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故宮玉器展成人觀眾對話,及其與個人脈絡、展示環境脈絡 之間的關係。以下說明本研究前導研究的省思及心得,以及所運用的各項研究方 法。

一、前導研究省思及心得

在進行正式研究前,研究者先於2013年2月至5月期間在故宮玉器展陳列室進 行5次非正式先導研究,以隨機取樣的方式,運用實地觀察、隨機訪談等方法收集 5位成人觀眾參觀玉器展的對話。透過初步的觀察及訪談,逐步釐清及修正研究議 題,預試及修正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訪談問題,並思考後續研究對象的選取,

以及評估研究資料取得的可行性。以下為研究者從前導研究中獲得的省思與心得:

(一)參觀行為以觀看和對話為主

從實地觀察中發現,有別於科學博物館偏向於互動性高、操作式的展品,觀 眾會呈現較多樣的參觀行為,故宮的展示主要為靜態文物陳列,因此成人觀眾的 參觀行為多為觀看和對談。Hein(1996)指出,博物館學習發生於心智,且語言與 學習息息相關。因此研究者希望從觀眾觀看展示過程中的對話,探知觀眾學習的 心智歷程,並瞭解觀眾如何與展示互動而建構意義。

(二)評量應涵蓋學習的多元向度

從前一章文獻探討得知,目前多數博物館觀眾學習評量是以科學類博物館為 場域,研究議題以探討認知學習為大宗,有關藝術文化類博物館觀眾的藝術學習 探討甚少,故具有研究價值。本研究針對故宮場域的展示特性及藏品特色,應著 重觀眾學習的多元向度,因為藝術類博物館展示往往帶有兩大目的:傳遞藝術品 或文物的意涵與脈絡,另一方面則為提供美感體驗,因此若側重於認知面,將無 法呈現觀眾學習的全貌,故探討層面應顧及認知與情意層面。

(三)個人、社會文化、展示環境交互影響的整體學習脈絡

博物館學習必須是與情境脈絡扣合,且學習是與他人相互關聯的社會活動

(Hein, 1996),因此研究設計及分析須將觀眾的個人脈絡、社會文化互動、展示 環境等因素納入考量。

(四)參觀前、參觀過程及參觀後的階段

學習是過程,是學習的行動(the act of learning),學習同時包含「過程」與

「結果」兩個層面(Hooper-Greenhill, 2004)。觀眾參觀展示時的所思、所想、

所感,常常是發生在觀眾與展示互動的當下,可能是觀眾不由自主發出的讚嘆、

與展示互動所產生的思考歷程,或是與參觀同伴相互激盪的思辯過程。這些發生 於參觀過程的學習證據,必須在發生的當下立即捕捉,這些可能觀眾都不自覺的 潛在學習是難以在參觀後訪談中,透過觀眾自陳報告而予以重現或回溯,因此實 際參與觀察學習者的參觀過程,收集觀眾在參觀過程中的語言或非語言的學習證 據,並輔以參觀後訪談,可以對於觀眾對話的瞭解更加完備。

二、研究方法的運用

基於上述前導研究中的省思及心得,本研究針對所欲探討的研究問題,將採 用兼具質性和量化的多元方法,包括訪談法、非參與觀察法、內容分析法等收集 及分析資料。首先於受訪者參觀前運用訪談法,在參觀過程中運用非參與觀察法,

再於參觀後以訪談法收集研究資料,最後運用內容分析法分析資料。各階段運用 之研究方法整理如圖3-3所示:

圖3-3 各階段運用之研究方法

茲將本研究所運用之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非參與觀察法、訪談法等背後 的考量與實施方式詳述如下:

(一)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針對成人觀眾於玉器展中的對話進行探討。Barelson

(1952)將內容分析法界定為,針對傳播的明顯內容,做客觀、系統、定量的描 述。歐用生(1996)指出,內容分析法是透過量化的技巧及質的分析,以客觀的 態度與系統化的方式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與研究,藉以推論該文本的環境背景,

並尋找出內容背後隱含意義的一種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常運用於新聞與大眾傳 播研究,而教育研究也常應用此法來分析教科書內容。在博物館研究領域中,常 應用於博物館展示或網頁內容分析,近十幾年美國「博物館學習合作計畫」

(Museum Learning Collaborative,簡稱 MLC)所推動的觀眾研究,即是運用內容 分析法來解析觀眾對話的內容。

本研究將採用內容分析法的量化分析,提供客觀、系統化的資料作為討論基 礎,並運用非參與觀察法、訪談法等質性方法,以關照觀眾經驗本身的現象脈絡,

補充內容分析法的不足,達到雙向檢視的目的。

(二)非參與觀察法

本研究於觀眾參觀過程中運用「非參與觀察法」(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收集與學習相關的對話及行為。非參與觀察法屬於觀察研究法(observation survey)

