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刻板印象的衝撞與扭轉:陽剛女性幼教師的性別操演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性別刻板印象的衝撞與扭轉:陽剛女性幼教師的性別操演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性別刻板印象的衝撞與扭轉: 陽剛女性幼教師的性別操演 政 治. 大. The Collision立 and Reversal of Gender Stereotype:. ‧ 國. 學. The Study of Gender Performativity for Female Kindergarten. ‧. Teachers with Masculine Temperament.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指導教授:張盈堃 研究生:胡琇涵. i n U. v. 博士 撰. 中華民國一○七年七月.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 謝誌 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總是忍不住期待能提筆寫下謝誌的日子,但真的到該寫 的時候,腦裡卻彷彿有說也說不盡的千言萬語,難以用簡單字句清晰表達。 回首這兩年在研究所的時光,不僅更加拓展學術研究和思考邏輯的觀點,亦 從與師長、學長姐、同學及學弟妹的互動中,覓得許多書本中所沒有的寶藏。謝 謝我的指導教授──張盈堃老師,兩年來的鞭策和鼓勵,使我在跌跌撞撞的研究 路上不至迷失方向,課堂中的文本思辨與課後的研究討論,也重新打開我對社會 學及性別研究的好奇心與興趣。謝謝我的兩位口試委員──劉梅君老師、蘇育代. 政 治 大 更多美麗色彩。也謝謝曾教導過我的教授──倪鳴香老師、徐聯恩老師,有您們 立. 老師,您們親切而珍貴的建議,點亮我在研究中的一個個瓶頸,使這份研究增添. ‧ 國. 學. 在不同領域的指點,才成就現在的我、以及這份論文的誕生。 謝謝我的七位受訪者──小綠老師、心心老師、阿言老師、亮亮老師、小木. ‧. 老師、小小老師及阿丁老師,您們無私地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喜怒哀樂,使這. sit. y. Nat. 份研究更為豐富而踏實。謝謝一路並肩努力的戰友──竹茵、楷淳、念頤,和你. al. er. io. 們一同上課、讀書會以及討論論文的時光十分美好,謝謝你們成為我最堅強、最. v. n. 能同甘共苦的後盾。謝謝我的研究所好友們──冠伶、Mas、致瑋、思瑀、啟宇、. Ch. engchi. i n U. 馨云、語心、宛靜,無論是認真討論課業或暢聊天南地北,有你們一起的日子真 的很幸福。謝謝淑如姐、幸宜姐及俐妏姐,有您們承擔繁雜的行政程序,著實減 輕我面對各式行政申請的焦慮心情。謝謝不在身旁、卻從不忘記關心我的大學老 師們及老友們,有你們的陪伴,撫平每一個大大小小的挫敗,同時支持我繼續前 行。謝謝我的家人,你們的全力支持與體諒,才讓我有勇氣和毅力跨領域報考研 究所、順利完成論文。 謝謝每一位曾幫助過我的人,謹以此論文作為我的感謝,謝謝您們。. 琇涵 2018 年 7 月.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3) 中文摘要. 長期以來,無論國內外皆將幼兒教育視為陰柔的、女性化的領域,致使進入 幼教現場之女性工作者皆被期許能展現陰柔的一面,事實上,這樣的期待實屬忽 視女性個體間的異質性,如同主張男性進入幼教場域能為幼兒園增添陽剛氣質一 說,同樣是忽略了男性個體間的差異。性別與個體自身的氣質並無直接連結,而 職業同樣不應以特定性別氣質來作為標準。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陽剛女性幼教 師自身特質所帶來的優勢及其面臨之困境,試圖剖析不同類型之研究對象分別以. 政 治 大 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訪談與七位研究對象進行對話,從旁了解不同研究對象 立. 何種策略來應對困境。. 在幼教現場如何展現自身性別特質,主要發現如下:. ‧ 國. 學. (一)家庭與學校為影響陽剛女性幼教師自身性別氣質認同的主要因素. ‧. 家庭為人格養成的重要場所,家中長輩的教養方式(無論衣著打扮或待人處. sit. y. Nat. 事)及期許將影響陽剛女性幼教師日後如何看待自己的陽剛特質。求學階段在學. n. al. er. io. 校裡與教師、同儕進行相處,亦使其在過程中逐漸摸索、建立自我認同。. i n U. (二)面對不同權力關係時,處事風格會隨之改變. Ch. engchi. v. 藉由與七位受訪者的訪談,研究者整理出三種不同處事風格,分別是「力爭 上游,扭轉標籤」、「洞察情境,溫和以待」以及「聲東擊西,輕描淡寫」,七位 受訪者分別面對求學、教師甄試、進入幼教現場等階段,處事風格因應情境的不 同而產生游移與改變。. 關鍵字:性別刻板印象、陽剛女性幼教師、性別操演 I.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4) Abstract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been regard as a feminine field for a long time. Thus, the female teachers who entered into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ield are expected to show a feminine gender temperament. In fact, such expectations neglected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People advocating that male teachers enter into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ield can add masculine temperament to the kindergarten, and this argument also igno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individuals. Gender is not directly linked to someone’s temperament, and occupations should not be based on specific gender temperament either.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masculine female teachers' own temperament,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dilemma.. 政 治 大 understand how the teachers 立do gender or gender performance in the preschool field. This study interviews seven female teachers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 國. 學.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Family and school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gender temperament identification of masculine female teachers. ‧. The family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fo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 parenting. y. Nat. style of the elders in the family (whether dressed or treated) and expectations will. io. sit. affect how masculine female teachers think about their masculine qualities in the. al. n. v i n C h power relations,Utheir principles different engchi. process of getting along with teachers and schoolmates. (2) When faced with accordingly.. er. future. In the school, they gradually explored and established self-identity in the. will change.