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比較 Kahn 等人(1964)「角色情節理論」與 Bandura(1994)自我效能 理論梳出,運用於工作職場職員扮演的角色,是否受組織行為影響其存在 的職場環境,角色壓力與自我效能的產出與選擇途徑的差異面向。

前者認為工作經驗與反應效應,會從壓力傳遞者轉換為壓力接受者,

受人格特質與心理特質差異性影響,個體對壓力的反應產生不同認知與衝 突。後者提出自我效能就如人們有信心(belief),產生能力去規劃不同層 次的效果,信心會驅動認知、動機、表達情感與為選擇做決定的四種過程,

獲取組織資訊進行自我調適。

研究者對於理論評析如下,角色與自我都是個體的意思,而壓力與效 能兩者共同擁有動機(motivation)的因子,無論正向或負面其意志都是堅 定的。其次,從角色壓力或自我效能都具有自我決定~前進或退縮的能力。

面對壓力,角色透過複製或練習「經驗」,以滿足組織期望或家庭期望,其 關鍵內在驅動(drive)系統。兩者差異在於來源不同,角色壓力受外部環境 迷惑的問題影響刺激,壓力油然而生,其產出如秒殺光速。而自我效能的 為內在激勵因子,間接受外部環境影響產生效果,改變或產出效果較為緩 慢。

再者,既然壓力無處不在,研究者認為壓力乘載量,因生活經驗不同 具有個別性差異,如莊子逍遙遊闡述「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 無力;風之積也不厚,擇期負大翼也無力」,壓力球的大小與行進的速度對 自我效能產出而言,具有激發能量的效益。

綜合角色壓力與自我效能問卷分析,首要呈現公務員工作經驗的資歷 對本研究單位陸委會所屬相關單位的公務員,是具有顯著影響程度,其次 為時間管理議題。

85

值此,本研究對未來建議如下:

一、對組織面之建議

組織創造新構想~尋找快樂的遊戲 ;政府對行政服務引新公共管理理論 講求績效,對高壓力單位企求產出高效率,組織應體認成就大壓力越大的 事實,應積極協助個人顯著性的提升績效表現,享受工作與生活。在激烈 競爭的高速環境中,積極追求上進的人如何有卓越的表現,還要兼顧高品 質的生活安排。

(一)彈性規劃分齡工作:由於「年齡」與「時間分配壓力」有顯著差異,

應由機構面檢視高齡成員工作性質之妥適性(依據能力與精神狀態進 行工作分派,能力與精神狀態佳者分派需經驗判斷的工作,能力與精 神狀態不佳者分派不需花費太多腦力之例行業務)

(二)工作定位與使命:由於「年齡」與「角色衝突壓力」有顯著差異,建 議機構應協助青壯齡成員釐清工作定位與使命(依據研究結果發現,

年齡介於 31-40 歲之青壯齡成員與角色衝突壓力差異最大,20-30 歲 年輕成員與角色衝突壓力差異次之,而 41-50 歲中年前期成員與角色 衝突壓力差異居三。

本研就發放問卷時,雖未同時進行深度訪談,但分析此項研究結 果,推估青壯齡成員可能須同時肩負家庭角色、承辦業務角色、基層 管理角色、以及追求突破尋求未來發展角色之諸多複雜角色衝突壓 力,故須於職場上助其釐清明確工作角色,同時輔其建構未來發展藍 圖,期能以實際輔助制度之建構,緩和該年齡層之成員)

(三)賦予員工適度期待:由於「年齡」與「組織期待壓力」有顯著差異,

又依據研究結果顯示,20-30 歲年齡員工與組織期待壓力具有最大之 差異存在,分析此項研究發現,可能因此年齡層員工多為資淺員工或 新進員工,組織以及同儕皆可能對此類員工期待較大,期待新進員工

86

能盡速了解自身業務,同時理解機構運作流程與核心價值,期能運用 最短時間,輔助新進或資淺員工融入機構,共同處理業務,甚或能引 進新型態工作動能,故而可能促使 20-30 歲年齡員工與組織期待壓力 具有最大之差異存在。

組織賦予年齡較輕員工期待,實屬正向激勵之運作形態之一,但 亦須注意運作工具與方式,宜採循序漸進、妥適性,以及人性化方式 進行,若操之過切或運作型態過於僵化或粗操,將恐獲適得其反之效 果。

(四)建構員工相互學習機制:由於「年齡」與「外在自我效能」,以及「年 齡」與「內在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同時依據研究結果發現 61 歲 以上員工與外在自我效能有最大差異,分析可能基於員工自身工作資 歷之累積,不僅可能已掌握例行業務之運作流程與各項技巧與細節,

同時亦可能依據經驗,足以針對突發狀況或危機事件採行妥適之因應 之道,故形成該年齡層員工與外在自我效能之差異較大。

同樣狀況,研究結果發現「教育程度」中「研究所」與「內在自 我效能」具有較大之顯著差異,而「工作年資」中「工作 6-10 年」

與「外在自我效能」有較大顯著差異,同時「工作年資」中「工作 10 年以上」與「內在自我效能」有較大顯著差異;分析該等結果皆可能 基於高學歷培養技術型職能員工,以及工作資歷較長者閱歷越豐富,

