性的圖像 、拼貼、流動、延伸、自 我拓殖,物背後隱匿的象徵符號,使人們互動的價值與意義被真空化成象徵交換 (葉啟政,2013,6、22~23)。. J. Baudrillard 曾指出, 「要成為消費的對象,物必須成為符號」 ,勾勒了消費 社會圖貌。以高於生產理路,開展物體系結構及其更具底蘊之消費需求意涵,使 得 Marx 以人類需求為起點所建立起的生產理論藍本加以揚棄,J. Baudrillard 另 24. 有關 J Baudrillard 論文著作的書寫及介紹,可參閱 M. Gane 在「象徵交換與死亡」序言中的簡 介,R. Butlery 在 “Jean Baudrillard:The Defence of the Real ”,亦對其作品進行介紹及評論。 25 Ibid5. 22.

(31) 闢蹊徑,關切於日常生活的批判,從符號學、精神分析學、生產邏輯理路進入到 消費社會分析體系--媒介生產,取代物質生產論述,博物館內物件以影片、影 像及圖片為媒介,為博物館展示、參觀,注入活力,然而此一舉措,符號的力量 扶搖直上;符號如何對公民參與博物館活動產生影響及重塑教育效果?. 符號呈現的意義為公民參與博物館活動帶來何種教育意涵?對博物館公民 教育產生何種啟示?本研究希冀從消費社會理論視角檢視、反思博物館公民教育。 此外,本研究亦思索在消費社會中,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進行討論。. 二、研究限制. 此一部分雖有許多理論家從不同視角書寫消費及相關論述。然而,本研究主 要從 J. Baudrillard 一系列有關「生產-消費」思想系譜進行探析。此外,亦闡述 本研究在研究範圍界定及其在研究方法上的限制。. (一)思想系譜的限制:. J. Baudrillard作品具有多種寫作形式風貌 26,其思想開啟了後現代思維的先河。 雖然諸多後現代理論家書寫有關消費社會樣貌 27,然而就本論文而言,主要的焦 點,置啄於理論系譜的分析。故而,其他後現代理論思想家之言,雖對消費社會 理解有所透析,但僅關照J. Baudrillard理論視角的呈現作為本研究之濫觴,為本 研究的限制。. 26. Butterfield(1999) 通過倫理及美學觀點,重新思索 J. Baudrillard 思想,認為其哲學傳統思維深 受 F. Nietzsche, G. Bataille, M. Blanchot, J. Derrida, J. Lyotard, T. Adorno,J. Baudrillard 以美學作為 存在的形式,其後設批判由 F. Nietzche 處翻轉而來,看似呈現矛盾狀態,卻也能被妥貼的安置。 27 例如 J. Derrida 投注後現代書寫脈絡的斷裂、M. Focault 表現了權力與知識的結構脈絡。 23.

(32) (二) 研究範圍界定與研究方法的限制:. 在研究方法的限制上,本研究共分為研究範圍的界定及研究方法的界定。. 1.研究範圍界定及其研究限制. (1)博物館的界定及其研究限制. 牛津字典對現代博物館進行解釋:「透過專業的取得、養護並進行永久性具 價 值 且 有 吸 引 人 之 物件 機 構 」。 美 國 博 物館 協 會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AAM),於 1962 年對博物館定義為:「一座永久性的非營利組織,以 教育或美學為主要目的,經由科層組織型態,配置員工,並擁有實質典藏品,具 有保存且定期為大眾開放 28 」,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機構(The 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IMLS)在 1996 年依據博物館與圖書館法案 (Museum and Library Act, MLSA)對博物館的解釋為: 「鼓勵及支持博物館公眾 服務及教育角色;鼓勵博物館以嶄新科技強化大眾服務;協助及支持博物館善盡 保存歷史、文化、自然、科學之遺產責任;協助博物館提升公眾之使用 29」 。而國 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將博物館定義為:「博 物館為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專心致力在蒐集、保存、研究、教育、娛樂及探討與 環境有關物質證據,開放給 社會大眾,以完成服務社會及促進社會發展之責任」。 1979 年,ICOM將博物館定義成:「作為因公共利益而設置的永久性機構,達到. 28. AAM 致力於提升博物館界的水準,進行相關的計畫及服務,包括:技術資訊服務、再教育、 特約消費服務、資料蒐集。葉詩雅編譯(1993)。美國博物館協會(AAM)的宗旨與功能,《博 物館學季刊》 ,7(3) :11。 29 參閱自張瀚文(2012)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研究局(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IMLS) ,引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818/,亦可參閱 http://www.imls.gov/about/about.shtm. 24.