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seven teachers, the researcher compiled three different styles of action: “Strive for the upper reaches and reverse the stigmatized label.”,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and treat it mildly.”, and “Divert someone's attention and touch on lightly.” While these seven teachers faced the stages of study, teacher test, and work, their style of action will changed and wander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Keywords: gender stereotype, masculine female kindergarten teacher, performativity. II.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5) 目錄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目錄…………………………………………………………………………………III 表次…………………………………………………………………………………V 圖次…………………………………………………………………………………VI 第壹章 緒論………………………………………………………………………01 第一節、研究動機…………………………………………………………………01 第二節、研究問題…………………………………………………………………15. 政 治 大. 第三節、論文章節規劃……………………………………………………………15. 立. 第貳章 文獻回顧……………………………………………………………………17. ‧ 國. 學. 第一節、何謂性別?………………………………………………………………17 第二節、陽剛氣質的探究…………………………………………………………21. ‧. 第三節、性別刻板印象與幼教老師……………………………………………25. y. Nat. sit. 第四節、組織中的權力……………………………………………………………27. n. al. er. io. 第五節、教師的抵抗………………………………………………………………29. i n U. v. 第六節、小結………………………………………………………………………31. Ch. engchi. 第參章 研究設計……………………………………………………………………33 第一節、研究方法…………………………………………………………………33 第二節、研究對象…………………………………………………………………35 第三節、訪談規劃與資料編碼……………………………………………………41 第四節、研究限制…………………………………………………………………43 第五節、研究倫理…………………………………………………………………43 第肆章 成長的軌跡:陽剛女性幼教師性別氣質型塑…………………………....45 第一節、家庭教養的成就…………………………………………………………45 第二節、校園中的性別枷鎖………………………………………………………50 III.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6) 第三節、小結………………………………………………………………………56 第伍章 服膺或抵抗:陽剛女性幼教師職場生存策略……………………………61 第一節、你是男生還是女生?……………………………………………………61 第二節、女性幼教師的「標準」圖像……………………………………………69 第三節、主流文化下的性別刻板印象……………………………………………79 第四節、小結………………………………………………………………………83 第陸章 結論……..………………..………………………………………...………87 第一節、研究發現…………………………………………………………………87. 政 治 大 第三節、與相關研究對話…………………………………………………………92 立. 第二節、理論辯證…………………………………………………………………90. 第四節、自我省思與未來研究建議………………………………………………95. ‧ 國. 學. 參考文獻……………………………………………………………………………97. ‧. 附錄 1 與幼教工作者相關之碩博士論文(2001 年~2017 年) ……………………105. y. Nat. 附錄 2 訪談大綱…………………………………………………………………114. n. al. er. io. sit. 附錄 3 訪談同意書………………………………………………………………115.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7) 表次 表 1-1 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碩博士論文(2006 年-2017 年)…………………....2 表 1-2 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期刊論文(2009 年-2017 年)………………………8 表 1-3 幼教老師相關研究論文分類篇數………………………………..…………10 表 2-1 抗拒的四種形式……………………………………………………..………31 表 3-1 訪談對象簡介表….………………………………………………...………..36 表 3-2 訪談紀錄……………………………………………………………………..42 表 4-1 受訪者特質分類表……………………………………………………..……57. 政 治 大 表 4-3 受訪者三種抗拒類型…………………………………………………..……58 立 表 4-2 受訪者抗拒類型……………………………………………………..………58. ‧ 國. 學. 表 4-4 受訪者特質分類優缺點……………………..………………………………59 表 5-1 受訪者特質分類比較表……………………..………………………………83.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8) 圖次 圖 1-1 幼教老師相關研究論文分類比例………………………………………….11 圖 2-1 研究架構……………………………………………………….……………32 圖 6-1 研究發現…………………………………………………………………….88 圖 6-2 性別展演光譜………………………………………………………………..9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9)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你可以像女生一點嗎?」 短短的一句話,從小到大我聽過無數次。雖然在外貌或穿著打扮上,我並非 是會被直接歸類在陽剛或中性的類型,但因個性較強勢、不拘小節,又常常和男 同學打成一片,從小就老是被長輩叮囑要「像女生一點」,也曾被同儕說「像男 生」。自然而然地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開始對自己的特質感到困惑,一方面希 望能保持自己原有的性格,一方面又希望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女生」。. 政 治 大 特定的框架嗎?事實上,無論在父系社會、母系社會,或是任一文化脈絡下, 「性 立 然而,究竟什麼是「像女生」,什麼又是「像男生」呢?難道不同性別皆有. ‧ 國. 學. 別」事實上都是被建構出來的概念。而許多長時間被禁錮於二元性別之下的特質, 例如男性應該堅強、勇敢,女性應該柔弱、文靜,不過只是人與人之間性格和氣質. ‧. 的不同,或者在不同脈絡、場域之下的展現,並非特定性別框架下的標籤。. sit. y. Nat. 猶記得過去就讀大學社會科學院時,系上不乏有打扮較為中性、氣質較為陽剛. al. er. io. 的女性同學,但當我跨入幼教領域,卻發現女同學們的形象幾乎都是所謂「女生該. v. n. 有的樣子1」,詢問身邊同學後,她們亦表示自己過去在就讀幼教系的經驗當中,較. Ch. engchi. i n U. 少看見中性/陽剛氣質的幼教系女同學,打工、實習過程也很少看到這樣的女性教保 人員。如此差異使我開始思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 幼兒教育或幼兒保育等相關工作,無論在國內、外,長期以來皆被視為女性專 屬的行業,究其主要原因,可分為女性獨特之生理及兒童照顧之需求。由於女性生 理構造與男性不同,具有懷孕、生子及哺乳的生理機制,因而被認為是「天生」 (natural) 的兒童照護者(王淑英、賴幸媛,1997:130-131;Chodorow 著/張君玫譯,2003: 20) ;而兒童照顧的需求,則因為兒童照顧工作講求細心、溫柔、喜愛小孩、善解人 1. 即長髮披肩、穿著打扮女性化,亦較少強勢性格,多具有溫和、善於傾聽等特質。 1.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0) 意(understanding) 、親切和善(kind) 、體貼(considerate) 、表達柔和感受、可以照 顧人,上述特質被歸類於「女性特質」(femininity)之中(Archer & Lloyd 著/簡皓 瑜譯,2004:61) 。因此,在大多數人的既定印象中,幼教老師常被認為必須是女性, 且具備女性化的外表與特質,留長髮、穿裙裝、化妝等,說話必須輕聲細語、面帶 微笑,個性溫柔、親切、脾氣好,而違反如此特質的幼教老師便可能在就讀幼教系 所或求職時碰上困境,被認為不適合進入這個領域。