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四節 研究效度與信度

壹、 研究效度與信度

對質的研究而言,效度就是指研究者透過研究過程獲得正確答案的程 度,包括內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與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兩部分,亦 即對現象的科學解釋與世界真相的配合程度,其涉及的問題為:

一、內在效度:研究者是否真正觀察到他們認為他們所觀察到的東西。

二、外在效度:由其他研究者產生、改進或延伸的抽樣概括及構念,可跨 組應用的程度。

質性研究於信度上,意涵有內在信度(internal reliability)及外在信度

(external reliability)二種含意,概述如下:

一、內在信度:相同的條件,蒐集、分析和解釋資料的一致程度。

二、外在信度:處理獨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類似的情境中複製研究問 題。

如果本研究具有信度,則研究者使用與前一項研究相同的方法、條件 等,會獲致相關結果。 (王文科,2002)

貳、 強化研究效度與信度

質性研究中「信度」是指測量程序的可重複性;「效度」是指獲得正

確答案的程度,一般而言,控制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的方法包括確實性、

可轉換性、可靠性及可確認性(胡幼慧,1996),茲分述如下:

一、確實性(credibility)

所謂確實性即是「內在效度」,係指質性研究資料真實的程度,

即研究者真正觀察到所希望觀察到的。有五個技巧可以增加資料的真 實性,就是:

(一)增加資料的確實性,方法包括研究情境的控制、資料的一致性、

資料來源多元化。

(二)研究同儕的參與討論。

(三)相異個案資料的蒐集。

(四)資料蒐集上有足夠的輔助工具。

(五)資料的再驗證。

深度訪談的過程中,以尊重、同理心及認真的用心去傾聽,得到 受訪者完全的信任,使在訪談過程中,受訪者願意忠實及毫不保留的 表達自己本身之經驗。在訪談對話中,適時分享彼此心得,可以建立

和諧良好互動關係,以蒐集到受訪者真實想法的內心感受與切身經驗。

本研究在實地深度訪談中,徵求受訪者同意接受錄音,讓受訪者願意 配合。因此,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皆採全程錄音的方式,以確保訪 談時的原音重現,進一步加深訪談內容的確實性。在訪談結束後,即 刻著手完成逐字稿的謄寫工作,以最大的努力真實地反應研究對象所 建構的事實,進而增加資料的真實性。

二、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可轉換性就是「外在效度」,指經由受訪者所陳述的感受與經驗,

能有效的做資料性的描述與轉換成文字敘述,增加資料可轉換性的技 巧為深厚描述。受訪者在原始資料所陳述的感情與經驗,研究者能謹 慎地將資料的脈絡、意圖、意義、行動轉換成文字資料。

本研究撰寫的過程中,文章呈現的方式與詳盡程度,其文字陳述 將是重要關鍵,研究者除了忠實記錄訪談情境與內容,並力求逐字稿 能完整重現訪談過程,詳盡描述研究歷程,使本研究過程能嚴謹且透 明化,以幫助讀者判斷研究結果與自身情境脈絡的適用性。

三、可靠性(dependability)

可靠性就是「內在信度」,乃指個人經驗的重要性與唯一性;因 此,如何取得可靠性的資料,乃研究過程中運用資料蒐集策略的重點,

研究者必須將整個研究過程與決策加以說明,以供判斷資料的可靠性,

在研究期間有任何疑惑產生,研究者都應與受訪者進行確認,以確保 資料的正確性,透過合適的眼神、口語或肢體動作來表達對受訪者之 專注傾聽與尊重,並對受訪者言語中的疑點加以問清楚,而在每次訪 談後,反思在訪談中得與失,予以檢討並改進缺點,另除與指導老師 討論外,也閱讀質化訪談的書籍來增進訪談技巧。

四、可確認性(confirmability)

可確認性就是研究結果的「中立性」與「客觀性」,係指研究者 對研究資料不加入個人的任何價值判斷,因此在取得資料後,在研究 過程中如有任何疑問產生,研究者不可以自己的想法或邏輯推測,而 是要與受訪者再進行確認,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且在整個研究過程 中,被訪談者針對問題所作之敘述與觀點,為本研究之依據,絕不以 個人意見加註,以確保整個研究之中立性與客觀性。

第五節 研究倫理

Neuman (王佳煌,2002),指出社會研究可能對受試者造成的傷害有以下幾種:

生理傷害、心理傷害、法律上的困擾及損害個人的事業或收入等;因此,研究工 作上的倫理規範和道德操守,在質的研究中應須認真考量,並不斷提醒遵守下列 原則:

壹、告知研究原意

研究對象必須基於自願參與,並且充分了解可能會有的風險 (Babbie,

2007),研究者必須於事先誠懇溝通及不得以欺瞞方式參與研究,所以,在 研究訪談開始前,應說明本研究目的、過程及結論呈現方式,此外,本研究 因屬個案研究,範圍縮減為臺東縣消防局轄內消防安全設備專技執業人員及 檢查人員,其對象明確及人數少,對於此部分,較難避免猜測人員的言論可 能性,期更應特別注意,避免衍生更多不必要困擾。

貳、受訪者保密

匿名,係保證一項研究設計使人無法辨識特定的答案及特定的受試者;