的一種;觀察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的情境或控制的情境下,根據既定的研究目的,

對現象或個體的行為做有計劃與有系統的觀察,並依觀察的記錄,對現象或個體 的行為做客觀性解釋的一種研究(葉重新,2001)。觀察法主要是透過「看」及「聽」

來蒐集資料,依方法區分的觀察研究有非參與觀察、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及人種誌(ethnography)三種。

非參與觀察是指觀察者不直接涉入被觀察的情境,不參與被觀察者所進行的 活動,而是以局外人的角度來觀察情境,不與接受觀察的對象互動或給予控制或 影響。非參與觀察包括自然觀察(naturalistic observation)、模擬觀察(simulation observation)、個案研究(case studies)、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及後設分析

(meta-analysis)等分類(王文科、王智弘,2009)。本研究屬於自然觀察,亦即 是運用非參與觀察的方式收集研究對象語言和非語文的資料,也就是在自然的參

觀情境中,隨著參觀行為的自然發展,予以觀察及紀錄,不給予控制與操縱。有 些自然觀察是在觀眾全不知情情況下追蹤觀察(tracking),但是研究者在前導研 究中發現要在觀眾不知情的情形進行追蹤觀察並不可行,一方面是因為展場雜音 多,幾乎無法在旁聽清楚觀眾的對話,另一方面也無法在聽到對話的當下,可以 及時判斷並詳細記錄觀眾的對話內容。因此事先取樣並取得觀眾的同意後進行全 程錄音,事後將對話轉譯為逐字稿,更能對觀眾的對話有深入的解析。

本研究在進行觀察之前,先由研究者說明研究進行方式,並取得受訪者的訪 談同意書(附錄二)及基本資料問卷(附錄三)。參觀過程中由受訪者決定要注意 什麼,自由選擇想看的單元或展件,以及觀看的時間長度。研究者不給予任何引 導,不干擾受訪者的參觀行徑和選擇,不回答對於展示主題提出的疑問,也不參 與受訪者的對話。研究者將錄音設備交予受訪者後,研究者就退身至適當範圍之 外,進行無干擾式觀察,並使用觀察紀錄表(附錄四)來記錄受訪者與展示互動 的情形。當受訪者表示結束參觀後,研究者便趨前進行後續的半結構式訪談。

(三)訪談法

訪談法是觀眾研究中重要的資訊來源之一,它是一種研究性質的交談,是研 究者透過口頭問答從受訪者蒐集、建構第一手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與觀察法相 比,訪談可以超越僅僅目睹被研究者的外顯行為,較準確地去透視他們的心理活 動和思想觀念,及其行為所隱含的意義。與問卷調查相比,訪談可以避免研究者 完全以自己的語言主導,透過受訪者本身的語彙和概念來表達觀點,因此具有較 大的靈活度以及對現象解釋的空間。除此之外,訪談可以與受訪者討論問卷調查 中無法披露的敏感性話題,引導受訪者對於各種意義層面進行更為細緻的描述,

而當一份研究採用訪談法來結合觀察法之運用,也較能充分反映出一個團體的文 化(陳向明,2002:221-228)。

針對本研究所要探究之方向,研究者於參觀前、參觀後運用半結構訪談法,

以釐清和引發受訪者於參觀前、參觀後更豐富的回應。訪談題綱除針對本研究所 欲探討的問題,亦呼應文獻有關學習的基本因素,轉化為訪談的主軸:包括參觀 動機、期待、先備經驗、先備興趣、先備知識、參觀收穫、建議等七大面向,每 一面向再細分出 2 至 3 個問題,訪談題綱詳如表 3-2 所示。

表 3-2 訪談題綱

影片等規劃製作的經驗。此外,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全程親身蒐集資料,

驗證資料的正確性,且基於多年於故宮的工作經驗,長時間累積對於研究場域的 觀察和洞察能力,故能掌握整個研究情境脈絡。研究者將訪談及觀察所得的資料 據實轉錄,再對這些資料加以整理、歸納、分析,進而以文字來說明研究發現,

以期對研究對象進行整體性探究。

在實施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也盡可能忠實的記錄現象,維持平凡而友善的 態度,避免讓觀眾認為研究者具有專家的身分,因而影響觀眾的回應。在進行訪 談及非參與觀察的過程中,雖然參觀前訪談有些受訪者一開始看到錄音機會顯得 有點拘謹,但是研究者發現可能由於參觀過程中研究者退身至適當範圍之外,加 上訪談及參觀的時間長達 1 至 2 小時,在二人一組的互動對話氣氛中,因而降低 了受訪者刻意學習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