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步驟

為達成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採取文獻探討及問卷調查法以了解國民小 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情況及相關情形,玆將研究步驟敘述如下:

一、文獻探討

首先蒐集國內外有關知識管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相關文獻,經詳加 蒐集、整理與分析,據以形成本研究架構與理論基礎。

二、發展問卷

透過相關文獻探討所得資料與專家審查意見據以編製及修正預試問卷。

三、發展預試問卷

以立意抽樣方式對中部四縣市(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

之公立國民小學教師,進行預試工作。

四、專家審查問卷

專家學者審查預試問卷初稿,進行專家效度之修正。

五、問卷施測

正式問卷以中部四縣市(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之公立 國民小學教師為取樣範圍,並以自編「知識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 之研究量表」研究工具進行施測。

六、資料分析與討論

將所得之調查資料進行編碼及資料分析。

七、撰寫研究報告

歸納整理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一、研究範圍

就研究對象言:本研究取樣對象主要包括分層抽樣之中部四縣市國民 小學的行政人員及教師,但並不包涵私立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及教師。

就研究內容言: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 展之狀況,並分析兩者間之關係。

二、研究限制

就研究工具言:本研究所欲實施之調查研究,主要係以自編之「國民 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調查問卷為蒐集資料之工具,惟因採 受試者自行填答方式,於填答過程中難免顧及學校的顏面有防衛性、偽裝 性及社會性之反應,及可能受其個人情緒、看法和態度等主觀因素,而影 響研究之結果。

就研究方法言:本研究除採文獻分析方式蒐集相關理論資料外,並應 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情形,雖可快 速獲得大量資料,但是人員填答問卷調查表,情境無法掌控,研究結果是 否可推論至其他縣市,則有待進一步的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蒐集相關的文獻,加以歸納、分析與比較,

內容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知識管理的理論與內涵;第二節、學校本位課 程發展的理論與內涵;第三節、知識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相關研究。

以下依序論述如后:

第一節 知識管理的理論與內涵

壹、知識的定義

「什麼是知識?」西方哲學二個學派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對於什麼是知 識的來源,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理性主義認為真實知識是理想心智過程 的產物,並不是感官經驗證實的:相反的經驗主義認為,知識的來源僅從 感官知覺獲得別無途徑。雖然兩者存在著歧見,但是雙方皆一致認同柏拉 圖所言:「知識是合理、可接受的真實信仰」之主張(Nonaka &

Takeuchi,1995)。

Nonaka 與 Takeuchi(1995)將知識定義為:有充分根據的信仰,強調 個人以求真為目標,不斷自我調整個人信仰的動態人文過程的產物。且知 識與資訊之差異,乃在於具有個人信仰與承諾、行為導向、以及涵括意義 與特定的情境相呼應等不同。

Davenport 與 Prusak(1998)認為,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其 中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以及經過文字化的資訊,包含專家獨特的見 解,為新經驗提出的評估、整合與資訊等提供架構。知識起源於智者的思 想。在組織中,知識不僅存在文件與儲存系統之中,也蘊含在日常生活的

過程、執行與規範中。

而 Drucker 認為知識是將資訊有效運用於活動中。Nonaka 與 Takeuchi 認為知識牽涉到信仰和承諾,也牽涉到行動與意義。Harris 認為資訊在與 文化脈絡及經驗結合後,才能形成知識。Gundry 以為知識是人類的行動、

決定或計畫的能力,是一群組或地圖型式的資訊網路。Michael 與 Zack 認為根據資訊而相信或重視的事物就是知識(引自楊秉蒼,2004)。

劉常勇(2000)在區分資訊、技術及知識時提出資訊是知識的輸入端,

技術是知識的產出端。但資訊與技術的定義較清楚,而知識則是需要經由 客觀分析與主觀看法形成,且與人相關,相對比較難系統化與明確的萃取。

由上述的學者提出對知識的看法,可知資料、資訊及知識為容易混淆 的概念,但事實上有明確不同的區隔。

Sena 與 Shani(引自溫源鳳、湯凱喻,2005)將知識分為四個階層,資 料、資訊、知識及智慧並繪製如圖2-1 所示,從二位學者所繪之價值創造、

知識階層及衡量方式圖中可知資料、資訊、知識及智慧有明確的界定。

一、資料

資料(data)通常是一些組織的活動及外部環境的事實,是我們所觀 察或蒐集之紀錄、符號、數字、文字,僅在於顯示事實,無特別的意義。

二、資訊

資訊(information)為處理過的數據,是將經驗與構思加以整理的成 果,通常儲存於半結構化的內容中,如多媒體、電子郵件及文件等,是在 某一脈絡呈現有條理的資料。

