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課程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以圖畫書為教學媒材,針對圖畫書中的圖像及故事內容作課程設計與 安排,圖畫書導賞後,選取其中經典畫作進行鑑賞教學,依各單元重點設計主題 課程,規畫有益學習者的學習與創作活動。

一、圖畫書之選擇

高年級學生進入「寫實主義的突破與美學感受的萌生」階段,在繪畫上會注 意線條、色彩、陰影和透視法的運用,能在圖畫的表面意思外表達情意。本研究 參考學生在前測問卷的反應與小學教師建議選定圖畫書。圖畫書教學對學生而言 屬於新的經驗,吸引學生閱讀圖畫書與圖畫的原因,主要為故事情節與插圖內容,

而插圖又以逼真度、角色造形、色彩豐富為吸引學生的原因。因此,選定《威利 的畫》、《小凱的家不一樣了》、《誰是第一名》、《掉進畫裡的女孩》、《Willy the dreamer》5 本,作為圖畫書導覽用書;並輔以《凱蒂的嬉水記》、《凱蒂和向日 葵》、《阿文的小毯子》、《當畢嘎索遇見哞蒂斯》4 本圖畫書中的圖畫,設計主題 式課程。

圖畫書中經典畫作的選取以學生在生活中或學校課程曾經驗的畫作為考量,

並依畫家或畫派出現的順序作為教材呈現先後之安排。最後,本研究選定圖畫書 中秀拉、梵谷、孟克、畢卡索、馬諦斯、達利之作品,作為經典畫作的鑑賞。

二、課程設計規畫

本研究以圖畫書作為教學依據,設計主題式課程。課程在安排上,首先進行 圖畫書導賞,透過問答,從圖畫書中的造形與角色、畫面與色彩、創作者特質、

圖像與文字關係及圖畫書整體表現等,以開放式問句讓學生主動探索與發表想法,

並注意圖畫書中是否出現被改編之經典畫作。

接著,請學生從圖畫書中找出被改編的經典畫作,研究者呈現原作圖片,讓 學生比較原作與改編後的作品有何不同;說明原作畫家、畫派與欣賞相關作品後,

54

從作品的顏色、線條、內容等,讓孩子對欣賞對象說出個人想法,輔以學習單進 行鑑賞。進而延伸各單元主題,以色彩、線條、觀察能力與想像力設計教學活動,

作為創作前的練習;最後,依照各主題的學習,鼓勵學生用類似手法進行創作,

透過不同評量觀察、記錄兒童的表現。

本課程以「跟著名畫去旅行」為主軸,設計「色彩的魔法」、「看我表『線』」、

「西班牙大畫家」、「異想世界」共四個單元,教學前先進行圖畫書教材分析,

自 102 年 10 月到 12 月間進行教學研究,針對課程進行評量與回饋,並於每次教 學後進行檢討、修正及調整。教學節數為一週 2 節,每節課 40 分鐘,合計 25 節,

共 1000 分鐘。

55

三、課程架構圖與研究時程規畫表

本研究課程設計之主軸為「跟著名畫去旅行」,共分為四個單元,根據每單 元主題課程命名,依次為「色彩的魔法」、「看我表『線』」、「西班牙大畫家」、

「異想世界」,課程架構(圖 3-2)與研究時程規畫(表 3-6)如下所示:

圖 3-2 課程架構圖 色彩的魔法

西班牙大畫家 異想世界 跟著名畫

去旅行

看我表

「線」

表現主義

─孟克

‧用點畫圖的新印象派─秀拉

‧後印象派的巨匠─梵谷

超現實主義

─達利

‧立體主義─畢卡索

‧野獸派─馬諦斯

56

表 3-6

研究時程規畫表

教學單元 研究進行時段

單元一 102 年 10 月 08 日- 102 年 10 月 29 日 單元二 102 年 11 月 05 日- 102 年 11 月 26 日 單元三 102 年 11 月 26 日- 102 年 12 月 10 日 單元四 102 年 12 月 10 日- 102 年 12 月 31 日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57

四、教材分析

茲針對本研究選用之圖畫書當中所運用的經典畫作,進行圖像整理與編碼,

編碼方式 a-b-p,a 為教學時圖畫書使用順序 01、02、……以此類推,b 為圖像在 圖畫書中出現的頁碼,p 為圖畫書一頁當中包含不只一張經典畫作時,所給予的代 碼,以左上為起始點、逆時針方向,用 a、b、c……進行編碼。若圖畫書無頁碼,

