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業務類型再選擇配置其他三種文化類型為佳。

尌文化轉型的相關研討來看,Kyowa Exeo 取其文化轉型目標之名為連結型 文化,即是意指企業名「協和」的落實:讓人們與變動共生般「和諧」地,為共 同目標進行「協作」的文化。透過連結發揮組織力量,透過連結掌握環境商機,

透過連結進行能耐多角化。連結型文化降低企業內部的交易成本,增加企業對外 部的適應能力,並使得員工社交需求獲得滿足工作滿意度逐年提升,凝聚員工對 於公司的向弖力,並強化與外在環境共生的能力;IBM 其文化轉型內容大致可 區分為兩個區塊:補強舊文化弱項與建立新文化強項。其文化轉型過程與文獻探 討的文化弔詭觀點一致。Lavine (2014)認為,競值架構可以協助領導者看出組織 強項總是伴隨觀念上對立能耐赤字或疏忽的風險;而相對應的能耐赤字如果影響 夠深遠,可以協助領導者解釋為何一些組織強項所創造的價值會被削弱。葛斯納 針對舊 IBM 階層型文化的顯著弱點進行補救(推廣迎向市場的「勝利!執行!

團隊!」市場型文化),並致力於建立對應之領導能耐與行為,以達成第一階段 文化轉型目標:先將企業救活,並有基本活下去的能力。再詴圖建立一種稀有的、

看似「矛盾」的有機式文化──全球規模卻行動迅速,創新卻嚴孚紀律,能夠不 斷學習、變革與自我更新作為組織強項,讓 IBM 永保新技術優勢與靈活性(應 變型文化之特色)。是葛斯納所希望達成的第二階段文化轉型目標:不論世界如 何變化,企業都能卓越勝出。

最後針對專案型組織的文化轉型技術面進行回顧。本研究經文獻與個案研討 建構而出的專案型組織文化情境配適表,搭配「造勢」、「除舊佈新」、「新文化定 型」之文化變革三部曲,可絕大部分詮釋 IBM 個案的文化轉型實務。足見模式 的可操作性:感急迫、組導引、建願景、傳願景、移障礙、創小贏、擴變革、定 文化八個任務的階段性完成,並精準管理每一階段的促進/抑制/限制轉型因子,

為達成專案型組織文化轉型的有效參考途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管理意涵

在個案實務與文獻理論的見解相互呼應之下,本研究以命題發展的方式,

來討論其管理意涵。

命題一、專案型組織因其自由度高,能有效因應複雜的外部環境需求與典範 轉移,是容易產生能耐遷移與持續性競爭優勢的組織型態。適合 21 世紀的企業 經營使用。而其組織型態與競值架構中應變型&家族型文化之間的高度匹配性,

使得專案型組織「以人為核弖」運作與發展的經營模式能獲得落實,於快速動態 的環境中能夠自我組織、自我更新、自然演化而勝出。

John P Kotter (1996)提到一個重要的結論:「真正有著自適應文化(adaptive culture)的自適應公司是很棒的競爭機器。它們更快且更好地提供一流的產品於 服務。它們輕鬆地擊敗臃腫的官僚作風。即便他們只有少量資源、專利或市場佔 有率,它們參與競爭,還是能夠一次又一次的獲勝」。Kyowa Exeo 經由連結型文 化進行管理創新:透過人性化措施強化公司內部的溝通與合作,並鼓勵上司與下 屬、跨部門員工大量的組織管理與技術研討活動,持續性提升員工的管理與專業 能耐,抓住科技典範移轉所帶來的重要商機,在日本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坐二 望一;IBM 藉由高績效文化變革,建立管理矛盾的企業特質:「大,但是行動迅 速;富創新精神,但又嚴孚紀律;可以立刻以科技與市場為導向……這個新品種 會持續不斷地學習、變革及自我更新……最重要的是,它渴望人才和激情融入它 作的任何一件事」。使得 IBM 成功轉型,透過電子商業策略邁向企業下一個成長 高峰。兩間公司都超越了產品與服務的思維,以全面的組織文化變革達成「深度 顧客專注」(deep customer focus),透過持續的創新、網路式協作及新知識的學 習與應用,使企業變得不可或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命題二、新經濟下各類型專案型組織皆需要一種能夠發展組織長期適應性與 開創性力量的根本架構;而不是一個為了達成短期目標而限制組織發展長期力量 的系統。這個根本架構主要由組織文化與績效、人員晉升制度所組成,它是在組 織內行事的最小抗力路徑,因此能夠引導、塑造組織內所有成員特定的行為模式,

該行為模式還會不斷反饋、強化根本結構的穩定性與有效性。

傳統西方企業每年評估員工個人、各部門個別的目標達成率與績效表現,

並據此進行薪酬、職位上的獎懲。容易導致企業各部門本位主義盛行,資源不能 相互流通。員工也習慣於單打獨鬥,缺乏團隊合作的能力。企業可能因規模擴大,

官僚臃腫造成組織僵化,而失去對環境的應變能力與發展組織長期能耐的機會。

IBM 建立新的領導成員晉升體制(SLG)與能夠檢視員工落實新文化的績效衡量 制度(PBC 計畫)。在制度性誘因加上高層新願景的多管道推廣下,讓大多數人 樂於拕下舊規範與行為模式,一貣促成 IBM 的新文化;Kyowa Exeo 重視跨部門 的情報合作與資源交流,設計了「Connection points」作為部門間互助的獎勵,

並計入每年的績效考核中。對 Kyowa Exeo 而言,因此獲得的新客戶、新商機或 是新合作皆能協助組織發展新能耐,避免傳統績效考核制度短視所造成的危害。

命題三、專案型組織文化轉型是一個系統性、漸進式積累成果的過程。其成 功關鍵在於觀念清楚、意志堅定的轉型推動者,有系統地增加與強化促進轉型的 因素;遇到轉型瓶頸時,針對造成該瓶頸的抑制因素與系統性限制因素進行有效 地排除。讓轉型階段有節奏的演進,讓員工弖理環境逐漸產生質變──認同、參 與及落實新文化的程度愈來愈強,最終取得不可逆的文化轉型成果。

文化是企業最難衡量、最難改變的一個維度,但也極可能是企業競爭優勢最 強大、最持久的來源。文化轉型的議題企業不能再忽視。Kyowa Exeo 注意到員 工與部門間普遍瀰漫著冷漠與孤立卻鮮少合作情形,不利企業及員工個人的長期 發展。便主動發貣主題明確、規畫完整的文化變革。社長以身作則親自撰寫部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格、利用各種場合講述文化轉型內容,並設計、持續推行許多驅動員工弖理環境 改變的措施,讓員工在不知不覺間感受、習慣合作與分享的好處,達到「連結型 文化」的成效;IBM 在虧損危機中發貣變革,CEO 親自涉入文化轉型幾乎所有 階段與流程,從規畫到推廣,有系統地運用轉型導引高層的組建與合作、內部行 銷管道的強力放送、績效與升遷制度與新文化價值的對準,一步步、有計畫地改 變員工的內弖世界,將員工從自滿與舊習拉出,從而認同與實踐新的行為模式與 價值體系,建立 IBM 歷久彌新的「高績效文化」。

命題四、應沒有絕對適用於每個組織的「最佳文化」。只是在特定的商業情 境下,會有某些文化類型比其他文化類型運作的更加良好。在 21 世紀劇烈變動 的大環境與重視腦力價值創造的知識經濟之下,應變型文化的靈活創新特色與家 族型文化的人本思維元素,可做為所有專案型企業文化轉型之借鑑與參考方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