(33) 保存、研究、宣傳之目的,並為了公眾的娛樂及教育,而公開展覽所蒐集的美術、 歷史、科學、工藝有關的收藏品」,2007 年則將博物館定義修訂為:「非營利性 之永久機構,致力於社會與發展而服務,並對大眾開放,且以研究、教育及達到 令其愉悅為目的,並以蒐集、保存、傳播、展示人類及與環境有關的有形或無形 的資產 30」。英國博物館協會(the Museums Association, MA)認為博物館成為全 民教育、娛樂與教化場所、鼓勵公眾參與及支持博物館事業 31,並在 1988 年指出, 博物館主要在進行收集、保存,並讓文物、標本因社會的委託,而擁有收藏品, 民眾有能力透過收藏品獲得靈感、學習及樂趣,2012 年更將研究主題置入新社 會挑戰,並著重對觀眾服務的功能劃破菁英階級的文化觀念吸納跨族群、跨階層 的觀眾參與博物館活動,並以網路科技,促進觀眾與博物館的互動 32。. 由此可見,博物館透過對物件的收藏、維護與展示,透過研究、宣傳以進行 教育,透過科技媒介,使參與者能融入博物館活動,體驗學習並獲得靈感與樂趣。. 本研究藉由博物館採取科技媒介的視角,思索博物館公民教育在消費社會中 呈現的意義進行深入的探析、檢視及反思,無法以博物館特展、特定主題、針對 深具博物館特色、個別性、獨特性之個案、以博物館自身為核心,進行研究公民 參與博物館,對博物館經營績效提供經驗研究,或以對博物館展示成效作為測量 分析與測量之成果,為本研究限制。. 30. 引自李惠文編譯(1993)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的宗旨與組織, 《博物館學季刊》 ,7(3) :3, 對博物館進行解釋;另一方面,有關 ICOM(1979)對博物館的重新定義可以參閱李文豪(2008) 對博物館定義進行概括性的說明,參閱: 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795/11/92102811.pdf,此外亦可參考 2007 年 8 月在維也 納大會所修訂,第三條第款對博物館所進行的定義,可參看殷寶寧(2012)以及王啟祥(2005) , 對 ICOM 所援用的說明。 31 此處可參見張譽騰(1993) 。英國博物館協會(MA)的宗旨與功能一文,值得提出的是,MA 在促進博物館的發展及提高博物館與從業人員的工作品質,強化社會大眾對人類在藝術、科學與 文化遺產的認識,p.19。 32 林瑞堂(2012) 。博物館的社會角色:社會正義與社會包容,可參閱國立歷史博物館 http://www.nmh.gov.tw/ 。 25.

(34) 另一方面在博物館的類型界定上,主要依據收藏品、內容性質進行分類或根 據博物館的內容、規模、主管機關、觀眾及展覽類別博物館的功能進行分類 33。 從博物館的典藏品分類來看,陳淑菁(2012)將藏品分成兩類,一類以學科進行 分類收藏,透過博物館學術訓練,以對物件知識進行詮釋,另一類則以材質作為 分類收藏,用於保存環境之規劃。殷寶寧(2012)以博物館觀眾研究進行分類, 指出博物館具有社會教育及文明教化功能、休閒娛樂功效、行銷經營功用,從而 探詢人們進入博物館體驗,呈現出的意義-博物館的教育價值朝向了以經驗為場 所,且以情感及認知帶來的刺激進行服務體驗消費 34。. 博物館透過一系列的經驗活動,感性及知覺層面的刺激,有別於傳統以降, 博物館被動、靜態的展示圖像。這意謂了博物館在消費社會中,形構出的教育意 涵深具意義。因此,透過博物館藏品與觀眾類別的界定,產生的質變,本研究得 以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反省中闡釋含意,因而未能全面性的針對各類博物館分類 類型進行比對,從而進行案例分析,並從中演繹博物館類型帶來的效應,且未能 針對同類型或不同類型博物館進行比較研究。相同或不同類型博物館公民參與度 與滿意度呈現統計分析為基礎的書寫、研究策略,為本研究的限制。. (2)公民教育的界定及其研究限制. 對於現代公民核心能力探究,已成為當今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35。就這. 33. 參閱註 30。李文豪(2008)整理出博物館分類包括:收藏品、主管單位、地區、觀眾、展覽 品進行分類(如徐純,1990、2000) ,亦將博物館分為綜合性及專門性博物館(如林政弘、張沛 華,1995),再根據秦棣(1970)將博物館目的與機能,從博物館設置目的、博物館資料內容、 博物館觀眾,進行博物館分類。 34 主要從博物館導向人的視角進行透析,這裡所指博物館體驗,除了指人們參與或參觀的歷程, 也表現在人們涉及博物館過程中與情感、認知、體驗、社交互相纏繞指涉出複雜性。 35 例如,曾賢熙(2014)針對現代公民核心能力養成與實踐之歷程,認為透過公民實踐體驗, 從而得以展現公民教育;要達到公民教育之成果,就必須根據社會發展需要與現代教育化,經由 啟發並導入內在教育需求,以養成具能動性與創造性現代公民,其中參與社區服務(如經由親身 體驗與社區生活接合,打造公民生活體驗),促進個體潛能產出、社會效益,另一方面,面對全 26.

