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課程以「跟著名畫去旅行」為主軸,設計「色彩的魔法」、「看我表『線』」、

「西班牙大畫家」、「異想世界」四個單元,規畫色彩、線條、觀察能力、想像 力為主題的學習與創作。研究歷程以行動研究的循環模式為主,在每一個教學活 動後進行修正與省思,目的在提升兒童鑑賞與創作能力、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並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研究者以29位高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實施13週的課程,綜合課程中所蒐集 之學生作品、學習單、學習心得與自評表、教學日誌與省思、協同觀察者教學觀 察記錄等資料,歸納研究結論如下:

一、 教師運用經典畫作之圖畫書發展高年級視覺藝術課程必 須考量教學對象、教材、評量等要素

本研究以圖畫書作為教學依據,設計主題式課程。首先進行圖畫書導賞,接 著,讓學生對經典畫作進行鑑賞,進而以色彩、線條、觀察能力與想像力為主題 設計教學活動,最後讓學生創作個人作品。為進行有效教學與提升學生在鑑賞與 創作的表現成效,在課程設計上應依循以下原則:

158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熟悉兒童心理與繪畫發展階段,有助於教師進行有效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本 研究前進行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對圖畫書的態度、鑑賞經驗與態度、藝文課學習 經驗、創作態度,作為發展課程與教學的參考。同時,課程內容需與生活經驗相 聯結,提高學生審美經驗的範疇。

教學中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及學生在課堂中的反應,以得知學習內容與教學目 標是否相符合,並視學生學習情形調整座位與教材呈現方式,如:播放簡報時讓 後排學生往前坐、給予學生簡報上的圖片作為參考等。教學後即整理分析蒐集的 資料,從學生回饋與學習成果中,進一步評量並調整課程與教學。

(二)選定適宜的圖畫書

吸引學生閱讀圖畫書的原因,主要為「故事情節」與「插圖內容」,學生重視 圖畫書故事內容與插圖的趣味,而插圖又以逼真度、角色造形為主要原因。考量 學生的興趣與能力,經典畫作的選取以學生在生活中或學校課程曾經驗的畫作為 主,並依畫家或畫派出現的順序作為教材呈現先後之考量。

圖畫書除了作為引起動機的媒材,學生也能在圖畫書的導覽過程中,培養仔 細欣賞作品的能力。進行圖畫書導覽時,研究者發現,許多學生容易在故事中後 段落入故事情節中,疏忽欣賞插圖中的藝術細節;也有學生因為對經典畫作的涉 獵較少,找不出哪裡有被改編過的經典畫作。對研究對象而言,圖畫書教學屬於 新的經驗,是特別且具吸引力的,但易模糊焦點成為故事欣賞,此為本研究使用 圖畫書需注意之處。

(三)重視多元評量與學生回饋

由於研究對象對鑑賞的經驗較少,學習單的設計可作為學生掌握學習方向的 工具,本研究使用之學習單分為「鑑賞學習單」與「主題課程學習單」。「鑑賞 學習單」作為形成性評量,題目以課程教授內容為範圍,包含封閉性答案與開放

159

性問答;「主題課程學習單」則讓學生在色彩、線條、觀察能力、想像力方面,

逐項體驗與練習。

研究者以「學生對自己」、「學生對班級」、「學生對標準」作為評量的範 疇,在課堂間透過問答、小組討論、學習單、實作,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從學生 對自我作品的說明、同儕互評、學習心得與自評表、協同觀察者建議、教學記錄 等,作為研究者教學及課程改善依據。

本研究依據各單元教學目標將學生的能力分項評量,對於學生的創作,則注 重各單元的能力表現與作品整體效果作為評量。研究者將學生的作品分為「習作 品」與「創作品」,在主題活動的學習單為「習作品」,評量以客觀、明確達到 分項的學習目標為標準;在每個單元最後的學生作品分析,研究者對學生的創作 主要以「創作品」的看法評量,不以等級來評量創作,作品分析以畫面整體表現,

