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共分成三節,第一節部分提出針對個案公司之研究發現、實務建議以及 在操作策略形態分析法時,對於此架構之想法。第二節則是提出本研究之限制。

最後則是研究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壹、 研究發現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個案公司有在策略上,有其獨特的做法,使得在競爭激 烈且土地取得不易的台北市地區,仍可以逐步成長,甚至成功推出一地區之指標 性建案,進而能逐步擴張。以下綜合整理出個案公司之策略重點作法:

一、 持續在地經營,建立起在地品牌形象

W 建設公司於內湖地區已經營三十餘年,歷經過房地產景氣的繁榮期,也 成功度過 2004 年的 SARS 事件,以及 2008 年的金融風暴。其即是透過專注的在 地經營,不任意隨著景氣過度擴張。另者,在地品牌形象的維護,也是跟一般一 案建商不同,即是到現在為止,推案已近二十年之建案,W 建設公司仍提供相 關的售後服務,協助住戶在住宅結構或外觀上的維修。

二、 成功整合各方資源,推出高難度建案

許多建設公司推案策略,僅以推符合自身以及承包商能力範圍之建案,因 此,無法創造出高知名度的指標性建案。但 W 建設公司隨著創辦人女兒的加入,

其透過國外進修的經驗與能力,成功整合國內外知名建築師與承包商,進而推出 在內湖地區目前最高單價之 A 案。而此超越公司原先推案能力之挑戰,也成功 創造了中小型建商所沒有的高知名度。

三、 及早掌握市場趨勢,成功推出都市更新案件

W 建設公司在都市更新條例出來時,即發現此業務之未來發展性,進而配 置部分資源在此市場,無論是對於都市更新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委外商的人脈,

都成為其能成功推出幾個都市更新案件之關鍵成功因素。相較於此,許多中小型 建商僅注重都市更新的利潤分配,對相關法規以及住戶整合皆不關注進而造成可 能的損失以及社會事件,此亦是 W 建設公司與其策略不同之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 實務建議

在針對 W 建設公司之策略形態分析之過程中,針對 W 建設公司在進入新北 市的策略上,本研究歸納出幾項具體建議。希望此些建議得以協助該公司在執行 此策略時,提高其成功機率,亦提供給中小型建設公司,在此考慮此策略時,得 以有一具體方向。

一、 都市更新之環境前提的改變,對 W 建設公司的影響甚鉅

土地,係為建設公司最重要的原料,土地取得與否,則是建設公司的關鍵成 功因素之一。W 建設公司現今面臨政府對於都市更新的態度轉換,以及社會公 眾的不支持,將會影響其是否能持續得土地原料的因素。因此,W 建設公司勢 必須正視此議題,且找尋其他的替代策略方案,以達到持續成長。

二、 進入新北市之策略,需考量公司品牌的擴散與否,以及人脈建立 在進入新北市策略的前提驗證過程中,可以了解到部分前提難以直接獲得驗 證,甚至是無法驗證。對於 W 建設公司進入新北市,其公司品牌能否擴散至其 他地區,使其得以持續推出中高價建案,此前提僅能以間接驗證的方式,確立其 可行性;另者,W 建設公司目前的人脈網絡,是否能擴及到新北市,進而建立 起當地的網絡,以取得土地、市場等資訊,則是難以驗證的部分。因此,建議 W 建設公司在此兩前提上,須加以監控,以確保新北市策略的執行。

三、 仍需更多替代策略,一同納入考量

此次策略形態分析法的驗證,僅針對進入新北市之策略進行評估,經營者並 未提供更多的策略替代方案得以進行驗證比較,因此公司未來策略選擇性上,受 到了限制。建議 W 建設公司得以進行更多的策略腦力激盪,以防陷入了單一策 略選擇的發展限制。策略發想可透過經營者對於產業的熟悉、前人的策略典範 等,搭配公司目前的策略形態產生策略創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 理論貢獻

一、 策略形態分析法之步驟化

根據策略形態的四大圈分析法,以概略說明整體架構使用之邏輯以及步驟,

但在實際操作時,發現因策略所需分析及驗證的步驟更多,使得在此些步驟上,

難以有明確之順序。因此本研究建議此架構,得以有一更具體之分析步驟,使得 其更可為實際公司經營者所用。

例如:根據四大圈,有一策略形態之計畫書架構,教導策略制定者每一步驟 所需思考或撰寫之內容,並輔以相關表單的填寫,使得使用在進行策略討論時,

得以了解目前需討論之主題,並且亦容易協助制定者們進行策略思考。

二、 策略構思陷入框架的可能

在策略形態分析法的架構下,策略的思考,建議可透過目前形態進而思考任 何策略的可能性,其優點在於策略制定者一方面可以有其根據的思考,另一方面 則是思考出來的策略亦符合公司現狀的可執行之優勢。但若以另一角度思考,許 多成功的策略,是策略制定者在廣泛檢視整體產業甚至相關產業之機會威脅時,

所產生之策略想法。若以兩者策略思考的角度比較,後者較為廣泛且也跳脫出公 司甚至所處產業的框架,因此在策略形態分析進行的過程中,策略的構思,建議 制定者除了參考目前公司策略形態外,仍可去透過廣泛的資料蒐集,以防陷入了 公司現狀之策略框架。

三、 有限理性下之極致理性

策略形態分析法最大的優點,就是針對策略的每一制定過程都盡量以理性的 方式進行每一前提的仔細驗證與分析。因此在操作過程中,大量的細節的分析與 驗證,反而使得策略制定難以聚焦,人在有限理性下,僅可接受一些關鍵資訊,

並且有限的分析。故此架構若可在實際操作上,得以簡化,將可能增加許多公司 經營者使用的可能性,亦或是提出配套準則,使得制定者在分析時了解如何分辨 關鍵前提或是資訊,將可以降低此架構之使用困難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