(35) 個意義上來看,意味著博物館公民教育,試圖朝向以公民核心能力為探究之基礎, 成為本研究戮力的標的。. 由於 現代 公民核心能力 包括倫理素養、民主素養、科學素養、媒體素養及 美學素養 36,其規準根據教育部(2015)推動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計畫,公民應積 極參與公共事務且透過行動關懷社會,以期面向 21 世紀高度風險的時代中,展 現具創造性及解決問題之現代公民 37。博物館以多元視角,戮力於推廣社會教育, 企圖透過傳播媒介以拓增公民的體驗與見解,並經由展覽與真實展物,誘發想像, 並以貼近生活感受之方式,傳遞知識,提升及促進學習成效。. 因而本研究所指稱博物館公民教育當中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前往博物館參 與展覽活動者,透過博物館多元媒介呈現公民核心能力意義,而能對處於消費社 會中的博物館公民教育進行檢視與反省。. 另一方面有關公民界定,本研究在研究之初,即以前往參觀博物館者為分析 對象。針對學界更為嚴謹定義諸如對「公民」採以公民身份探討等,不在本研究 的探索範圍。. 此外,有關公民教育課程內涵、教學設計與教學案例分析等,亦不在本研究 的討論中,為本研究的研究限制。. 球化的衝擊,大眾文化產生帶來影響,對公民教育帶來挑戰,pp.91~92。 36 參閱 citizen.thu.edu.tw/down/201204301. 37 可參見 http://hss.edu.tw/wSite. 27.

(36) 2.研究方法界定及其研究限制. 本研究針對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符號理論進行研究,藉著 J. Baudrillard 消 費社會理路的認識,而能透析其理論意涵,研究者經由對理論的闡釋及反思對博 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進行理解。. 在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的進路中,透過對消費社會中物體呈現的社會 關係意義,符號展現飄盪性與任意性,呈現消費社會的特性。在「消費」意義底 下,物的符號意涵,促使博物館公民教育充斥著諸多消費意象,對於公民核心能 力養成的教育理想,帶來了全面性的批判視野,促使本研究得以採取省思的視角, 透過社會學方法論取向與哲學研究法,對博物館對公民教育帶來的意義進行認識。 因此,在研究方法上,無法採取經驗研究,透過社會調查並運用統計學進行計量 資料分析,為本研究的研究限制。. 28.

(37) 第二章 Jean Baudrillard 理論淵源探討 本章節共分成以下部分進行。第一節首先針對 J. Baudrillard 思想淵源及學背 景進行研析,第二節則以影響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建構,進行爬梳,第三 節為小結。. 第一節 Jean Baudrillard 思想淵源及其學術背景透析 本節主要釐清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的思想淵源,從其生平及其思想進 路進行探究。此外,亦針對 J. Baudrillard 消費思想理論淵源進行討論。. 壹、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研究的思想淵源. 主要先從 J. Baudrillard 生平進行概述,再透過其思想,理解 J.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進路,成長軌跡、思想結晶。. 一、 生平. J. Baudrillard(1929~2007),1929 年出生於法國東北部的一個農民家庭裡, J. Baudrillard 建架起消費社會理論視域,與其成長生命軌跡有所關聯。出生自農 民家庭,期待透過進入法國高等師範學校的考試,翻轉人生,卻無法如願,至阿 爾勒地區當農工,爾後從法國索邦大學完成德文學業,並考取德文教師資格。. 受到德國文化的影響,閱讀了 F. Nietzsche(1844~1990)、M. Heidegger 29.