也因此使我十分好奇,既然幼 教被認定為是較不陽剛的領域,女學生會在進入之前先審視自己的性別氣質是否符 合嗎?或是在進入幼教領域之後,慢慢被身邊多數具有上述陰柔氣質的同儕同化呢?. 政 治 大. 若試圖堅持自己的陽剛氣質,是否會在求學或工作時遇上困境?遇上困境時又該如 何扭轉情勢或改變自己?. 立. 2018 年 3 月以關鍵字搜尋臺灣碩博士知識加值系統後發現,與「陽剛氣質」. ‧ 國. 學. 相關共計 20 篇、與「女性陽剛」相關有 3 篇,若以「陽剛 & 女」搜尋,則可. sit. y. Nat. 關的論文,共有 22 篇,如下表 1-1 所示:. ‧. 得 37 篇,扣除上述三個搜尋結果重疊的部分後,揀選與女性、陽剛氣質直接相. er. al. n. 作者(年份). io. 表 1-1 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碩博士論文(2006 年-2017 年) 出處. 論文名稱. Ch. engchi. v i 內容摘要 n U. 古俶綺(2006)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在國家考試制度及性別意識的交織下,男監中的女性工作人員仍. (碩士論文). 為少數,且要職幾乎由男性掌握。而男監中亦建構出女性易受侵. 男監中女性工作人員之職場處境. 害、須被保護、較適合輔導工作等刻板印象。. 楊濰萍(2006). 透過「微處罰」 、「時間」 、「活動與行為」 、「滲透性監視」及「儀.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式的操練」等控制手段,解構身體的主體性,創造「溫馴的身體」 ,. (碩士論文). 形塑警察的身分認同。此陽剛職場形塑出兩種樣貌的女警,一種. 2.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1) 在陽剛職場中「打滾」的女人-以台灣基. 想要回歸父權女性位置,另一種則認為應該要進入父權男性的位 置,兩者皆受父權結構與規訓機制的交互影響。. 層女警的職涯路徑為例 陳靜慧(2007)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訓導工作由於負責校園安全與秩序以及學生管理,陽剛色彩濃. (碩士論文). 厚,因而有了性別預設,男性被認為是較佳人選。當女性被拔擢 進入,必須盡可能符合陽剛,卻同時也因為陽剛不符傳統女性氣. 穿梭在陽剛與陰柔之間—國中女性訓導. 質而遭受貶抑,同時也遭受被花瓶化、被保護、排斥、性騷擾等 歧視與差別待遇。. 人員的陽剛氣質 莊玲如(2008)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檢察官一職表面上看似與性別無關,卻在組織內蘊藏性別化的運. (碩士論文). 作。與女性性屬相關的,都被排斥在外或邊緣化。而檢察官形象. 政 治 大. 和組織理念,均帶有男性化意味,更透過霸權式陽剛特質的運. 管理性別:. 立. 作,正當化組織中男性的優勢,建構組織的陽剛性別文化。. 在陽剛職場中的女性檢察官. ‧ 國. 學. 韓采燕(2009). 透過台灣高等教育的實驗室,瞭解理工科領域實驗室中的性別權. (碩士論文). 力關係與科技實作中的性別意涵。從選擇科系、選擇實驗室,到. ‧.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實驗室老師與學生、學長姊與學弟妹、同學之間的互動皆是性別 化的過程。其中,霸權陽剛氣質的展現成為實驗室中的主流樣. 性別化的實驗室:. y. Nat. 貌,而非屬該樣貌的男性和女性將被邊緣化。. 在軍隊等陽剛職場中,多數女性仍習慣性以男性習慣思維為中心. n. al. er. io. 古麗英(2011). sit. 陽剛氣質與科技實作. 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 i n U. v. 來決定女性的工作屬性,更在從軍生涯中將男性主導的價值觀內. C h化。女性職業軍人除須面對男性給予的壓力,來自女性的壓迫更 engchi. 女性軍職人員職場壓力角色分析:以空 軍某基地為例 吳怡慧(201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 學系(博士論文). 陽剛少女國中校園性別操演的敘事探究. 甚於男性,陽剛化的職場讓女性不論在保留自我或融入都付出相 當大的代價。 在異性戀為主流的校園中,陽剛少女因裝扮與性別氣質而被認為 是同性戀。在與同儕的互動相處上,陽剛少女的性/別是不固定 的、流動的,與男學生進行身體遊戲或互動時,陽剛氣質讓他們 的身體去(異)性化,男同學會將他們當兄弟看,若互動對象是女 學生,則陽剛少女的身體又成為陰性。. 吳宜霏(2011). 在極具性別化意味的籃球場上,T 味女同志反而能翻轉出位居中.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心的性別位置,並具有顛覆異性戀二元性別主流結構的價值。他 3.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2) (碩士論文). 們先摒除被視為女性特質的部分,再作出與男性相異的變形,既 不依附於被指認的性別身分上,也不全然投身於另一對立性別. 籃球運動中女同志的 T 味身體操演. 中,她們以「不認同」作為逼顯主體的性別位置的策略,進而向 「非男非女」的性別狀態滑移。. 葉靜宜(2011). 女性陽剛須配合個人特質適度調整與拿捏,才能展現出適合自己.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 的陽剛特質,並非一種特定身分的認同,而是透過個人積極的實. (碩士論文). 踐與打造,由互動中所得的回饋提昇個人的陽剛程度與正面價. 陽剛特質生理女性之日常生活處境與生 存策略. 值。陽剛女性在女同志或 FTM 社群內皆須面對內外規範,形同 遭受雙重性別規範之壓迫;陽剛女性須於日常生活中透過既有資 源,謀劃未來可運用的生存策略。. 江映帆(2012)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 陽剛女運動員透過轉化女性的陰柔角色潛入體育父權文化,得到. (碩士論文). 「女性陽剛的特權」。在異性戀霸權意識中,陽剛女運動員的身. 立. 台灣體育界的性別文化與陽剛女運動員 的生存策略. 政 治 大. 體、氣質、性傾向特別容易受到檢視,導致產生「陽剛身體壓力」 與「性傾向污名」的連結,使陽剛女運動員受到污名化. ‧ 國. 學. 余佳穎(2013). 女性法警人員在陽剛組織中存在著力求表現的壓力,在工作分派. (碩士論文). 方面,多數男性法警人員對勤務分配不公的看法一致;而女性法. ‧.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io. 研究-以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為例. al. y. 對和異樣的眼光,女性法警努力展現出色的工作能力,亦努力融. sit. 樣板理論探討女性在陽剛職場內處境之. 合同化於優勢群體,以獲得優勢群體的認同。. er. Nat. 警人員則認為勤務分配不公亦是樣板現象的產物之一。為減少敵. n. v i n C h女工的入行條件和管道沒有特別的限制或規範,但男性還是認為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engchi U 張育萍(2013). (碩士論文). 營建業的性別比例有明顯差異,工作環境以男性為主要支配者。. 女性體力不足,無法勝任此工作。此外,女工在工地內面臨許多 處境,如硬體空間,廁所無區分男女與廁所髒亂環境甚至以男性. 高雄市女性營建工人之勞動處境與樣板. 為中心的不平等待遇等問題。在工作的指派上有明顯的性別角色. 效應. 化分工,女性通常擔任工作內容為輔助性、服務性,也因此薪水 與男性相比較低。. 陳姿婷(2013). 在軍隊場域中的職業性別區隔,再現軍隊的陽剛文化。其中,硬.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體設施、集合制度及「女性遠科技」都顯示軍隊仍是以男性為優. (碩士論文). 先的工作與生活環境。藉由專屬女性的「福利待遇」、讓女性遠. 4.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3) 離科技類職務、男性同儕間的黃色笑話以及頭髮規範等,凸顯志 志願役女兵服役經驗探究. 願役女兵的「女性」身分,使女兵在軍隊中的地位多是被貶抑的。. 李孟珊(2014)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 對於海巡工作而言,「體力」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且傳統刻板. (碩士論文). 印象亦習慣性阻擋女性進入陽剛職場,女性海巡人員於公務船舶 之外勤工作場域仍舊呈現性別傾斜狀況。但許多受訪者都指出其. 女性海巡人員於公務船舶適應性之研究. 實「專業態度」及「個人心態」更是勝任外勤勤務的重要因素。. 楊棻荍(2014). 在現今的父權體制下,運動與陽剛特質幾乎畫上等號,然而,籃.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球場事實上存在著多元女性主體。女同志籃球運動愛好者們藉由. (碩士論文). 籃球訓練培養的運動陽剛,持續和父權體制及霸權陽剛抗衡。而 不同性別特質的女同志在球場經驗則略有不同,顯示女性運動主. 政 治 大. 陽剛的球場,性別化的經驗 :多元性別. 體會因性別特質的不同而受到性別化的差異對待。此外,女同志. 