如:構圖、形狀、色彩、創造、技巧等作為依據。

二、 運用經典畫作之圖畫書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後,國小高年 級學生的鑑賞能力與創作表現皆呈正向成長

研究者從鑑賞教學、主題教學與創作、學習心得評量表、學生自評表等方面,

整理與歸納出運用經典畫作之圖畫書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後,皆肯定國小高年級學 生的鑑賞能力與創作表現之正向成長。

(一)鑑賞能力之正向成長

1. 研究者運用簡報、提問與學習單進行課堂中的鑑賞教學,在不同圖畫書 出現介紹過的經典畫作,學生會有印象。從學習單與課堂發表中,發現 學生對作品的描述、分析、解釋、判斷能力及審美情意皆有進步。描述 的過程發現學生更細心觀察畫面內容,在解釋與判斷的部分,學生使用

160

的詞彙則從較為侷限的形容詞,進步至更有想法的短句。100%學生在教 學後皆同意認識更多藝術家與作品、懂得欣賞名畫與同儕的作品、能在 欣賞時加入自己想法,也開始注意生活中出現的名畫。教學後,34%學生 認為在鑑賞時均能表達想法,有 28%的學生認為分析畫作最困難。研究者 進一步觀察到,「描述」為觀察畫面就能獲得答案的問題,「判斷」為全 然開放性的問題,「解釋」、「分析」這兩項目需要組織知識進一步思考,

回答內容較有深度,對學生而言較難,但也更能獲得成就感。

2. 從學習心得評量表的回饋中,顯示學生「喜歡各項活動」,因為可以欣 賞作品跟藝術家,還能互相交流作品,讓自己增加美術能力。當學生評 估自己哪裡進步最多,在鑑賞、主題課程學習、創作的項目中,每個單 元皆有學生勾選,有學生表示學到欣賞作品的方式、不同人的畫有不同 的優點。

3. 學生自評表部分,鑑賞項目在前兩單元的平均為 3 分以下,學生表示對 鑑賞經典畫作的信心不足,或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將經典畫作的鑑賞方式 類化至同儕作品的欣賞上。但從第三、第四單元中,鑑賞項目的平均分 數達到 3 分以上,發現學生認為自己在鑑賞的學習有進步。

(二)創作表現之正向成長

1. 學生創作的時候,認為「決定主題」最困難,但主題為研究者已給予的,

在已知的主題下,未知的是創作內容,學生無自信自主決定創作內容。本 研究中,「色彩」課程對研究對象缺乏挑戰性,因此學生喜好並不明顯,

且未覺得進步最多。在「線條」單元雖然學生感到最困難,但高年級學生 在有挑戰的狀況下學習到更多,讓最多學生喜歡、覺得進步最多、最喜歡 創作本單元。在「觀察能力」單元,學生認為有難度、喜歡本單元、創作 上有得到成就感。在「想像力」單元,學生認為難度與挑戰適中,創作過

161

程有成就感,因而喜歡本單元、覺得進步相當多。

2. 不同媒材的使用,大多數學生表示都喜歡。其次以選擇喜歡使用「奇異筆」

為多,此媒材也是最喜歡的「線條」單元所使用的。大多數學生認為用到 的媒材都不難,其次以選擇使用「色紙」較困難為多,在「想像力」單元,

學生認為難度與挑戰適中,在創作過程有成就感,因而覺得進步多、喜歡 本單元。而兩個向度的選擇在「水彩」項目都最少,也可看出學生在「色 彩」單元較無感受喜好。

3. 在學習心得方面,研究者總結各單元學生填寫的內容,發現在最喜歡的活 動當中,以「喜歡各項活動」所佔比例最高,其次則為「創作時間」。有 學生在創作剛開始沒有靈感、擔心不會畫或畫錯,因而對作品不滿意,顯 示學生對作品的要求有自己的標準。

4. 學生自評表方面,創作項目的平均分數皆為 3 分以上,且學生在評估覺得 自己哪裡進步最多,以「創作能力」為主、「主題課程」佔其次。有學生 表示很多以前不會的現在會了,作品越來越有創意。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