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五、建立和諧師生關係:是指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努力建立和諧師生關係,重視學 生個別的反應與需求,建立和諧愉快的教室氣氛,給予學生公平的待遇,積極 關懷激勵學生,增進教學與學習的效果。 

六、營造良好班級氣氛:是指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負起營造良好班級氣氛的責任。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受限於研究之人力、物力及時間,對本研究相關因素的探討,勢必無法交代完 全,以下將研究範圍界定及限制分述如下:

壹、研究範圍 

茲將本研究之範圍說明如下:

一、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為「公私立幼稚園園長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研究從

「領導行為」的面向,探討其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關係,內容方面,乃以園長領 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之實際行為表現為探討範圍。

二、就研究地區及對象而言 

本研究以臺中縣、臺中市已立案之公、私立幼稚園教師為研究對象。

三、就研究分析而言 

依理論之分析,因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乃屬於客觀之事實。本研究以問 卷收集幼稚園教師主觀感受之資料,並據以統計分析。

貳、研究限制 

研究過程雖已力求各方面之考量,但仍有礙於主觀之人為因素或客觀之環境因 素,故研究仍有如下之限制:

9

一、研究方法之限制 

本研究採用郵寄問卷調查進行資料蒐集,受試者在填寫本研究相關問題時,可 能受其個人主觀因素之影響而曲解原意、或為了避免傷害幼稚園的聲譽,而作不實 之填答。另外,本問卷幼稚園園長領導行為所獲得之資訊,乃是教師們的主觀認定,

或許和真實情況有所差距。

二、研究內容與變項之限制 

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是複雜且多元的維度,層面廣泛,影響因素也很多,

本研究僅就部分變項加以探討。因影響因素眾多,無法含蓋所有層面,因此無法真 正反映兩者關係之全貌。

三、研究樣本之限制 

本研究僅以臺中縣、臺中市已立案之公、私立幼稚園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抽 樣調查。取樣方面雖已顧及幼稚園所處地區(縣、市)及幼稚園類別(公、私立),

但研究結果的解釋與應用,仍需顧及抽樣所造成的誤差。

四、研究推論之限制 

受試者在填答問卷時,考慮層面多元複雜,隨意作答者有之、或為符合社會期 待、自我防衛者亦有,依真實情況填答者大有人在,由上所述,問卷所得資料的真 實性恐招質疑。另外,由於調查研究無法有效控制許多無關變項的干擾,所得之結 論僅能作為幼稚園園長在發展園所業務的啟示與參考,研究結果不適合推論至其他 不同縣市層級之幼稚園或其他組織機構。

10

11

第2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縣市幼稚園園長的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透過文獻的探討與分析,以了解兩者之間的關聯。本章分為三節進行相關文獻的探 討:一、領導理論與領導行為相關研究;二、教師教學效能的相關研究;三、領導 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相關研究。茲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領導理論與領導行為相關研究 

劉玉燕、李偉娜(2007)認為「領導」是創造一個讓他人追隨的環境,建立組 織價值和道德,並轉移方法以改善效能和效率。園長是幼稚園園務發展的領導者,

管理園所一切事務,擔負園所成敗的關鍵人物。園長之領導行為常因個人的人格特 質、環境、教育理念、學歷、經驗而有所差異。因此身為領導者應熟悉學校組織的 特性,適時調整自己的領導行為,並積極透過倡導與關懷的作為來激勵學校組織的 成員,以增進學校效能(張淵智,2008)。Howard(2005)在 Leadership : Four styles 中 也指出,領導者需視組織團隊的屬性、類型,去調整其適合的領導方式。現今社會 環境快速變遷,使得任何的領導行為不一定永遠正確,因此,領導者的領導行為必 須配合不同情境的變化,作適合的調整,才能適應這充滿挑戰、創新的教育環境。

壹、領導的定義 

歷年來中外學者對領導的意涵論述甚多,對於領導的定義,國內外學者各有不 同的見解與分析,很難找到一個放諸四海皆準之定義,吳金香(2000)認為領導有四 種角度的界定方式:(1)領導是一種權力的施用(2)領導是影響力的發揮(3)領 導是一種倡導的行為(4)領導是組織成員交互作用的一種結果。以下就國內外學 者對領導的定義,整理如表2-1。

第二章

12

13

表2-1(續)

研究者年代 定 義

Lussier &

Achua

14

四、激勵成員潛能 

領導者應充分了解組織成員的差異性及專長,期能人盡其才,適才適用,並運 用適合方式激勵成員發揮潛能,為組織奉獻心力。

五、達成組織目標 

領導的存在莫過於達成組織目標,因此,領導者應讓成員對組織目標有共識並 產生認同感,共同為達成組織目標而努力。

進一步闡述領導行為,是指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包括領導者、被 領導者及情境因素。換句話說,領導行為是領導者在領導過程的不同階段中,因情 境和任務需要而表現出不同的領導行為。

