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然帶給人類的福祉日益受到重視,但自然經驗不僅為個人的生命帶來啟發,也為家庭 關係創造出更強韌的連結。本研究目的是經由持續型自然體驗方案,來探討參與之家庭成員 如何受方案及自然經驗影響,促進個人發展與家庭互動,並提升家庭走向戶外休閒活動的意 願與能力,進而為家庭、社會及環境帶來更好的效益與福祉。因此,本章將循家庭參與四季 方案的脈絡逐步進行分析,第一節探討父母幫孩子選擇四季方案的信念來源;第二節與第三 節分別探討親子參與課程後四季方案對孩子和家長產生的影響;第四節則探討自然經驗帶給 家庭的影響;第五節針對整體分析結果進行綜合討論。

父母生命中的自然經驗與信念

文化塑造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形成了文化(黃迺毓,1988,頁 37)。社會環境也如同 生態系統,家庭居於其中,亦不斷與大環境交互作用產生影響。然而,家庭做為社會最微小 的組成,每位父母都是形塑家庭的工程師,家庭的風格與父母自身生命經驗息息相關,也因 此自然經驗若非父母成長過程中的一部份,那麼孩子的成長過程會以什麼樣的途徑擁有自然 經驗?甚或,與自然連結?城市的環境與自然拉開了距離,在城市生長的孩子若沒有父母的 陪伴,對於接觸自然的經驗很可能只有城市中的綠地、公園和某些角度可見的遠山。最初人 類為了安穩的居所而建造恍若遺世獨立的城市,而今居住於都會中重視自然經驗的父母,是 什麼樣的生命經驗所養成?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打開城市,讓孩子的童年與自然相遇?

如同重要生命經驗(SLE)研究者 Tanner 最初的好奇,從環境行動者追溯其生命中促使 選擇投入保育工作的重要生命經驗。本節,研究者亦從參與研究訪談的七個家庭父母開始追 溯,探討其生命中種下自然種子的起源,以及受自然經驗影響所奠基的信念。

一、 參與方案之家庭父母成長背景

(一) 源於城市

「因為我是臺北人,我是道道地地臺北人,所以…就是我整個都是在都市長大,

包含念書,我都沒有脫離過臺北(訪-M-2:1)。」臺北這座城市便利的幾乎提供人們 生長所需的一切,但對於成長過程未脫離過臺北的家長而言,卻仍有遺憾。「比如說 我看到滿天的星星,是在高中的時候,那時候『哇!原來書上說滿天星斗是這樣子!』

是因為在太魯閣完全沒有光害的情況下看到,真的就是會讓你覺得『哇~原來是這 樣子!』然後我就覺得說這經驗好晚才有(訪-M-2:108)。」這些經驗隨著城市的擴 張一點一滴的流逝,如同雲媽媽訴說著自己的經歷:「我一直到去讀大學之前從來 沒有過自然戶外活動,因為對家裡是多的,然後都住在城市。我還記得我們家小時 候對面是田,是我爺爺奶奶種的田,可是好像在我小一小二的時候就被徵收,就蓋 以前叫做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現在是新北市文化局的建築(訪-M-1:3)。」於是自然 就在父母不在意,而孩子也還來不及察覺的狀況下不斷後退,直到環繞城市的山稜 被樓房搭起的天際線取代,終於隱於現代之後。

都會背景的家長所述,一如許多臺北長大的家長普遍經歷的脈絡。參與本研究 的七個家庭中,多數家長從小在都會區長大,除了臺北以外,也有來自台南市和基 隆市等地。相同之處在於成長過程中接觸自然一直是「偶然」的機會,或是說父母 有空的時候才可能擁有的經驗。而這一代的父母童年時所經歷的正是臺灣經濟蓬勃 發展的時代,父母忙於生意或工作,孩子的生活日常只是功課與電視相伴。樹媽媽 的童年即是一例:

我是道地的臺北人,因為爸媽是生意人,為了顧生意,孩子就在店裡窩在 一張桌子上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從小跟我為伴的是一堆不熟的人或是說一台電 視,這是我小時候的生活。所以我每次到我們附近的餐飲店看到小孩子在店裡 邊玩、吃東西,我就想那就是我小時候,有時會有些哀傷的感受。我是在阿公 阿嬤家跟父母之間輪流住,因為阿公是一個很保守的人,所以我們是不能踏出 家門,要是踏出家門就會被抓進來,那時候臺北市矮舊的房子巷弄都很小,我 在巷弄跳繩也會被抓進來,就算在家門口的巷弄也不行,然後阿公會把跳繩藏 起來,藏在衣櫃上方,拿都拿不到。所以我小時候是沒有童年的,可以這樣講

沒有任何童年,不是被關在阿公的家裡就是跟家裡的店面綁在一起。父母親因 為做生意很忙,所以我們沒有假日、家庭生活也沒有…都沒有、完全沒有。可 以這樣講,與我為伴最多的是一台電視,常常心中是孤單寂寞。這樣的生活一 直到大學才有一些改變(訪-M-10:4)。

都會區的家庭除非稍有重視休閒時間規劃,且喜好親近山野海岸和綠地等自然 環境,孩子才有機會在父母有空的時候較深入的接觸自然。山爸爸回憶起自己年幼 時親近自然的經驗,是因為父親喜歡帶著他們去郊區露營。「平常就是可能六日啊…