故而與自我效能之關連性較強。

建議組織應珍惜資深員工、高學歷員工,以及工作資歷較深員工 之工作經驗與歷練豐富之專業素養,建構員工互動學習平台,促使資 深員工有機會與其他員工分享多元經歷,或危機事件處理策略,以利 組織內所有員工進行相互學習,提升員工專業職能與實務操作知能,

期能增進所有員工之外在自我效能。

87

(五)關懷員工家庭生活:由於「獨居」與「組織期待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同時「雙薪家庭」與「外在自我效能」以及「內在自我效能」皆有顯 著差異;分析獨居員工可能需獨自面對生活與工作壓力,易於對一般 組織期待造成其壓力極大化,為主要壓力源;又觀察雙薪家庭與外在 自我效能,以及內在自我效能之差異較大,可能基於雙薪家庭之經濟 基礎穩固,同時具備家庭支援增能,故可能與自我效能產生較大差異 與關連性。因此,建議組織文化面除應監督員工工作績效與表現之 外,更應適度關懷員工家庭生活,促使員工建構社會多元化、多向度 之生活學習,而非僅著重工作單一向度之生活。

(六)協助員工掌握工作定位與方向:由於「教育程度」中「研究所」與「角 色衝突壓力」,以及「時間不足壓力」具有顯著差異,同時研究結果 顯示其差異性較大。分析產生此種研究結果,可能與陸委會所屬相關 公務員學歷提升有關;研究所學歷員工可能因接受學術研訓練,於實 際工作時,基於深入研究之精神與態度,以學術研究方法,運用於實 際工作上,故而形成與「角色衝突壓力」,以及「時間不足壓力」具 有顯著差異性存在之結果。

建議組織協助員工,釐清實務工作之核心需求,以及工作期程之 緊迫需求性限制,建構督導體系輔佐員職掌控時間與理解實務工作之 定位與方向,並助其於工作場域上適度發揮研究分析之專長。

(七)組織提供在職訓練:由於「教育程度」中「專科」與「組織期待壓力」

具有顯著差異,同時具有較大之差異性,分析專科學歷員工可能仍需 增強基礎知識與業務專業知能。

建議組織應建構完備員工在職訓練課程,針對不同學歷背景員 工,以及負責不同業務員工,應提供一套足以符合各種不同員工需求 之在職訓練課程,鞏固員工職能,俾利業務成效蒸蒸日上。

88

(八)協助員工進行時間管理:由於「工時」中「工作 51 小時以上」與「時 間不足壓力」具有較大之顯著差異,分析可能基於員工時間管理有改 善空間,故建議組織應積極輔助員工學習時間管理,例如於員工在職 訓練課程中安排時間管理課程,或經由例行會議進行員工經驗分享等 方式,促進組織員工學習正確時間管理策略與概念。

小結,組織首要表現為轉化壓力為助力以產出組織效能,從問題排 序辨識衝擊。其次為角色定義從組織任務分發起始,為個人工作目標。

莎士比亞曾說「在世界是個巨大舞台,每個人終其一身將扮演各種不同 角色,在舞台上盡情與同台演出的演員,玩一場快樂的賽局遊戲。」拋 棄習慣與墨守成規的慣性行為與決定;抓住事務的輪廓,促使自己成為 職場探險家、藝術家;讓工作與生活如畫布更具創造性,有效的鍛鍊表 達能力與提升做事技巧。培養積極敏感的「探究之心」,增強公共性的 服務策略與拓展服務藝術,公務人力訓練改革培力集體腦力激盪,,維 護公共利益的新思維,取代僵化的依法行政制度。

二、對員工面之建議

時間管理由基礎做起,家庭、休閒與工作為等邊三角形平衡關係,當 一方失調或是比重不平均都會使個體角色產生壓力,壓力管理為規律性等 長的時間分配,以完成對的事情。

(一)彈性商議適齡工作:由於「年齡」與「時間分配壓力」有顯著差異,

高齡員工應踏實並積極評估自我工作能力優勢與劣勢,以及其他工 作狀態,例如身心狀態等因素,並適度向機構主管提出討論,商議 適齡工作內容,俾利組織整體管理同時兼顧員工個人需求與業務順 利推展之需求。

(二)自我定位與排序:由於「年齡」與「角色衝突壓力」有顯著差異,

又依據研究結果發現,年齡介於 31-40 歲之青壯齡成員與角色衝突

89

壓力差異最大,20-30 歲年輕成員與角色衝突壓力差異次之,而 41-50 歲中年前期成員與角色衝突壓力差異居三。

壓力差異最大,20-30 歲年輕成員與角色衝突壓力差異次之,而 41-50 歲中年前期成員與角色衝突壓力差異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