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僅針對普通高級中學之學生加以探討,並選取 台北市某高中一年級兩個班級之學生作為實驗對象,故其他學習階段之 學生不在本研究探討之範圍內。

另外,因為本研究進行實驗教學之學校為女校,因此參與教學實驗 之學生皆為高中女生,故無法得知高中男生對於本研究之教學活動的學 習反應與成效,在研究結果之推論上有其限制。

貳、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之教材內容,僅限於適用於高中九五暫行綱要及高中九八生 活科技課程綱要所訂定之課程範圍有關之科技史內涵,其他學習階段之 課程內容,如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則不在本研究所探討 之範圍內。

此外,本研究之科技史教學主要以「傳播科技」領域為單元範圍,

其他科技領域則不在本研究教材內容範圍內。採用此領域主要是基於傳 播科技之發展對於人類社會各方面皆造成廣大且深遠的影響(楊宗翰,

2007;李怡慧,2009),可提供豐富的議題讓學生進行批判思考之練習,

且傳播科技的內容與學生之生活經驗較為貼近,容易引起學生之學習興 趣,能做較深入的思考與改進。

參、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受限於研究人力及物力,以及實驗學校課程的安 排,僅能選取台北市某高中一年級兩班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並採取準 實驗研究中單組前後測之研究設計,故在研究之推論性上將有所限制,

不適宜做過大的解釋。

肆、就研究變項而言

本研究僅針對科技史教學對於高中學生批判思考之影響加以探 討,因此對於本教材是否可提升學生之創造力、學業成就等部分無從得 知,故研究結果之探討應僅限於批判思考部分,不宜做過大之解釋。

ௐ˟ౢ! ͛ᚥଣ੅!

本章將分別針對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加以探討:第一節分析批判思考 相關的理論基礎、內涵及其評量方式,第二節針對科技史的定義與內涵 加以探討,第三節則探討國內外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批判思考

壹、批判思考之定義與要素 一、批判思考之定義

思考,是指任何有助於形成或解決一個問題、做成決定、或是滿 足求知慾望的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活動包含了觀察、記憶、懷疑、想 像、研究、詮釋、評估與判斷等動作(張明貴譯,2007)。Dewey 認 為,思考是一種心理的活動歷程,當個體不能運用已有的習慣與經 驗,針對困惑和疑難的情境做有效的適應時,便會產生思考,透過搜 尋、探索、分析、嘗試等各種可能的途徑以獲取資料,並試圖解除困 惑、消除疑竇,直到目的達成,思考的心理活動方告一段落(引自張 春興,2001)。因此,思考是有目的的心理活動,是為了找尋答案、

獲取意義的一種處理過程。而在《韋氏大辭典》一書中,「批判」的 解釋為試圖找出毛病與缺陷,同時也意味著嘗試看清事物的真相,以 做出公正的判斷(韋氏大辭典,無日期)。

綜合上述兩種名詞定義,批判思考可說是一種釐清真相,做出判 斷的思考歷程。而在國內外學者所提出的看法中,從過去到現在各家 學者所提出的看法皆不盡相同。Bruner(1966)認為,批判思考是一 種形成假設的能力。Walsh 和 Pual(1986)認為,批判思考是運用一 些反省的態度、技巧和能力,引導個人的思想、信念和行動,以針對

(1989)指出,批判思考是在進行合理的深思熟慮的思考,以決定什 麼是可信的、或什麼是可做的。

Robinson(1996)指出批判思考能力是一種受過訓練的思考智能,

能夠積極而巧妙的概念化、應用、分析、綜合、評估所收集到的資訊 或是藉由觀察與經驗所得的訊息,透過反思、推理的過程,最後形成 自身信念與行動。

溫明麗(1997)將批判思考定義為,一種具自主性自律者之心靈 所從事的辯證活動,其目的在於促使生活更具合理性。此活動包括質 疑、反省、解放與重建等心靈層面的運作。

Cohen、Salas 和 Riedel(2002)認為批判思考之定義,是指一種 標準化的深思熟慮歷程,可藉此產出具有智慧的結論或成果,其中需 包含各種思考的歷程與技巧。

沈家平(2003)將批判思考定義為,對於某項事物抱持「關心」

的個體,經過對事物的觀察、瞭解與評析之後,與自身原有的知識或 既存的「典範」進行比較、判斷,找出可以修正或值得借鏡的部分,

以此提出建議或評價,最後付諸行動,其目的在於使人類的生活更具 合理性。

Cottrell(2005)指出,批判思考是一種必須用腦的認知活動,學 習以批判、分析、評估的方式來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必須必須充分 運用大腦的運作,包括集中注意力、將事物分門別類、篩選與判斷等。

由上述學者的觀點可以發現,早期學者對於批判思考能力的定義 多偏向邏輯思考方面的技巧與能力,主要是針對訊息加以分析、推論 與判斷,以形成自身的概念與行動準則。但到後來,學者對於批判思 考的定義,逐漸朝向問題解決的的角度,例如:Smith(1990)認為批 判思考乃是針對問題或訊息,基於某些標準進行分析、推論、做決定

