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JEAN B 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探討

第三章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及其在博物館消費文化探究

第一節 JEAN B 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將針對 J.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進行討論,第二節 則針對博物館消費文化相關文獻進行探析。

第一節 Jean Baudrillard 消費社會理論探討

在消費社會中,商品符號化刺激消費,「消費不再以物品價值使用為目的,

而是轉變為以差異性的符號價值為目的」(Baudrillard, 1997),由此可見,消費不 是經濟行為,而是轉化為各種符號,以被差異化的符號為媒介的文化系統(Kellner, 1989)。

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發生的變化,在以消費為中心的社會中,

商品符號化而造就或刺激消費,發動欲望,消費行動者消費不再是以物品本身的 需求進行選擇而在於欲望與物品感性層面的訴求,消費不再以物的價值為使用目 的,而是以如何符號價值的差異為目的,物必須成為符號才能成為被消費的物

(Baudrillard, 1997)。因此物品除了具有有用的價值外,更在於符號的價值,商 品的設計、顏色、品牌、商品的廣告所塑造商品的價值。所謂符號價值差異是指 物所具有的符號差異,透過設計、品牌名稱的符號操弄、構成物的價值商品功能 差異化,形成差異的符號(星野克美,1988:23~24)。

F. Saussure 將符號以兩個結構加以構成:「能指」(Signifier)及「所指」

(signified),物呈現符號形式的意義,R. Barthes 在《神話學》以玫瑰花作例子,

52

將玫瑰花表示激情或愛情,玫瑰花就是「能指」,將此概念稱之為外延(denotation)

具有物的符號;激情或愛情就是所指,其概念為內涵(connotation)具有文化的 符號,形成「能指」與「所指」的「聯想是的整體」,而具備此種聯想的整體性 之構成,來自於符號(Hawkes, 1988:124)。因而,符號化的商品並不僅止於物 的必須性還必須具有意義,因而在消費社會中,物品呈現了以何種符號的意義被 消費。

被消費的物挑動著消費者的意識,而獲得消費者接受或喜愛,廣告對物品進 形符號化操作,廣告呈現的資訊符號,傳遞了商品情報;廣告的文化符號讓消費 者接受或喜愛廣告成為被消費的物;廣告對物品進行符號操作,物品呈現出風尚 及品味進而區隔了人們的社會界線,驅使人們進入到更高的消費物,廣告塑造並 創造了人們新的需要造就新的消費潮流,廣告發動人們感性訴求需要,而進入消 費。物品符號化後,物品從使用價值,進入到象徵價值,從外延概念,走進內涵 的層次。

廣告標示著享樂、舒適、愉快的形象,清教徒式的禁慾道德,全面性的進入 到享樂主義道德範疇,在消費社會中,物界定了社會意義;物約制了人們道德準 則;物成為社會秩序工具;物品品牌以象徵商品形式,卻無法以真正意義加以表 現,透過廣告炒作,指出了產品名字,流洩物品情感;物品反過來成為被控制對 象,因此,Baudrillard(1997)在《物體系》中一再指陳:「現代社會物品系統,

是一種符號的系統化操控活動」。

Budrillard(1997)指出:現代社會物品系統是一個符號系統。傳統物品與現代 物品的差異在於體現物體系統。現代性物品正是一個符號系統,我們面對符號系 統不僅被吸引,還被控制,符號系統反而過來規定現代生活,強勢加入新道德,

53

以對現代生活進行整體性組織63而進入到消費分析視域中。因而透過對「物」的 消費,人們改變了日常生活的社會活動與社會關係,也因此改變了我們看待自身 與社會事物的價值與觀點(羅鋼,2003;轉引自張婉真,2009)。

根據Lane(2000)觀點,J. Baudrillard消費世界圖像作為對Marxism批判的躍進,

Baudrillard開始面對現代、物的機械性,思索在物品之中,人缺乏主體性的意涵。

Baudrullard在《生產之鏡》(1975)、《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981),以 及Featherstone(1991,2009)將商品邏輯理論化。透過資本主義的情境,呈現

54

儘管如此,仍不失為對大眾文化及後現代主義旨趣的探究。可參看 Featherstone, M.

,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亦可參見 Featherstone 原著,(2009)。

趙偉妏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臺北:國立編譯館印行。

55

三、象徵交換的邏輯 四、符號價值的邏輯

由此,J. Baudrillard 消費理論思維,由 K. Marx 生產層面的仿效,轉而進入 到以符號為主的社會。在上述的四個邏輯中,如同 J. Baudrillard 為自己所作的辯 護:

第一部分是實踐運作邏輯,第二部分為等值之一,第三部分是正負情愫

(ambivalence),第四部份則為差異,或者是指出了有效的邏輯、市場的邏 輯、禮物的邏輯、地位的邏輯,物體假定出了指令(instrument)、商品

(commodity)、象徵 (symbol)及符號(sign)地位。只有最後一個是消費 的分類範圍。

J. Baudrillard以結婚戒指為例,指出物體的意義具有象徵關係。因此,物並 非作為消費的物,只有符號才能確定(determination),指令具有功能上的決斷力,

商業上的確定只被視為生產,當符號藉由流行的形式邏輯、藉由差異邏輯撤離時,

到如此程度時,才能獲得解放67。此一消費概念正是Baudrillard(1998:211~213)

在《物體系》一書中,對消費進行定義:

消費意義,是符號的系統化操控模式,物品成為系統中的符號,其身分的轉 換,也包含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變而形成消費關係68

