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採用之方法包括:1.文獻回顧與評析,2.現況調查及觀 察,3.建立綜合評估架構。今分項詳述如下。

1.3.1 文獻回顧與評析

本研究蒐集的文獻除了一般行人設施的設計方式,尚包括通用化 設計理論、高齡化設計概念,此外也包含國內外相關法規。過去以行 人為題的文獻所在多有;但本研究以短距離交通為主軸,透過對文獻 的彙整評述,將其統合而有完整的架構。

1.3.2 現況調查及觀察

本研究利用現況調查的方式,對信義計劃區內的短距離交通設施 作一觀察及探討。調查的範圍包括區內人行道設施的寬度、材質、坡 度等物理條件,行人動線的直捷性、和大眾運輸的連結等空間特性,

區域內的輔助機動運輸方式,以及空橋、樓梯、雨棚、植栽等附屬設 施之概況。

1.3.3 建立綜合評估架構

本研究將建立指標以評估設施。除了評估硬體的尺寸特性之外,

亦將使用者的步行或使用經驗及生心理感受加入綜合考量之中。短距 離交通之特性分為硬體特性和乘坐特性2 個構面,具體而言,亦即具 有評估該等設施是否足夠方便、迅速,乘坐時是否安心、愉快等意涵。

1.4 研究內容與流程

本研究引入短距離交通的概念,並以特定區內交通模式為探討之 主軸,其中亦以行人為最重要的主體,其架構可分為四大項目。包括:

規劃課題之彙整、現有設施案例之調查、評估架構及指標之建立、繼 而提出對現況的評估和改善建議。玆將各項目之內容,詳述如下:

1.4.1 規劃課題之彙整

過去對行人設施的規劃及研究雖不在少數,然而缺乏一有系統的 整理。本研究乃以短距離交通為中心概念,將區域內的行人活動課題 分由理論面、設計面及法規面三方面,有條理地作一探討。

首先,本研究所回顧的行人設施規劃理論可溯及人權主義的內 涵,以此為基楚提倡以人為主體的交通環境。具體而言,亦即以人本 交通的思維取代工業革命後普遍採行的機動車輛導向道路規劃方 式。同時,在都市過於擁擠,污染日漸密集,且能源逐漸耗竭的背景 下,大眾運輸導向的發展模式也受到重視及推崇,良好的行人空間遂 成為與大眾運輸相輔相成的充要條件之一。簡言之,步行的交通方 式,在現代都市中乃具有綠色及永續發展的具體意涵。

其次,在設計面的規劃課題中,除了彙整一般行人設施常用的設 計因子,同時並考慮各種區域內輔助小型運具或設施的利用狀況及條 件。此外,在人權背景下,無障礙環境也成為行人設施的主要評估指 標之一。尤以先進國家陸續步入高齡化社會,各種針對老年人福祉、

安全的制度設施都備受重視。因此,本研究特別考量通用化設計 (universal deign)的設計策略。通用化設計概念最早由美國教授Ron Mace所創,原始定義是指無須改良或特別設計就能為不同能力的所 有人使用的設施、環境、空間等。是一種設計方向、一種希望讓設計 品能為最多人使用的基本理念。[2]另,本研究亦彙整各種輔助行人設 施,例如行人移動步道等的設置方式,以建立起設計中擇用的準則。

此外,法制面的規範亦是左右行人設施設置的重要因子,故本研 究對關於行人設施設計的法規及制度進行彙整。除了列舉國內之相關 規定之外,亦援引國外相關設置規範以參考之。

1.4.2 現有案例調查

「短距離交通」乃係由本研究所提出之新概念,強調區域內部的 短途旅次,因此首先必須構建短距離交通之型態。具有短距離交通特 徵的實例包括如大型運輸場站節點、遊樂園區、整合開發行政區或商 業區、科學工業園區等。本研究將在各類區域中選擇若干實例,並調 查及彙整其諸元,以確定短距離交通之特性

1.4.3 建立評估架構及指標

本研究將對短距離交通設施的設置建立設置的準則。在彙整各類 行人及其他短途交通規劃之課題後,當可釐清在何種基地條件下,適 用或必須採用何種設施或設計方式。並以此準則擬定評估的指標。

以 步 行 空 間 為 例 , 過 去 常 用 於 行 人 設 施 的 評 估 方 式 多 使 用 LOS(Level of service服務水準)的觀念,利用行人空間的寬度、行人流 量、週邊交通之干擾、路邊停車等參數計算某特定設施的良窳(Landis, 2001)[3];然而此種衡量方式僅能判斷硬體之配置,無法明確反映行人 的使用感受。因此本研究綜合各種課題,引入的評估概念主要可分為 可及性、移動性及舒適性等三個部份。可及性與移動性又可分別考量 水平路徑或垂直動線;舒適性則可分別由生理的勞累程度和心理的愉

