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來說明,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 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實施後,採主題式教學,強調發展多元智能,活化 教材、教法,以提供學生優質的藝術學習環境。教師不僅教創作技巧,也教藝術 欣賞。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中,工作要點包括:「三位藝體」、

「藝教於樂」、「快藝學習」及「城鄉藝同」;教育部電子報第 329 期(2008)

報導,藝術類科課程受師資總員額限制之影響,地處偏遠之學校,常不易聘足藝 術類科教師,致使教學效果不彰。為改善此困境,教育部特訂定「教育部補助國 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要點」以強化藝術欣賞與創作體驗教學,增進 學生藝術欣賞及創作能力,提供師生多元藝術學習管道。教育部電子報第 441 期

(2010)報導,教育部於「藝術與人文紮根方案」積極推動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 計畫、加強藝術與人文欣賞教學、落實藝術與人文課程的實施。林曼麗(2000)

提出對藝術教育課程設計的看法:「藝術教育的主體是『人』,則藝術教育的內容 應該是『環境』。」二十一世紀,美術的行為與活動將形成涵蓋生活全領域、多元 文化觀的美術教育。

臺灣美術館近來展出許多西方經典名畫,在無大型美術館設立的區域,研究 者體會到教師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中,尋找合適的藝術與人文教材設計課程,

培養學生的藝文素養。研究者分析康軒、翰林、南一版本藝術與人文五上與五下 教科書,發現僅有翰林版在「典藏藝術瑰寶」單元中,以美術館或博物館典藏之 藝術瑰寶為主軸介紹名作,其他單元則將經典名作安排作為輔助教學的角色。

2

研究者於教學時發現,許多學生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缺少對主要學科之外 的學習熱忱,當教學與教材無法提供足夠刺激時,將使學童的想像空間受限。依 照兒童繪畫能力分期,隨年齡與心智增長,兒童的繪畫能力可以自然發展,有可 能提早進入下一個階段,而被認定在繪畫上有特殊才能;相對的,也有兒童的繪 畫能力停滯在某一階段(傅昱森,2012)。陳慧娟(2008)認為,圖畫書藉由視 覺圖像傳達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給兒童,其中的圖像創作,可與表述文字相互搭 配,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而言,圖畫書為吸引學習的重要媒介。豐富的想像力 是經由直接或間接的體驗而來,圖畫書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可提供孩子增進 想像及理解未知事物的能力。圖畫書受到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研究的影響,各式 各樣的創作手法及藝術表現方式,都可用來詮釋故事、啟發孩子多元的思考和創 意(郝廣才,1998)。圖畫書完全超越文字的界限,在教學現場備受重視,蕭寶 玲(2008)分享西 北 雨 音 樂 繪 本 之 創 作 與 教 學 經 驗 時 , 發 現 許 多 學 員 希 望 廣 泛 收 集 圖 畫 故 事 作 為 國 小 學 童 課 程 導 入 或 課 後 回 饋 。 因此,本研究旨以

「運用經典畫作之圖畫書」作為教學上的素材,發展主題式課程,此為研究動機 之一。

綜觀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課程目標,包含:探索與 表現、審美與理解、實踐與應用,即希望學生能透過審美與鑑賞活動,理解藝術 與生活的關聯,並能實踐於生活中,「圖畫書」為符合課程目標的教材。康軒版五 下的藝術與人文教科書,將繪本列入教學單元之一;教育部於 2006 年起,舉辦「全 國學生圖畫書創作獎」徵選活動,獎勵兒童圖畫書創作。圖畫書中的插畫,有豐 富的細節待孩子們去觀察與思考,當孩子由圖畫書鑑賞教學中培養良好的觀察力,

對藝術及周遭事物的理解將會更深入(黃淑瑛,2005)。許多圖畫書相關研究皆 肯定兒童讀物插畫導賞在兒童藝術教育的價值,以圖畫書進行課程設計,有助提 升學童創造、想像、審美、表現、鑑賞之成效。國小高年級學童正處於繪畫創作

「擬寫實期」,透過鑑賞導向創作可幫助其解決「眼高手低」的繪畫創作心理障礙。

3

經典畫作被運用於許多當代的藝術中,顯現其超越時空的價值,藝術家藉由 這樣的手法讓作品同時擁有原作與再創的意識,但少有以改編之經典畫作為鑑賞 教學與課程設計之研究,因此本研究擬以運用經典畫作之圖畫書融入視覺藝術教 學。依據主題及所欲達到的教學目標,研究者依照內容、表現形式、教授年段,

選定適合的圖畫書進行教學。圖畫書中經典畫作的選取以學生在生活中或學校課 程曾經驗的畫作,並依畫家或畫派出現順序作為教材呈現之考量,輔以學習單進 行鑑賞教學,以提升學生對畫作的欣賞能力與正確態度,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本研究進而延伸各單元重點,設計色彩、線條、觀察能力與想像力為主題的 學習,規畫創作活動。經此一系列課程安排與活動,引導高年級學童從圖畫書作 審美與開放式聯想,提供創作與想像的空間,透過多元評量觀察學生的學習成效,

並依據研究結果,對未來相關教學提出建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