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分析

第一節 研究歷程

本課程以「跟著名畫去旅行」為主軸,設計「色彩的魔法」、「看我表『線』」、

「西班牙大畫家」、「異想世界」共四個單元,規畫色彩、線條、觀察能力、想 像力為主題的學習與創作。研究者彙整課程中蒐集之學生作品、學習單、學習心 得與自評表、教學日誌與省思、協同觀察者教學觀察紀錄、教學活動照片等資料,

透過敘述的方式,依時間順序整理分析如下:

一、教學實施情形分析

研究者自102年的10月到12月間進行13週的教學研究,以下先說明四個單元的 教學過程,而後進行該單元的教學檢討與反思。

(一)單元一:色彩的魔法

本單元首先讓學生從《威利的畫》、《小凱的家不一樣了》兩本圖畫書中找 到經典畫作,引導鑑賞秀拉《大碗島的星期日午後》與梵谷《星夜》,進而規畫

「色彩」為主題的教學,並進行創作。教學時間為 10 月 8 日~10 月 29 日,共 8 堂 課,主要教學內容說明如下:

1. 看圖說故事

首先與學生一起欣賞圖畫書《威利的畫》,由於圖畫書中插圖全為改編過的 經典畫作,以此本圖畫書作為開始,希望學生能對經典畫作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感受圖畫書運用經典畫作的樂趣。

70

研究者以簡報與學生一同欣賞圖畫書,介紹完作者與圖畫書名稱,研究者提 醒學生看到圖畫書,不要急著馬上翻開,試著從封面來猜測內容。一開始學生的 回答較為片段,只說出封面上的主要角色與書名的聯想,研究者給予更多提示,

從主角是誰、在做什麼、發生在哪裡、內容可能跟什麼有關等方向聯想(如圖 4-1)。

圖 4-1 圖畫書欣賞與找出書中經典畫作

進入故事前,請學生找出書裡的經典畫作,有些可能有看過,有些可能變得 不太一樣。學生找出圖畫書中運用的經典畫作後,可以答出原作名稱或畫家名字 其中之一;研究者再讓學生觀看原作,認識經典畫作原作者與畫作名稱。以提問 方式引導學生發表圖畫書中運用經典畫作的內容特色,讓學生自由發表畫面的內 容及對圖像的感受,思考有沒有在別的地方看過這幅畫呢?畫面發生在什麼地方?

畫面裡有誰?他們在做什麼?和本來的畫有什麼不同?這幅畫被猴子威利用在什 麼地方?為什麼威利要取這個畫名呢?怎麼讓自己的畫有自己的風格呢?從教學 日 誌 紀 錄 發 現 , 學 生 在 提 示 之 後 , 更 加 專 注 觀 察 圖 像 、 注 意 到 更 多 細 節

(J1-1021008)。

S6:「猴子在畫自己。」

S21:「畫的可能是作者。」

S5:「有一隻猴子在練習畫畫,在練習的時候發生一些事情。」

S11:「發揮想像力,用想像力來作畫。」

71 S20:「桌上有名畫,他在模仿名畫。」

S8:「他的畫不一定跟名畫模仿得一模一樣。」

當出現米勒《拾穗》這幅畫作,研究者告訴學生此幅畫有來臺展覽,學生表 示有在學校的圖書館牆壁上看過,國語課本也有教到,還有學生發現,名畫可以 被用在好多地方。接著欣賞圖畫書《小凱的家不一樣了》,從教學日誌紀錄得知,