特質女同志的籃球經驗探究. 的性別認同發展大多能從球隊友善的氛圍中認識和開展出更多. 立.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跟隨著性別主流化、性別工作平等法的推動,海巡特考招考於. 學. ‧ 國. 李筱瑩(2015). 元的認同。. 2006 年取消男女名額限制,越來越多女性查緝員加入陽剛職場。. (碩士論文). 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在陽剛職場的工作壓力及滿足感深受個人內 在因素(如地緣、婚姻、教育程度、生心理狀態等)以及外在環 境因素(如人際、工作性質、組織文化、組織結構)影響。. sit. y. Nat. 究 -以海巡署機動查緝隊為例. ‧. 女性在陽剛職場之工作壓力與滿足感研. 謝秀黛(2015). al. 經統計分析發現有愈來愈多的女性人員考取加入機動查緝隊任. er. io. 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 n. v i n C h人員離職因素可分為個人因素(如家庭照顧責任難以卸除、對查 U i e h n c g 、環境因素(如職務限縮與工作滿足感低落) 女性人員於陽剛職場工作滿足與留任意 緝工作興趣減少等) 所(碩士論文). 願影響之探討-以海巡署機動查緝隊為例. 職,卻也同時有愈來愈多的女性人員離職。研究發現,影響女性. 以及組織因素(如組織文化及陞遷制度公平性等) 。. 游志平(2016). 隨著性別平等及婦女運動的推動,陽剛職場已經不再專屬於男.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性。而女性在查緝隊這樣以男性為主的職場中,面臨到比男性更. (碩士論文). 多的壓力與適應上的問題。研究者以早期 Kanter 的樣板理論為出. 女性在樣板效應下的生存策略--以海巡 署機動查緝隊為例 簡鈺芬(2016). 發點,觀察現今查緝隊的女性在面對樣板效應所提到的表現壓 力、界線鞏固、角色囊化等三種感知意向的回應方式及有別於過 往的突破策略。 陽剛女學生的陽剛特質的展現並非仿效男性,且陽剛特質的展現 5.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4)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 是動態的。其次,陽剛女學生實質上仍受到於陽剛與陰柔二分期. 士論文). 待的限制。再者,陽剛女學生因陽剛特質而獲得「陽剛紅利」, 卻也因此與同儕相處有所隔閡,甚至遭受霸凌。最後,陽剛女學. 陽剛女學生與同儕互動之經驗探究. 生在遭遇霸凌時,雖然沒有採取積極的抗拒行動,但仍發展出不 同的因應策略。. 詹凱雯(2017). 女性柔道教練這個需要陽剛特質展演的職位,卻又不認可女性的.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陽剛特質。在柔道訓練過程中,挑戰體能極限並無性別差異,而. 碩士班(碩士論文). 陽剛特質的建構於訓練過程中的建構與增強無庸置疑。女性柔道 教練能善用性別特質的轉換來帶領團隊,在職場上克服困境,並. 女性柔道教練陽剛特質展演之探究. 提出有別於傳統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應帶入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 程,藉此改變運動裡的性別文化。. 李佳怡(2017). 影響海巡陽剛職場內女人處境與發展景況的問題主要可分為三. 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大面向:職場狀況、生活成長及性的壓迫。透過與西蒙波娃《第. (碩士論文). 二性》的對話與呼應剖析女性。女人即便在活躍的少女時期表現. 立. 陽剛職場中的女人─一個女性在職者與. ‧ 國. 潘郡瑤(2017). 出自我超越的可能,進入陽剛職場後,強烈的角色震盪與社會賦 予女人的自然價值產生摩擦,在她追求自我價值與價格的過程. 學. 西蒙波娃《第二性》的生命經驗對話. 政 治 大. 中,經驗最真實的男性制度挑戰。 儘管二元性別氣質的規訓深烙其身,擁有運動員的身分認同讓他. ‧.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們擁有能動性,並將運動作為一種性別謀略,得以在不同脈絡下 採取不同的策略,有時服膺、有時操弄、有時翻轉社會腳本即刻. y. 板印象。他們展現的女性陽剛,是一種既陽剛又陰柔的存在,正. io. sit. 組女籃球員的身體經驗與性別認同. 是對於僵固二元結構的挑戰與挑釁。. er. Nat. 「為什麼我要留長髮?」 :台灣 HBL 甲. 資料來源:臺灣碩博士知識加值系統;研究者自行整理. al. n. v i n Ch 其中,有 15 篇探討女性進入各種被歸類為男性、陽剛的職業或場域中,如 engchi U 檢察官、海巡人員、警察、軍人等(古俶綺,2006;楊濰萍,2006;陳靜慧,2007; 莊玲如,2008;韓采燕,2009;古麗英,2011;余佳穎,2013;張育萍,2013; 陳姿婷,2013;李孟珊,2014;李筱瑩,2015;謝秀黛,2015;游志平,2016; 詹凱雯,2017;李佳怡,2017);4 篇為討論女性運動員的陽剛氣質、身體操演 或性別氣質(江映帆,2012;吳宜霏,2011;楊棻荍,2014;潘郡瑤,2017); 最後 3 篇則直接針對具有陽剛氣質的女性作研究(吳怡慧,2011;葉靜宜,2011; 簡鈺芬,2016)。 6.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5) 長期以來,台灣有許多特定職業呈現高度性別單一化現象,如前述幾篇論文 的研究對象警察、軍人等被認為是專屬男性的工作,又或者幼兒教育、托育被貼 上女性的標籤,除將性別二元化概念帶入職業,同時也將特定氣質與職業緊緊相 連,如軍人、警察應該具備陽剛氣質,而幼教則代表陰柔,在這樣的情況下,不 符合該職業所需條件卻踏入該工作場域的人便可能遭遇困境,例如陳靜慧(2007) 曾提到,台灣校園內的訓導人員為有效管理校園、控制學生,多數為男性,且以 具備身材高大、性格嚴厲等傳統陽剛特質的男性為主,而少數擔任訓導工作的女 性,則面臨陽剛與陰柔的矛盾,首先質疑訓導一職究竟是否應該帶有陽剛色彩,. 政 治 大 訓導同樣能以較為溫柔的態度與學生互動;再者,文中同時亦以 Hochschild(1983) 立 一部份受訪者認為為管訓學生,訓導就是要以強硬的手段進行,另一部份卻認為. 所提出之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和該職業對自我的影響為例,討論訓導工. 學. ‧ 國. 2. 作所需的陽剛氣質或強勢手法,若與本身性格有所差異,可能出現情感耗盡(burn. ‧. out)的情況,顯示女性進入傳統為男性主導的陽剛工作場域可能面臨的矛盾與. y. Nat. 困境。而莊玲如(2008)則以 Joan Acker 的組織性別化為理論基礎,探討工作與. er. io. sit. 性別的關係。Joan Acker 認為,最貼近抽象工作條件的人是男性,因為男性無須 懷孕、生子,亦不必負擔照顧家庭和子女的責任,反而有女性來照顧其個人需求. al. n. v i n 及家庭、子女,因此男性是工作的最適人選 (引自莊玲如,2008) 。莊玲如(2008) Ch engchi U 觀察到進入檢察官工作場域中的女性,即便在工作上表現優異,依然被期許成為 一名好妻子、好母親或者好的家庭照顧者。此外,雖然法律人總認為法官、檢察 官和律師等職業重視平等、正義與價值中立,招考或受訓亦無性別限制,然而, 檢察官仍長期被認為是屬於男性的職業,表面上代表國家追訴犯罪、執行罰責,. 2. Hochschild 以空服員和電話催帳員為例,說明情緒表演的投入程度對自我的影響,共分為三種 類型:(1)從事深層表演:全心全意地投入演出,有情感耗盡的風險;(2)將自我與工作清楚劃分: 免於情感耗盡的風險,卻因自己沒有全心投入而感到自責;(3)從事表層表演:不因未能全心投 入而自責,將工作與非工作狀態時的自我清楚區隔(Hochschild 著/徐瑞珠譯,1992)。 7.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6) 實際上卻必須完成許多繁雜而危險的任務,例如偵辦各類犯罪、相驗屍體,必要 時則必須長駐警局或與媒體記者、毒梟、賭徒、黑道背景人士等保持關係,以取 得辦案的最佳資源,如此工作條件和內容亦被貼上陽剛的標籤,認為男性較女性 更為適合,因此,當女性進入檢察官行業,無論在工作態度、處事風格──甚至 是衣著──都可能被男性同事質疑,認為女性必須孕育子女、照顧家庭,不適合 檢察官工作。 若以同樣三組關鍵字搜尋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以及華藝線上圖書館,與 「陽剛氣質」關鍵字相關共計 16 篇、與「女性陽剛」關鍵字相關有 22 篇,若以. 政 治 大 女性、陽剛氣質直接相關的期刊論文,共有 8 篇,如下表 1-2 所示: 立. 「陽剛 & 女」關鍵字搜尋,則有 22 篇,扣除搜尋結果重疊的部分後,揀選與. ‧ 國. 學. 表 1-2 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期刊論文(2009 年-2017 年) 作者(年份). 內容摘要. ‧. 出處. 文章名稱. 東吳政治學報 27 卷 4 期 ( 2009/12) ,. 能動性。受訪的女性消防與海巡隊員,在實務經驗中挑戰了過去. 115-170. 這些工作所定義的「核心能力」 ,指出某些女性常有的能力與特. n. 