(38) (1889~1976)等作品,1960 年代中期,受到 J. Sartre(1905~1980)的影響,在 《現代》刊物上發表三篇文學評論性文章,1966 年進入南特大學(Université de Nantes),高等實用知識學院(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且受業於 H. Lefebvre,由其指導撰寫博士論文,其學術思惟受到其師 Lefebvre 及修習 R. Barthes 開設的課程,影響極為深遠,1968 年出版了備受注目的《物體系》(The System of Objects),同年,J. Baudrillard 投入了翻譯的工作。. J. Baudrillard 翻譯自大量的著作,包括 K.. Marx 的作品《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及 Marat/Sade 並在《現代》 (Les Temps modernes) 撰寫文藝評論。1990 年代之後,J. Baudrillard 在美國及其他學校進行講學,2007 年去世。. 二、 思想. J. Baudrillard 作品吸納了來自社會學批判理論、F. Saussure 符號學、S. Freud 及 J. Lacan 分析學、H. Lefebvre 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藉此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發展 的特性,此外,亦對 Marxism 傳統進行批判及顛覆。. 在思想的進路上,其思想流變共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深受 Marxism 批 判理論的影響結合 S. Freud 心理分析學及 R. Barthes 符號學,對 Marxism 進行修 正,並展開消費社會的批判。此一時期的作品,以 1968 年《物體系》、1970 年 《消費社會》(The Consumer Society)為中心。及至 1973 年《生產之鏡》(The Mirror of Production)一書出版,做為第一階段思維與第二階段的過渡。第二階段則從 Marxism 轉向 Marx 思潮,對歷史唯物論、商品拜物教理論,尤其針對其生產邏 30.

(39) 輯,展開尖銳的批判並在此基礎上開展消費社會的視野呈現一系列符號編碼意涵, 其中以 1981 年《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做為對 post-Marxism 的反動。 J. Baudrillard 認為所謂符號編碼所複製的世界,是因為符號的「內爆」 (implosion),造成超真實世界的緣故,而朝向了物體支配一切的階段,第二階段 大致從 1976 年《象徵交換與死亡》至八十年代前期,包括研究「擬仿物」 (simulacra)、 擬像(simulation)、「內爆」、「超真實」(hyper reality/hyper real)等後 現代課題。. 第三階段則與現有的思想決裂,與現實本身決裂,由社會學走向形上學領域。 此一時期以 1983 年《致命策略》為分水嶺至 2007 年 J. Baudrillard 逝世為止。其 作品的表現,頗具有實驗色彩,其理論逐步朝向抽象虛無,並強調「客體具有至 高無上的力量」,學術發展方向,朝形上學軌跡前行。. J. Baudrillard 第一階段對消費社會的批判,除了挪用 T. Adorno 德國哲學的 思辯之外,也從 R. Barthes 符號學和 J. Lacan 精神分析理論及結構主義人類學為 框架演繹 H. Lefebvre 日常生活批判,在此一階段中,J. Baudrillard 關切消費社會 中物體系結構所產生的消費需求,藉由符號學與精神分析學重新揭示 Marxism 對 日常生活的批判 (Horrocks, 1998),第一階段思想,體現在《物體系》及《消費 社會》中。. J. Baudrillard 試圖從符號學,解讀社會的基本路徑(張天勇,2008:254),因 此,J. Baudrillard 第一階段理路,聚焦於雙重螺旋:透過符號學、精神分析邏輯、 生產邏輯的思想交鋒,向 K. Marx 思想靠攏、發展出 K. Marx 批判理論為圭臬的 思維。. 31.

