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說

在文檔中 即時通訊軟體 (頁 28-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說

一、研究架構

綜合前列相關文獻資料,以大學生的性別、學院、年級、網路使用年資、

上網時間為背景變項,加上五大人格特質,探討透過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 癮及現實與虛擬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如圖 3-1 所示。

圖 3-1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假說

根據研究架構圖,輔以相關研究資料的支持,共提出 5 項假說如下:

(一)即時通訊軟體 LINE 的使用行為及背景變項與網路成癮的影響 McCrae 與 Costa(1987)認為五種性格的內容與分類,應為世界 所共通的性格,具跨文化普同性,以 Mini-Markers 量表衡量人格特質。

21

Ivan Goldberg(1995)最早提出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縮寫為 IAD),指出各種對電腦的過度使用,使得個人的職業、工作、

家庭、財務、學業、社交生活、心理與生理等功能,受到影響。

邱顯貴(2008)研究顯示,以不同背景變項檢定使用即時通訊軟體行為,

如性別為女性對於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的「專注程度」、「知覺易用性」及

「行為意圖」要高於男性;年級則為舊生要比新生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的 意圖要高。根據文獻,設定假說即時通訊軟體 LINE 的使用行為及背景變 項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詳細說明如下:

H1a:性別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1b:學院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1c:年級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1d:上網年資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1e:LINE 好友人數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二)即時通訊軟體 LINE 的使用行為及背景變項與社會支持的影響 Tracy(1990)藉由家庭或朋友等社會網絡,提供不同類型的協助,

包括訊息的傳遞、情感性的支持,以及實際需要幫助者。

Wang & Chang(2010)網路是現實生活的延伸,網路社會支持則是個 人透過網路的使用行為,與熟悉或陌生的其他網路使用者,建立人與人 之間的關係及互動,將現實生活裡需注意的社會規範暫時抛開,對未曾 謀面的陌生人訴苦,獲得精神上及情緒上的幫助與支持,過程當中雙方 可能因此產生情感,甚至成為性伴侶。因此,網友交友動機強的人,較 常使用交友網站。

黃信元(2011)提出,社會支持是個人透過與其他個人或團體的互 動,得到實質性、情緒性的支持,使個人在面對壓力及挑戰時,能處理 環境的適應能力。

鄭國良(2013)更進一步指出,社會支持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歷程,

22

也是個人的主觀感受,在互動的歷程中,個人可以感受到被他人關懷、

被他人重視等,並從中獲得情緒、物質上的支持,進而減輕個人在面對 問題或處理問題時的壓力。設定假說:

在現實社會支持部分:

H2a1:性別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2a2:學院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2a3:年級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2a4:上網年資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2a2:LINE 好友人數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在虛擬社會支持部分:

H2b1:性別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2b2:學院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2b3:年級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2b4:上網年資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2b5:LINE 好友人數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三)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的影響

人格研究中,依特質取向中的五大特質理論(Big-Five theory)的主題,

大多區分為神經質(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開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友善性(Agreeableness)、謹慎性

(Conscientiousness)等五個性格向度,McCrae 與 Costa(1987)認為五 種性格的內容與分類,應為世界所共通的性格,具跨文化普同性。

Goldberg(1992)甚至發展出,以形容詞作為衡量人格的雙極量表(TBI)

與單極量表(unipolar)。2 年後,Saucier(1994)修正 Goldberg 的單極量表,

將原本 100 個形容詞,發展成 40 題的量表。設定假說:

23

H3a:人格特質正向外向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3b:人格特質負向外向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3c:人格特質正向友善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3d:人格特質負向友善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3e:人格特質正向謹慎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3f:人格特質負向謹慎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3g:人格特質正向情緒穩定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3h:人格特質負向情緒穩定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3i:人格特質正向經驗開放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3j:人格特質負向經驗開放性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四)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的關連性

蒲逸生(2005)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彼此的關係,社會支持 則是透過人際關係,獲得家人及同儕間實質上、精神上及情緒上的幫助,

讓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造成生理及心理的衝擊,得以舒緩,強化個人適 應能力。黃政昌(2008)綜合學者觀點,提出社會支持視為「在人際關 係中,能夠幫助個體獲得良好適應與壓力因應的情緒性、訊息性與工具 性的協助」。

Wang & Chang(2010)網路是現實生活的延伸,網路社會支持則是 個人透過網路的使用行為,與熟悉或陌生的其他網路使用者,建立人與 人之間的關係及互動,將現實生活裡需注意的社會規範暫時抛開,對未 曾謀面的陌生人訴苦,獲得精神上及情緒上的幫助與支持,過程當中雙 方可能因此產生情感,甚至成為性伴侶。因此,網友交友動機強的人,

較常使用交友網站。設定假說:

在人格特質與現實社會支持:

H4a1:人格特質正向外向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a2:人格特質負向外向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24

H4a3:人格特質正向友善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a4:人格特質負向友善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a5:人格特質正向謹慎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a6:人格特質負向謹慎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a7:人格特質正向情緒穩定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a8:人格特質負向情緒穩定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a9:人格特質正向經驗開放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a10:人格特質負向經驗開放性對現實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在人格特質與虛擬社會支持:

H4b1:人格特質正向外向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b2:人格特質負向外向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b3:人格特質正向友善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b4:人格特質負向友善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b5:人格特質正向謹慎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b6:人格特質負向謹慎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b7:人格特質正向情緒穩定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b8:人格特質負向情緒穩定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b9:人格特質正向經驗開放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H4b10:人格特質負向經驗開放性對虛擬社會支持有顯著影響。

(五)網路成癮與現實、虛擬社會支持的關係

陳佩庭(2008)也針對臺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進 行相關研究,發現青少年使用網路主要動機為娛樂消遣,每周使用超過 40 小時以上者,目前則是維持朋友間情感,因此越使用越無法離開網路 的使用。

25

龔慧玲(2010)發現有網路成癮的大學生,有較好的網路人際關係,

但真實人際關係表現較不佳。以此設定假說網路成癮與現實與虛擬社會 支持的關係如下:

H5a:虛擬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有顯著影響。

H5b:現實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不顯著。

在文檔中 即時通訊軟體 (頁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