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從語言學解老,柏林洪堡大學的常至靜(Florian C. Reiter, 1948-)以歷史學解老,

穆勒則是哲學的進路,1參酌德國社會學,嘗試結合中德思想理論,建立一套當 代道家哲學。2而伴隨前後二次世界大戰引起的兩次德國道家風潮,則顯示非學 界人士所理解的道家,實更近於道教中的養生與風水。就本研究而言,將著重於 學界中的詮釋轉向,力圖從「道」、「德」之詮釋,對德國的老學研究進行梳理。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步驟

《道德經》在德語世界的傳播,相較其他歐洲國家晚。起初亦未有德譯版本,

研究者們多為哲學家,因不諳中文,故須由其他語言,例如拉丁語、法語等進入 文本,而其採取的研究進路,則著重於思想層面。可以說,早期《道德經》在德 語世界的研究範疇,屬於哲學研究領域,研究者對於《道德經》的評價重點,並 未落在語言學的翻譯策略上,而是注重思想上的傳遞。爾後,因第一代漢學家傳 教士們的努力,陸續出現幾種德譯版《道德經》,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漢學 家翻譯《道德經》,而德國道家研究,研究視角亦逐漸增加,例如本研究對象之 一的漢學家穆勒,即是採「比較文化」之視角研究道家學說,融合德國社會學,

企圖建立一種新道家思想。

1 關於三者研究進路分式,參閱波昂大學的顧彬之竹簡老子德譯本:Wolfgang Kubin, Lao Zi

(Laotse) Der Urtext. Freiburg: Herder Verlag, 2011. S. 8. “Inzwischen mögen Lao Zi und der Taoismus auch wissenschaftlich eine deutsche Domaene geworden sein: Rudolf G. Wagner (Emeritus der Universität Heidelberg), Florian Reiter (Humboldt-Universität Berlin) und Hans-Georg Möller (Cork University) haben in den letzen Jahren viele beachtliche Studien vorlegt, sowohl was den philologischen (Wagner), den historischen (Reiter) als auch den philosophischen (Möller) Aspekt angeht.”

2 穆勒欲建當代新道家一說,參閱馬愷之〈評雷敦龢著《老子道德經》〉:「…或 Hans-Georg Möller 近幾年從老子那裡找出理論資源建立一種尼可拉斯.盧曼(Niklas Luhmman)的社會系統理論 式的當代道家哲學。」見《東吳哲學學報》第 24 期(2001 年 8 月),頁 132。

5

在研究步驟上,本研究假定以三部份呈現,進行方式如下圖:

(一)、老子在德國的接受史

擇列重要漢學家進行介紹,並回顧兩次德國的道家風潮,分析德國學界 對老子的接受,帶出當代德國漢學家們的隱藏在背後的思想基調。

(二)、德國漢學界對「道」之譯介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一書中,以對「道」的詮解歧異,分 判牟宗三獨為「主觀境界」派,馮友蘭、方東美、徐復觀、勞思光、唐 君毅則共為「客觀實有」派。3陳鼓應的論點和唐君毅接近,陳氏將「道」

定義為三項:實存意義的「道」、規律性的「道」、生活準則的「道」。4有 別於中文學界對「道」的詮解,在德語學界,因與西哲比附/受容之故,

則另有發生事件(Geschehen)一解。本研究中,擬將四位漢學家衛禮賢、

Alexander Ular、Günter Debon、穆勒的譯本裡,對「道」的翻譯羅列析 之,探討四人如何詮釋「道」之概念。

(三)、德國漢學界對「德」之譯介

延續先前的模式,探討四種譯本對「德」之翻譯與詮釋。此外,《道德經》

第五十一章為論述道與德的關係,道為形上,落於形下內化後為德,故 老子的道德二者一貫,故本研究亦將探討四位漢學家如何定義「道」與

「德」的關係。

二、研究方法

3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年,頁 42-43。

4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年,頁 2-12。

6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擬先進行文獻整理,先羅列並說明需要的譯本。分析 章句時,將透過譯本以及相關書籍的比較,探討四位漢學家衛禮賢、Alexander Ular、Günter Debon、穆勒如何譯介《道德經》中的核心概念「道」、「德」。綜合 方法與文獻,再援引西方詮釋學派斯坦納(George Steiner, 1929-)的翻譯理論,

搭建出四人的《道德經》詮釋。

斯坦納的翻譯理論,主要體現於其著作《巴別塔之後:語言與翻譯之觀點》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s) 。5在該著作中,他一開始便點 出「理解即翻譯」之命題,並提出翻譯四步驟:信任、攻佔、吸收、補償。過去 的翻譯理論裡,理解僅被視為翻譯過程的一部分,但在斯坦納的理論裡,理解本 身就是翻譯,他的理論基礎來自溝通概念:「按適當的理解,翻譯是一個特定語 言之內任何一次成功的言說行為所包含的溝通過程。」6以及「從根本的意義上 說,當一個人從另一個人接受到言說資訊時,便是進行著一次翻譯行為。」7

傳統上以為,翻譯活動乃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單向流動,但由斯坦納 的理論視之,翻譯不僅限於兩種語言或者古今之別,甚至人與人間的交談也是一 種翻譯行為。按斯坦納的觀點,無論是今人閱讀古書,對古代經典進行注疏,又 或者是當代學者對《道德經》的今注今釋,因其與老子所創作時的原義/古人閱 讀老子後的注疏不盡相同,故皆可視為翻譯之表現。

再者,斯坦納認為,將原作的意義完全反映在譯文上,是不可能的。即使如 此,譯作的產生仍會使原作更豐富,因為兩者交流是雙向的。又,倘若譯作品質

5 George Steiner, After Babel: Aspects of Transl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6 George Steiner, After Babel: Aspects of Translation. P. 49. “…translation, properly understood,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act of communication which every successful speech-act closes within a given language.”

7 George Steiner, After Babel: Aspects of Translation. P. 48. “A human being performs an act of translation, in the full sense of the word, when receiving a speech-message from any other human being.”

7

不佳,翻譯可因此彰顯原作的優點;而當譯作勝於原作時,亦可揭示原作所蘊含 的、其本身也未察覺的潛能。本研究立足於斯坦納此項觀點,在思想比較上,探 討德國對老子的接受史,考察道家思想傳播過程中,意義上的轉化。而在跨文化 比較上,《道德經》的譯介本身就是影響巨大的文化事件,站在中西不同的立場 上,從文化批評角度探討中西思想的交匯,以達到文化解讀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