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範圍與限制

在文檔中 體育教學碩士論文 (頁 17-22)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就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提出說明:

一、研究範圍

(一)教學形式:以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中命令式、練習式和互惠式三 種不同教學形式。

(二)教學效果:以教育部(1997)學校體育教材教法中所提出學習目標 分類,其分為認知評量、情意評量、主觀技能評量三個 領域為研究面向。

(三)實驗對象:以屏東縣某國小九十四學年度六年級三個班級在藉學生 為研究對象。

(四)教學項目:以巧固球之射網為教學及測驗項目。

(五)教學時間:本實驗教學於九十四學年度第一學期實施,配合國小每 節四十分鐘,每週二節的體育課,為期三週六節課的實 驗教學。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係依學校課程安排實施,採原班級上課時段及進度,因此對 本實驗的教學時間控制及樣本數難免有其限制。

(二)受試學生雖已簽署同意書,但在實驗期間之閒暇時間是否完全不練 習教學內容,實在無法確實控制。

(三)巧固球運動雖然在台灣推行多年,在國際賽上也屢創佳績,但有關 於巧固球研究及其教材教法的編訂不多,在相關文獻蒐集也自有其 限制存在。

(四)本研究所使用的練習式作業表及互惠式標準卡為研究者因應本實驗 教學自編,在使用上有其限制。

第六節 名詞解釋

本節針對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命令式教學形式、練習式教學形式、

互惠式教學形式、時敘、作業表、標準卡、教學效果、技能評量、認知評 量、情意評量等十一名詞提出操作型定義。

一、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

係指 Mosston 於 1966 年出版的「體育教學」(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一書,書中介紹了八種教學形式,有命令式(A)、練習式(B)、

互惠式(C)、自測式(D)、包含式(E)、導引式(F)、集中式(G)、擴散 式(H)等。至 1994 年又提出三種教學形式,有設計式(I)、創造式(J)、

自教式(K)等,總共十一種教學形式,這一系列的教學形式即構成體育教 學光譜。其教學理念在於教師與學生之間決定權的轉移,以教師為主的稱 為再製式教學形式或直接教學法,從 A 式至 E 式共五種教學形式;以學生 為主的稱為生產式教學形式或間接教學法。本研究所探討的是命令式、練 習式和互惠式三種教學形式在教學上,對主觀技能、認知、情意發展之差 異比較。

二、命令式教學形式

係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所有決定的決策者,學生的角色只是去 遵照、服從、表演。教師事先設計好所有動作的內容和演示過程,經由示 範或說明給予學習者學習,而學習者在教師示範或說明後,能立即反應作

出正確的動作,然後教師再依學習者所複製的動作給予評量和提供適當的 回饋(周宏室,1994)。本研究係指老師於教學前、中、後作所有決定,學 習者依照老師的決定反應及動作。

三、練習式教學形式

係指教師依過去的經驗和標準,分析動作的難度與正確性,事先設計、

選擇活動項目以及設計作業表,經由示範與說明提供給學習者。學習者依 據指定的作業練習,在練習中學習者必須做九項決定(姿勢、位置、作業 順序、開始動作時間、步調與節奏、停止動作時間、間隔時間、服裝與儀 容和問題澄清)。在學習者於活動時,教師巡視全場,觀察學習者表現,提 供學習者個別或私下的回饋(周宏室,1994)。本研究係指教師課前設計教 案及作業表,於教學中示範動作並提供作業表,學習者依作業表內容自由 練習,老師給予個別回饋。

四、互惠式教學形式

教師將許多直接、立即回饋的決定慎重的轉移到學習者身上,使學習 者有責任學習使用回饋的決定,讓學習者了解其所做的動作(Mosston & Ashworth,1994)。係將學習者以二人為一組,一人為操作者練習教師所設 計的動作,一人為觀察者根據教師所設計的標準提供立即回饋,當動作完 成後,操作者與觀察者之角色交換。教師在教學中,只與觀察者溝通意見,

