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1 Giroux 著有《教師作為知識份子》(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一書,教師不應只是「教書匠」,不是技術人員,教育也不是中性的。他指出學生學習失敗常起 因於社會的不公平。因此,要先肯定學生的特質,幫助他們的認同,並致力於消除社會的不平等。

教師的角色就類似一個社會的改革者,即轉化型的知識份子(陳儒晰譯,200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位,因隨著訪談不斷的進行,研究的焦點日漸明確,研究者即從中選取與研究主 題特質較為契的四位教師,確立為最後的研究對象。研究流程架構圖如下圖 1-1 所示。

圖 1- 1 研究流程架構圖

是一男一女老師之後她就不想來了,因為有男的老師。」(20150213 訪談D3)

最後括弧內的 20150213 訪談D3 編碼意義為,研究者與D老師於 2015 年 2

「節」與「大結構」,Gee(2006)認為行、節與大結構的辨認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呈現出敘說者是 如何的建構和組織意義,其中各分析單位的解釋如下:(1)Lines(行):即 Gee(2006)所謂的說 話時所噴出的一陣氣流,又可分為意義的單元和語調的單元。意義的單元用以強調資訊的功能,

而語調的單元用以強調語調的性質;(2)Stanza(節):行與行會構成較大的節,用以描述一個 話題、一個事件、一個意向、一個觀點或主題,而當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或觀點改變時,我 們則得到了新的一節;(3)Macrostructure(大結構):由多數的行與節所組成的比較大量的資訊。

一個故事有它的各個部分,在整個故事中發揮出各自的功能。此外,Lieblich, Tuval-Mashiach, &

Zillber(1998)將詮釋與分析資料的方式劃分為兩個向度與四個類別。兩個向度為整體(Holistic)

能還會去讀書吧!(20150208 訪談A2)

家人其實希望我有更好的工作,不只是當幼兒園園 長,我媽希望我再去念博士,其實我是有在想啦!

但是不想念教育,想念民族學的藝術史,好像同一 個跑道待久真的會有點膩。(20150208 訪談A2)

將來不會繼續從

我!(20141101 訪談C1)

目標為推動在地 段性任務就是把課程教學搞懂。(20150213 訪談 D3) 成這些現象!(20150213 訪談D3)

像我搭班老師就問我說你之後還會在現場嗎?我 就說短期都還會吧,她就說我如果能夠轉就快轉行 政吧,她的觀點是在於說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新 的孩子來,看到一個阿公她覺得這個感覺很怪,還 是會有刻板印象,但我就會覺得為什麼阿嬤就可以 阿公不行?(20150213 訪談D3)

十年內仍現場教

吧!(20150208 訪談A2)

男性身份讓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容易被放大,容易

(20150208 訪談A2)

求學期男性角色 壞的時候也會被看到!(20150317 訪談B3)

剛開始對你還是會觀望,但是跟剛剛說的一樣,有

變得更好!(20150317 訪談B3)

女性幼教工作者 等,算是自己的劣勢。(20141101 訪談C1)

我自己在努力改變大家的觀念,其實這些都是個人 特質而非性別的差異所造成!男性可能給人的刻 版印象會較大剌剌、做事顧此失彼,不夠細心等 等,算是自己的劣勢。」(20150307 訪談C3)

做出專業度,讓家長看到女生老師可以的事情,我 展。」(20150307 訪談C3)

做什麼事情都被

(20150213 訪談D3)

每次有男生到教育現場其他老師都會覺得很難

(20150213 訪談D3)

他們很常叫我去搬東西,我覺得無可厚非,男生本 較重一點,我覺得就是互相幫忙。(20150213 訪 談D3) 楚!(20150213 訪談D3)

求學期男性角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象,也因此需要檢視研究的對話過程,是否能讓研究參與者意識到社會不公平、

不正義現象的起源,並且產生行動改變它。故研究者需要不斷的閱讀批判理論相 關文獻,培養批判的敏感度,與個案訪談對話的過程中,透過自我批判的意識和 能力,喚醒參與者對社會現象的覺察意識,提供參與者破除對原本社會現象的無 知與錯誤理解,激發他們改變社會現象的行動力。

三、研究限制

受限於時間、人力及物力等主客觀因素,本研究執行時可能面臨若干問題: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在個案的選擇方面,除男性幼教工作者為數不多外,大多工作至一定年紀後 皆轉任國小行政或是園長,故研究對象不管是年紀背景均是民國七十幾年次的新 任教師。研究個案的取得不易,僅藉由學長姐、同儕及教授的引薦下選定四位轉 化型男性幼教工作者,但僅以這四位幼教工作者建構出的資訊並無法代表整個幼 教場域中的男性。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為主,訪談四位幼教工作者。個案在受訪時,可能受 到其認知、情緒、主觀判斷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回答問題或受訪時可能出現不 符實際之回應,且僅以語彙描繪事件經歷,研究者在理解方面難免會與真實情況 有落差;因此,在內容分析或結果之解釋上,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