學生在封面能很快的發表想法(J1-1021008)。

S1:「茶壺長出貓尾巴,所以家裡變得不一樣。」

S20:「家裡被施魔法。」

S24:「茶壺還有耳朵,可能還有其他奇怪的事情發生。」

S12:「他們家真的長出那些東西嗎?」

S6:「小凱的表情看起來很慌張。」

S7:「畫家沒有用文字寫出來,用圖畫畫出來給我們自己看。」

S20:「作者在作夢。」

S3:「最後可能會變回來本來的樣子。」

學生會從別人的回答中提出問題,仔細觀察畫面,答案越來越有豐富的想像 力,在一連串的問答中,學生十分專注。

2. 畫家與畫作的故事

研 究 者發 下 「鑑賞高手」學習單,請學生 先看題目,上課內容 中就能找 到 答 案 。 首 先簡 報 一開 始 , 讓 學 生選 出 何者 為 蒙 娜 麗 莎的 眼 睛, 讓 學 生 思 考 對 名 畫 有 沒有 仔 細觀 察 , 多 數 學 生 答 對了 , 但 不 是 從對 蒙 娜麗 莎 的 熟 悉 度 判斷 ,而是從圖像 顏 色與光 影 來猜測 。

接 著 , 介 紹 秀 拉 的 生 平 與 繪 畫 風 格 , 進 行 秀拉《大碗島的星期日午後》

賞析。 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觀察後,感受秀拉《大碗島的星期日午後》畫 面帶來的視覺效果與心理感覺。以下為提問問題:

Q1:什 麼 是點 描法 呢?

72

Q2:請 幾 位同 學說 說看 到什 麼 ?

Q3:覺 得 這張 畫有 什麼 特別 的 地 方呢?

Q4:你 覺 得畫 家想 表達 什麼 ? Q5:這 幅 畫給 你什 麼感 覺?

利 用 色 點 並 置 的 圖 片 , 讓 學 生 瞇 眼 或 拿下 眼 鏡 , 感 受 點 描法 的特 別 ; 放大秀拉的圖片,讓 學生看到原圖有細膩的色點。研究者讓學生欣賞秀拉《大 碗島的星期日午後》最後一張習作,比較畫面中前景與背景的不同,學生發現前 景 在樹 蔭中,且前景 較 暗 會 比 前景 明 亮讓人 更印象深刻 。

請學生觀察畫面的構圖,說說這張作品是對稱性平衡或是不對稱平衡;有 些 學 生 表 示 不清 楚 平衡 的 意 思 , 研究 者 將 圖 裡 的 人 物 和樹 木 拉成 垂 直 線 , 將 天 空 和 地 面連 成 水平 的 橫 線 , 產生 許 多四 方 形 的 格 狀布 滿 畫面 , 再 讓 學 生 想想 ,對畫 面的 感 受是 穩 定或 是 不 穩定。

秀拉的作品有細膩的色點,想想這種技法可以應用在什麼創作?學生最先想 到的是拼貼,研究者再讓他們看馬賽克拼貼、網點版畫、磁磚拼貼畫的作品。最 後與學生討論哪些工具可以畫出「點」的筆觸,學生想到的是筆尖與版畫用具,

研究者呈現針筆、海棉、棉花棒與壓克力顏料所畫出的效果讓學生欣賞,說明點 畫 可用 在 包裝 紙或 書籤 、賀 卡 … … 等 ,變得 生活 化。

教師介紹畫家梵谷,欣賞梵谷的不同自畫像、向日葵、麥田群鴉等名作,接 著進 行《星夜》賞析。與學生一起 討論梵谷《星夜》的色彩,感受畫面帶來的視 覺效果與心理感覺,以下為提問問題:

Q1:說說看你看到什麼?

Q2:梵谷在畫中的景物各代表什麼意義?

Q3:你覺得畫作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Q4:你覺得畫家想表達什麼?

Q5:這幅畫給你什麼感覺?