會帶我們去露營,到臺灣各地,但大部分是以北臺灣為主啦,不會跑太遠。那個算 是小時候跟自然比較接近…就是離開都市,但是又不是到很荒郊野外的地方露營,

那…大概小時候跟自然的相處機會大概就只有這樣(訪-F-3:5)。」或是因著父母和 家族中長輩的休閒喜好,才有機會跟著一同前往海邊或走訪小山。

我爸爸他喜歡釣魚,所以他就會帶我們去海邊,就是夏天的時候他就會帶 我們去基隆的海邊,而且我們除了玩那個海水浴場,還會玩那種當地人才知道 的一些那種(地方),就是丟下去沒有底的那一種,但是爸爸幾歲就把你丟在那 邊。……我第一次帶那個面鏡呼吸管,然後很緊張啊,就很緊張就(吸氣)然 後整個人吸住,然後就整個把它扯掉,就是我的成長經驗的話,就是爸爸會帶 我們去海邊。然後我有一個阿伯他喜歡爬山,所以他偶爾會帶我們去爬一些很 小的小山,所以好像…不過這些都不是固定的啦,他們有空他們會帶我們去(訪 -M-3:10+11)。

(二) 來自鄉村

「因為其實我是住在鄉下,但是我對於大自然的任何東西都沒有興趣。因為像 山、海、草原這對我來講都是我生活周遭的東西,所以我對它不會有特殊的感覺,

它就是我生活的一部份(訪-M-5:134)。」自然在鄉村生活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這 一點風媽媽和雨媽媽對於自然有著相似的感受,「像外面的風啊、陽光曬進來呀、下 雨在院子裡滴答的聲音其實是跟生活緊緊相依在一起的。我也不會覺得說大自然會 跟我們離這麼遠,從來沒有想過,一直很自然的不管是上學、日常生活、放假都沒 有所謂特別到自然去,出去就是了(訪-M-4:69)。」除了和自然的感受很近之外,另 一個共通點是鄉村孩子們的探險大多時候沒有大人陪伴,就跟玩伴一起「不用人帶

我們自己小孩就很會去走了……我們也不認為那是步道,就是我們平常走的小路,

所以我說它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份(訪-M-5:135)。」鄉村的環境不外乎「就是田啊、

河水啊、魚啊、泥巴這些(訪-F-10:1)」所以玩的也就是這一些。直到高中畢業在選 填志願的時候,第一志願總是從臺北開始填下,「鄉下孩子不是功課好的都往外送。

那時候一心一意就是要離開家,就是一心一意想要離開東部,事實上我的爸媽都希 望我當老師啊,而且因為我是女生,所以我那時候我就覺得填志願不要填台東、不 要填花蓮(訪-M-4:70)。」於是來到臺北,畢業後接著工作。

顯然來自鄉村的家長對於自然有著截然不同的經驗與記憶。回憶起鄉村的生活,

對自然的感受是無時無刻且緊緊相依的,也因此在鄉下長大的家長普遍對於「自然 經驗」感到疑惑,因為在都會談論自然經驗,彷彿受限於環境上的隔閡與缺乏,讓 許多自然經驗都是特意進行而獲得,因此能夠輕易的被獨立出來討論。但對鄉村背 景的家長而言,其實就只是鄉下孩子的生活日常,不論在社區裡、田間小路或是溪 流邊,只要和玩伴一起就充滿樂趣,或是踩著單車就能夠去到更遠的地方,直到體 力用盡才折返。

我小的時候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在鄉下就是走路跟騎腳踏車,那騎腳踏車 有體力的限制,對我們來講從瑞穗騎到玉東國中就是體力的極限,對我們來講 就是世界的盡頭。就是到那邊一定要折返,也不可能再往前騎了,再往前騎可 能當天也回不了家,所以對我們來講玉東國中就是一個界線,通常到玉東國中 我們就知道沒有辦法再往前,一定要回頭,所以對我們來講那就已經是小朋友 玩樂的極限了(訪-M-5:22)。

如此與玩伴一起無結構的玩耍,似乎是鄉村孩子的共同記憶,與自然的互動是 自然而然的,而非特意前往。自然沒有限制誰才能夠親近,若有父母的陪伴通常是 夏日的午後,一起走入沁涼的溪流「就是去溪裡面抓魚,就是這種。我印象最深刻 的就是瑞穗介於秀姑巒溪跟另外一條支流往鶴岡那邊,我們都還滿常去那邊,我就 記得夏天午後的生活不外乎就是這些小溪(訪-M-5:21)。」而較遠的家庭旅遊則會選 擇一般熟悉的風景區、遊樂區等地,而較少再走入他處的山林。「旅遊也不會去爬山,

如此與玩伴一起無結構的玩耍,似乎是鄉村孩子的共同記憶,與自然的互動是 自然而然的,而非特意前往。自然沒有限制誰才能夠親近,若有父母的陪伴通常是 夏日的午後,一起走入沁涼的溪流「就是去溪裡面抓魚,就是這種。我印象最深刻 的就是瑞穗介於秀姑巒溪跟另外一條支流往鶴岡那邊,我們都還滿常去那邊,我就 記得夏天午後的生活不外乎就是這些小溪(訪-M-5:21)。」而較遠的家庭旅遊則會選 擇一般熟悉的風景區、遊樂區等地,而較少再走入他處的山林。「旅遊也不會去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