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

在文檔中 體育教學碩士論文 (頁 12-1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敘述研究背景;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第三 節擬定研究問題;第四節陳述研究假設;第五節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第 六節詳述名詞界定。茲依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學校體育教學之現況面臨一種無聲的危機,其中明顯的現象是:一、

地位的下降;二、缺乏文化的關照;三、認同危機;四、職業自尊的衰退;

五、無法提升至教育上的地位;六、無法表達有意義的訊息;七、器材設 施的不足;八、體育課學術價值的懷疑;九、對未來悲觀(許義雄,2000)。

尤其體育教師對於體育核心概念認知不足、課程設計能力不足、終身學習 概念急待建立、課程與教學學習組織待建立、師資培育課程面臨調整、課 程諮詢管道服務待建立等問題將影響體育課程內容(歐宗明,2000)。而一 個理想的教育必須是完整的教育,教育的基本任務在求個體的完美發展,

欲求有機體的均衡發展,應強化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教育,因 此在教育環境中,體育應與其他四育等量齊觀,若缺體育,則教育的理想 與目標永難實現(蔡貞雄,1994)。教育部(1995)所進行的「中小學學生 對課程不喜歡比率之調查」結果指出:我國中小學生不論高中、國中或是 國小階段,最喜歡的課程均為體育課。國小體育教學不但是鍛鍊兒童身心 健康,培養兒童運動興趣與態度的主要憑藉,亦培養兒童運動技術、運動 道德和良善社會行為的重要手段(葉憲清,1993)。江良規(1984)認為技 巧的養成,非旦夕之事,優異的協調,需要經年累月的訓練,而發展技巧 最有利的時期是兒童期,故技巧的學習必須把握時間。對於目前周休二日 的休閒運動風氣及養生學的普遍,國小體育教學的落實,可提供成人日後 從事休閒體育的基礎。由以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體育教學受到學 生的歡迎,而體育教學對於學校教育更有其不可抹滅的功能。但是由於社 會大眾、學生家長、學校行政等錯誤認知,特別是體育教師本身的專業能 力及對體育教學的認同感,讓體育教學在整個學校教育中淪為附屬科目。

如何將體育的功能發揮,讓它真正受到各界的肯定,有賴於身為體育人的 省思。

體育教學一直是校園中展現學生活動力、團隊競爭、激發運動潛能的 主要課程,由於該課程屬於開放式教學,不侷限於教室、書本,與一般學 科教學不同,它能讓學生充分享受體育教學的運動樂趣與運動技能認知(向 薇潔、張博能,2004)。它是以各項富有教育價值的運動作為教材,以場地、

設備、器材為環境,教師以合理有系統的手續,指導學生習得運動知識和 技能,滿足身心需求、增進健康、培養良好的社會行為、啟發運動興趣、

充實康樂生活等的師生行為(胡天玫,1995)。體育的目標旨在培養學生具 備良好的體適能,而不是塑造一個競賽的勝利者,去追求「贏」而已,也 就是說不論其天份如何,皆應有機會參與身體活動,發展適合年齡應有的 運動技能,是身心健全且快樂的(教育部,2003)。體育教學與體育校隊訓 練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教學必須顧及認知、情意、技能三個大目標,是 全人的教育;校隊訓練則較偏重於技能方面,雖然不能抹煞其教育意義,

但畢竟只是少數的精英教育,並不是體育教學所追求的教育價值。就如目 標所說,教學的內容要適合全體的學生,不管他的天份如何,都有參與運 動的機會,所以體育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直接以身體為媒體的教育,在 教育過程中為因應各年齡層不同需要與興趣,需考量其身心發展、社會性 發展、運動技能學習特徵,以作為教材與教法選擇及教學資源運用的依據

(教育部,1997)。而在教學中,課程設計是課程目標、理念的延伸,良好 的課程設計有助於教學活動的實施,提高教學效果,引發學習者的興趣,

使教學活動能更有效的達成課程目標(雷小娟、王誼邦,2002)。所以從體 育教學的意義、體育目標的確認、課程設計的功能,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 教學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是屬於全人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如何探討研究 出適合各項體育目標的教學方法,是本研究動機一。

巧固球運動乃瑞士生物學者布蘭德博士(Dr. Hermann H. Brandt)於 1970 年所創,為一種以維持人類健康而在正當的氣氛下,不侵犯別人的遊 戲。其特色為:安全而不受傷,禮讓而不侵犯,友愛而有競爭,合作而不 取巧;不受場地、設備、運動能力的限制之一種獨特運動項目(謝天助,

1983)。巧固球運動在國小教育目標中,可促成德、智、體、群、美五育並 重觀念的實踐和達成,如果在教育下一代的過程中能夠運用巧固球運動的 理念,從國小孩童就開始培養彼此尊重認同對方表現能力行為,以正大光

