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繪本教學活動課程,學生們從中學到什麼、行為是否改變?是研究者最關心 的,也是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所在,以下將本研究進行後的發現與文獻做綜合討論。

一、教學過程的調適

在進行繪本「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時,因故事內容是教導如果遇到不公平 的事,或是有被欺負而感受到不舒服時,應該要勇敢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教師期待學生在閱讀後,可以勇於表達而不畏縮。在課程實施後,學生果然有什 麼想法、意見,或是有不舒服時,立刻在第一時間反應。但卻變成一發生什麼事 情,學生會立刻像刺蝟一樣彈起來,並口氣很差的跟對方講話。當初教師所教的

「說話要有禮貌」、「常說請、謝謝、對不起」,學生幾乎都忘了。

S02:你走開啦!碰到我的桌子了。

S17:你可以上課不要一直講話嗎?很吵耶!

S07:你前進一點啦!擋到我的路了。(觀 1070321)

因此,教師利用了課餘時間,再次引導學生。提醒學生繪本名稱是「我不喜 歡你這樣對我」,那如果學生自己被態度語氣都很差的同學罵,有什麼感受?並 請幾位學生上台實際模擬,分享是什麼樣的感覺?學生才逐漸了解,勇敢表達自 己的意見並不是自己想說什麼就可以說,而是還要設身處地的去替別人著想,顧 慮到他人的心情,期望學生們能藉此同理他人的感受。李麗秋(2008)指出人權教 育課程之實施,透過繪本的閱讀,再配合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學生更能夠以同理

105

心來和故事中的主角產生共鳴。讓孩子懂得反省及珍惜自我,願意去關懷和感謝 別人,與同儕相處更和諧。這部分呼應了研究者再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 實際去體會他人心情,進而學會去同理他人。

二、繪本教學可 增進學生對人權之認知

研究者發現,在進行繪本教學課程前,從學生施測的兒童人權態度量表裡,

發現學生對於人權的定義和意思都不太清楚。部分學生回答知道什麼是人權,但 研究者發現,其實學生並不是真正了解人權的意思,只是單純的認為自己知道。

學生的一知半解,便容易造成在日常生活中造成誤解。在施測完兒童人權態度量 表前測後,研究者在下課時間觀察到學生們的對話:

S06:欸,剛剛有一題問人權的意義,你知道人權是什麼嗎?

S02:那題我不知道耶!

S17:很簡單耶!我知道啊!人權就是人的權利啊!

S22:那人的權利又是什麼?

S17:嗯……(遲疑幾秒) 我不知道啦!(跑出去玩)

S06:我也不知道…… (觀 10702022)

可以發現,學生在下課時間討論有關人權的議題,代表人權議題已經引起了 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學生的對話發現,學生對人權的意思一知半解,認為人權 是個很簡單的東西,但深入詢問,卻又回答不出來。

在實施繪本教學後,透過多元化的課程,增進了學生對人權的了解,也有效 提升學生對人權的認知,理解人權的意義,在行為表現上也更懂得尊重與包容他 人。

T:你知道自己擁有哪些權利嗎?

別人不可以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碰觸和傷害我的身體。 (訪 S16-1070509) 有隱私權,要經過我的同意才能翻我的書包。 (訪 S03-1070509)

大家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誰都是一樣的。 (訪 S11-1070509)

106

上完人權相關課程後,學生對於人權的認識又更一步,對於自己的權利,也 有初步的認識,能說出基本的知識。在此呼應了沈慧玲(2009)認為實施繪本融入 人權教育教學,對國小學生之人權知識有一定提升效果。黃蘭茵(2011)則認為繪 本教學加上延伸活動,能提高學生對於人權內容的認知性了解。這些研究成果與 本研究均顯示繪本教學能增進學生人權認知,且有正面的影響。而閱讀繪本不但 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對學生的認知、情意、實踐有了極大的發揮與鼓舞 作用(許曉綺,2012)。當李麗秋(2008)指出透過繪本討論能引導學生建構人權概 念,而運用繪本進行人權教育課程,可以提升的學生的學習成效。王淑鈴(2007) 提到以繪本進行教學後,在立即效果或是學習持續效果上,對國小學生認知程度 有正面影響。

三、繪本教學可提升學生之人權素養

研究者發現,在繪本教學課程的過程中,學生在聆聽繪本的故事內容時,會 非常專注在故事情節裡面。學生會隨著故事內容,和主角的遭遇心情隨之起伏。

像是在像是在進行「威廉喜歡洋娃娃」的繪本教學時,學生們聽到威廉被嘲笑時,

有學生替威廉感到生氣,也有學生覺得威廉很可憐。

S02:威廉真的好可憐喔!

S13:對啊!他哥哥真是太可惡了。

S07:沒錯,怎麼可以笑別人呢!

S20:這是不好的行為。 (觀 1070412)

學生對於主角威廉的遭遇,紛紛發出了不平之聲,幫主角威廉說話。從繪本 故事中,藉由體會不同的生活經驗,提供了學生拓展視野的機會。在參與的過程 中,能更加瞭解自己,豐富自我生活經驗。黃蘭茵(2011)指出藉由生動富含想像 空間故事和內容豐富的圖畫,孩子對於繪本中的內容會印象更深刻,因而提高孩 子學習的興趣和增進學習效能。繪本具有社會學習的功能(邱愛真,2004)。繪本 教學課程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增進學習效能(王淑鈴,2007;黃蘭茵,2011;

許曉綺,2012)。也呼應了陳雅萍(2007)透過繪本能讓孩子自然地融入,不論是具 體或抽象的觀念,甚至是文化涵養素質,都可由故事來傳達出去。而善用多元教 學策略有助於人權教育,以正向管教落實人權教育,對繪本融入人權教育教學有 正面的影響(沈慧玲,2009)。運用繪本進行人權教育課程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李麗秋,2008)。

107

四、繪本教學可建立正向之品格

研究者發現,繪本教學除了可增進學生對人權之認知外,還可以讓學生建立 正向的品格。學生藉由閱讀繪本,故事內容可學到正確的觀念。例如在閱讀「是 蝸牛開始的」,故事最後所有的動物都互相道歉了。上完課程後,研究者發現學 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發生衝突和糾紛,學生開始懂得互相道歉,和檢討自己 的過錯,也願意去站在對方的立場,為他人著想。

S19:你剛剛踩到我的腳了,很痛耶!

S16: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我。

S06:S16 他不是故意的,你就原諒他啦!

S19:沒關係,請你下次要小心一點。 (觀 1070411)

研究者從觀察中發現,當學生發生糾紛時,第一時間不再是互相責怪和推卸 責任。而是可以理性溝通,和解決問題。由此可發現,繪本教學有助於學生建立 正向之品格。在此,呼應了李若瑋(2016)運用繪本實施品格教育課程可培養學生 正向積極的態度,給予學生反思、檢討的機會。黃齡儀(2014)提到經過繪本教學 後,學生對以繪本進行教學活動的方式,不僅表達喜愛與認同,在實質的教學效 益中,也達到正向的學習成效。運用繪本進行關懷品格教育課程,可提升學生在 關懷認知、態度與行為之學習成效(林信惠,2015)。由此可知,讓學生建立正向 之品格,以增加正向的人際互動,讓班級氣氛更融洽,衝突自然就減少。王淑鈴 (2007)提到透過活動進行以及學習單的填寫發現,繪本教學活動有助於學生探索 道德與自我情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