73

討論畫中的景物各代表什麼意義,學生踴躍表達自己想法。研究者最後讓學 生欣賞美國民謠歌手 Don McLean 寫來紀念梵谷的歌「Vincent」,在畫作鑑賞之後,

讓學生完成鑑賞學習單(如圖 4-2)。

圖 4-2 完成鑑賞學習單情形

3. 色彩魔術師

課程一開始進行快問快答,複習上星期的課程內容,研究者告訴學生,上週 介紹的兩位畫家作品色彩很豐富,今天課程的主題是「色彩」。調查學生喜歡的 顏色,告訴學生各顏色在心理上象徵,並請學生思考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一 開始學生想了很久,研究者以黑白和彩色的電視劇及冰品圖片為例,鼓勵學生回 答,從教學日誌中發現學生有不同想法(J1-1021015)。

S28:「有顏色讓生活的東西看起來不單調。」

S17:「顏色讓圖片看起來豐富。」

S5:「黑白看起來古板。」

S1:「色彩可以用來調顏色。」

S10:「黑白的冰好像髒髒的,看起來不好吃。」

研究者呈現不同的單色物體,讓學生仔細觀察,每種物體只有一種顏色嗎?

讓學生發表他們所看到的不同顏色。研究者以寫作為例,畫圖跟寫作一樣,當形 容一件事物時,可以用很多形容詞;上色也是,仔細觀察,物體有深淺變化,不

74

只有一種顏色,有時候還會被旁邊的顏色影響。

研究者詢問學生看到色彩需要有哪三要件?介紹光與色彩的關係,以及色彩 感覺過程。以學生的物品與當日穿著的衣服,舉例說明色彩三屬性:色相、明度、

彩度,再以「眼明嘴快」活動讓學生練習說出色彩的色相。

接著,認識伊登十二色相環,先讓學生說說有什麼發現?不少學生馬上指出 三原色。研究者說明三原色的意義,再讓學生由色相環中,找出類似色與對比色,

以教室裡的物品舉例讓學生更快理解。說明暖色調與寒色調時,以不同季節作說 明,讓學生敘述色調聯想到的冷暖差別。最後用不同作品讓學生辨別畫面是暖色 調或寒色調、相似色或對比色?作為口頭評量(如圖 4-3)。

圖 4-3 色相環教學情形

研究者讓學生使用三原色製作色相環,學調色與配色。學生剛開始怕畫錯、

擔心顏色調不出來,想用現成的顏色作畫,但桌上只有三種顏色,試了以後發現,

三原色可以調出不同色彩,不同人調出來的顏色也不一樣。有學生一開始加白或 黑色來讓色彩有明暗變化,操作後發現,加對比色也可以讓顏色變暗(如圖 4-4)。

75

圖 4-4 學生繪製色相環情形

研究者說明有些顏色可和情緒產生聯想,請學生按照「顏色—聯想到的事物—

聯想到的情緒」將各色依序寫出。接著,六人一組,試吃酸、甜、苦、辣、鹹的 代表食物,每位同學嚐過食物後,請學生思考並寫下味覺的色彩,討論後讓學生 完成「色彩魔術師學習單」(如圖 4-5)。

圖 4-5 學生討論色彩與體驗色彩

4. 大顯身手:「梵谷拼圖」

發下原圖讓學生先拼好,抽籤後在區位卡上寫上姓名,說明原圖是梵谷的自 畫像,請學生觀察色彩,再發下有編號的圖畫紙,讓學生依照抽籤分配的號碼領 取切割好的圖畫紙,指導學生定位構圖的方式,確定好圖像位置再進行作畫(如 圖 4-6)。

76

圖 4-6 學生觀察色彩情形

研究者先示範使用蠟筆混色的技巧,指導蠟筆由淺到深上色,第一次不要畫 太大力,觀察原圖有豐富的色彩,讓學生使用對比色或相似色上色,逐層畫出厚 重感與空間感、明暗變化(如圖 4-7)。

圖 4-7 合作完成「梵谷拼圖」

有些學生很快速的完成,研究者會請他再與原作比較,看看畫面上是不是少 了什麼顏色、明暗變化或是線條。負責大面積背景線條的學生,研究者希望學生 可以照自己的想法畫出漩渦狀線條,不一定要跟原作一模一樣。

77

5. 秀秀我的「梵谷拼圖」

請幾位學生從形狀、色彩、線條說說看不同組別的作品特色,再讓學生進行

請幾位學生從形狀、色彩、線條說說看不同組別的作品特色,再讓學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