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及結論,提出以下具體建議供家庭、教育單位及未 來研究之參考。

一、家庭教育方面

(一)父母應給予適時反應與要求,可提升幼兒的情緒能力

從文獻探討及本研究結果得知,母親教養態度「反應」層面對幼兒情緒能 力「情緒察覺與辨識」、「情緒的理解」、「情緒的表達」、「情緒的調節」層面都 有預測力,因此,為人父母在養育兒女時,除了要有ㄧ致的教養態度外,建立 適當的期望水準,營造關懷、和諧的家庭氣氛,經常給予幼兒愛、鼓勵及溫暖,

隨時和子女溝通,子女較願意接近父母,以父母為學習榜樣,子女便能提升其 情緒能力。

(二)參與相關親職講座或研習活動,提升父母本身之情緒能力

本研究結果得知,父母的教養態度與幼兒情緒能力有顯著相關。平常父母 為了家庭忙於工作而疏於吸收關於教養子女的新觀念,因此,父母有必要多參 與親職講座或研習活動,吸收新知識,讓親子間有良好互動和溝通。父母應以 身作則,提升自己本身的情緒能力,與子女互動中,父母情緒表達方式對子女 影響甚大,若能以身示範適宜的情緒運用方式,建立正向思考解決問題態度,

將有助於情緒能力發展。

二、教育單位方面

(一) 重視幼兒情緒問題,安排情緒教育課程

除了日常生活所發生的情緒相關事件,進行隨機教學外,幼稚園老師還可 創造適合的教學環境,藉由課程上的設計,將情緒教育融入其中,並實際執行。

另外本研究發現,基隆市幼兒情緒能力在情緒的察覺與辨識、情緒的表達兩個 層面表現頗佳,而情緒理解、情緒調節層面較其他情緒能力為低,因此,需要 父母、老師把握平日隨機教育,了解孩子的需求而給予輔導,以培養孩子的情 緒能力。

三、未來研究方面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在樣本抽樣上是以基隆市公私立幼稚園的幼兒及其母親為對象,在 樣本上受限於人力、物力及時間的關係,雖已依照行政區域進行抽樣,仍無法 推論到基隆市以外及做更廣泛的解釋。未來研究者可以進一步擴大地區範圍加 以比較分析。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李宗文(2003)的「母親教養態度問卷」及簡 淑真和郭李宗文(2006)編製之「3-6歲幼兒情緒能力發展量表」,沿用學者編製 好的標準化現成問卷及量表,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另外發展一份適合父母填寫 之幼兒情緒能力研究工具。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量化的統計方法,此法雖可蒐集到廣泛資料,卻不易深入了解因 果關係,填答時難免受限於社會期待影響,回答時無法反映真實狀況或受測者 無法明白題意內容,而影響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如果輔以直接觀察、訪談,以 質的研究做深入探討,補量化研究之不足,如此使研究結果更為客觀。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秀枝(2003)。兒童氣質與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 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春展(1998)。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財印(2000)。國中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珮玲(1994)。父母教師知覺之幼兒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探討。台北 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317-342。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文慈(1997)。情緒智力(EQ)意涵的再解析。諮商與輔導,136,2-8。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武典、林繼盛 (1985)。家庭與學校聯繫程度與兒童學業成就和生活適應。

師大教育心理季報,15,127-138。

吳承珊(2000)。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市:知城。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萬春(2006)。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宗文(2002)。Baumrind 的教養方法和中國教養方法探討。國教之聲,34(2),

8-13。

李宗文(2003)。城鄉幼兒母親教養型態及相關變項之比較研究。台東大學教 育學報,14(下),173-196。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雅怡(2003)。年級、城鄉別、出生序、建設性思考、情緒能力與國小高年 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

李瑞玲、黃慧真、張美惠(譯) (1998)。Goleman,D著。EQII:工作EQ。台北:時報。

李蕙美(1992)。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情緒穩定及行為困擾影響之比較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珮文(2001)。宜蘭縣國中生父母管教態度、英語焦慮與英語學習動機之關 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阮淑宜(1991)。學前兒童情緒與認知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4,87-94。

初正平(1974)。雙親態度與幼兒之創造能力:文化間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

16,53-72。

林文婷(2008)。幼兒教師情緒智力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 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正文(1981)。父母教養態度與少年犯罪行為困擾之關係。台南師專學報,

14,121-160。

林玉萍(2005)。國小高年級兒童情緒能力、父母管教方式與利社會行為之相 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市。

林芊妤(2003)。兒童理解多重情緒能力、隱藏情緒能力與同儕地位之相關研 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怡君(2007)。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依附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一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佳薇(2008)。母親教養態度改變之研究。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彥君(2003)。照顧者的情緒智力、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及其人際關係之探討。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律娜(2005)。學前融合班幼兒情緒能力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昭慧(2000)。幼兒在幼兒園中情緒調節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 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娟娟(2004)。幼兒的情緒調節---在小群生活事件中的探究。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淑燕(2005)。青少年父母教養方式、人際關係與寂寞之相關研究一以高雄 市立高中職學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親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方式和子女行為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72,41-47。

林惠雅(1999a)。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 :內涵意義之探討。應 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惠雅(1999b)。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二):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

應用心理研究,3,219-244。

林惠雅 (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 解析。台北市:五南。

幸曼玲、簡淑真(2005)。國民教育幼兒班課程綱要能力指標專案研究。教育 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洪巧(2006)。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社交技巧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信安(2002)。海峽兩岸國小獨生子的人格特質與父母管教方式之比較。國 立臺南大學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洪蘭 (譯) (2000) 。Judith, R. Harris著。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台 北市:商周。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 係與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南市。

柯佳美(2004)。高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 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孫敏芝(2010)。提升兒童社會情緒能力之學習:美國 SEL 教育方案經驗之啟 示。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99-116。

孫碧蓮 (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玉梅(2006)。外籍母親管教方式與幼兒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振堃(2001)。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私 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文琪(2007)。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生命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 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美惠(譯)(1996)。D. Goleman 著。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台北市:時 報文化。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東華。

張庭枝(2003)。做孩子心靈地圖的導航員-嬰幼兒情緒教育。蒙特梭利,45,

張庭枝(2003)。做孩子心靈地圖的導航員-嬰幼兒情緒教育。蒙特梭利,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