與消防單位為例 吳姿芊(2011)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54 期 ( 2011/07) , 62-64. sit. er. io. al. 女性在陽剛職場內的樣板處境:以海巡. y. 樣板女性進入陽剛職場之後,有重新改寫陽剛工作內涵與模式的. Nat. 彭渰雯、林依依、葉靜宜(2009). v. 質,可以更增加工作安全與表現。此外,女性員工的加入,凸顯. Ch. i n U. 了過去這些陽剛組織制度設計的男性中心傾向,也帶來組織重新. engchi. 檢討改革,邁向「性別友善」職場的契機。 性別氣質是被建構而成的,一如 Halberstam 將陽剛氣質與男性 的連結直接斬斷,陽剛同樣是按照不同文化脈絡建構而出,不應 將其限縮於男性身體當中。在異性戀霸權思想之下,突破性別二 元概念的女性陽剛被認為是偏差的性別氣質。對於性別認同而. Female Masculinity 女性陽剛的理所當然. 言,所有的範疇與定義皆是暫時性的、不完美的,應秉持包容與 開放原則,檢視所有分類的基礎原則。. 陳逸婷(2011). 在 Hablerstam 的書中,以小豬學習狗的牧羊技能、贏得牧羊大.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55 期 ( 2011/07) ,. 賽為例,闡述「狗」與「狗的特質」事實上是可以被分離的,而. 77-78. 性別與性別氣質同樣是可被分離的,特定性別氣質並非特定性別 8.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7) 專屬,反而可視為選項或配件之一,使有需求的人自由取用。 淺談「女性陽剛」 葉靜宜(2011). 女性陽剛須配合個人特質適度調整、精準拿捏,才能展現出適合. 文化研究月報 123 期 ( 2011/12) , 3-24. 自己的陽剛特質。此外,女性陽剛並非一種特定身分的認同,而 是透過個人積極的實踐與打造,由互動中所得的回饋提昇個人的. 誰在學男人?:陽剛女性的陽剛展演與 生存策略. 陽剛程度與正面價值。陽剛女性在女同志或 FTM 社群內皆須面 對內外規範,形同遭受雙重性別規範之壓迫;陽剛女性必須於日 常生活中透過個人既有資源,謀劃、構思出未來可運用的生存策 略。. 吳怡慧(2012). 在異性戀為主流的校園中,陽剛少女因裝扮與性別氣質而被認為.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60 期 ( 2012/10) ,. 是同性戀。在與同儕的互動相處上,陽剛少女的性/別是不固定. 98-104. 的、流動的,與男學生進行身體遊戲或互動時,陽剛氣質讓他們. 不是「不男不女」 ,是「陽剛少女」-國. 的身體去(異)性化,男同學會將他們當兄弟看,若互動對象是女. 中陽剛少女校園身體經歷的敘事探究. 立. 學生,則陽剛少女的身體又成為陰性。. 學. 檢察官一職表面上看似與性別無關,卻在組織內蘊藏性別化運. ‧ 國. 莊玲如、成令方(2012). 政 治 大.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30 期. 作。與女性性屬相關的,都被排斥在外或邊緣化。而檢察官形象. ( 2012/06), 137-186. 和組織理念,均帶有男性化意味,更透過霸權式陽剛特質的運. Nat. 王雅玄(2014). 作,正當化組織中男性的優勢,建構組織的陽剛性別文化。. ‧. 管理性別:陽剛職場中的女檢察官. y. 研究發現,科技女性如魚得水的成功論述整合陽剛個人、平權家. sit.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59 卷 4 期. 庭、女校教育與融入主流社會等四個優勢因素。科技女性具有陽 剛特質,喜愛閱讀、探索、操作與挑戰;享有平權家庭充足教育. er. io. ( 2014/12) , 137-164. v i n C獲益於男女分校與高中文理分流制度 ;在社會得利於大學聯考分 hengchi U 數決定熱門科系並融入主流社會享有母校與同儕的社會資源。. 科學教育學刊 24 卷 2 期 ( 2016/06) ,. 本文關懷女性在科技領域中的困境,結果發現,科技女性在科研. 167-193. 領域中受限於四種陷阱論述:(1)反女性自我論述;(2)扛女性職. n. al. 如魚得水?科技女性成功論述之研究. 資源並受家族科技楷模啟發;在學校受女性科技教師楷模影響並. 王雅玄(2016). 責論述;(3)去女性文化論述;(4)第四,非女性社群論述。這些 如履薄冰?科技女性陷阱論述之研究. 論述造成女性自我設限,降低參與科技領域之動力。. 資料來源: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華藝線上圖書館;研究者自行整理. 其中 4 篇探討女性進入被歸類為男性、陽剛的職業或場域中,如海巡單位、 9.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8) 檢察官和科技業等(彭渰雯、林依依、葉靜宜,2009;莊玲如、成令方,2012; 王雅玄,2014;王雅玄,2016);2 篇針對女性陽剛(Female Masculinity)概念 討論(吳姿芊,2011;陳逸婷,2011);2 篇則直接針對具有陽剛氣質的女性作 研究(葉靜宜,2011;吳怡慧,2012)。 接著回顧國內與幼教老師相關的研究,輸入關鍵字「幼教師」 、 「教保服務人 員」、「幼教工作者」搜尋,分別得到 227 篇、214 篇及 12 篇碩博士論文,篩選 與幼教老師直接相關的論文,並刪除重複的部分,共得到 159 篇,整理及分類如 附錄 1。其中,與幼師相關的研究論文可概略分為六大類:(1)合作(探討幼教師. 政 治 大 生活);(3)專業成長(探討幼教師之自我成長、專業能力與在職進修);(4)生命 立. 之協同教學與人際互動) ;(2)情緒(探討幼教師之工作壓力、工作幸福感與休閒. 故事(探討幼教師之個人經驗或信念) ;(5)職涯發展(探討幼教師之職場處境與. ‧ 國. 學. 未來規劃) ; (6)其他(無法個別歸類之研究論文) 。各分類篇數及其比例,可見. ‧. 下表 1-3 及圖 1-1:. n. al. 類別名稱. (1) (2). Ch. 合作. e n情緒 gchi. 篇數. er. io. 類別編號. sit. y. Nat. 表 1-3 幼教老師相關研究論文分類篇數(2001 年-2017 年). i n U. v8. 56. (3). 專業成長. 37. (4). 生命故事. 34. (5). 職涯發展. 13. (6). 其他. 11. 資料來源: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研究者自行整理. 10.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19) 其他 7%. 合作 5%. 職涯發展 8% 情緒 35%. 生命故事 22%. 專業成長 23%. 政 治 大 圖 1-1 幼教老師相關研究論文分類比例 立. 資料來源: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研究者自行整理. ‧ 國. 學. 若以比例來看,會發現其中以研究幼教老師之「情緒」研究為主題的碩博士. ‧. 論文最多。隨著時代推進,除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外,越來越多人重視學齡前的. y. Nat. sit. 幼兒教育。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應該贏在起跑點。因此捧著大把大把的鈔票,精. n. al. er. io. 挑細選,希望能為孩子挑選一個「好的幼兒園」。張盈堃(2013)曾提及,目前. i n U. v. 台灣的幼教市場「市場化」比例驚人,學費高昂、教育品質未受保障、城鄉差距. Ch. engchi. 大、幼教專業未受重視等。在自由市場的競爭下,種種現象連帶造成教保服務人 員的薪資水平低落、工時拉長。多數營利取向的幼兒園資方,為求效益最大化, 自然而然地選擇將勞方-即教保服務人員-的薪資壓縮至最低,以降低其營運成 本。如此情形在私立園所十分常見,特別是南部。然而,若一間園所能被稱為「好 的幼兒園」 ,背後一定得由「好的課程」 、 「好的環境」 、 「好的飲食」 、 「好的活動」…… 組成,而這些種種,又大多必須建立在「好的老師」之上。時至今日,依然有許 多人聽到幼教,第一直覺總會說:「就是陪小孩玩!」認為幼教老師每天上班就 11.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0) 是陪孩子吃飯、睡覺和玩耍,毫無專業可言。但事實上,在劉燕(2015)的論文 中亦曾指出,無論是幼教師或教保員,一整天八到十小時不等的工作時間中,工 作內容十分繁雜,上課、用餐、午休的同時,都必須隨時繃緊神經處理孩子的大 小狀況,也得騰出上班前、下班後的時間,撰寫教案、製作教具、布置園所、整 理環境等,更別提面對來自園所主管、搭班教師和家長的人際壓力。而在工作如 此繁複的情況下,又因為身為一名幼教老師,總是被期待要面帶笑容,並且保持 和藹可親的態度、穩定的情緒,彷彿穿上一件名為幼教師的袍子,就沒有生氣或 傷心的資格。李新民與陳密桃(2006)、張純子與洪志成(2008)則各以量化和. 政 治 大 所有的教師,無論是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或高等教育,每位教師都肩負教育 立. 質化研究指出,幼教師之情緒勞務與其工作間的關聯性。. 的重責大任,教育並非侷限於課本中的學術性知識,更多的是意識形態、文化、. ‧ 國. 學. 價值觀的傳遞。而當我們期待孩子的教育品質能夠提升,就必須承認、認同教師. ‧. 的專業能力,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站在他們的立場思考,並且嘗試瞭解他們的. y. Nat. 