(40) 以 K. Marx 生產理論為基礎,進行一系列的批判,J. Baudrillard 開始側重螺 旋的另一邊,進入到符號學的邏輯分析。在《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試圖針 對 K. Marx 使用價值及物質生產進行反省。. J. Baudrillard(1981),指出了資本主義體制中使用價值的社會意涵:. 在資本市場的體制中,使用價值是政治經濟學的王冠與權杖。. 因而,在資本主義市場體制中,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中介,只有交換價值 能存在資本主義社會當中。使用價值來自物質生產的思維,一旦物質生產進入到 消費社會中,物質生產就會被媒介生產所取代。因而,符號差異關係以及被符號 差異所生產出的意象,成為了主導的內涵,進而成為分析的基礎,物質生產邏輯 隱退,使得 J. Baudrillard 思想,得以進入到 post-Marxism 的思維國度中。. J. Baudrillard 在《生產之鏡》作品裡,透過 J. Lacan 精神分析學裡,鏡像理 論的概念,探究 K. Marx 生產邏輯,揭示 K. Marx 以生產,作為分析資本主義的 素材--資本主義生產僅只是虛幻,以作為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批判--如同意識 形態植入現實社會之中,造作人們的虛假意識,操弄人們的社會實踐,從中透視、 構建批判的基礎。. 通過了對勞動概念的批判、K. Marx 歷史唯物論人類學自然觀念批判、K. Marx 歷史唯物主義原始社會分析批判、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分析批判、Marxism 與政治經濟內在關聯批判,展現 J. Baudrillard 在《生產之鏡》書寫文本的關懷。 其中,歷史唯物論與社會批判理論,呈現了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框架,推論且 證成了資本主義社會具有正當性地位。當歐洲人類中心主義的主題,環繞在以「勞 32.

(41) 動」為基礎進行論述,總是以滿足政治經濟學所需的意識形態為中心,並進行建 置。 第二階段,則進入到消費理論思維。透過「擬象」 (simulation)表現符號與 真實世界的斷裂現象,這意謂「擬仿物」與「擬象」,已和任何現實脫離關係, 故而符號不再是指涉的物體,作為自我指涉的封建體系。根據M. Gane (2009:12), J. Baudrillard經由超真實自身的生產秩序以擬仿物(counterfeit)進行擬象秩序的系 譜學討論,吸納了E. Durkheim及M. Mauss人類學知識傳統 38進行符號學秩序的象 徵解構。. 對擬仿物進行操弄,使得擬象超越了再現,呈現比真實自身更為真實的「超 真實」(hype reality),社會現實與擬仿物在超現實中形成模糊的界線,產生了意 義的內爆(implosion),主體與客體、公與私、內與外,不但真假難以辨識--真 即是假、假又似真的底蘊下--二元論走向崩潰與瓦解。. 第三階段思想進路,致命理論倡議力道,遠超過批判理論。當客體的致命策 略被視之為強化形式,世界經由客體的狂放激情進行掌控,使得超真實的現象, 成為事物狂放行動的其中一種形式,此乃根據最壞(邪惡)策略而來。另一種則是 能量的解放與失去平衡現象,形成各種邊界的崩解,進而導致超政治現象,此一 過程,更重視崩解現象的強化。客體不再以傳統的素材製作而成,反而以嶄新的 同質化媒介為材料,使得客體之間的邊界線,逐步的消失殆盡。. 第三階段的最後一個主題,則呈現「擬仿」形式的秩序理論。當世界與規範 漸行漸遠,各種事件與現象,將在一個嶄新的空間中,以狂亂的形式出現,使得 各種基本原則和知識變得不完全確定。這是因為在後現代的景況中,「交換」已 38. 此處 M. Gane(2009:12~13)認為,J. Baudrillard 以符號學系統為基礎,挑戰 了「禮物」的形式, 並藉由符號學的秩序,顯現象徵的解構。 33.

(42) 顯得十分困難,使得「不可能交換」成為分析概念的基礎。J. Baudrillard 認為此 時一提出一個為世界所適應的理論,此一階段的思想,置啄於擬仿秩序(包括分 析符號交換、誘惑、致命策略、邪惡作為符號文化自身的秘密形式)及擬仿形式 秩序(進入到真實、客體與交換的命運,進行分析),呈現秩序現象,從而朝向超 現代性之間的分裂(參閱 Elliott & Turner, 2009)。. 參、 消費社會理論的學術背景. 此部分包含兩個層面,首先針對符號的蘊生及社會效應進行探析,另一個面 向,則透析消費社會理路的承接,以利於消費社會理論的理解與認識。. 一、符號的蘊生與社會效應. J. Baudrillard在消費理論中認為,生產併生出的驚奇,其緣由來自消費,當 社會整體由匱乏的生產轉而變成豐盛餘裕的消費社會之時,產品的消費特徵由生 產決定,強調以實用性及功能性商品為主,此時,商品的價值,依據生產此種商 品的社會勞動所決定,因而勞動價值成為衡量交換價值的基礎。39隨著財富增加, 社會富裕的結果,消費轉而朝向具符號意義及個性特徵加以發展,因而,商品的 使用價值,轉而成為被賦予符號的物 40。.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分析邏輯,主要表現在一系列書寫體系。上文中,討 論了 J. Baudrillard 思想前沿。進一步的,J.Baudrillard 早期的思想,對焦於豐盛. 39. 以生產為主導的社會,將消費的對象作為具有使用價值、功能商品、而消費品的價值由社會 勞動量來決定而具有勞動價值的客觀性,是以,功能性與客觀性論述,構作出以生產為主導社會 的消費特徵(張紅岭、魏新龍,2008:61) 。 40 在消費社會中,商品過剩將使的由「物」所掌控,轉而變成由「符號」進行操控。 34.

