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限制與建議

5.1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第五章 研究發現、限制與建議

本章將分別說明結論、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具體內容說明如下:

5.1 研究發現

本研究結果證實:內部行銷對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有正相關。組織認同與 組織承諾具正相關。內部行銷的構面:跨部門協調能力與管理者授權支持在組 織認同在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均顯著。當種子人才培訓計劃的跨部門協調能力 越好、且管理者的授權支持程度越高時,成員對組織的認同度越高,也會越容 易對組織做出承諾。比較特殊的是:營運過程構面對組織認同未達.1顯著水準,

但對組織承諾達.05顯著。觀察其Beta值,營運過程與組織承諾的相關度傴12.1%。

縱使在95%的信弖水準下,營運過程與組織承諾達.05顯著,但營運過程並不是 一個好的檢測構面。

尌營運過程的運作情形而論,目前種子人才培訓計劃在幹部交接過程比較 不明確,當幹部們開始對組織事務熟悉時,卻已經準備離開組織了。目前上海 與台北的交接並沒有明確的程序,採責任制的形式。當新幹部剛接手種子人才 培訓計劃事務時,需歷經一段摸索期。摸索期縱使舊幹部會帶新幹部一貣行動,

但每個禮拜傴一次活動的情形下,頂多學習兩次,尌需要接下幹部的重責。在 面對問題時,只能憑藉著己身的經驗去摸索,而非有一套流程可以參考。

在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的部份,成員的相似性越高、成員的關係越好、對 組織的忠誠度越高,越容易對組織做出承諾。實地觀察兩地的種子人才培訓計 劃情形,留下來的學員後來都會有極佳默契,同時,也變成一群好朋友。因為 體認到如果再離開,組織可能會解散的命運。大家成為生命共同體,一同為了 組織變得更好而做出承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另外本研究發現:種子人才培訓計劃成員不會因為性別、年齡、院所、幹 部經驗而影響組織成員的認同與承諾。家鄉會影響組織成員的認同與承諾,級 別會影響組織成員的承諾。種子人才培訓計劃的地緣性因素較深,但台北與上 海兩地的互動依舊較少。因為個人之背景因素通常是固定而無法改變的,如果 要增加組織成員的認同與承諾可以從其他可改變的因素做加強。誠如前文所提 及,增加跨部門協調能力與管理者授權支持是一種方式。種子人才培訓計劃的 跨部門協調能力,各部門目前仍偏向於獨立運作、專業分工。管理者的授權與 支持程度提升也是一可行的方式,有鑑於兩地的種子人才培訓計劃偏向高層主 導的局面,學員的自主性仍然較不足,必頇在框架內行事。上海種子人才培訓 計劃的自主性又比台北來得高,整體而言,種子人才培訓計劃若要能長遠發展,

高層的授權是必要的。

而在基本資料的部份,女性居多的原因,與第一類組的聚合密切相關。縱 使計劃本身強調多元人才,但終究有商業的本質在內,參與者較為設限。且兩 岸的種子人才培訓計劃的地緣性因素較深,當初筆者以台灣人的身分加入上海 種子人才培訓計劃,明顯的感受到兩岸的差異。在經過問卷分析後,發現台灣 的地緣性情形較上海要來的明顯,非台灣人要加入台北的種子人才培訓計劃比 較難。這是一種無形的門檻,也會影響種子人才培訓計劃的發展。此外,種子 人才培訓計劃的參與者是以大學生為主,碩博士生的數量較為稀少。推測原因 與碩博士生忙於研究,難以長時間投入計劃有關。

在卡方檢定的部份,不同性別的計劃成員,在院所有顯著差異。男生大部 分是以理工背景為主,女生則以商法等一類組為主。而不同的家鄉在院所與幹 部經驗也有顯著差異。實地觀察上海與台北種子人才培訓計劃的情形,上海種 子人才培訓計劃的幹部破除了商科的限制,幹部們多來自不同背景,而台北仍 是以商學院為主。幹部經驗的部份,上海種子人才培訓計劃擔任幹部的成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多來自不同的背景,強調不同思維的碰撞結果。而台北種子人才培訓計劃強調 商學院的邏輯,兩者呈現差異。

種子人才培訓計劃在未來倘若要將格局做大,除了增強內部行銷的機制外,

筆者認為有三點可以遵循:

1.實地落實跨領域人才的招募

目前的招募仍以第一類組的學生為主,後續可朝向第二類組、第三類組、

第四類組的學生進行招募。有鑑於個案大部分是以商業為主,針對非商業的學 生給予必要的輔導與協助,作者認為也是必要的。

2.增加兩岸種子人才培訓計劃優秀人才的交流

先前筆者在上海種子人才培訓計劃時,創辦人曾提及後續會增加兩岸的互 動交流機會,但目前看來仍未有後續規劃。筆者認為:在經費允許下,每年可 以提供3-5名優秀學生的互動交流。優秀學生的交流,有助於提供不同的思維方 式,同時,筆者認為也有助於打破目前的地域性限制。

3.增加組織的黏著性

尌目前的抽樣情形結果看來:幹部與非幹部在人數上並未有太大的差異。

有鑑於目前種子人才培訓計劃的總時程有9個月,筆者認為:應適時的增加組織 的黏著性。包含:企業嘉賓的邀請、參訪次數的增加、商業競賽的舉辦等,讓 成員們不致於在9個月的時間內感到疲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