則以 H、I、N、B 表示封面、版權頁、書名頁、封底,再以 1、2、3……頁為序,

作為圖畫書內文之頁碼。例如,圖像編號 01-17-a:表示第一本使用之圖畫書,圖 像出處為第 17 頁中的左上角畫作。本研究圖畫書教材與選用之圖像出處頁面及頁 碼(如表 3-7)、圖畫書教材選用之經典畫作圖像及編碼(如表 3-8)表列如下:

表 3-7

圖畫書教材與選用之圖像出處頁面及頁碼 項

次 書名 選用之圖像出處頁面及頁碼

01 威利 的畫

p.4

02 凱蒂的嬉 水記

p.4-5 p.10-11

03 小凱的家 不一樣了

p.4

(續)

58 04 凱蒂和向

日葵

p.2 p.3 p.12-13

05 誰是第一 名

p.35

06 阿文的小 毯子

p.19

07 掉進畫裡 的女孩

p.9 p.12-13 p.14 p.24 p.33

08

當畢嘎索 遇見哞蒂

p.1 p.2 p.3 p.4

p.5-6 p.15

09 Willy the dreamer

p.7 p.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59

表 3-8

圖畫書教材選用之經典畫作圖像及編碼 圖畫書

教材 圖 經典畫作名稱 圖像編碼

威利的畫

大碗島的星期日午後,秀拉,

1884-1886 01-4

凱蒂的嬉水

記 阿尼埃爾浴場,秀拉,1884 02-5

大碗島的星期日午後,秀拉,

1884-1886 02-11

小凱的家不 一樣了

梵谷的臥室,梵谷,1887 03-4-a

星夜,梵谷,1889 03-4-b

凱蒂和向日 葵

梵谷的椅子,梵谷,1889 04-2

自畫像,梵谷,1889 04-3-a

(續)

60

向日葵,梵谷,1888 04-3-b

星夜,梵谷,1889 04-3-c

夜間的咖啡座,梵谷,1888 04-13

誰是第一名

吶喊,孟克,1893 05-35

阿文的小毯

子 吶喊,孟克,1893 06-19

掉進畫裡的 女孩

橋上的少女,孟克,1901 07-9

麥田群鴉,梵谷,1890 07-13

朵拉‧瑪爾的肖像,畢卡索,

1937 07-14

(續)

61

舞,馬諦斯,1909 -1910 07-24

記憶的持續,達利,1931 07-33

當畢嘎索遇 見哞蒂斯

夢,畢卡索,1932 08-1

粉紅色的裸婦,馬諦斯,1935 08-2

亞維農姑娘,畢卡索,1907 08-3

舞,馬諦斯,1909 -1910 08-4

格爾尼卡,畢卡索,1937 08-5

伊卡魯斯,馬諦斯,1947 08-15

(續)

62 Willy the

dreamer

向日葵,梵谷,1888 09-7-a

自畫像,梵谷,1889 09-7-b

梵谷的椅子,梵谷,1889 09-7-c

麥田群鴉,梵谷,1890 09-7-d

梵谷的臥室,梵谷,1887 09-7-e

記憶的堅持,達利,1931 09-17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63

五、教學內容摘要

本研究課程設計主要從選定之教學使用圖畫書中,掌握故事內涵及插畫要素,

提出開放性問題,協助學生回想舊經驗,仔細觀察圖片細節;藉由問答,教導學 生發現與觀察圖畫書中運用的經典畫作,著重在想像力的發展與引導;接著進行 經典畫作賞析,利用學習單輔助教學,瞭解經典畫作的故事與畫家的流派,並從 中發展不同主題的美術表現能力,作為訓練與進行創作。簡要說明教學活動如下:

(一)單元一:色彩的魔法(8 節)

