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掌握新科技的應用,乃未來創造財富的秘訣,學校沒有 直接創造金錢財富,卻直接創造智慧財富與文化財富,並間接幫助下一代創造金 錢財富(劉兆文、詹志禹,2001),因此教師們更需要有效掌握知識管理的秘訣,

才能教育出能適應未來生活的下一代,而學生們也須儘早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

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掌握致勝先機。該如何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仍是各界人 士所關心的教改重點,唯有從根本的教與學的方式進行變革,在教與學的互動過 程中強調學習如何學習的重要,提供後設認知的訓練與高層次思考能力的培養,

才能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出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社會領域是學生認識真實社會的媒介,亦是培育公民素養與培養解決問題能 力的管道,但張舜棠(2000)的研究指出,在科層體制下產生的統編版教科書,

學習教材與內容固化並牽制教師教學,加上家長存有考試成績是學習結果唯一表 現的觀念。此現象產生學生以抄襲或取巧的方式完成作業、記憶片段的知識和功 利化的學習態度等情形。學生除了面對課堂上教師所提供的學習經驗之外,還要 接受反覆測驗、不停背誦課文及求得高分的期望或要求。上述因素形成社會領域 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經驗,具有驅使學生努力記憶,以分數來展現習得知識數量 之目標導向,影響學生社會科學習的經驗知覺。欲提昇學生的社會領域學習動機 與態度,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則須擺脫只重視語文、數學成就的傳統教

學思維,本研究將圖形組體應用在社會領域主題教學,提供學生討論、參與、調 查、合作、分享及做決定的學習機會,使社會領域的學習受到師生的重視,此為 研究動機之一。

Ausubel(1963)曾說:「教育學是一門藝術與科學,在教導如何有意義且有 效率地呈現教材。」1978 年 Ausubel、Novak 與 Hanesian 提出「前導組體」(advanced organizer)的觀念與策略,即在教授學習內容之前設計一種簡單有意義的學習綱 要,以幫助學習者將新穎且特殊的知識與其已知的概念或命題作聯結(引自余民 寧,1997)。由於短文形式的前導組體無法讓原本閱讀理解有困難的學生從文字 段落中推論出意義,Barron(1969)建議以圖像性的安排來取代純文字性的短文

(prose),並將這種圖像性的短文安排稱為「結構性概觀」(structured overview)。

Estes、Mills 與 Barron(1969)提出,結構性概觀是「學習內容中的關鍵字彙,

以及學生先前已學過的更多包含性與含攝性的概念字彙,這兩種字彙關係的視覺 性與文字性表徵」。但概觀(overview)一詞的意涵侷限在教學前由教師向學生提 出的內容,因此 1980 年代之後被具有更廣泛意涵的用語「圖形組體」(graphic organizer)所取代(黃永和、莊淑琴,2004)。任何成功的教育歷程都需依賴有效 表徵知識的方法,不僅要能幫助學生聚焦在重要的概念上,還要能幫助學生強化 概念間的關聯性。而圖形組體為一有效的知識表徵形式,目前國內以「圖形組體」

為學術專論或研究主題者不多,研究範圍多偏重語文(林文真,2004;溫文玲,

2005;黃永和,2006;陳惠瑜,2007)、數理(王景生,2004;葉季昀,2004)

兩方面研究,較缺乏社會領域的研究。故本研究應用圖形組體來提升學童社會領 域主題學習的滿意度與學業成就,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沈翠蓮(2004)認為學習材料必須由教師進行有意義的組織,才能顯示出教 材結構的意義,對學生而言,能意識到教材結構即表示其訊息處理在學習狀態

中。Parker(1991)曾提出社會科高層次思考的學習模式,循序漸進為:第一階 段:形成與理解概念(comprehension or conceptualization);第二階段:分析因 果關係(causality);第三階段:適切詮釋說明主題(validity of explanation);

第四階段:創新擴展與應用(creative extension),而各階段需要運作不同的思考 能力與配合的教學策略。教師妥善的規劃教學活動與課程教材,在教學設計當中 融入重要思考技巧,則能有效促進與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劉靜萍,2004)。學 習成效的基礎在於學科知識的概念建構,學習者主動將知覺、經驗與記憶中的訊 息加以分類、比較、建構及評量,當個體不斷的重組思考模式,其思維的建構無 論在「質」或「量」上都會因此更加擴展。Dewey(1966)課程論主張學習的主 體在學生,學習的內容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經,以社會環境為緯,強調統整合科 的教學。教育部(2001)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中,明訂:「學校 得打破學習領域界線,彈性調整學科及教學節數,實施大單元或統整主題式教 學。」陳浙雲(2001)指出,主題教學是學生從生活經驗或各科教學內涵中,依 其興趣及能力對選擇的主題進行學習、觀察與實作等實踐行動,進而參與討論、

分享或建構學習所得。主題教學能提供正向的學習情境,學習者處在一種被啟 蒙、鼓勵以及容許犯錯的情境下成長學習,使得學習者的任何經驗皆可被重新建 構,並獲致最佳與加速的學習。故研究者參考翰林版社會領域教科書,探究本研 究學童的先備經驗及欠缺之主題概念,試圖將學習材料進行有意義的組織,設計 統整性的主題教學課程,並透過圖形組體構圖的練習,精熟網狀性、比較性及次 序性主題之概念,在解決或釐清主題概念過程中,對學習內容獲得重整、加強及 釐清,並透過課堂參與討論、分享或建構學習所得使學童學習自覺,回饋修正自 己的學習策略,強化知識基模的建構能力,成為一個有意義的學習者,此為研究 動機之三。

由於研究者任教學校地理位置較偏遠,學生文化刺激不利,研究者長期的觀

察,發現本校學童對社會領域的概念感到既陌生又缺乏,概念建構能力較差且缺 乏學習策略,並認為社會領域一定要背頌課文才能習得知識;心態上則視社會科 為非主科,聽聽故事就好,不肯多花時間學習。所以對社會領域的學習普遍缺乏 學習動機且學習態度不佳,導致學業成就低落的情形,而 1990 年 Good 與 Brophy 指出動機通常被認為是期望與價值(expectancy × value)所形成的,動機與認知 影響學生學習投入的情形進而影響學業成就的表現(引自魏麗敏,1996)。研究 者希望在國小學童三年級初接觸社會領域學習時,即能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及學 習方法,為往後的社會領域學習奠定健全的基礎。目前國內圖形組體的相關研 究,只有張瑞芬(2009)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的圖形組體 教學歷程,但仍缺乏針對初接觸社會領域的三年級學童之相關研究,研究者目前 為社會領域三年級的授課教師,為提供學童圖形組體教學策略,進行主題教學的 學習,故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的方式,觀察圖形組體應用在社會領域主題教學對國 小三年級學童之影響,此為研究動機之四。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為:

一、規劃圖形組體應用於社會領域主題教學方案。

二、了解圖形組體應用在社會領域主題教學對其學習滿意度的影響。

三、了解圖形組體應用在社會領域主題教學對其學業成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