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研究者彙整本研究之主要發現,依本研究所擬定的目的與問題,歸納研究結論,

依序說明如下。

一、 個案教師面對弱勢家庭幼兒抱持的教育觀點

個案教師面對弱勢家庭幼兒所展現的教育觀點有:個案教師支持弱勢幼兒優先入 公幼的政策;個案教師認為弱勢家庭的困境會影響弱勢幼兒的行為與學習;個案教 師面對弱勢家庭因應個別需求提供不同的支持;個案教師對有需求的班級幼兒都能 適時給予關懷,不會僅限於弱勢幼兒;個案教師尊重幼兒個別差異,具備專業教師 的態度;個案教師重視與弱勢家庭家長的互動。

(一) 支持弱勢幼兒優先入公幼的政策

受訪教師一致認同弱勢幼兒優先入公幼的政策,可以減輕家經濟負擔,保障弱勢 幼兒就學機會。但公立幼兒園內弱勢幼兒的比率過高,確實會增加班級教師的工作 負擔,園所也因此無法招收更多一般社經水平的幼兒,形成招生失衡。面對班級弱 勢幼兒比例偏高的挑戰,行政人員期望能簡化補助作業,班級教師希望酌減班級幼

兒人數,並給予教師特教助理員的協助。同時透過外界支援系統提供家長親職教養 資源,提升家長教養知能。

(二) 認為弱勢家庭的困境會影響弱勢幼兒

受訪教師一致認為經濟貧困導致弱勢家庭無法擁有足夠的資源,支持弱勢幼兒的 成長,甚至易忽略幼兒身心發展的健全性,進而產生的困境是幼兒入學後被發現發 展與學習遲緩。歸納研究資料發現弱勢家庭普遍家庭經濟收入不足、家庭功能不彰、

弱勢幼兒出現學習問題、弱勢幼兒人格特質較缺乏自信、在學校人際互動不良、弱 勢幼兒在「兒童生長曲線圖」的落點偏低,同時健康狀態較差。弱勢家庭對幼兒的 影響依個別家庭實際狀況略有差異,主要包含幼兒身體病弱、幼兒作息不正常、幼 兒心理不健全、錯誤價值觀的學習、暴力行為的模仿以及父母教養照顧的疏失。而 弱勢家庭所產生的經濟或教養問題,或許不會影響班級教師的教學,但若家長的情 緒起伏不定,不僅影響親子互動品質,也會對教師造成頗大的困擾與不安。

(三) 針對弱勢家庭因應個別需求提供不同的支持

個案幼兒小渲的媽媽在訪談中感謝學校老師協助申請教育補助,提供免費的學用 品,同時體諒他因上夜班太累,而無法送小渲上學,並在小渲沒到校時打電話關心。

個案幼兒小勝的媽媽則感謝學校協助申請教育補助、尋求特教資源和提供他教養的 方法。綜合個案園所教師實際提供弱勢家庭的支持包含三方面,有經濟方面的支持:

物資的提供、教育經費的申請與外界金錢的資助;心理方面的支持:有抒發情緒的 管道和情緒的慰藉;教育方面的支持:有特教資源的介入、幼兒在園的補救教學、

親職教養的示範與正確觀念的提供。個案教師面對班級弱勢家庭的個別需求,提供 不同的支持。

(四) 對有需求的班級幼兒都能適時給予關懷,不限於弱勢幼兒

個案教師以真誠的關懷回應幼兒的需求,運用溫和的言語、肢體擁抱或輕拍身

體,讓被關懷的幼兒能感受到關懷者用心的態度。不分一般幼兒或弱勢幼兒,只要 幼兒發出需求的訊息,個案教師皆能展現溫暖的回應,同時堅持教導幼兒正確觀念 和行為的原則。

(五)尊重幼兒個別差異,具備專業教師的態度

個案教師了解小渲與小勝的家庭功能不足,主動關懷個案幼兒因家庭所衍生的學 習問題,尊重幼兒個別差異,施以適當的教育。教師主動關懷幼兒,並適時給予輔 導和協助,符合專業教師應具備的態度。

(六)重視與弱勢家庭家長的互動

個案幼兒小渲的媽媽在訪談中提到,非常感謝園所教師願意耐心聆聽她述說家庭 的事件,並適時提供相關協助。小勝的媽媽則主動尋求教師的協助,在訪談中都說 老師很好會幫助她。從個案教師與弱勢家庭的互動中,可看到教師與家長保持良好 的互動關係,隨時提供家長親職教養的資訊,成為弱勢家長不可或缺的夥伴。個案 教師能體認親師關係的重要性,特別與母親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更能幫助弱勢家 庭幼兒學習與自我認同。

二、個案教師面對弱勢家庭幼兒的教學實踐

個案教師面對弱勢家庭幼兒的教學實踐作為有:個案教師提供弱勢家庭幼兒安全 溫暖的學習環境;個案教師扮演幼兒園的媽媽、弱勢家庭的諮詢者和弱勢家庭的提 示者之關懷角色;教師的關懷策略為引導幼兒關心生活周遭事物;個案教師實踐關 心、照料、關懷、受關懷四個關懷步驟;個案教師運用身教、對話、實踐、肯定四 個方法,營造班級中的關懷氛圍;以及個案教師實施生活化的課程活動。