1、課程目標

(1)找出圖畫書中運用的經典畫作。

(2)認識印象派與點描派的畫家(梵谷、秀拉)及其作品特色。

(3)認識伊登十二色相環。

(4)將豐富色彩運用在主題作品。

(5)欣賞與尊重同儕作品。

2、教學使用書目:《威利的畫》、《小凱的家不一樣了》。

3、參考書目:《凱蒂的嬉水記》、《凱蒂和向日葵》。

4、主要教學活動

(1)看圖說故事

以簡報與學生一同欣賞圖畫書,找出圖畫書中運用的經典畫作。認識經 典畫作原作者與畫作名稱,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發表圖畫書中運用經典 畫作的內容特色,並讓學生自由發表畫面的內容及對圖像的感受。

(2)畫家與畫作的故事

教師介紹此單元主題的背景與畫家─秀拉、梵谷。秀拉《大碗島的星期 日午後》賞析,欣賞秀拉《大碗島的星期日午後》的最後一張習作,觀 察畫面的構圖平衡,放大秀拉的作品圖片觀察細膩的色點,分析點描派

64

原理。梵谷《星夜》賞析,與學生共同討論梵谷《星夜》的色彩,感受 畫面帶來的視覺效果與心理感覺,思考梵谷畫中的景物各代表什麼。

(3)色彩魔術師

調查學生喜愛的顏色、指導色彩的色相,以「眼明嘴快」活動讓學生練 習說出色彩的色相。認識伊登十二色相環,分辨其中的相似色、對比色、

寒暖色,使用三原色調繪出指定色彩,製作色相環。說明有些顏色可直 接和情緒聯想在一起,請學生按照「顏色—聯想到的事物—聯想到的情 緒」順序,完成學習單。各組試吃酸、甜、苦、辣、鹹的代表食物,討 論並寫下味覺的色彩,完成「色彩魔術師」學習單。

(4)大顯身手:「梵谷拼圖」

五-六人一組,教師先在梵谷自畫像的底稿上,將畫面依難易程度切割。

學生抽籤決定畫的區塊,並在區塊示意卡上簽名確定分工的部分。準備 好切割完畢的圖畫紙,讓學生依區塊領取紙張。示範鉛筆定位構圖,仔 細觀察圖片,以蠟筆上色,指導混色的技巧,再加上線條。最後將所有 區塊拼湊起來,完成作品。

5、秀秀我的「梵谷拼圖」:請各組學生展示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同儕作品,

試著從色彩、線條、造形等,說出作品特別之處,與完成「學習心得與自 評表」。

(二)單元二:看我表「線」(6 節)

1、課程目標

(1)找出圖畫書中運用的經典畫作。

(2)認識表現主義的畫家(孟克)及其作品特色。

(3)欣賞線條的多樣性與變化。

65

(4)運用豐富多樣的線條創作。

(5)欣賞與尊重同儕作品。

2、教學使用書目:《誰是第一名》。

3、參考書目:《阿文的毯子》。

4、主要教學活動

(1)看圖說故事

以簡報與學生一同欣賞圖畫書,找出圖畫書中運用的經典畫作。認識經 典畫作原作者與畫作名稱,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發表圖畫書中運用經典 畫作的內容特色,並讓學生自由發表畫面的內容及對圖像的感受。

(2)畫家與畫作的故事

教師介紹此單元主題的背景與表現主義畫家─孟克。孟克《吶喊》賞析,

請學生表演「吶喊」的表情,選出最生動的表演者,討論「吶喊」表達 的情感為何?以「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的方式,與學生共同討論。

(3)線條變變變

各組討論 5 分鐘,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線條,用麥克筆寫在半開壁報紙上。

介紹線條的發展、線的錯覺、線的特質與種類、線條構成的變化,以及 蘇荷兒童美術館線的展覽。學生依照不同指令完成線條填空,利用線條 的造型、特質完成個人的「線條變變變」學習單。

(4)大顯身手:「線條的吶喊」

在圖畫紙上構思吶喊圖像,加上具體、抽象的圖像與多變的線條,注意 背景與主題的呈現,完成線畫作品。

5、秀秀我的「線條的吶喊」:請各組學生展示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同儕作品,

試著從色彩、線條、造形等,說出作品特別之處,與完成「學習心得與自 評表」。

66

(三)單元三:西班牙大畫家(5 節)

1、課程目標

(1)找出圖畫書中運用的經典畫作。

(2)認識立體主義的畫家(畢卡索)與野獸派的畫家(馬諦斯)。

(3)仔細觀察立體主義人像的能力。

(3)仔細觀察立體主義人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