工作條件、生活世界,如同在 Ayers《幼教典範:六個傑出的幼教老師(The Good. er. io. sit. Preschool Teachers: Six Teachers Reflection on Their Lives)》一書中曾提及,若想 要改變教育,就必須得深入地瞭解身處其中的教師,將他們視為「人」,才可能. al. n. v i n 真正改革(Ayers 著/江麗美譯,1999) C h ,此亦為本研究將焦點置於幼教師之起因。 engchi U. 除幼教師的情緒勞務外,台灣的幼教場域亦面臨性別單一化之情況。呂翠夏、. 顏嘉辰(2005)指出,阻礙男性選擇幼教工作的因素主要是社會眼光,因幼教老 師的報酬不多,國內外皆然,男人大多被社會大眾期待為家計負責者,再加上男 性被認為不夠細心、不夠溫暖、脾氣不好,不適合帶孩子;若男性教師擁有細膩 的特質,又得遭受別人對其是否男性化的質疑。儘管他們投注心力,仍會感受到 「如果是女性就不必這樣,拼命努力地去贏取顧客的信賴」。而黃琬玲(2013) 亦認為,雖然經歷不同的時間、空間變遷,女性角色多元化發展,但幼兒教育及 12.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1) 照顧職場,依舊只有 1%至 2%比例的男性幼兒教育及照顧人員,顯然普遍仍遵 循父權文化的性別規範,視女性為幼兒的主要照顧者。幼教場域中的男性工作者 之所以經常受到社會大眾質眼光的質問,很大因素是幼教工作經常被視為不具備 陽剛氣質的行業。社會發展出一套穩固父權體制的秩序,將男性視為陽剛,女性 視為陰柔,只要他們都生活在固定規範下,生活就會照既有的軌跡運行。在這套 秩序中,男性被期待為勇猛剛強的陽剛氣質,女性則被要求成為溫柔婉約的賢熟 女子,當不合乎傳統期待行為出現時,往往就會被他人視為不夠剛強或陰柔,而 遭受打壓與歧視(李詩媛,2016)。. 政 治 大 工作者的相關文獻,她發現西方國家(如歐、美、紐澳等)從事幼教工作之男性 立. 除國內有此情形,國外亦然。王采薇(2012)的文章中曾整理西方男性幼教. 比例同樣非常低,儘管男性幼教工作者被期許能帶給幼兒男性角色的楷模,多數. ‧ 國. 學. 家長仍害怕將孩子交給男性幼教工作者。在該篇文章中也引用 Farquhar、Cablk、. ‧. Buckingham、Butler 和 Ballantyne(2006)以及 Farquhar(2007)的研究,認為. y. Nat. 男性幼教工作者之所以數量不多,除因為男性進入幼教場域的企圖易受人質疑,. er. io. sit. 幼教工作薪資低、聲望低,社會地位低也是影響因素。此外,幼兒照護相關工作 長時間被視為女性議題,以及女性和母親角色的延伸,同樣使得男性難以進入該. al. n. v i n 領域(引自王采薇,2012)。許多支持男性進入幼教工作的人認為,男性的進入 Ch engchi U. 將使幼兒得到男性角色的榜樣,避免男童因為長期處於女性居多的環境被女性化。 然而,何謂男性角色的榜樣?既會害怕男童女性化,這樣的立場是否代表先入為 主的將幼教場域中的女性教師過度簡化為一種特定模樣,並期盼男性幼教師能展 現主流價值觀下的陽剛男性特質供男童學習?無論男性或女性,其性別氣質都是 多元而非單一的,若為求在幼兒園內建立男性楷模而延攬男性教師,是否意味著 男性氣質也被僵化為某一特定形象? 男性幼教師在幼兒園內常被期許要展現冷靜、理智的一面,必須包辦勞力、 13.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2) 體力、修繕或電腦、科技等相關任務,也時常被訓練為主管或負責行政工作,這 些在在顯示刻板印象下的男女分別,由此可知,社會價值觀不僅期待肩負照顧、 教育幼兒的工作者應為女性,同時亦認為她們必須符合溫柔、細心、有耐心等女 性化等特質,而這不僅侷限幼兒教育者和照顧者的性別與特質,同時也將女性禁 錮於父權意識的牢籠中,忽略不同性別氣質在該工作中大放異彩的可能性。 以關鍵字搜尋期刊和論文的過程中,並未發現有人連結女性幼教老師與陽剛 氣質進行研究。幼教領域普遍且長時間被視為是陰柔或者較不陽剛,而具備陽剛 氣質的女性幼教老師,可能因為其性別氣質與一般人眼中的女性不符而受到排斥,. 政 治 大 矛盾中適應或改變,以及如何善用其優勢,將使人更能相信無論何種性別,都不 立. 若能細究她們在刻板印象如此嚴重的場域中所面臨的困境與優勢,探討其如何在. 應只有一種特定面貌、形象;亦可能有助打破特定職業必須由特定性別從事之價. ‧ 國. 學. 值觀,使幼教不再被視為「女性」專屬,各行各業亦不再因其工作特質被貼上特. ‧. 定性別的標籤,進而讓真正對某個領域有興趣或熱忱的人,能夠勇於嘗試、樂在. n. al. er. io. sit. y. Nat. 其中,毋須懼怕社會大眾的眼光。. Ch. engchi. i n U. v. 14.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3) 第二節、研究問題 在當今社會,照顧與教育幼兒相關工作高度女性化,幼教因而被認定是適合 女性、且較不陽剛的領域,除男性易被排斥在外,具備陽剛氣質之女性幼教老師 亦可能因為特質或外貌打扮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下的女性而受到阻擋。她們在就讀 幼教系(所)、求職或教學現場時可能面臨若干困境,也許是被質疑性別、性取 向,又或許是被認為不適合進入幼教領域,而當面對自身特質所帶來的質疑,她 們是如何應對的?本研究欲瞭解上述情形,提出下列三個研究問題: (一)具備陽剛氣質之女性幼教老師如何建立自身的認同?. 政 治 大 (三)具備陽剛氣質之女性幼教老師如何應對上述困境? 立. (二)具備陽剛氣質之女性幼教老師求職曾面臨哪些困境?. ‧ 國. 學. 第三節、論文章節規劃. ‧. 本研究預計分為六章。第壹章為緒論,以研究者自身生活與打工經驗為出發. sit. y. Nat. 點,結合國內幼教師相關研究回顧,確立整份研究之動機與方向。第貳章為文獻. al. er. io. 回顧,分別討論性別的建構、陽剛氣質、性別刻板印象、組織中的權力及教師的. v. n. 抵抗。第參章為研究設計。第肆章以家庭和求學背景為基礎,分析七位陽剛女性. Ch. engchi. i n U. 幼教師如何建立自身性別氣質認同,並回應研究問題(一)。第伍章則討論七位 不符傳統女性幼教師氣質與形象者,是否在幼教場域中受到排斥或鼓舞,及其面 對困境之因應策略,並回應研究問題(二)及(三)。最後,第陸章為本研究之 結果與討論。. 15.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6.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5) 第貳章 文獻回顧 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性別與性別氣質似乎是密不可分,人自出生便有性別, 並依循不同的價值觀與文化脈絡,成為特定性別的樣貌,例如女生要有女生的樣 子、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然而,性別並不一定只能按照生理條件決定,性別氣 質也未必只有某幾種選項,在長時間固定且僵化的價值觀下,刻板印象維持性別 二元的界線,卻同時侷限不同性別的可能性。 因此,本章文獻探討共分為六節,第一節將由「性別」概念出發,瞭解性別 從何而來、性別如何被決定、被視為理所當然;第二節將集中探討「陽剛氣質」,. 政 治 大 第三節將以「性別刻板印象」為主軸,探討性別及幼兒教育在主流社會價值觀下 立 斬斷陽剛與男性的直接連結,並以「女性陽剛」為基礎,討論陽剛與女性的關係;. ‧ 國. 學. 的圖像;第四節則將焦點放在「權力」,討論組織中的權力運作如何影響造成及 鞏固性別刻板印象;第五節為教師的抵抗,探討在權力關係中教師如何應對。最. ‧. 後將彙整前五節概念,並嘗試呼應第壹章的研究目的、研究問題。. sit. y. Nat. al. er. io. 第一節、何謂性別?. v. n. 乍看之下,性別對於人類而言似乎是理所當然、與生俱來。若以社會建構論. Ch. engchi. i n U. (social constructionism)為觀點,性別可簡單區分為生理性別(sex)與社會性 別(gender),前者與生物學、生理學相關,以身體上的性器官、性特徵來區分 雌雄;後者代表著不同文化脈絡下,主流價值觀期許的性別樣貌,亦為本研究所 要探討的性別概念。Connell 認為 sex 與 gender 的差異在於,sex 代表著生殖差異, 如同其他動物,人類有各式生理機制存於體內,而特定的機制僅會存於雄性或雌 性的體內;gender 則建構於生理差異之上,按照不同文化脈絡而對個體有種種期 望與要求(Connell 著/劉泗翰譯,2011),例如許多亞洲國家期望男性勇敢、主 動,女性溫柔、文靜等。無論在何種文化脈絡下,不同性別幾乎都會被受到該社 17.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6) 會中主流價值觀的規範。 事實上,性別不是一個被僵化、或固定不變的行為,而是在歷史、文化、價 值觀、日常生活不斷的互動下建構而成,如同 West 與 Zimmerman(1987)提出 「做性別(doing gender)」概念,認為性別的展現並非本質化,而是在社會情境 互動中所做出來的「成就」。簡言之,性別是日常生活互動所建構而成,在人與 人的互動之下,不僅表達自己的性別,也用相同的方式去理解他人的性別。簡言 之,同樣的行為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下,將有可能得到不同的解讀,例如,在台灣, 若一位男性穿著裙裝出門,大部分的人可能會下意識地說:「他穿裙子,所以他. 