明公正的心態來參與活動,專心一意的追求自我技術的發展,適應球戲迅 速攻、守的改變,讓孩童適應力能見機適時的應變,使其符合現期進化的 過程,以期培育出現代真正踏實的青少年(閩湘,1988a)。巧固球運動在 國內推廣已近三十年,於民國六十六年由師範大學方瑞民教授自國外引 進,一開始在國內舉辦大規模的講習會,介紹給各個機關團體學校,曾經 經歷一段輝煌的時期,但到現在知名度卻不如熱門運動項目如籃球、棒球、

排球等。其發展受到政策性、人為因素、升學及經費影響甚大,而且偏向 競技方面的推展,忽略全面性的普及,實屬可惜(洪國祥,2004)。現今巧 固球運動的參考書籍以徐木秀和萬清河(1985)所著「巧固球理論與實際」

為主,搭配梁文朝所著「巧固球運動攻防技巧」和「巧固球運動訓練法」

為輔,由於年代久遠,有些內容已不符合現代的要求。目前較具有系統提 出的研究是黃榮達(1996)所提出的「巧固球」技術報告書、黃進成(2002)

所提出「台灣巧固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77~2000)」碩士論文,屬於技能 與史學的研究,對於教材教法及教學效果的研究,在國內尚無人探討。巧 固球如前述是極富教育價值的運動,研究者也於任教期間訓練國小女子巧 固球隊獲得民國 85 年、86 年省長盃冠軍、87 年全國中正盃殿軍,平常在 學校上體育課也將巧固球教學列為教材之一,對於巧固球的訓練及教學有 些許的心得,能有機會從事教學研究,期能以巧固球為教材,探討其在不 同教學形式的應用價值。是本研究動機二。

教師教學效能的表現是一種專業知能的發揮,體育教師的有效教學行 為,應是教學之前能掌握有利於教學的各種因素,作出周詳的教學計畫,

且將專業知能充分有效的發揮,針對教學情境能做出審慎的行動,並且能 判斷檢視行動的後果(蔡貞雄,2000a)。也就是說好的體育教學效能,必 須透過教師對於教學的掌握,提供對學生易吸收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經 由教師的教學能達到預定的目標。體育課的活動時間大體可分為等待時 間、管理時間、接收資訊時間及參與運動時間四種(張晉忠,2003)。而我 國體育課學生花在等待時間,約佔全部時間的 36%、管理時間約佔 24%(王 敏男,1999),約佔全部教學時間的 60%。體育課是以身體為媒介的教育,

體育課就是要動,它不同於其他的科目,假如上體育課時,把大部分的時 間花在等待和管理的時間上,那將會失去上體育課的意義,也就是說體育 老師的專業之能不足,無法勝任體育老師這個職務。上一堂有意義有效能 的體育課,需要教師花費很多的心力,不是隨隨便便一顆哨子兩顆球就能

輕鬆完成。完整的教學過程應包含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後三個部分,教 學前能思考決定「教學目標的訂定」、「教學對象的了解」、「教學內容的研 析」、「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資源安排」、「教學常 規的建立」、「教學評量的擬定」等;教學中能「引發學生學動機」、「營造 安全熱絡的教學氣氛」、「維持活動秩序」、「妥善運用教學時間」、「激勵學 生學習行為」、「應用教學媒體」、「提供練習表現的機會」、「適時調整教學 活動」等;教學後能「考察學生成果」、「教師自我反省」、「指導保健衛生」、

「整理場地器材」等(蔡貞雄,2000b)。有一個完整的準備工作,在上課 時老師有踏實的感覺,學生有系統的上課內容,會減少很多的多餘行為,

會提高整個教學效能。體育教學的成效不僅影響學生日後是否繼續從事運 動,更影響著社會大眾體育教學的評價,無論從教育觀點或身為體育教師 的立場,「有效體育教學」均是專業實踐的終極目標(陳春蓮,2003)。如 何提升體育教學效果,為本研究動機三。

不管從過去的傳統教育或是現在的九年一貫教育來看體育教學,我們 都可以了解到「它」是一門普遍不受重視的課程,即使教育當局或社會有 心人士對於體育教育表現出關愛的眼神,畢竟升學引導教學,體育課還是 一門邊緣課程。「體育」是一門藉由身體活動達到教育目的的教育,其重要 性的文章之探討有千百篇,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為何還是會淪落到是「人 人會教的課」,體育老師是否具有專業性是很大的原因。「專業」乃是經過 長期專門的訓練,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強調服務重於謀利,重視工作為 永久職業,享有相當獨立自主,建立專業團體,訂立並遵守專業倫理信條,

不管從過去的傳統教育或是現在的九年一貫教育來看體育教學,我們 都可以了解到「它」是一門普遍不受重視的課程,即使教育當局或社會有 心人士對於體育教育表現出關愛的眼神,畢竟升學引導教學,體育課還是 一門邊緣課程。「體育」是一門藉由身體活動達到教育目的的教育,其重要 性的文章之探討有千百篇,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為何還是會淪落到是「人 人會教的課」,體育老師是否具有專業性是很大的原因。「專業」乃是經過 長期專門的訓練,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強調服務重於謀利,重視工作為 永久職業,享有相當獨立自主,建立專業團體,訂立並遵守專業倫理信條,

在文檔中 體育教學碩士論文 (頁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