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緒論

在文檔中 即時通訊軟體 (頁 9-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隨著科技快速的更新與進步,行動通訊裝置的普及化,使用無線網路上網的 人口更是已經突破 1,424 萬人(TWNIC,2015),各種手機的 APP 與通訊軟體的使 用者,也快速增加,透過手機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更是現代人對外聯繫溝通,不可 或缺的重要管道之一。回顧即時通訊軟體的發展,從過去的單純溝通、交友,也 慢慢深化到不同領域,除與行動通訊結合外,更是成為工作上溝通、小組討論的 主要工具。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簡稱 TWNIC)2015 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全國 12 歲以上民眾共有 14,24 萬 2,292 人有使用網路的經驗,其中行動上網率為 67.8%,其中,12 歲到 14 歲、20 歲到 24 歲上網比例達到 100%,15 歲到 19 歲 95.2%,上網從事的活動,以即時通訊 軟體(80.6%)、社群媒體(74.1%),其中以 20 歲到 24 歲使用通訊軟體的比例達 92.4%,如附圖 1-1。由數據可知,行動裝置的崛起,到任何地方都可上網,人們 不願錯過任何來自網路的訊息及最新資訊。

時下即時通訊軟體中,「LINE」在全球共有超過 1 億 8 千萬個使用者,臺灣 擁有超過 1,700 萬人使用,是台灣使用人口最多的通訊軟體,僅次於日本、印尼 及泰國。使用者透過網際網路跨國界、跨通信業者,與其他使用者免費訊息傳 遞、圖片傳遞、錄音訊息傳遞及語音通話。加上熊大(Brown)、饅頭人(Moon)、

詹姆士(James)與兔兔(Cony)等生動的貼圖,讓使用者可以取代文字,讓其他 使用者一目了然的圖片。使用者還可以付費方式取得其他個性化貼圖,讓使用 者沉迷而無法自拔。

國內相關研究證實,使用網路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網路成癮(韓佩凌,2000;

王澄華,2001),過度的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不但會影響學習意願及成效(陳佩庭,

2008;邱顯貴,2008),也會連帶影響社會現實的人際關係(龔慧玲,2010)。

因此,本研究想藉由時下最夯的即時通訊軟體「LINE」及使用者的人格特質 探討與社會支持的關係,並瞭解網路使用行為對社會支持及網路成癮之間的關連

2

性,故從行動裝置使用動機來了解行動裝置依賴程度及行動通訊 App 人際互動的 相關性。並設定以下研究目的:

一、瞭解目前大學生網路使用、網路成癮及社會支持現況。

二、探討大學生即使用時通訊軟體「LINE」與社會支持的關係。

三、分析網路使用行為對社會支持及網路成癮之間的關連性。

四、根據研究發現,對大學生網路、手機使用輔導提供參考建議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僅針對國立臺東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做抽樣調查,瞭解大學生對網路 使用及手機成癮現況,故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僅適用以解釋國立臺東大學網路成癮 現況。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主要以隨機抽樣方式,對台東 大學各學院學生填寫問卷,並量化研究方式進行,但本研究並進行實地觀察、訪 談、個案或實驗,所以研究者無法掌握填答者情境和受詴者真實的反應心態。研 究發現僅為現況呈現。因此,本研究在問卷設計時,力求嚴謹,在資料的詮釋與 分析上必更加謹慎。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探討學生網路成癮的程度,尤其是行動上網普及後,網路已能在手機 及平板電腦等資訊產品上出現,這讓原本需要電腦接上寬頻連上網路才能上網玩 網路,只要手機或平板電腦具有無線上網的功能,即能隨時隨地的輕鬆上網,因 此行動上網所帶來的便利性讓人們上網的時間增加,另一方面玩網路的時間也隨 之增加,以即時通訊軟體蔚為風潮,其中又以 LINE 最為熱門。探討臺東大學學 生 LINE 使用行為對社會支持及網路成癮影響情形,並對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比 較 LINE 使用行為、社會支持與網路成癮差異。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本研究流程如圖 1-1。鎖定手機使用行為的研究主軸,收集閱讀相關文獻 後,初步擬定相關變項,經指導教授指導選定研究方向,加入網路成癮議題,

並鎖定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接著閱讀網路成 癮、手機依賴與人格特質理論的 相關文獻資料,研究架構成形。接下來,著手量表問卷的編製整理,進行行 政協調與施測前的準備。最後,紙本問卷由研究者委託施測者到課堂上施測,

說明本研究的內容、過程、問卷填寫方式及所需的時間,強調本研究採匿名 方式自填問卷,並保證個人資料不對外公佈,取得學生的同意及信任,後由 學生自行填寫問卷後回收。

回收後的量表,剔除作答不完全的樣本後,將有效量表予以編碼,再將 資料輸入線上問卷系統,再將所得的數據資料,以統計軟體 SPSS 進行各項統 計分析。

針對統計數據結果,對照研究假設,看假設是否成立,更進一步討論結 果所代表的內涵,提出結論及未來研究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

在文檔中 即時通訊軟體 (頁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