的過程。Maiorana(1992)認為,批判思考的目的是為了瞭解資訊、

評估見解以及解決問題。

Fisher(林葦芸譯,2004)則認為,批判思考是經深思熟慮的思 考,是有技巧的行動,批判思考需對觀察、溝通及各種資訊來源進行 詮釋和評估,並針對問題進行合理的推理與論證。

陳萬賜(2003)認為當個體針對外在環境各種問題、言論或事物 之內容進行了解與評析時,能依照時空背景的差異,運用本身具備之 知識、經驗,透過科學的方式加以比較、分析與推理,並不斷的澄清 訊息與修正自己的判斷,最後決定出採取何種策略或行動。

蘇明勇(2004)將批判思考定義為,個體在與他人進行論辯的活 動中,能理性且虛心地運用所知,對訊息加以掌握、評估、判斷、取 捨、推論的心智能力或特質,個人運用此一特質的目的在於探索知 識、做出決定或解決問題。

劉秀瑛(2008)則將批判思考定義為,個體以既有的認知及價值 觀為基礎,主動地感受到問題或事情的脈絡與內涵,配合事實環境,

針對問題加以定義、驗證假設,進一步藉由探詢、解釋、分析、推論、

判斷、知識轉化等技巧,決定該如何做、該相信何者,並產生最佳解 決方案的一種思維模式。

歸納上述之定義,可發現批判思考能力之定義分歧之主要原因,

乃是因各家學者專注角度不同,故導致其定義看起來各不相同。

Cohen、Sala 和 Riedel(2002)亦指出批判思考之定義在各種文獻上出 現差異的原因,乃是基於其所強調的思考層次不同,例如在基礎知 識、認知歷程、認知技巧、以及高階應用等層次所應用之批判思考自 會有所不同。王美芬與熊召弟(2005)認為,從邏輯推理的角度來看,

與主張,並做出合理的評估與推論;而從問題解決的角度加以界定,

則是指:能認清問題、檢視問題、收集並分析各項資訊、瞭解各種可 能的方案、明辨其結果,最後做出適當的抉擇。

綜上所述,基於本研究之目的乃是希望學生能夠運用批判思考的 角度省思科技所帶來的問題,並能夠依據可信的資料來源加以分析、

綜合及判斷,最後形成個人的對於科技的觀點、或瞭解如何解決科技 所帶來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將批判思考定義為:「個體針對所關心 的問題或事物,以其既有的知識背景、認知及價值觀為基礎,透過觀 察、溝通及各種來源獲取資訊後,進行客觀的分析、評估與詮釋,產 生合理的推理和論證,最後做出適當的抉擇,或提出個體認為最佳的 解決方案。」

二、良好的批判思考組成要素

批判思考是多向度的,Glaser(1941)認為,批判思考需包含以 下三點:(1)對個人經驗範圍內的問題和主題願意進行思考的「態度」;

(2)符合邏輯的提問並具有相關的「背景知識」;(3)應用這些知識的「技 巧」。Beyer(1985)提出批判思考應具備的兩個重要層面,包含:

1. 思考的情緒:批判思考除了需具備有「懷疑」和「發現問題」

的能力外,且要有「願意去思考的心情」。

2. 特定的心智運作:一個完整的批判思考過程是由許多思考技巧 的運作所組成,不同的思考技巧彼此相輔,以達到分析與評 鑑的功效。

Norris 和 Ennis(1989)將批判思考的內涵分為「傾向」和「能力」。 沈家平(2003)則提到,決定一個批判思考的過程的成敗因素主要為:

(1)是否具有正確的態度或傾向;(2)是否使用正確的方法;(3)是否具

有充分的判斷力、邏輯辯證、推論、演繹、解釋、評鑑、辨認假設等 能力;(4)是否有足夠的背景知識。

因此,由上述學者的觀點可歸納出一個良好的批判思考者,必須 具備以下三項要素:

1. 批判思考的「背景知識」:具備良好的批判思考能力的人,即 使對於主題不甚了解,也能輕易看穿該論證的弱點,但若對 於某個主題具備有越多的相關知識,就有越多的資訊可以幫 助判斷該論證是否已充分考慮相關的事證,或者是否有其他 的解釋或判斷方式(鄭淑芬譯,2007)。

2. 批判思考的「能力」:包含批判者在思考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

技巧等。例如:分析、評估、推論、綜合、解釋等。

3. 批判思考的「傾向」(或稱意向):包含批判者的態度、心理傾 向等。蘇明勇(2004)指出,批判思考的意向是指人類內心 思考的傾向、習性或趨向,亦即人的感情和性格上的某種特 徵。

在本研究當中,批判思考的背景知識即為科技史相關內涵,這部 分將於後一節討論。以下則針對批判思考的能力及傾向加以探討,以

在本研究當中,批判思考的背景知識即為科技史相關內涵,這部 分將於後一節討論。以下則針對批判思考的能力及傾向加以探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