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陸章 結論

本研究核心圍繞在幼教現場對於女性幼教師圖像的僵化現象,探討陽剛女性 幼教師自身特質所帶來的優勢及其面臨的困境。首先由成長、求學歷程為出發點,

瞭解她們的家庭及校園經驗如何影響其處事原則,接著討論進入幼教現場的過程、

進入後遭遇何種困境、以及如何解決與應對,再將七位受訪者求學及求職時期處 事原則進行比較。

第一節、研究發現

長期以來,無論國內外文獻均指出,女性幼教師某種程度代表社會對母職的 期待,因而照顧幼兒所需的特質(如溫柔、愛心、耐心)等均被與其畫上等號。

此外,幼兒教育因為被視為女性化、陰柔的領域,除男性幼教師難以進入外,不 符合傳統價值觀中女性特質的陽剛/中性幼教師亦容易受到排斥。

性別平權意識高漲的今日,男性幼教師被期待能為幼兒園注入活潑、陽剛的 元素,雖仍為少數,卻相較過去更為大眾所接受,然而,同樣帶有陽剛特質的女 性幼教師卻並未同時被大眾接受,甚至在就讀幼教科系或進入幼教現場時受到他 人質疑與打壓,可見高喊破除刻板印象的社會,而仍有許多不符主流價值的人身 陷刻板印象的牢籠之中,這種現象該如何破除?身為極端少數的陽剛女性幼教師 們又如何抵抗來自他人的質疑?

本研究藉由與七位陽剛女性幼教師的訪談,用以瞭解她們如何建立自身認同?

在高度女性化、陰柔的幼教場域如何生存?面對何種困境?如何應對?研究者按 第壹章所列研究問題提出圖 6-1,並分別回應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6-1 研究發現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具備陽剛氣質之女性幼教老師如何建立自身認同?

綜合七位受訪者的親身經驗,發現家庭、學校為兩項主要影響因素。

首先,家庭可分為教養方式與責任兩部分。在傳統東方社會,長子常被寄予 厚望,而長女亦然,若身為家中的長女或大姊,時常被長輩賦予諸多期待,例如 應獨立自主、應照顧弟弟妹妹等,這些將導致長輩對她們的要求更為嚴厲,同時,

父母對於穿著的要求亦對她們造成影響,若從小習慣以褲裝打扮,長大成人後則 難以重新穿上裙裝或女性化穿著,對她們而言,輕鬆的褲裝打扮更為舒適、自在。

另外,家庭責任亦是建立陽剛女性幼教師特質的另一因素,特別是本研究幾位受 訪者提及,除身為長女、大姊,由於父親長期不在家,導致她們必須擔負部分父 職,長期下來亦影響她們強勢、嚴厲的性格與作風。

除前段所討論的家庭,學校亦是影響特質發展的重要根基之一,透過與教師、

同儕的相處逐漸摸索、建立自我認同。不同於一般女學生的受訪者們表示,蓄留 短髮、喜歡運動、愛與男同學打鬧等特質,均使她們容易被貼上壞學生及同性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標籤,面對他人的質疑,她們亦按照性格特質不同而選擇各式策略應對。

(二)具備陽剛氣質之女性幼教老師求職曾面臨哪些困境與如何因應?

以本研究受訪者的綜合經驗而言,她們於幼教場域面臨的困境主要有:幼兒 與家長對其性別的疑問、教師甄試的標準圖像及職場中的權力關係。

陽剛女性幼教師在現場首先會遇見的便是來自幼兒的疑問,對仍在建立性別 概念的幼兒來說,頭髮長度、第二性徵及穿著打扮為辨識成人性別的主要依據,

受訪者們不同於一般女性教師的外貌,確實導致幼兒對其性別產生疑惑,甚至在 其回答自己為女性後仍無法置信,面對這類問題,多數受訪者均採用引導式教學,

透過實際舉例讓幼兒得以破除原先價值觀,進而建立新的性別認知。再者,家長 的眼光亦是造成陽剛女性幼教師困擾的來源之一,無論穿著打扮、性別認同或性 傾向,均是家長在意的部分,受訪者們則認為,當她們與家長建立足夠的信任關 係,這些疑問將會自然而然消弭,不須刻意主動進行解釋。

參與過教師甄試的四位受訪者們均表示,她們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聽聞許多 相關建議,無論教授或幼教領域前輩,都提及應試時應有「標準穿搭」,而所謂 標準穿搭不外乎是女性化特質的展現,面對不同於她們平時樣貌的期待,受訪者 們均表示十分困擾,但為順利考取公幼教師,不符傳統期待的她們仍嘗試在容忍 範圍內盡量靠近主流價值觀。最後,順利進入職場的陽剛女性幼教師,必須開始 面對來自主管或園內其他同事的壓力,許多時候儘管內心抗拒,仍礙於職場的權 力關係或組織文化,必須放棄自我,而同時,因為職場不同於家庭或校園,無法 不將家長、其他同事及主管的眼光及意見列入考慮範圍,受訪者們不再能如過去 一般自由的展現喜愛的樣貌,而是在傳統價值與自我中產生拉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教師如何突破性傳統價值,以直接或間接手段促使他人改觀,然而,與七名教師 進行訪談對話後,卻發現她們僅能「扭轉」幼兒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面對成人 則多採取迴避、暫時屈服等策略,對於體制或刻板印象的「衝撞」更是少之又少。

研究者認為,受訪者們對幼兒及成人態度不同,可能源於兩者與其權力關係不同 所致。相較於對幼教師有絕對權力的成人(例如:教甄主考官、幼兒園主管及家 長),幼兒對其職業發展的殺傷力較小,且幼兒本身仍處在建構性別概念的發展 階段,幼教師更能以引導方式扭轉舊有的性別刻板印象,協助建立更多元、開闊 的價值觀;反之,成人多數均有根深蒂固的價值觀,難以輕易扭轉,又同時掌握 影響幼教師職業生涯的權力,因而她們多選擇以迴避策略面對成人,而不願正面 產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