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自從 1977 年由 Bandura 提出 之後,在許多學術領域皆已有非常多的相關論著與研究,例如檢驗各 種專業人員(教師、護士或社工)或服務對象(身心障礙者、青少年、

失能老人等)的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或是探究自我效能對工 作滿意度、工作表現、職業生涯發展或健康促進行為的影響。然而,

國內研究較多在教育領域才有較多有關自我效能的學術研究,研究者 引用自我效能於組織其因在組織策略管理重成效主對「事」,父母親 職教育著重於效能提升主對「人」,承受組織壓力是「事」造成「人」

的壓力,就人的服務效能究竟是內在自生能力或外部的動力,引發研 究者探究其因動機。

一、自我效能理論

Bandura 與 Schunk(1981)認為自我效能是指有關個人在含有新 奇、無法預測及壓力因素的情境下,能夠多有效的組織並執行必要行 動的自我判斷。個人在面對重大決定時,是否有能力去面對問題並解 決問題,且自我效能的信念高低會影響個人對行動的決策,使得逃避 問題或是努力堅持的行為,皆有可能發生。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藉 由行為、個人與環境相互的觀察與模仿而得到學習的成效,而在行為 模仿上,他歸納了注意(Attention)、保留(Retention)、動作重 現(Motor Reproduction)和動機(Motivation),簡稱為 ARRM 四個 模仿學習要素,其四個要素注意、保留、動作重現、動機。在模仿時 觀察者要先注意被觀察者的行為訊息及特徴,特別是觀察關鍵部分的 差異性;再者將觀察所得到的行為模式,用語意或視覺影像儲存在記 憶中。從記憶中的訊息符號提取,將其所觀察的現象用具體或適當的

37

行為模仿出來。最後在模仿的過程中,個人要能夠有自我動機與意願,

將其觀察訊息結果表現出來。

在完整的決策環境下,個人透過本身的能力與行為結果和環境交 互作用,以達到行為應有的表現。自我效能包含了能力的形成、認知 及行為技巧的組成,進而能整合到行動方針中,以應付無數的目的。

換言之,人們對於自身能力的看法,影響了主導成就表現與持續性

動機的自我調節機制(self-regulatory mechanism), 自我調節機制 假定人們會有意識的為自己設定目標,以引導自己行為朝目標的達成 邁進。一個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收到成功的回饋可能會顯示真實 狀態和理想狀態的差距有多少,如果差距很小,表示個人對環境控制 的感覺愈強,會更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夠達成目標,因此自我效能也 會愈高。如果差距很大時,則會使人喪失自我效能,而降低了達成目 標的自信。因此,在工作職場中,個人扮演了主動的角色,Bandura (1982) 的實證研究指出,由於人們會受到如何去解讀成就的影響,是遠勝於 成就的本身,因此自我效能會比過去績效成就更能預測未來的行為。5 二、自我效能的定義

Bandura 認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只是自我概念的一部份,自我 肯定(self-esteem)是另一個重要的自我概念構面,表示個體對於自己 是持正向或負向看法。其基本假設認為,人們有能力作自我指導,由 自 身 引 導 自 我 改 變 自 我 效 能 感 會 影 響 到 個 人 對 環 境 的 因 應 (Bandura1977,1986;Maddux,1991,1995 ;Maddux and Lewis,1995),

不過,若就前述有關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與發展而言,家庭與學校,或 更廣泛的文化與環境均對個人的自我效能之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5摘錄自:《網路社會學通訊》,第 74 期,2008 年 11 月 15 號 (身心障礙者就業訓練歷程中工作自我效能之初探)

38

1、 Bandura (1978)認為「察覺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組織和執行行 動過程中,管理預期情境所需要的潛在能力的信念,效能信念影 響人們如何思考、感覺、激勵自己和行動。Albert Bandura 在 其著作《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中提出,

自我效能是指一種人相信自己可以完成特定目標的信念。

2、 許秀珍(1997)認為自我效能廣泛的定義為:個人擁有處理活動的 能力信 仰,並且能夠有效率的滿足情境上的要求。

3、 吳芝儀(2000)自我效能感很低的人也許在面對困難任務時無法堅 持下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將事情做好。

4、 Egan(2002)高自我效能的案主會做出大膽的選擇,從適合的目標 走向高標準的目標。

5、 蔣麗琪、郭雅文、林綽娟(2004)整理百科全書中提到自我效能的 來源有六種,但也有部份文獻將生理狀態和想像經驗移除,整理 為:個人成就表現、替代經驗、口語說服、情緒反應。

6、 為人們對自己產生特定水準的,能夠影響自己生活事件的行為之 能力的信念。

綜合學者們對自我效能的定義,研究者認為自我效能是一種可以 克服環境的一種信念,個體遇到困難時願意向前或願意付出多少努力 及持續多久,都受到自我效能的影響。個人能否達成某項工作目標之 自我判斷(信念),用以決定一個人的工作動機的高低,努力的多寡以 及毅力的強弱。回應壓力的給予自我肯定與人生正向結合後,激發出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面對困難或挫折時,會選擇以問題 為中心的處理方式,以解決問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面對困難或 挫折時,會選擇以情緒為中心的處理方式來逃避問題。

39

三、自我效能的來源

自我效能是能力的概念,是一種自我能力的外顯表現,應屬能力

範疇 ;Bandura(1977, 1986, 1999)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四個來源與 評估的三個層面,分別是成就實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言語說服(verbal persuasion)

和生理與情緒狀態(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

Bandura的自我效能包括兩部份:一為有關個人能否成功地執行達 成某種結果必要之行為的能力判斷,稱之為「效能預期」(efficacye xpectations),另一為有關某一行為導致某種結果的估計,稱之為「結 果預期」(outcome expectations);兩者是有所區別的,因為個人可能 相信某種行為會導致某種結果,但如果他們質疑自己執行此種行為的 能力,則他們的行為將不受到結果預期的影響。如下圖示說明其間預 期關係:

成就表現

(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圖七、自我效能與結果預期

資料來源:Social learning theory (p. 80), Bandura, 1977,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vicarious

語言的說服(verbal persuasion)

判 斷 Self-efficacy

Judgements

執行行為表現 Behavior/Performa

nce

40

本研究嘗試以個體之外在自我效能與內在自我效能做分析;首先 為直接經驗,從外在自我經歷的行為經驗再練習,對增加個人的自我 效能影響最大,個人對於生活情境中類似的經歷,經由多次成功或失 敗的經驗,累積了對於該類情境是否能妥善處理的信心。成功和失敗 可能影響一個人對未來類似工作的能力評估,並在下一次面對類似挑 戰時,修正個人的目標設定(Spieker & Hinsz,2004)。其次為間接 的經驗,乃從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學習。三者為運用語言支持與 強化其內在信念,當一個人懷疑自己效能的時候,重要他人若能表達 對其能力的信心,則可以說服個人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最後為情感 激發(emotional arousal)生理狀態和情緒(如焦慮、沮喪)常被視 為是否有能力執行某特定行為的指標。人們通常會因為身體內部性生 理狀況不佳或情緒過於激動而展現外部性效能降低。高度的焦慮和恐 懼可能會破壞一個人的自信,然而適度的焦慮反而可以增強達成任務 的動機。

自我效能評估方式可從三個層面,主要分成大小(magnitude)、強 度(strength)及一般性(generalizability)。自我效能的大小是指個 人相信自己能執行不同行為困難的程度,強度是指個人評斷自己在從 事某特定行為時信心的程度;一般性是指個人的效能適用於不同行為 的程度。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