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文獻分析法,是尋求歷史資料,檢視歷史紀錄並客觀地分析、評鑑 這些資料的研究方法,由於需要大量的歷史資料與文獻,因此亦稱為歷 史文獻法。當研究者對於歷史資料進行蒐集、檢驗與分析後,便可以了 解、重建過去所獲致的結論中,解釋社會現象的現況,甚至預測將來之 發展(葉至誠,2000)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瞭解企業進行內部行銷的內 涵與所會造成的影響,再以鑽石模型的理論進行其對於企業所造成的影 響進行分類與歸納。並從國內外現有之相關文獻與結果來做為此研究之 基本理論基礎。

二、訪談個案研究

訪談法是一種能驗證或是駁斥觀察結果是否正確的重要方法(蔡邦 居、蔡清田、鄭文芳、謝卓君譯,2004)。Fetterman(1989)則認為研 究者無法觀察隨時正在發生的狀況,也無法觀察出研究對象的意圖、想 法、感覺以及預與事件的意義,但這些都可以透過訪談來解決,因此是 質性研究者十分重要的資料蒐集技巧。

質性研究的訪談法可分為四種取向(蔡邦居等人譯,2004):第一 是非結構式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又稱作非正式會話訪談

(Informal conversational interview),以閒聊的方式向受訪者來取得研 究資料,傾向較為隨意的談話;第二係指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 , 又 稱 為 一 般 性 訪 談 引 導 法 ( General interview guide approach),以訪談大綱為輔助性工具,以引導方式向受訪者詢問一系 列具結構性的問題來進行資料蒐集;第三則是指結構式訪談(structured interview ) , 亦 稱 為 標 準 化 開 放 性 訪 談 ( Standardized open-ended

interview),依據設計過的順序讓受訪者回答經過標準化設計後的問題;

最後為回溯式訪談,試圖讓受訪者回憶過往的感受並重建過去發生的事 件。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兼容結構式訪談的條理分明與非正式訪 談的彈性等優點,折衷兩者的限制,致使主題有所延伸以及確保主題與 結構的聚焦與明確,進而瞭解研究對象之經驗與感受。

根據 Stake(1995)指出個案(case)的意義是一個「有界限的系統」,

存在時間與空間的範圍限制。使用個案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郭生 玉,2002):第一是解決問題,研究者除了瞭解行為或事件的情況,更 希望能提出建議或解決方法;第二則是可提供假設來源,以避免研究初 期或是面對整體性的問題時,難以決定變項的窘境;第三則是能提出具 體的實例,幫助理解統計所發現的普遍原則。因此,在這個有界限的系 統下,個案研究是針對某特定事件或是問題去進行解釋,用來掌握事件 的意義並釐清其架構與獨特及複雜性,並對一種重要現象進行探索、詳 述與系統化的研究方式。

Stake(1995)認為個案研究法具有以下三點特性與優點:第一是與 個人的經驗相結合,因此更為具體真實且完整;第二指出因經驗與情境 的相互融合,因此更能精確掌握研究對象的行為或事件現象在情境脈絡 之下的交互關係;最後則是提供讀者融入自身經驗進而提出詮釋的空 間,而衍生其通則概念。

而個案研究可分為單一個案與多重個案兩種型態,多重個案研究一 般被認為是較為穩健且有強度的方法(尚榮安譯,2001),但由於本研 究聚焦於此一成功的內部行銷導向虛擬社群,是故選定 A 個案公司為本 研究的對象。

三、試用對象

本研究所探討的對象為 A 個案公司的員工為主,該個案公司的內部 導向虛擬社群特點如下:

(一)該虛擬社群主要分成以下幾區:

1.願景達成:組織的長期願景以及期望。

2.經營策略:根據願景而生,可達成目標之策略。

3.組織變革:因應市場或是生產線之調整,進而造成的組織變 革。

4.基業長青:企業永續經營之方法。

5.社會責任:包括個案公司於全球各地所肩負的企業社會責任 之執行現狀,此處亦公開董事長個人基金使用的狀態。於四 川大地震時,全公司各地的員工亦在此進行互相支持與打 氣,將企業內部形成「家」的氛圍。

6.市場動態:包括外部報章雜誌對於公司訊息以及產業現狀的 報導、相關技術以及市場消費者需求的資料彙整,以及競爭 對手的動態。

7.企業文化:董事長個人對於公司員工的期許。

8.討論園地:包括全公司內的好人好事,以及日常工作上相關 規定之討論區。

9.英濟人園地:供員工談論人、事、物;談公司、家庭、個人 及過去、現在、未來以及彼此經驗與意見分享的地區。

上述各區定期由人力資源部維護並且提供新的資訊,董事長本 人亦會定期撰寫文章或是相關理念放入各區。此外,所有區域均開 放員工匿名討論與回饋,並且由人力資源部針對員工的反應進行調

整或是修改相關規定。以下各圖將展示此一虛擬社群各部份之狀 態。

圖 3 - 3 虛擬社群入口

圖 3 - 4 著作權說明

圖 3 - 5 文章與回應

圖 3 – 6 每月文章

圖 3 – 7 熱門討論文章

圖 3 – 8 企業社會責任專區

圖 3 – 9 英濟人園地

圖 3 – 10 好人好事

圖 3 – 11 規章制度

(二)由於該內部行銷導向虛擬社群的使用人次於三年內達到三十四 萬人次,若以該公司員工總人口數八千人來看,亦即此一網站 每月的瀏覽人次(9452 人次)大於該公司的員工總數,此一數 據顯示本虛擬社群具有頗高的全公司員工使用率以及重複使 用率。

(三)在過去推行的三年中,經由此一虛擬社群的互動討論,促使人 力資源部改變了許多管理制度、薪資福利以及經營策略的部 份,以實際的例子來說,包括:調整餐點供應的狀態,使其在 菜色內容與用餐的過程在兼顧公司的成本與管理原則上,更符 合員工的需求。此外,經過大陸廠區員工的反應之後,公司全 面吸收銀行薪資帳戶轉帳時所需收受的手續費用。由此可知,

該公司員工可在此一虛擬社群上真切地反應他們的想法與需 求,同時,這樣的需求並不會被忽略,而是經由公司的正規管 道進行處理與調整。

本研究在進行訪談的時候將會依據資料飽和的概念,針對年齡(以 十年為一組)、性別(男、女)、國籍(台灣籍與大陸籍)、年資(以 五年為一組)、職等(一般職與管理職)、使用率(使用該虛擬社群的 程度)進行訪談對象的篩選,進行深入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