而保密,係指研究者雖然能夠辨識某個特定對象的意見,但基本上承諾不 會公開揭露 (Babbie,2007)。本研究訪談開始前,主動告知對方研究原意,

並事後妥善處理訪談所得資料及訪談錄音檔,其以編碼代替姓名,保護受 訪者,使受訪者在安全無慮的情境下受訪。

参、不得傷害受訪者

陳向明 (2002),被研究者第一,研究第二,研究者第三,在社會研究 中,絕對不能傷害研究對象,這是研究者應奉為基本原則,所以,在訪談 前,除應解說相關注意事項外,應徵求受訪者同意,再利用訪談大綱,與 訪談對象溝通,取得共識後,再進行訪談作業。

肆、客觀公正

訪談結束後,應忠實記錄訪談內容,著重原音重現,盡量以受訪者話語 進行訪談逐字稿謄寫,並針對不明確訪談內容做進一步確認,力求訪談資 料完整,以利研究分析,另在研究完成後,會轉知參與本研究受訪人員,

並將其結果及發現,當作論文重要佐證,相互呼應蒐集資料。

第 四 章 研 究 結 果 分 析 與 討 論

第一節 消防安全設備專技人員及消防機關審查查驗 人員的專業能力檢核

壹、消防安全設備專技人員

一、執業動機

除消防法第 7 條44賦予消防安全設備專技人員設計、監造、裝置及 檢修執業權責外,另第 8 條45亦限制須經消防設備師(士)國家考試及格及 領有證書者,才得予執業,而本項國家考試,除其報名資格(詳如附錄 4) 限定學歷資格、修習相關課程學分或相關科系畢業者等規定外,須接受 國家消防安全設備專技人員筆試(詳如附錄 5),而通過本項筆試者,應接 受各類相關訓練課程及時數,並於訓練合格期滿後,向內政部申請核發 消防設備師(士)證書,始得執業。

剛開始本身領域為機械製圖,所以剛開始執業時,從設計開始切入,然 後慢慢做後,發現越來越有興趣,跟公司要求進入現場裝置領域,想說 裝置部分是否可與設計方面相互運用,這樣比較理想方式,能發現設計 與裝置之間問題,目前為圖說設計與裝置檢修,皆有負責。(A-1) 剛開始進來執業時,也都不太知道,而畫圖越畫越枯燥,就跟公司要求 進入現場裝置領域,則越來越有興趣,我們也知道,消防制度是燒出來 的,越燒政府越重視,我們又是其中一分子,我們所學可以運用在社會 上,使消防領域更安全,發現與自己個性很符合,就開始執業了。剛開 始在高雄時,未領到職業牌照時,就開始接觸了,而開始推動未有制度 時,都以電機技師簽證為主,所以我當時以送圖給政府審查為主,在回 台東後,就拿到勞委會乙級技術士證照(五張證照),則開始執業,而早 期證照,以勞委會推動之乙級技術士證照(五張證照)為主,可能為使消

44消防法(2011),第 7 條第 1 項,依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設置之消防安全設備,其設 計、監造應由消防設備師為之;其裝置、檢修應由消防設備師或消防設備士為之。

45消防法(2011),第 8 條第 1、2 項,中華民國國民經消防設備師考試及格並依本法領有消防設備 師證書者,得充消防設備師。中華民國國民經消防設備士考試及格並依本法領有消防設備士證 書者,得充消防設備士。

防推動快速,在不同學派立法人員(例如:美國、日本等)推動下,最後 為考試院辦理,變為消防設備師及士的制度;而一開始是我老婆先考上 消防設備士,後來自己每兩年都有去考消防設備士,最後在 92 年時,可 能時運來了,就直接考上消防設備師。(A-1)

剛開始進來執業時,偶然下接觸,後來越做越有興趣,主要是能保障人 民生命財產,而以前消防主要是和監視防盜結合,在弱電那塊,而自己 在未接觸消防前就在做監視防盜那塊,85 年威爾康事件後,開始推動消 防設備專技人員,越來越有興趣,考上就開始執業了。以前比較不懂,

老闆沒跟我們說這些訊息,所以,以前在執業前,技術士證照未去考,

直到推動消防專技人員證照後,才去考,而自己也考很多年,由消防設 備士考過後,再陸續考消防設備師,考上設備師之後,就開始接觸設計,

而在設計前,其消防裝置實務經驗應要先懂,才能互相應用,消防圖說 設計上另要有的附屬專業能力為繪圖技術(繪圖軟體)、建築結構及消防 專業等能力,所以,除興趣外,因為人都要往上爬,為求進步,在第一 線接觸業主,可以跟業主溝通,保障公共場所生命安全,除此之外,亦 可以多接觸各領域,例如:銀行、產房、核三廠及殯儀館等場所裝置檢 查,有很多特殊經驗,所以就進入這領域。(A-2)

剛開始進來執業時,因緣巧合進來,因為姨丈本身為滅火器生產廠商,

當兵回來後,就進去幫忙工作,一開始學設計,後來就跟著進入裝置領 域,我也因為姨丈推薦關係,去很多地方學習,例如:仁美廠商、日本

當兵回來後,就進去幫忙工作,一開始學設計,後來就跟著進入裝置領 域,我也因為姨丈推薦關係,去很多地方學習,例如:仁美廠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