(一)提供弱勢家庭幼兒安全溫暖的學習環境

小渲雖然經常遲到卻無壓力,來上學是充滿愉快的心情,讓幼兒在安全溫暖的學 習環境中,建立自信和歸屬感。小勝雖然安靜沉默,但經常獲得教師的關注,經常 提供小勝練習說話的機會。從受訪家長的回應中,了解家長認同個案班級二位老師 對幼兒的關懷角色和真實情感,二位個案教師能包容孩子的獨特性,給予鼓勵,提 供幼兒安全的學習環境。

(二)扮演三種關懷的角色

從訪談與研究現場觀察資料顯示,研究現場的個案教師所展現的關懷角色如下:

1. 幼兒園的媽媽

面對弱勢家庭幼兒時,個案教師把自己定位為幼兒在學校的媽媽,協助填補家庭 功能失調的部分,提供更多的關心與支持,所以隨時注意弱勢幼兒在生理與心理上 的需求,適時給予關懷。觀察教師處理班級新生的不適應行為,亦可知其教學實踐 確實能符應其理念。研究者認為「沒有不能教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當面對 弱勢家庭幼兒時,相信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只要給予時間和空間,每一位弱勢 家庭幼兒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2. 弱勢家庭的諮詢者

弱勢家庭因環境的匱乏,導致家庭功能不彰,研究者經常扮演小渲媽媽和小勝媽

媽的親職資訊諮詢對象,回應的問題包括新生就學問題、幼兒發展評估流程、教育 補助申請、升小一轉銜流程、幼兒學習問題等。

3. 弱勢家庭的提醒者

小渲媽媽獨自教養二位子女,又忙於工作,有時對學校活動通知難免會遺忘,因 此需要教師不時的提醒。另一名個案小勝媽媽對學校通知的事項通常是主動配合,

不需再特別提醒。但是對小勝的教導卻經常未堅持原則,老師看到時會介入並示範,

適時提醒小勝媽媽。

(三)教師的關懷策略為引導幼兒關心生活周遭事物

個案教師在課程中加入對自然環境的接觸和關懷、對生活議題的討論與關懷、對 偶發事件的處理和經驗分享及社會新聞事件的了解和學習等活動,針對相關議題進 行深入的探討,並進行實際的關懷行動。個案教師將關懷活動與幼兒生活經驗結合,

讓幼兒在自然的情境下,關懷周遭的人、事、物與環境,將 Noddings 所提的練習關 懷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培養由內在出發的關懷行為動力。

(四)實施關心、照料、關懷、受關懷四個關懷步驟

個案教師具體實施 Tronto 所提的關懷四個步驟:關心、照料、關懷和受關懷,

研究發現個案教師主動發現幼兒的需求,再依據幼兒個別的需求決定回應的方式與 進行協助,最後了解幼兒需求是否已達到滿足,個案教師關懷的對象包含二位個案 幼兒小渲和小勝,也包括班級中的一般幼兒。

(五)運用身教、對話、實踐、肯定四種方法營造班級關懷的氛圍

個案教師對於有協助需求的個案幼兒,會給予立即性的幫助。當教師以身作則主 動關懷幼兒,教師所表現的言語與關懷行為,在無形中都成為幼兒模仿的典範。教 師觀察到班級幼兒遇到人際互動的問題,立即關心他所遭遇到的困難,運用對話,

引導他思考問題的癥結所在,讓他重新審視這個事件,並做出適當的回應,學習解

決自身的困擾,使自己不愉快的情緒得以抒解。同時當幼兒間能懂得同理同儕,認 同自己是櫻桃班的一份子,便會主動伸出雙手協助班級中弱勢的同儕,從協助行動 裡當事者也能更加肯定了自我價值。

(六)實施生活化的課程活動

個案教師規劃的課程與幼兒生活經驗結合,融入家庭和社區,藉由活動的探討,

促進弱勢幼兒小渲與小勝的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個案幼兒小勝缺乏主動性的語 言表達,小渲需要同儕認同,在課程中增加語言表達活動,除了讓幼兒經常經歷面 對全班的介紹活動,亦透過幼兒自行選擇分組活動,與同儕進行合作學習,增進同 儕相互熟識,改善二位個案幼兒的人際關係,適時讚美與鼓勵幼兒表現正向和優異 的行為,協助幼兒獲得成功的感覺,滿足其心理需求。

三、個案教師面對弱勢家庭幼兒的教學困境與因應策略

研究發現個案教師面對不同弱勢家庭幼兒的差異需求,能彈性調整課程,亦針對 個人行為問題採用因應的輔導策略,隨時關注並適時獎賞。在面對弱勢家庭幼兒時

研究發現個案教師面對不同弱勢家庭幼兒的差異需求,能彈性調整課程,亦針對 個人行為問題採用因應的輔導策略,隨時關注並適時獎賞。在面對弱勢家庭幼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