不直接糾正動作者的動作。

五、時敘

時敘是在教學過程中,某一段時間內,對教師與學習者間的互動,乃 至達成同一目標情形之敘述,也是教學的最小單位。亦即,一節教學單元,

可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教學時敘,其多寡完全看教材內容而定(周宏室,

1994)。也就是說,時敘是教師與學習者在同一教學安排的工作上,從事一 特定的教材內容之目標同一時間,而當教材內容與設計或教學的結構改變 時,就是一時敘的結束與另一時敘的開始(Mueller & Mueller,1992)。本 研究之命令式教學時敘教案如附錄十一、練習式教學時敘教案如附錄十 三、互惠式教學時敘教案如附錄十六。

六、作業表

作業表是練習式教學法一項重要教材,其目的是在增加作業時間的效 率和教師與學習者間的溝通,其內容包含七項資料:(一)基本資料(姓名、

班級、日期);(二)教學形式及活動項目名稱;(三)給學生有關可能的活

動資訊;(四)作業的描述。可使用圖表、影片、幻燈片或其它視聽器材等;

(五)每一作業必須以相關的單位來界定作業的量;(六)學習者學習進展 的紀錄;(七)預留空欄來紀錄教師所提供的回饋(Mosston &

Ashworth,1994)。本研究之作業表如附錄十四。

七、標準卡

標準卡是教師與學習者間的溝通橋樑,標準卡的設計,需教師於教材 準備時事先設計好提供給學習者使用,讓學習者於活動時有所依據(周宏 室,民 83)。其內容包含五個部分:(一)活動內容的描述,也就是分析活 動整個程序;(二)找出學習者於活動當中可能發生困擾的部分;(三)使 用圖片或程序舉例說明活動的內容;(四)提供觀察者給予口語行為回饋的 範例;(五)提示觀察者角色(Mosston & Ashworth,1994)。本研究之標 準卡如附錄十七。

八、教學效果

所謂教學效果乃是根據學生個人的本能和需求,以最經濟之精力、時 間與設備,而收到最大效果之意(焦嘉誥,1973)。本研究的教學效果指的 是,學生接受三週六節課的巧固球實驗教學後,在主觀技能評量、認知發 展和情意態度發展之測驗結果。

九、技能評量

運動技能測驗之評定可分:量的評定(客觀給分量表)以距離、速度、

高度或計數取測驗結果,在根據標準常模給分;質的評定(主觀給分量表), 就主觀來評定優、良、劣等第、、、等給分(謝天助,1994)。本研究採用 主觀技能評量,是指姿勢表現的優劣與正誤,如投球力量、姿勢與協調等。

為求主觀技能評量之客觀化,應先將動作加以因素結構分析,再依各因素 之比重之比重給分(教育部,1997)。所以將巧固球射網動作分為準備動作 10%、主要動作 60%、完成動作 10%、綜合動作 20%等四大部分,請專 業教練依學習者射網動作根據評分表比重給分。評分表如附錄二。

十、認知評量

認知評量係體育教師根據平時教學講授之體育知識之內容,以筆試、

口試測驗之評量結果,也可利用資料授課整理、剪貼有關體育運動文章及 書寫體育筆記方式來做評量(教育部,1997)。本研究依照巧固球教案內容,

依規則、動作技巧、使用時機、其它與發展史、射網、傳接球、簡易比賽、

保健常識、隊形等類目,形成雙向細目表編製「巧固球認知發展評量表」,

採選擇題筆試的方式進行測驗,其測驗總分即為學生認知評量成果。

十一、情意評量

情意評量在瞭解學生學習態度、樂趣的養成、人際關係及適應能力等

(教育部,1997)。本研究的情意評量,係參考教育部(1997)出版的「學 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書中,將情意分為兩大部分,包括運動精神與學 習態度,其中每部分各包含十項類目,再依據巧固球教學內容,自編「體 育教學情意評量正式量表」乙份,採筆試的方式進行測驗,其測驗總分即 為學生認知評量成果。

在文檔中 體育教學碩士論文 (頁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