(43) 社會中,商品透過連串性意義,或透過擬仿,以便於誘惑、以引起對惰性的制約, 以便於在消費社會中的物體系結構,形成消費需求;需求成為意識形態建構的來 源,並據此開展更具精神傾向的消費需求意象,造就社會新活力與新氣象--新 社會生產--經由需求的擬仿,確立物品價值系譜。黃宏昭(1997:12~13)以 J.Baudrillard 媒介社會進行構築,環繞在現代化脈絡揭櫫媒體社會下的消費社會 圖像,從符號消費為主的媒介論述,轉入擬仿過度真實的社會,最後走進大眾媒 介中的內爆(implosion)。. 在《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裡,以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 J. Baudrillard 問題意識,以有別於 K. Marx 政治經濟學批判,J. Baudrillard 以符號交換價值與 K. Marx 進行對話,以打破 K. Marx 生產體系的使用價值,並藉此從符號的宰制, 進入到象徵交換層次。從《生產之鏡》關照 K. Marx 生產之鏡,轉而進入 J. Baudrillrd 符號消費之鏡,從而與 P. Bourdieu 進行當代消費論述競逐,互別苗頭。 而 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的概念,建立在符號與超真實論述,透過符號、影像真 實消逝,形成了比真實還要真實的超真實。. 透過符號支配,影像相形失色,超真實在消費社會,形構論述,躍然紙上。 J. Baudrillrd於 1983 年出版《擬仿》(simulation)之後,後續的作品,進入到符 號與超真實的論述--過度真實的擬像,呈現歷史質性--影像與真實社會關係 的歷史軌道 41,並繪製出擬像次序的螺旋效應以及橫越擬仿次序,透過死亡次序,. 41. 貼合於歷史的發展,黃宏昭(1997)指出,J. Baudrillrd 將表象(擬像)視為社會運行的核心基 礎,特別是從西方從文藝復興走入到工業革命再進入工業革命,共呈現三次序,而三次序卻與價 值齊平:首先為仿造次序,基於價值自然法則,符號從封建社會解脫出來,這使得各種符號得以 充分的競爭,文藝復興時期,Bourgeoisie 興起,符號因自由地生產,而能大量的增生繁殖,透 過對自然的仿造,符號真實的反應社會真實與自然,做到類似或相似,符號呈現再現的社會機制, 反應在美術、戲劇展示上,第二次序為生產次序,技術為宰制原則,表現出一致化、規格化及系 列性,此一次序表現在工業革命時期,產品的價值表現在市場的交換,而立基在價值的商品法則 上,機器化製作,作為人的延伸,產品的系列生產,表現在於同一性上,突破了仿造次序。人與 自然之間的關係,強調表象、模仿物與實物體之間的等同關係,此一時期表現存有,系列化產品 進行模型化均等的特質呈現,機械模仿及再現讓表象越來越清楚反應在攝影,而成為真實的替代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

• Examples of items NOT recognised for fee calculation*: staff gathering/ welfare/ meal allowances, expenses related to event celebrations without student participation,

•  Flux ratios and gravitational imaging can probe the subhalo mass function down to 1e7 solar masses. and thus help rule out (or

“…are no longer walled gardens with ‘keep out’ signs, but open and exciting hubs offering us an intellectually charged socket into which we can all plug when in need of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Co-developed by the Hong Kong Palace Museum and the Education Bureau, this teaching resource offers exciting learning content from the Museum's opening exhibitions that bring to

The Mahīśāsaka Vinaya says, “When the karman for the ordination by the bhikṣuṇīs alone is complete, gather the ten bhikṣuṇī teachers to bring the disciples

多年以來,我們發現同學針對交換生或訪問學生的規劃有幾種類 型:(1) 選擇未來行將深造的國家與學校; (2) 選擇一個可以累積壯遊行 旅的大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