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華為的成長及國際化策略分析-動態能力觀點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公里國家光傳輸幹線的訂單;又在 2003 年,華為在獨聯體國家銷售額超過 3 億 美元,乃是獨聯體市場國際大型設備供應商名單之一。

截至 2012 年底,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 100 多個國家,固 定網絡產品及解決方案以應用於全球 top50 運營商中的 45 家,並實現規模進入 日韓、歐洲、美國等已開發國家;路由器進入並服務於 20 多家國洲主流運營 商,保持市場領先優勢。華為在多年努力經營下,逐步贏得國際市場的認可。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一、產業內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之角色(軟硬體整合)

本研究建議就華為目前的現況而言,主要仍以硬體設備及硬體解決方案之 提供為主,隨著雲端技術及軟體應用的發展,未來勢必要進行產業角色的再定 位,而不再是定位在以硬體方案提供的角色來經營。未來對於華為而言,由於 開始跨入消費性市場的經營範疇,未來的成長關鍵將聚焦在消費市場的經營,

有別於過去 B2B 的模式,再加上過去幾個成長時期所累積的市場經驗,華為應 加入更多消費者服務的元素,藉由服務的提供來加值產品所能為消費者帶來的 附加價值,藉以提升顧客的轉換成本。

具體而言,本研究建議華為應重新定位為產業內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的整合者角色,整合硬體方案及軟體應用方案,過去華為的強項在於 硬體解決方案的提供,然而未來在跨入消費者市場後,軟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將 是價值再創造的關鍵,而這正是目前華為較欠缺的能力。

對於華為而言,過去在硬體端所累積的營運知識、經驗及技術能力,讓華 為得以成為電信解決方案的整合者,未來在終端手持裝置的佈局,華為獨缺的 是提供軟體應用方案的能力。藉由硬體規格的提供,再加上軟體應用功能的推 陳出新,將有助華為整合內、外部資源,藉以提供消費者更多加值型的服務及 資訊,掌握消費者的需求,甚至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例如華為可藉由長年 累積之研發技術能力開發多元的手持裝置,結合多元化之軟體應用程式開發能 力,以滿足顧客對產品多樣化的需求,未來消費性市場的價值創造關鍵,將取 決於誰掌握了軟體開發能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創新商業模式的形成除了來自於內部資源的重組之外,更結合各個不同之 利害關係人的資源,進而形成一種跨越組織疆界的營運模式。顛覆過去產業的 經營思惟,創造經營模式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雖然此低成本研發模式為華為帶來短期的競爭優勢,隨著時間的演進、新 進者不斷的加入,技術範疇轉變、顧客需求轉變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等,都將 讓華為過去成功的模式受到挑戰,若再執著於過去成功的模式,勢必將讓公司 陷入核心僵固的危機。

雖然華為的研發人力成本較低,但從原始階段啟動開發的模式,導致產品 研發效率低,而且在產品交付後由於出現的問題較多而導致產品的總體成本 高,研發流程過於冗長,研發速度受到影響。強調低成本研發模式已不具備形 成從端到端的競爭能力。尤其近幾年,華為在銷售收入成長的同時,其利潤率 卻在大幅度下降中,顯然其低成本研發的優勢正面臨困境。

隨著華為開拓國際化之路,相關成本勢必將比過去更高,除簡單產品形態 外,所需要的服務品質和交貨能力要求更高,成本考量愈加明顯,包括相關器 件採購、全球化資源配置、財務成本、市場營運成本、訂單交付成本、全球運 籌成本等。目前在全球電信市場中,主要市場北美和西歐即佔 70%以上的市場 份額,當中有 9 成以上的主要運營商都集中在此,對於期許成為世界級電信設 備商的華為而言,應無法僅以低成本優勢來維持第三世界的份額,更應著眼的 是主流市場。對於現階段的華為而言,追求成長的關鍵應在於商業模式的銳 變。

商業模式的創新惟有持續不斷的進行,才得以確保競爭優勢的延續,而商 業模式的持續創新可以透過有系統、有架構的方式來重覆進行,進而達到價值 極大化的目的。一般而言,商業模式的持續創新流程,通常要注意幾個要件,

首先,便是要明確的了解既有市場之顧客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顧客想要解決什 麼樣的問題?;其次,當確定顧客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之後,就要開始針對這個 目標,擬定可行方案,同時考量是否能夠獲利;最後,開始整合執行方案所需 資源,以及內部運作流程。

總結上述,維持華為持續成長的主要因素將不再是成長空間,而是來自於 必須讓商業模式的創新形成一個可以被重覆運作的過程。

三、 華為未來的接班計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人力資本理論的主張,具有技能、知識與能力的人力資本可提供企業 經濟性價值,同時企業亦會致力於投資人力資本,以增加組織成員的技能、知 識與能力,藉以提升成員的生產力與競爭力,並對組織產生正面的貢獻。尤其 是高階管理者往往是企業營業決策的主要重心,決定著公司未來經營的方向,