1.4.4 評估及改善建議

信義計劃區為一商務、公務以及休閒消費旅次聚集的區域,係屬 較晚期開發的區域,其規劃理念中已融入了大範圍的行人步行空間,

並包含有捷運車站及為數眾多的公車路線。大眾運輸站點和其他建物 間的連結,或區內各節點間之互相往來,則大部份仰賴步行或短程公 車以完成。因此該區域係為符合本研究所提出短距離交通概念之典 型,本研究選定該區域為對象,對區內硬體設施進行有系統的調查,

並藉

由前述指標計算其水平和垂直的可及性與移動性;另一方面亦對該區 域間步行及其他交通方式的使用者進行問卷訪問,以瞭解使用者設施 的生理、心理舒適程度。綜合以上調查,期能發掘現存之問題並擬定 相關改善及增強策略。

最後,本研究將就整體性的規劃概念及對國內設施現況之診斷提 出結論,期能成為日後後續研究或設計之礎石。

1.4.5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流程可如下頁圖 1-2 所示:本研究流程各階段之進行步 驟可概述如下:

1. 釐清研究問題,並確立研究之目的。

2. 文獻回顧:可分為三部份進行。

問題界定

研究目的確立

文獻回顧 特定區案例分析

行人 路徑 設施

概況

設施 使用 經驗

建立評估架構

舒適性 移動性 可及性

案例分析 設施規劃策略 通用化設計概念

高齡化對策

無障礙對策

國內法規準則

國外法規準則

應用及執行概況 國內執行概況

國外規劃案例

建構短絡交通系統

指標擬定

相關法規準則

分析特定區內旅次模式

案例分析

結論及建議

圖1-1 研究流程圖

(1) 短距離交通之規劃設計策略

步行乃是短距離交通意涵中的要素。本部份針對行人 空間權力之理論、行人空間發展及演進的歷程、以及行人 設施之設計原則作一回顧,以瞭解行人之需求及行人空間 之規劃面向。此外,在設計手法上,並彙集高齡化、無障 礙空間的對策和通用化設計的概念;在環境議題方面,亦 一併探討行人和其他輔助運輸之間的關係。

(2) 相關法規準則

本節針對行人空間回顧國內現行法規,以彙整行人設 施在國內必須遵循的規範依據,亦即代表一種行人設施的 起碼標準,可藉此瞭解國內的公共設施規劃政策思維。同 時,因國外對行人的設施及規劃素有傳統,其法規亦遠較 國內明確完整,因此本節一併彙集國外的設置規則及標 準,以為準則建立時之參考依據。

(3) 國內外案例應用及執行概況

除了文獻的回顧,本研究亦蒐集各國特定區內交通,

尤其是行人空間的設計理念趨勢。其中歐洲國家素有廣場 等大型行人區域的傳統空間配置觀念;日本則因具有地狹 人稠的都市背景,與國內相似,因此本部份將引述上列國 家地區之實績及經驗。另亦針對國內各項法規及其相關政 策之執行做一統整,以瞭解國內目前推動之環境概況

3. 建構短距離交通系統及分析短距離交通特性。

依據本研究對短距離交通的概念,乃是一種「走路太遠,

又似無必要開車或搭車」的感受或經驗。經由前述規劃概念 及文獻、理論的彙整,本章節可進一步分析短距離交通使用 者的使用特性,此外,依據對現有案例的彙整分析,可建構 短距離交通系統應有的型態和特徵。綜合上述,以發展後續 之評估指標。

4. 擬定評估架構。

依據短距離交通之特性及文獻案例之經驗,本研究以旅行 時間之比較為基礎,將區域之交通環境及運具之條件納入試 算因子之考量,以此建立評估之架構。

5. 特定區內交通系統之設置分析。

根據前述之評估架構,綜合分析在不同的特定區交通條件 及環境之背景下所適用的交通系統。

6. 案例評估。

本研究以信義計劃區內的短距離交通模式為調查對象,調 查設施現況並觀察行人之旅行特性。透過步驟 4.中建構的評 估方式,以及步驟 5.的分析進行評估,可以得知該對象區域 內短距離交通之需求。提供未來進行區域新造或改造時的設 計設置參考。

7. 提出結論與建議。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針對短距離交通設施及相關的規劃議題,彙整過去相關之研 究、專書及規劃實例。並檢視相關法規,以為本研究之參考及論述之 基礎。

2.1 短距離交通之設計要素及概念

太田勝敏(1992)於《交通結節点の計画と短距離交通システム(交 通節點之規畫及短距離交通系統)》一文中提出:短距離交通系統乃 是由各種形形色色的「道具」組合而成,除了一般人印象中運用各種 新技術所設計的運具之外,也包括了許多低科技的基本交通手段,以 此扮演著步行者支援的角色和機能。而短距離交通系統應具備的要素 和相關的設計概念,則可以從各方面的需求予以歸納。[4]

2.1.1 使用者之需求

短距離交通系統既扮演步行者支援之角色,其使用者乃以步行者

短距離交通系統既扮演步行者支援之角色,其使用者乃以步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