三、知識

知識(knowledge)是經過分析處理的資訊;為一種資訊流動的綜合體,

含有許多不同的元素,其中包含結構化經驗、價值、文字化的資訊及新經 驗與資訊的整合等;在脈絡中呈現有條理的資料。

(四)智慧

「智慧」(intellect)是知識應用與行動後,所產生有價值的結果或利 益,能夠有效的集合與應用知識於日常生活中,因此智慧的定義是指經過 思考後能夠自動的判斷、選取知識能力;而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

則是指,每個人能為組織帶來競爭優勢的一切知識與能力的總和。

Edward 與 Gary 進一步分析資訊和知識的一項重要差異在於知識需 要-獲悉的主體(knowing subject)。只有合宜應用人員的智慧至資訊時,

資訊才能變成知識。資訊只有在被相信,獲得了解並受到應用時,才會變

資料來源:引自溫源鳳、湯凱喻(2005:43)

價值創造:

貳、知識的特性

由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以土地、設備及機器等有形資產為經濟的 推動力的方式已漸漸被無形的資產,如知識、技術及專利代替,「知識就是 力量」,在後現代社會的知識經濟時代顯得特別有意義,因此探討知識的特 性格外有價值。

Dewey 認為知識具有活動性、工具性、實驗性與創造性等四大特性(引 自潘品昇,2000),所謂「活動性」係指知識的起源乃是由實際活動而來;

「工具性」即知識的實用性。認為知識是人類應付環境以圖生存的工具;「實 驗性」係指實驗科學是用以驗證知識真實性的唯一方法;「創造性」係指知 識是透過活動的過程,而經由人類本身的思考加以創造出來。

Stewart(1997)則提出知識具有如下的四種特質:

一、不會削減:知識具有經濟學上所提及之「共享性」的特質,可以 無止盡的傳授給世上其他任何人,而不會有絲毫的損耗。由於這個特質,

組織可將其發現、取得及創造的知識傳遞給組織成員而不會減少。

二、知識過剩:知識創造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知識累積越來越快,

現在人們面臨的問題是知識過剩,所以篩選知識的能力也越來越重要。

三、頭重腳輕:大部分知識密集形的財貨與服務,成本多集中在開發 過程的前端,其設計和研發的費用遠高於複製的費用,如Windows 的第一 片磁碟片開發費用達五千萬美元,而接下來每片Windows 磁碟片的複製費 用只需三美元。

四、無法預測:創造性的工作在輸入與輸出知識之間,找不到任何有 意義的經濟關係,也就是說智慧資本的價值未必和取得成本有任何關係。

如購買的書籍的成本和形成的智慧資本很難有正相關。

溫源鳳、湯凱喻(2005)歸納學者的意見,認為知識的特性敘述如下:

一、知識的無形特性:知識為無形無相,對個人而言,屬於個人直覺

與看法。對組織而言,它是一組工作人力的總和。

二、知識具有可擴充性:知識不同於各類商品,商品使用後就會產生 折舊或消失的結果;而知識卻可以永續運作與反覆進行複製,透過知識的 互動的過程而增擴知識。

三、知識具有流動性: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其中包含經驗、

價值、思想以及資訊等,在組織中,知識不僅存在文件與儲存系統中,也 蘊含在日常例行工作、過程、執行與規範當中。

四、知識具有分享的特質:工業革命之前對資產的研究,只著重於土 地、技術與資本等,而知識是被漠視的。因為知識存在經驗或學識豐富的 人腦中,如果個人不願分享知識,無法得到其工作之經驗與精華。

辜輝趁(2000)認為知識具有下列十二項特質:

一、知識是散亂的在自然情況下,知識來源通常是散亂的,而且任何 事物都有其連結知識。在知識世界中,你無法完整地隔離任何事物的知識 觀,不能僅注意其中一個因素。

二、知識是自生的在企業、組織或團體認同,或其所要的事物上,自 然會形成知識。

三、知識會尋找社群如同人無法離群索居、生命會尋找社群一樣,知 識也會尋找社群。譬如,網際網路上的討論群組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四、知識經由語言散播人類沒有語言描述經驗,便無法溝通所知。要 擴散企業、組織知識意味需發展用以描述工作經驗的共同語言。

五、拴住知識的方法越刻板,知識越會溜走像文件、圖案、圖書、資 料庫等被系統化編碼知識一樣,試著拴住知識是件誘人的事,但是太多刻 板與拘束處理會導致知識創造力鈍化,而溜走更多知識。

五、拴住知識的方法越刻板,知識越會溜走像文件、圖案、圖書、資 料庫等被系統化編碼知識一樣,試著拴住知識是件誘人的事,但是太多刻 板與拘束處理會導致知識創造力鈍化,而溜走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