政 治 大 格蘭,此類言論很可能不會出現,穿著裙裝對於他們而言,並不會被直接與女性 立 是女生。」或者「他不是男的嗎?為什麼穿裙子!」,但若將這樣的情況置於蘇. 產生連結,這便是同一行為在不同文化下會得到的不同解讀。Margaret Mead 亦. ‧ 國. 學. 曾於其著作《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 Societies)》列舉同樣概念,闡述在不同部落當中,男女特性將展現不同樣貌。. y. Nat. 所謂性別差異或性別氣質絕非與生理性別有直接相關,而是由社會文化所建構,. er. io. sit. 透過教育、文化等管道養成(Mead 著/宋踐等譯,1995),由此可見,性別與特 定行為或外貌打扮的關聯性,乃取決於該文化脈絡背後的意義。. al. n. v i n 「性別」之所以難解,便是因為部分擁護者認為其與人們天生的身體構造相 Ch engchi U. 關。Simon de Beauvoir(1949:281)曾在其著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 中說道:「女人並非天生的,而是逐漸變成女人的(One is not born a woman, but rather becomes one.)。」她認為所有人都是有性(sex)的,但性別(gender)卻 是在出生後經由文化建構而成,這樣的主張便是代表每個人都具有一種特定的 (生理)性別,而經由日常互動、文化建構的(社會)性別則是依附在(生理) 性別之上,依然帶有性別二元的框架(de Beauvoir 著/陶鐵柱譯,1999)。 不同於做性別認為人們可以主動建構性別的概念,Judith Butler(1990)在 18.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7) 《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分的顛覆(Gender Trouble :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一書中提出性別操演論(performative theory of gender), 則打破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在過去被理所當然劃上等號的邏輯,Butler 認為性可 以透過反覆的演出而被實踐,而透過這樣的演出,性也同時從中確保其地位(引 自 Chris Baker 著/許夢芸譯,2007)。而性別是種不斷重複的行為,超越性別二元 概念。Butler 認為人的身體是透過行動建構出真實的樣貌,並不是天生就被決定 該有什麼樣的意義,也因此,她 認為性別非穩定身分,而是具有操演性的 (performative) ,藉由重複的行為表現被建構。在文化人類學的範疇中, 「操演」. 政 治 大 以重複性的演出來表徵它的意義(廖炳惠,2006)。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 立. 這個詞彙常與時間或儀式相互聯結,意即一個主體在進行自我理解或認同的同時,. 透過某些表演的方式來呈現自我,游美惠(2013:104)指出:. ‧ 國. 學. 操演並非一個單一行動,相反地,是在不斷重複地操演中建構了主體認同,人是藉. ‧. 由「重複」的行為、並透過外在符號的維持,才產生「自然」形態與「實體」表象,. sit. y. Nat. 而非先有內在認同才產生外在行為的,認同與行為是共構的,是故女人並非先有女. io. n. al. er. 性認同而後才表現陰柔並選擇陰柔符號來妝扮自我,事實上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用不. v. 同的方式,重複著陰柔的行為與符號操演而形塑出本體的女性認同。. Ch. engchi. i n U. Butler 在書中亦質疑「身體」作為女性主義及知識理論基礎的正當性,認為 「身體」存在於「文化」之前,因而在時代推進中不斷受到建構與解構,逐漸成 為文化的載體(林春蘭、劉淑蕙、段愛娟,2012)。那些被大量模仿或表現出來 的行為,很可能便是該社會期許特定性別所應該展現的樣貌,同時,人們持續的 模仿與學習,也將持續鞏固在這個文化中不同性別的圖像。游美惠(2013:102) 表示:「這種規範基本上是一種虛構,也就是主體被『操演』的過程,是建立在 虛構的場景中,這種真確性(authenticity)其實是一種社會虛構的產物。」那麼, 19.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8) 這些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性別期待又是從何而來?如何影響性別? 無論在何種文化脈絡、社會亦或歷史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皆有一套規範存在, 可能是法律條文,也可能是風俗習慣、價值觀或傳統,這些規範以不同模式約束 人的行為舉止。其中,不同於國家明定的法律條文,風俗習慣、價值觀或傳統並 不具有強制性的約束力,也沒有具體的刑罰,卻依然在日常生活中影響人的言行 舉止,如同 Foucault 曾在《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書中以監獄內部權力關係討論規訓概念,他認為規訓不同於奴 隸制度、附庸關係或戒律,強調透過長時間、不間斷的個人對自身身體的操縱,. 政 治 大 持久的、無限制的支配關係(Foucault 著/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Foucault 立 使得被規訓者越來越服從特定權力機制下的所有規則,甚至成為一種全面性的、. 曾提及,權力是貼近日常生活的,且在各個角落以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規. ‧ 國. 學. 訓」 (discipline)著人的認同、身體與行動。在權力之下,人們受到管控、監視,. ‧. 不斷檢視或要求自我,努力順服於特定的文化脈絡,同樣的,規範性別的權力亦. y. Nat. 是散佈在日常生活當中,更同時向外傳播、擴散,透過媒體、語言、文字或各式. er. io. sit. 管道,主導著主流價值觀下性別如何被期待。而當人的身體如 Foucault 所言,隸 屬於特定脈絡或機制、團體下,便會受到外在權力的規訓,失去其主體性,日復. al. n. v i n 一日地操縱自己,使之得以符合該社會或團體的價值觀及標準,甚至同時成為權 Ch engchi U. 力關係中的一份子,用以監控、懲罰他人。Butler 正是承襲 Foucault 的權力觀點, 認為透過權力身體受到規訓,而建構性別所需要的重複操演,並非任意或隨興的 突發奇想,而是依循特定歷史、文化、社會的規範,受到權力的制約而重複的行 為。在台灣社會的脈絡下,幼教老師代表著陰柔、女性化的存在,而當性別氣質 不同於這套標準的幼教老師出現,自然而然地會受到批判、懲罰,導致他們為符 合規範,想盡辦法修正自身的言行舉止,隱藏原本的自我,甚至因為懼怕受到批 判而不願投入熱愛的幼教工作。 20.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29) 女性該做什麼事?男性該做什麼事?不同性別又該展現什麼不同特質?性 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透過各種管道,如家庭、學校、網際網絡、大眾媒體 等,不斷向外傳播,也同時鞏固特定的權力與論述(Connell 著/劉泗翰譯,2011)。 其中,不斷與男性和女性被畫上等號的陽剛氣質(masculinities)與陰柔氣質 (femininities)亦重複被建構與傳遞。. 第二節、陽剛氣質的探究 長期以來,在父權社會的性別二元化價值觀影響下,性別被簡單而清楚的劃. 政 治 大. 分成男性和女性,同時,在如此結構下,被劃分的不僅僅是人的生理性別,還包. 立. 括氣質、態度、行為、甚至穿著、嗜好、科系、職業等,似乎所有的事物都被貼. ‧ 國. 學. 上男性或女性的標籤,兩者彷彿有一道清楚的分水嶺,若是貿然跨越,則可能受 到社會價值觀的譴責或打擊,這就如後結構主義者所言,人是由社會建構下而產. ‧. 生的(卯靜儒,2004;Youdell, 2006),且受到文化脈絡的影響、社會價值觀的. y. Nat. sit. 牽動,在該時空下被建構出理想的行為模式。儘管女權主義興起,性別二元論點. n. al. er. io. 較過去亦有逐漸鬆動的傾向,傳統男女分化的價值觀依然受到主流價值觀的追捧,. i n U. v. 難以撼動其地位,且在網際網路與媒體傳播普及的現代,渴求突破性別二元的資. Ch. engchi. 訊雖有更加多元的發聲管道,卻也同時被舊有的價值觀強勢掩蓋、打壓。 社會長時間將人一分為二,用女性或男性來詮釋各種特質,如 masculinity (陽剛氣質)一詞常被譯為「男子氣概」、「男性氣質」,足見常被下意識地與生 理男性劃上等號,一方面約束生理男性理所當然應該展現男子氣概,一方面也禁 止女性逾越,但事實上,行為或特質不應該直接被與特定的性別產生連結。如同 Connell(1995)曾言,要理解陽剛,必須先將其置於結構中的性別關係來探討, 簡言之,如何解釋陽剛,端看將其放在何種文化脈絡下,以及在該脈絡下,陽剛 21.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30) 如何被展現、或者與他人互動。陽剛氣質不只有一種模樣、不是固定不變,也並 不僅僅侷限於個人層次,而是牽涉到更大規模的社會結構或文化脈絡(王大維、 郭麗安,2012)。 Connell(1996)曾將陽剛氣質分為四種類別,霸權(hegemonic)、從屬 (subordinate)、共謀(complicit)、邊緣(marginalized)。