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研究檢討

系統檢視介入的影響

每次上山一天的服務,忙著觀察、忙著教學、急著交代、忙著記錄,

時間很快就消逝,下一次到校又是一樣的循環,卻忘了最重要的,檢視 我服務介入的影響,我透過觀察生態環境的改變、參與者的回饋做為省 思、修正的依據,部分現象或更深層的想法,應進行更聚焦的訪談、多

111

方的檢核加以澄清,並應規劃更有系統完整的回饋,以檢視行動介入的 成效。

行動過程第三方的檢核

我想發展巡迴輔導服務模式建構的研究,我從文獻提及巡迴輔導老 師的角色及工作職責出發,介入各項度的協助,我知道教學是巡迴輔導 的一部分,但進入後發現教學還是最關鍵,我花了出乎我原本預設的時 間在教學準備上,我沒意識到我的行動其實更是教學的行動,我回頭再 檢視文獻、理論,談了許多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我亟欲實驗,卻因為 工作與研究上的時間分配不當,我未能在教學歷程本身,再有更深刻的 討論,也會在發現可能的問題後,卻沒機會在進一步的探究、在行動決 定轉折時,亦少了重要的第三方檢核。

112

11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

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王振德 (1999)。資源教室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麗雲、甄曉蘭(2007)。臺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 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頁 25-46。

余光弘(1995)。參與觀察與參加觀察:以蘭嶼為例略論參與觀察的階段 與深度。考古文類學刊,59-73。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等譯(2001)。

質性教育研究

-

理論與方法( R. C.Bogdan, & S. K.Biklen 著 :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林仲川(2002)。花蓮地區國民中小學資源教室經營現況及其相關問題之 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

未出版,花蓮縣。

林坤燦(1998)。花蓮地區身心障礙學生支持系統相關問題之調查研究。

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1,1-60。

金祈君(2006)。花蓮縣國小融合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巡迴輔導實施意見之 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縣。

胡永崇(2000)。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實施現況及改進之研究:以高雄 縣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3,75-110 頁。

114

胡夢鯨(1994)。臺灣地區城鄉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差異之比較。國立中正 大學學報,5(1),89-116。

洪儷瑜(2001)。英國的融合教育。台北:學富。

孫志麟(1994)。臺灣地區各縣市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教育與 心理研究,17,175-202 頁。

夏林清(1990)。教育實踐中的多重對話關係:回應潘世尊老師的行動研 究。應用心理研究,8,239-244。

馬信行(1993)。臺灣地區近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況。國立政治大 學學報,67 (上) :19-56。

特殊教育法(2009)。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華總(一)義字 第 09800289381 號令公布。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2010

全見版

)。台北,小畢空間出

版社。

翁榮銅(1997)。我國教育優先區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5)。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

(

)

政府辦理 補救教學作業要點。2011 年 7 月 20 日,檢索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736

教育部(2009)。教育部

98

101

年度中程施政計畫。2011 年 7 月 20 日,

檢索自 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903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1)。特殊教育統計查詢。2011 年 7 月 20 日,

檢索自 http://www.set.edu.tw/frame.asp。

郭明堂、羅瑞玉(1995)。教育機會均等與城鄉差異問題之探討:國民小 學教育資源城鄉差異之比較。教育學刊,11,245-277。

115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國洲(2005)。國小普通班學習障礙學生及其教師所遇困難。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論文。

陳麗珠(2008)。弱勢學生照顧政策之檢討與改進。教育研究月刊,172,

1-16。

曾世杰(1996)。偏遠地區的身心障礙教育-以台東縣爲例。東台灣研究,

1,29-45。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廖永堃、蔣明珊(2006)。花蓮縣巡迴式資源班辦理成效探討。東台灣特 殊教育學報,8,123-152。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魯曉玲(2008)。嘉義縣偏遠地區國小實施融合教育問題之探究。國立花 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縣。

賴永和(2009)。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實踐-以一所偏遠小型學校弱勢族 群教育的現況與期待為例。學校行政,62,57-79。

賴怡君(2005)。國小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服務現況

,

期待及滿意度調查 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花蓮縣。

廖永堃、魏兆廷(2004)。花蓮縣巡迴式資源班經營現況探討。東臺灣特 殊教育學報,6,65-88。

116

簡良平(2009)。偏遠國小學校課程實踐脈絡分析:教育促成社會正義之 觀點。初等教育學刊,34,1-24。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台灣培生教育。

蕭聖瑜(2009)。學前特教巡迴資源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建立合作諮詢模式 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

譚婉盈(2009)。台南市國小普通班教師對特教巡迴輔導教師服務的角色 期待、功能期待與支援需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燕華(2000)。台北市國民中學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回歸主流的 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Boyer, W. A. R., & Bandy, H. (1997).Rural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inclusion: Knowledge, training, teaching practices, and adequacy of support systems. Exceptionality, 7(1), 1.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1-22.

Gordon, M. (1998).Coleman report: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www.encyclopedia.com/doc/1O88-ColemanReport.html Great Britain (1967).Children and their primary schools: A report of the

central advisory council for education (England). London: H.M.S.O.

117

Gritzmacher, H.L., &Gritzmacher, S. C. (2010). Referral, assessment, and placement practices used in rural school districts with native American students in special education.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 29(2), 4-11.

Lemke, J. C.(2010). Attracting and retaining special educators in rural and small schools: Issues and solutions.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

29(1), 17-21.

Leyser, Y., &Tappendorf, K.(2001). Are attitued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mainstreaming changing? A case of teachers in two rural school districts.Education, 121(4), 751.

Luckner, J. L., &Miller, K. J. (1994). Itinerant teachers:Responsibilities, perceptions, preparation, and students served.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39(2), 111-118.

Luckner, J. L., &Howell, J. (2002). Suggestions for preparing itinerant teachers: Aqualitative analysis.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7(3), 54-61.

Lynch, P., &McCall, S. (2007). The role of itinerant teachers.Community Eye

Health Journal, 20(62), 26-27.

Ogata, V. F., Sheehey, P. H., &Noonon, M. J.(2006).Rural native Hawaiian perspectives on special education.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

25(1), 7-15.

Powell, J. J.W. (2003). Constructing disability and social inequality early in the life course: the case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Disability Studies Quarterly, 23(2), 57-75.

118

Ring, E., & Travers, J. (2005). Barriers to inclusion: A case study of a pupil with severe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Ireland. European Journal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20(1), 41-56.

Rule, S.,Salzberg, C., Higbee, T., Menlove, R., & Smith, Jared. (2006).

Technology-mediated consultation to assist rural students: A case study.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 25(2), 3-7.

Spradley, J. P. (1980). In the field: Readings on the field research experience.

New York, NY: Praeger.

UNESCO (1994).The Salamanca Statement. Salamanca: UNESCO.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1997).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ISCED 1997, Paris, UNESCO.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