且普遍高階管理者亦是公司內部知識匯聚及擴散的核心。

不管大型或小型企業,企業發展中本來就會有很多問題,然這策略藍圖存 在領導人的腦海中。回過頭看華為 10 多年發展路徑軌跡,可以發現華為接班人 的選擇方向大致已確定,僅是具體人選尚明朗化。任正非所選的將是一條出人 意外且又充滿必然性的道路。

1995 年華為成立後的第八年,正是華為發展史上有重要的階段性突破發 展。這一年,華為年度銷售額達到 15 億元;同時,過去中國通信設備廠商的規 模不一,水準也式参差不齊情況下,華為在 1993 年自主研製數位程式控制交換 機設備,也在這一年開花結果,確定在中國廣大農村通信市場主導地位。華為 強大的市場能力,即是華為引以為傲的市場深入策略。然任正非在這次深深體 認到華為真正的競爭對手並非國內廠的同業,而是國際一流的通信設備廠商。

任正非具有宏觀的思維,認為欲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存活、脫穎而出,規模與 市場佔有率的擴充皆是重要要素。因此,體認到制度化建置與人才培育,成為 企業成長穩固與否之重要關鍵。

企業初期的發展主要是靠企業家的行為來掌舵企業,抓住市場機會,奮力 牽引;當進入發展階段,則重心應倚靠規範性的管理及管理的人才。正因如 此,華為聘請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起草「華為基本法」,藉此將企業成功的基 本原則和要素系統化、規範化、制度化,將企業家的智慧移轉成企業智慧資 本,不斷永續傳承,將接班人問題持續列為未來持續成長的重要課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于卓民,李吉仁及陳厚銘(2007),「邁向企業與管理研究的永續成長-台灣企業 與國際競爭力-專刊引介」,台大管理論叢,第十八卷第一期,5-20。

吳昭怡(2007),「天下 1000 大,明日企業質變,擺脫微利惡夢」,天下雜誌,

371 期,56-64。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麥田出版,台北市。

吳思華(1994),「策略九說-第六說:互賴說(上)」,世界經理文摘,第 91 期,

94-102。

吳思華(1994),「策略九說-第六說:互賴說(下)」,世界經理文摘,第 92 期,

76-87。

賴明政(2000),「組織資源、成長類型與成長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興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台中市。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英文部份

Aaker, D. A.(1984). Developing business strategies. New York: Mcgraw-Hill, 35-36.

Ansoff, H.I.(1965). Corporate strategy. New York, NT: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Boag, D.A. and Dastmalchian, J.(1998). Growth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i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7(4), 329-336.

Barney, J.B.(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Dyer, J. H., and Singh, H. (1998).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4), 660-679.

Eisenhardt, K.M.(1989).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a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 532-550.

Gulati, R., Nohria, N., and Zaheer, A., 2000. Strategic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4), 361-374. Kraaijenbrink, J., Spender, J.-C., & Groen, A. J. (2010).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its Critiqu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36(1), 349-372.

Hoopes, D. G., Madsen, T. L., & Walker, G. (2003).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why is there a Resource-based View? Toward a Theory of CompetitiveHeterogeneit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 889-902.

Hung, R. Y. Y., and, B., Lien, B. Y. H., McLean, G. N., & Kuo, Y. M. (2010).

Dynamic Capability: Impact of Process Alignment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ulture on Performance.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5, 285-294.

Leonard-Barton, D.(1992).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Boston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ynskey, M.J.(1999). The transfer of resources and competencies for develop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The case of Fujitsu-ICL.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11(3), 363-3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Markides, C. C. and Williamson, P. J.(1994)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core competence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149-165.

Newbert, S. L. (2007).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An Assessment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8, 121-146.

Penrose, E. T.(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 NY:John Wiley and Sons.

Prahalad, C. K. and G. Hamel(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 79-91.

Peters, J.(1993). On growth. Management Decision. 31(6), 18-20。

Peteraf, M. A. (1993). The c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anl, 14, 179-191.

Penrose, E. T. (1995).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 John Wile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9)

Porter, M. E. (1996). What Is a Stratey? Harvard Busines Reivew, Noverber-December, 61-78.

Priem, R. L., & Butler, J. E. (2001b) Tautology i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externally determined resource value: further com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 57-66.

Priem, R. L., &Butler, J. E. (2001a) Is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ivew, 26, 22-40.

Sanchez, R., Heene, A. and Thomas, H.(1996). Dynamics of 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new strategic management. Oxford, UK:

Pergamon, Elservier Science Ltd., 1-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Teece. D. J. (2007).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8, 1319-1350.

Teece, D. J., Pisano, G. and Shuen, A.(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7), 509-533.

Wang, C. L., & Ahmed, P. K. (2007).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9(1), 31-51.

Wang, C. L., & Ahmed, P. K. (2007).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9(1), 31-51.

Wernerfelt, B.(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 171-180.

Yin R. K. (1981). The Case Study Crisis: Some Answer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6(1), 58-65.

Zaheer, S. (1995). Covercomeing the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8(6), 43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