貳、領導理論的發展 

有關領導理論的研究很多,黃宗顯等人(2008)指出,領導理論的研究發展,大 致可分為實證和非實證兩個階段,研究發展重點大致可以劃分為四種理論:一、特 質論:約在20世紀初至40年代,研究者主要從事成功領導者特質之探究:二、行為 論:約從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此類型主要的重點在探究領導者之行為,其核心觀 點認為領導效能與領導行為、領導風格有關;三、情境(權變)論:約略在60年代末 至80年代初,學者認為有效的領導行為視情境狀況而有所不同,領導行為需依不同 情境權變調整,進行有效的搭配;四、現代領導理論:大致從80年代初至今。大體 而言,在20世紀之前是非實證階段,之後是實證階段。而實證階段又可區分為傳統 實證研究階段與現代實證研究階段(如圖2-1)。

15

圖 2-1 領導研究之發展脈絡分析

資料來源: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頁 89),蔡培村、武文瑛,2004,高雄:麗文。

在非實證階段領導理念的論述,大致可分為「大人物論」和「時代精神論」,

前者強調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取決於領導者的能力與作為,重視領導者的角色與功 能,所謂「英雄造時勢」即為最佳寫照;而後者強調領導者是時代思潮、環境變遷 等多重因素下的產物,不在意領導者的個人特質,在某種機緣下就可能產生一位領 導者出來解決問題,所謂「時勢造英雄」可適切說明此一觀點。

實證階段可區分為傳統實證研究階段與現代實證研究階段,現代的領導理論除 了強調個人特質外,也重視個人專業的成長及提升道德、服務的層次;在領導行為 上強調合作參與、增能賦權及親自上火線解決危機的領導模式;在組織效能上強調 組織整合、創新及價值創造。本研究主題以傳統實證研究為主,現代領導理論之論 述,留待日後研究再詳細探討。

16

參、領導理論 

秦夢群(1998)指出,影響行政運作的重要領導理論大致可分為三個走向,分別 是特質論(trait theories)、行為論(behavioral theories)與權變論(contingency theories),三者的假設不同,所發展出來的領導策略自也大異其趣。如表 2-2。

表 2-2 領導理論三走向之比較

Fiedler, House, Reddin 等權變模式理論

17

視情境狀況而有所不同,領導行為需依不同情境權變調整,進行有效的搭配,才能 有效達成組織績效。換句話說,目前並沒有一套固定的領導模式供領導人依循,因 此,成功的領導人應依不同情境而有不同的領導思維,才能克竟全功。茲就傳統領 導理論之探討,分述如下:

一、特質論 

特質論為最早盛行的領導理論,主張成功或偉大的領導者都具有某些特質。劉 玉燕、李偉娜(2007)指出:特質理論是從領導者的個性立場來分析領導者和一般 人的區別。換言之,是研究怎樣的人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但是沒有人可以 為領導者的特質下定義,就像沒有人可以舉出一種在所有的情況下都適用的風格一 樣。因此,在特質論的研究中,主要是從生理和人格特質來解釋領導,但尚未發現 生理的特質與成功領導的相關程度,而且人格特質與有效領導的研究結果也太一致。

Stogdill(1969)綜合 1904 年至 1947 年所完成有關領導特質的 124 篇領導文獻的結論,

與領導者有關的個人特質歸納為六大類:(1)才能:如智力、機警、言詞流暢、

判斷力等;(2)成熟:如知識、學識、運動成就等;(3)責任:如可信賴、積極、

進取、堅持、自信、超越別人期望等;(4)參與:如社交能力、合作、適應能力、

活動力、幽默等;(5)地位:如社會經濟地位、知名度、聲望等;(6)情境:包 含心理層次、地位、技術、被領導者的需求與興趣、欲達成的目標。

Stogdill(1974)更進一步探討 1948 年至 1970 年間,163 篇有關「領導特質研究」,

將與領導者有關的特質歸納為個人特徵、社會背景、智力與能力、人格、與任務有 關的特徵及社會特徵等六個方面。另外,秦夢群(1998)提出 Stogdill 探討的對象也有 所轉變,1948 年的研究,是將領導者與非領導者的特質加以比較,但至 1974 年則 將焦點轉為領導特質與領導成效的關係。此改變看似不大,實際上卻影響深遠。

Mann(1969)也針對 1900 年至 1957 年之間的相關研究進行分析比對,結果發現智力、

適應力、外向、支配性、敏感性、男性氣度或女性優柔、保守作風都是偉大領導者 重要的人格特質。

18

溫子欣(2009:36-37)綜合教育與非教育領域的研究發現,可以將特質論本身的

「特質」歸納如下,並進一步指出其對校長領導研究的優點與限制:

「特質」歸納如下,並進一步指出其對校長領導研究的優點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