其中,霸權陽剛氣質 便是援引自義大利社會學家 Gramsci 的霸權理論(hegemony),以支配、說服等 方式將意識形態灌輸於他人,並在其社會生活中維持主導地位;相對於霸權陽剛 氣質的主導地位,從屬陽剛氣質則附屬、依附在其之下,如非主流的陰柔男性、. 政 治 大 動中享受父權紅利 ,即為共謀行陽剛氣質;邊緣型陽剛氣質既非握有主宰權的 立 男同志等,時常受到排斥或歧視;而部分不完全具備霸權陽剛氣質的男性,在互 3. 族群或身心障礙者身上,如黑人運動員、原住民等。. 學. ‧ 國. 霸權型,亦非受到排斥的從屬型,但在互動過程中仍被邊緣化,通常發生於少數. ‧. Connell 認為男性間的關係亦是由霸權陽剛主導並宰制,而從屬、邊緣與共. y. Nat. 謀陽剛,則分別以不同方式鞏固霸權陽剛。事實上,同樣的結構不僅詮釋男性之. er. io. sit. 間的關係,若加入女性、置於當代社會,將發現整個社會也是按照同樣的邏輯運 作,所有人都透過不同的媒介或管道使霸權陽剛氣質處於屹立不搖的地位,而霸. al. n. v i n 權陽剛氣質亦理所當然的掌握大多數權力,同時將之複製並延續。舉例而言,在 Ch engchi U. 校園中,陳靜慧(2007)曾提及訓導工作由於必須管理學生、維持校園秩序,因 此長時間由男性擔任,也同時讓這個職位帶有男性及陽剛色彩,而當女性出任該 職位,則會下意識想以去女性化的裝扮、嚴厲的管教來模仿過去男性訓導人員的 特質,並用具有威嚴或陽剛的態度面對學生,乍看之下,女性訓導主任人員確實 顛覆性別刻板印象,表現出女性亦可有陽剛的一面,但在管教男、女學生的同時, 3. 父權紅利代表自不平等的性別秩序中所得到的益處,而這樣的益處並不單指金錢方面,其他包 括權威、尊重、服務、安全、房舍供給、進入體制權力的門路、掌控自己生活的權力等也都是「紅 利」的展現形式(游美惠,2011) 。 22.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31) 卻以「不要耍脾氣,像女孩子一樣,丟臉,耍脾氣是女孩子的專利,男孩子以後 要養家活口」(頁 71)、「你是女生ㄋㄟ,要有女生的樣子」(頁 72)這樣傳統的 刻板印象為訓斥內容,顯現女性訓導人員在操演性別的同時,仍以傳統性別二元 化的價值觀約束學生。此外,一旦訓導工作同時出現男性(例如:訓導主任為男 性、訓育組長為女性,或反之),則女性的陽剛展現卻常被認為是不恰當的、情 緒失控的,因為「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男性訓導人員常會希望兩人能以「剛 柔並濟」的兩種管道處理學生事務,自己用陽剛的態度責罵、處罰學生,而女性 訓導人員則以溫柔或撒嬌的方式協助解決學生的情緒問題,通常女性訓導人員會. 政 治 大. 妥協於這樣的工作分配,因為她們同樣認為「溫柔」 、 「撒嬌」是女性與生俱來的 特質。. 立. 而莊玲如(2008)的研究中則發現,男性檢察官除建立陽剛組織文化,同時. ‧ 國. 學. 也排斥女性檢察官的加入,認為女性應該被保護、應該照顧家庭,因此分派任務. ‧. 時傾向讓女性處理較無危險性、無須長時間進出聲色場所的類別。此外,比起男. y. Nat. 性檢察官之間多元而廣泛的閒聊話題,他們面對女性女性檢察官時常聚焦於外貌、. er. io. sit. 穿著、感情、婚姻等私人領域的討論,例如「你今天穿得好漂亮,晚上要去約會 嗎?」(頁 81)、「你穿裙子很好看喔,趕快結婚吧。」(頁 81)、「你最近越來越. al. n. v i n 美了,有了老公就是不一樣,……什麼時候要生小孩?」 (頁 Ch engchi U. 82),面對這樣的. 狀況,女性檢察官往往只能以苦笑帶過,無法立即解釋自己的立場或想法,甚至 亦有女性檢察官認為男性對外貌的關注是一種讚美,因為「女生本來就是比較漂 亮的動物啊」(頁 84)。 此外,林昱瑄(2007)探討非主流青少年文化中的幫派少女,在校園中逞凶 鬥狠,除以染金髮、穿耳洞、擦指甲油等不符校規的方式挑釁校園權威,處事更 強調敢衝、有種,重視尊嚴、愛面子,各種構成陽剛氣質的行為,使她們在校園 中得到權力、地位,這些反叛行為亦顛覆普羅大眾對「女孩」的既定印象,斬斷 23.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32) 女性與陰柔氣質的直接連結,然而,這些幫派少女儘管在校園中展演陽剛,卻往 往為在幫派中得到地位、金錢、保護等好處,選擇具備霸權陽剛氣質的伴侶,並 在感情世界中扮演傳統的陰柔角色,表現出乖巧、順服、聽話等特質,而面對幫 派中沿襲已久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分工、甚至性別歧視時,也僅能選擇忍受。 由陳靜慧(2007)、莊玲如(2008)和林昱瑄(2007)的三篇研究中可以得知, 在一來一往、日積月累的互動下,部分男性建構霸權陽剛為主導的文化,而女性 雖致力於操演陽剛,卻因為長期以來的文化脈絡和社會價值觀建構,在顛覆傳統 性別刻板印象的同時,成為共謀型陽剛的一員,享受父權紅利,也協助鞏固男性. 政 治 大 而在前段所描述的脈絡下,由於女性展演陽剛 的同時,某種程度上影響傳 立. 的陽剛形象,亦將女性禁錮於柔弱、漂亮、家庭等標籤之下。 4. 統男性的地位,操演陽剛的女性容易被視為離經叛道,甚至被傳統異性戀霸權思. ‧ 國. 學. 想排拒在外,然而事實上,陽剛氣質僅是性別氣質的種類之一,絕非專屬於男性。. ‧. Juidth Halberstam(1998)認為「陽剛」難以有明確定義,但大眾卻習慣性將其. y. Nat. 與生理男性緊密連結。在其《女性陽剛(Female Masculinity)》一書中曾以成長. er. io. sit. 於牧羊犬家庭中的小豬為例,說明當小豬從幼時跟著牧羊犬長大,自然而然的認 為自己是牧羊犬的一份子,習得牧羊犬的習性與技能,最後甚至贏得牧羊大賽。. al. n. v i n 由此可見,「狗」與「狗的特質」是可以分離的,要成為一隻具有牧羊能力的牧 Ch engchi U. 羊犬未必得擁有狗的生理條件,同理可證,男性與陽剛氣質(或稱男子氣概)也 可被分離,生理條件與被建構出的特質並非緊密相依。. 4. 陽剛的定義除必須視其脈絡而定,亦與個人價值觀有所關聯,因而本研究雖以陽剛一詞為主要 探討依據,事實上非刻板印象中女性化形象的「中性」女孩亦囊括在內。所謂中性(unisex)並 無性別區分的態度與氣質,即遊走於陽剛-陰柔性別光譜中間地帶的性別特質(劉鈺茹,2011; 余書銘,2012) 。 24. DOI:10.6814/THE.NCCU.ECE.003.2018.F0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lan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employment willingness and required skills to enter the labor market, and to get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of the youth people in Yunlin,

The contents of this essay are to demonstrate that one can get the ultimate achievements by Separate-teaching also, to clarify the value of Separate-teaching and

A factorization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an impenetrable obstacle in a homogeneous medium (Helmholtz equation) using the spectral data of the far-field operator was developed

Enhancing Transition from Early Childhood Phase to Primary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sources for pre-school educators.Retrieved

Enabling occupation in children: The cognitive orientation to daily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CO-OP) approach. Enhancing transition from early childhood phase to primary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This film was created by Into Film, an organisation that uses film and media production to develop skills in young people in the UK.?. Demonstration 2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log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788 characters that were commonly us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Tang era, for highl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