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一、學校教育實務的省思與建議

(一)對外籍配偶子女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

外籍配偶通常擔任學童主要照顧與教養的工作,卻因為國籍文化不同,說話 口音影響、閱讀與識字方面的能力不足等,無法有效督促學童學習。因此,研究 者認為,教師必須擔任更多學童認知學習的指導工作,以彌補外籍配偶子女家庭 教育資源的缺乏。另外,學校老師是否可以在外籍配偶子女發音的問題上給予更 多的協助或給予正確的觀念,避免外配過於緊張,造成太大壓力甚至自責。

(二)暢通親師溝通管道

學校及教師應思考學校的各項溝通管道是否完全暢通及被利用,如教師是否 確實進行家庭訪問,訪問時是否與目標對象達成互動,即是否能夠與外籍配偶及

其先生約定進行家庭訪問;班級親師座談會等相關親師活動的舉辦,除活動主題 考量外籍配偶的需求之外,辦理時間是否能顧慮到與家長工作時間錯開,讓外籍 配偶能更放心、更有機會參加學校的活動;面對與外籍配偶親師溝通,對於老師 或家長誰應主動沒有固定模式,研究者認為溝通是雙方意見的交流,有任何意見 的一方均可主動表達尋求溝通的意願,並應視外籍配偶的個別需求有所不同,如 本研究中的阿紅會常常覺得不好意思麻煩老師,其教師就應採取主動溝通模式。

(三)規劃多元國際教育的相關課程與活動

學校可透過不同國籍的外籍配偶,推動親師合作,規劃多元國際教育的相關 課程,例如:語言、文化與美食烹飪等。讓師生藉由不同國家的文化情境,從中 感受不同的文化特色與風俗民情,透過親師雙方的接觸與了解,進而增進親師溝 通的機會,促進進親師溝通的效果。

(四)給與公平的溝通機會,避免標籤化

探討外籍配偶的親師溝通,並不是要將它視為問題來看待,更不應將外籍配 偶與外籍配偶子女標籤化,我們期望的是學校教師以更多元的理念,面對與外籍 配偶親師溝通的問題,並給予同理且公平的溝通機會。

二、未來相關的研究

本研究對象的選擇採立意取樣,主要從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選擇四位具有代 表性的外籍配偶為主要對象進行研究,其母國國籍分別為中國、越南、印尼、泰 國,後續如有相關研究,研究對象可考慮在在台灣不同地區城鄉差異中選取,也 可在國籍、母國受教育程度、來台時間長短、來台學習經驗、及家庭關係等對親 師溝通的影響、或將研究對象加入學校教師做進一步的探究。此外,未來尚可就 本研究結果延伸下列幾個方向繼續探究:第一、外籍配偶子女的飲食習慣是否受 到外籍配偶母國飲食文化的影響。第二、外籍配偶子女的發音問題與外籍配偶語 言隔閡的相關性。第三、外籍配偶家庭成員(先生、公公、婆婆)參與子女教養 與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成效之間的關聯性。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內政部(2008)。人口政策資料彙集。台北市: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

史慈慧(2007)。以學前教師觀點探究與外籍配偶家長親師溝通之經驗。樹德科技 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朱珊妮(2002)。一個幼稚園班級中親師溝通的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江芷玲(2008)。越南籍新女性移民跨文化語言學習策略的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吳清山、林天祐(2005)。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資料月刊,135,156。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月刊,441,6-12。

吳雅玲(2004)。新台灣之子的學前教育契機。師友月刊,441,13-16。

吳俊緯(2004)。展臂迎新—談外籍新娘教育。師友月刊,441,17-19。

吳伯珊(2004)。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 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瑞華(2006)。新移民女性的親師溝通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林怡君(2008)。外籍配偶來台生活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東縣。

林憲連(2007)。台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 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3)。Ranjit, Kumar 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 南(Research Methodology-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台北市:學富。

胡珍瑜(2006)。一位幼教師親師溝通觀點與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徐綺穗(1996)。從人際溝通的互動模式探討親師溝通的障礙與對策。國立台南師 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9,207-227。

徐藝華(2004)。他們不是過客—努力紮根的新台灣子民。師友月刊,441,26-33。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市:左岸。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張芳全、陳冠蓉、那昇華、陳滄鉦、林永盛、洪毓埍、柯淑慧、蕭玉盞、李健銘、

蔡瑞芳、施奈良、張樹閔、林維彬、何佩憶(2007)。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台 北市:心理。

張錦霞(2007)。臺北縣國小教師與新住民親師溝通的困境與因應策略。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6)。中華民國教育年報 94 年。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8)。中華民國教育年報 96 年。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2007)。新移民子女教育。台北 市:冠學。

陳伶姿、游宗穎(2005,10)。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教育輔導之行動研究。載於國 立台東大學、台東縣政府教育局舉辦之「國立台東大學 2005 年行動研究研討 會」會議論文集(頁 67-100),國立台東大學。

陳靜音(2005)。學校班親會的經營。教育資料月刊,135,14-25。

陳智華(2008,3 月 8 日)。國中小新移民子女首破十萬人。聯合報,C4 版 陳嘉芬(200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與親師溝通之研究。慈濟大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郭素文(2004)。運用班級通訊電子報促進親師溝通。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 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木蘭(2004)。為新弱勢族群撒播希望的種子。師友月刊,441,20-25。

黃建銘(2005)。外籍配偶親師溝通之研究-以幼托園所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 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曾俊凱(2002)。台北縣國民小學親師合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 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楊惠芳(2008,3 月 8 日)。輔導新住民子女,別標籤化。國語日報,2 版。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8)。Jack R. Fraenkel,Norman E. Wallen 著。教育研究法:

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台北市:心 理。

趙聖秋(1998)。國民小學家長與親師溝通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齊君蕙(2006)。新住民家庭母親對子女教養方式與子女園所生活適應之研究~以 台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熊顥芳(2007)。宜蘭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蔡茗湘(2007)。彰化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人格特質、父母管教態度、班級氣氛 與心理困擾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劉美慧(2008,3 月 27 日)。多元文化教育,擺脫偏見。國語日報,13 版。

劉懿瑩(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師互動方式關係之研究。國 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如玎(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教養子女經驗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謝鴻隆(2003)。國民小學親師互動師之個案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民小學為例。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鐘重發(2004)。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蘇福壽(1998)。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親師衝突因素及其處理方式之研究。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芳儀(2007)。一樣的婆婆 不一樣的媳婦 ~~台灣籍婆婆與其外籍媳婦的相處互 動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二、網路資料

內政部(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專案報告。2008 年 12 月 28 日,取 自 http://anan6.webnow.biz/china/paper/paper.htm

內政部(2008)。台閩地區各縣市外藉與大陸配偶人數。2008 年 12 月 28 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OutWeb/ch9/f9a.html

邱汝娜、林維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 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2007 年 12 月 8 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19/cdj.htm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3)。幸福的彼岸?新移民女性影展。2008 年 12 月 8 日,取自 http://www.ws0.taiwane.com/awakening

教育部統計處(2008)。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統計(94~96 學年度)。2008 年 12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教育部統計處(2008)。國中國小-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就學人數。2008 年 12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小姐您好:

感謝您願意接受訪問。以下是本研究目的及過程等相關細節,在您分享寶貴

感謝您願意接受訪問。以下是本研究目的及過程等相關細節,在您分享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