抽象而出,自我消解並在它之中,自我消費。因而今日所有關於欲望、計畫、

,因而關係在符號物中

要求、所有的激情與所有的關係,被抽象化與物質化為符號以便於購買及消

67 參閱 J.Baudrillard,1981.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p.67。

68 J. Baudrillard 指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物品之中,並透過物品自我完成與自我消解。物品成 為人與人之間的中介者,因此被消費的是關係,既被指涉,卻又缺席,既被包含,又被排除,在 物品所構成的體系裡自我消費的是關係的理念,而體系就是在呈現它。

56 及科技媒介教育成消費者,如同前文本研究透過Frankfurt School 觀點直指出:

交換價值消滅了商品原先的使用價值,商品即刻的獲得了解放,而任意的採取虛 應了有關欲望、愉悅、情感與欲望滿足的消費經驗。參閱 M.Featherstone, 2009. pp.19~20。

72 透過 T. Adorno、G. Lukács、H. Lefebvre 觀點 J. Baudrillard 得出類似的結論,但透過符號觀點 指出消費必先受制於符號的操控,Ibid,.p.22。

57

出社會教育的養成或陶冶成效?博物館試圖帶來公民社會興趣之際,博物館施以 社會教育活動(如畫作、展示收藏品、展覽、座談會、導覽)是否呈現了某種順 從與聲望的指示?博物館的公民教育教育活動,開展出何種消費社會意義? J.

Baudrillrd 消費社會理論將對博物館公民教育折射出何種教育意義? 相關的提問 將成為本研究關切的主題之一。

物品以物件形式展示,具有消費文化意義。在此同時,也再現了證據功能,

似乎呈現了理性的框架,也意味著後現代社會場域底下,模仿與擬像,以數位化 社會規範進行主導,在此種概念意義底下,符號消費為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何種 可能的視野?相關的討論,將通過下一節的討論進行探究。

58

第二節 博物館消費文化探研

本節主要以消費社會觀點進行博物館學相關研究進行概要性討論。首先針 對以擬像、內爆、博物館論及相關文獻論述進行探索。其次針對博物館消費文化 相關文獻進行探討。

壹、擬像、內爆及其博物館論述與相關文獻探究

採取擬像、內爆概念,特別是通過傳播媒介為概念的討論,包括了黃宏昭

(1996)以 J. Baudrillard 媒介的觀點提出符號、擬仿與內爆,媒介以其不在場證 明,恣意任由符號增生,媒介再現擬仿物,再現擬像,而具超真實,符號帶來意 義內爆。

這樣的觀點促使嚴亮一、許肇源與林金城(2008)以鶯歌為個案進行研究,

思索擬像、內爆進行博物館論述。該文透過實質空間安排,覓尋地方文化產業博 物館論述:制度介入、人們在博物館空間的互動、象徵空間、陶瓷老街與陶瓷博 物館,在社會過程,經由文化形式,篩選、凝固出可被消費的商品,尤其是鶯歌 以「陶瓷文化」為主題,表現地方經濟發展為圭臬,卻在資本主義生產過剩、商 品無法銷售情況下,透過主題象徵,吸引參觀者,並依照不同的主題,企圖透過 廣告型態,擬仿出各種愉悅情境,以便於販售,透過 J. Baudrillard 擬仿的觀點,

指出博物館為鶯歌文化的擬仿物,結合真實與想像地卻挪用了鶯歌文化想像透過 打造國際化思維打斷與在地文化接軌,解說員成為傳達博物館意志的宣傳者,資 訊的流動呈現片斷隔離了地方文化,阻卻社區之外,吶喊的真實聲音。

59

陳宗盈(2003)以運動及時裝的內涵,說明影像外爆73的五個特質:顯出 v.s.不顯、外露v.s.不露、另類v.s.主流、陰柔v.s.狂野、彩同v.s.驅同的反動以完成 身心交融在外爆的意涵下,顯見意義內爆74具有的蘊含:運動時裝吞噬了原有的 價值並將其毀滅,正因為毀壞的肇因源於時裝風格的興起,當時裝透過不真實的 呈現卻被誤以為其為真實的一面,「運動時裝」經由擬仿時裝的樣式,以引誘後 現代男女;運動時裝收編且吸納了舊有的意義,從而進入到仿擬的模型中以內爆,

在消費社會中--「運動」場域,隱然存在了上級階層與下層階級的界限,美學 的擴散、更迭與延伸,全然的成為意義內爆--「運動時裝」通過耗盡自身,從 而展現運動時裝風格。

擬仿與擬像構成的消費社會圖貌,透過消耗自身,而再結構化意義。文化商 品通過媒介愉悅的形象,再現商品文化意涵。上述觀點指出了可消費的商品通過 文化的包裝呈現了「比真實還要真實的超真實」(Baudrillard, 1983),不真實遭到 誤認為真實導致擬仿物任意的通過誘惑,將舊有的意義進入模型中形成意義內爆,

開展出全新的潮流、時尚、風格與社會品味。

貳、符號消費觀點下的博物館消費文化論述

吳靜欣(2006)從符號消費的觀點通過對廣告、媒體、商品的討論造成商品 與視覺因素形成的象徵性意義,林信宏(2003)以廣告中符號消費現象,指出了

吳靜欣(2006)從符號消費的觀點通過對廣告、媒體、商品的討論造成商品 與視覺因素形成的象徵性意義,林信宏(2003)以廣告中符號消費現象,指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