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緣起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近年來,人類對於大自然的破壞已大到全球的規模,引發嚴重 的環境生態問題,包括氣候異常、海平面上升、臭氧層破壞、能源 耗竭及糧食危機等,甚至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與生存;此外,持續 增加的人口,預估 2050 年將達到 90 億,加上人口結構惡化,高齡 人口急遽增加,生產力降低及照顧需求增加等,如何降低建築開發 對環境的衝擊、減少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並利用新科 技設備因應高齡社會,提升人類福祉,為全球當前各國皆須面對的 迫切課題。

因應氣候變遷及溫室效應造成之全球暖化問題,20 世紀後期全 球開始重視「環境永續發展」議題,與環境共生共榮的「綠建築」

或稱「環境共生建築」逐漸成為世界的建築發展主流。世界各國,

包括聯合國的環境規劃署(UNEP)、世界經濟論壇(WHF)及美國、

歐盟、日本等國際組織及國家,皆積極倡導環境保護,發展節能減 碳的綠建築,期降低對環境的衝擊,為全球建築發展的重點。希望 在確保舒適健康的環境下,儘量降低對環境的衝擊,減少資源、能 源耗用及製造較少廢棄物。雖然各國有不同的名稱及定義,而其內 涵亦隨著能源、資源及環境條件不同有所調整,但整體而言,各國 對建築開發行為的訴求,都具有減少環境負荷,達到與環境共生共 榮共利的共識,因此綠建築評估系統必須依據氣候條件、國情等的 不同,而有所調整,並不是一體適用的。

相較於世界各國,臺灣的環境挑戰更為嚴峻,依據中央氣象局 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在過去 100 年的平均溫度較過去上升約 1~1.34 度,相較於全球的 0.7 度高出許多,且國內的能源 99%以上皆依賴

進口,加上都市化人口集中的熱島現象等,凡此皆迫使臺灣必須及 早因應環境惡化之問題。有鑑於此,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1999 年針 對臺灣亞熱帶高溫高濕氣候特性,建立涵蓋生態(Ecology)、節能

(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4 大範 疇,兼具節能環保與生態永續之綠建築標章評估(EEWH)系統,

不僅為全世界第 4 個實施具科學量化的綠建築評估系統,同時也是 第 1 個針對熱帶及亞熱帶高溫、高濕氣候獨立發展綠建築評估的國 家。

為提升國內綠建築技術,期使綠建築評估制度更為完備,內政 部建築研究所參酌美、日、英等國家之綠建築評估制度,將原有一 體適用的綠建築評估通用版本,擴大其範圍修訂為5種版本,針對新 建的建築物,將使用型態較為不同的廠房類與住宿類建築獨立訂定 評估手冊,評估手冊分為住宿類(EEWH-RS)、廠房類(EEWH-GF)

及基本型(EEWH-BC)等3類綠建築評估手冊;另為鼓勵舊建築物 進行改善,特別以其改善前後之性能比較作為評估依據,訂定舊建 築改善類(EEWH-RN);同時為使綠建築涵括範圍可擴大由點到 面,形成更完整的區域,亦訂定社區類評估手冊(EEWH-EC),使 我國正式邁入綠建築分類評估時代。前述評估手冊為辦理綠建築標 章暨候選綠建築證書之評定基準,雖已自2013年1月1日全面實施,

然為因應日新月異之綠建築科技技術進步,考量國內建築產業需 要、及公會與相關專家學者建議,同時為避免評估手冊更新頻率過 於頻繁,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依既定3年辦理版本更新規劃,完成此5 類評估手冊2015年版本之修訂,並自2015年1月1日開始施行。

綠建築標章制度推動初期,因屬自願性質,申請之案件數相當 有限,為擴大綠建築政策之成效,行政院於 2001 年 3 月核定實施「綠 建築推動方案」,針對公部門新建建築物全面進行綠建築設計管制,

由政府公部門帶頭做起,以形成綠建築產業之市場機制及環境。為

使綠建築賡續茁壯發展,行政院於 2008 年 1 月核定「生態城市綠建 築推動方案」,延續第 1 階段推動方案成果,並因應全球暖化及都市 熱島效應之影響,將「生態社區」及「永續都市」列入我國第 2 階 段推行綠建築政策之重點。行政院並於 2010 年 12 月核定「智慧綠 建築推動方案」及於 2016 年核定「永續智慧城市-智慧綠建築與社 區推動方案」實施,除延續綠建築良好的推動成果,同時整合智慧 化技術系統,以擴大綠建築成為永續智慧綠色產業之政策,期藉由 臺灣既有綠建築優勢,在維護環境永續發展及改善人民生活前提 下,導入智慧化 ICT 系統及設備於建築物中,使建築物具備主動感 知之智慧化功能,進行智慧型創新技術、產品、系統及服務之研發,

以達成智慧生活產業化之目標,並進一步規劃以城市、智慧臺灣為 中長程發展目標,運用智慧創新技術,建立對城市治理及其他智慧 應用領域,從主動即時偵測覺知變異、進而進行資訊分析反應城市 動態形勢,而後能整合做出調適療癒之智慧決定與回應能力,提供 政府與業界未來在自然與社會環境變遷之挑戰下,具備更符合民眾 需求之公共服務與治理能力,以更有效回應如醫療照護、交通、教 育、永續環境等各項課題,建構優質居住環境,同時提升產業競爭 力及促進產業產值,期望在節能減碳的目標前提下,帶動新一波的 產業創新與發展。

二、研究目的

為逐步提昇國內綠建築執行成效,並與國際綠建築接軌,激發 民間企業競相提升綠建築設計水準,自 2007 年起正式施行「綠建築 分級評估制度」,將綠建築等級依序分為合格級、銅級、銀級、黃金 級、鑽石級等五級,而該分級評估制度除與國際趨勢同步,也是提 升綠建築水準的有效策略,透過分級評估鼓勵建築師追求較佳等 級,設計更優良的綠建築,以提升企業的形象與榮耀,並有效提升 國內綠建築設計技術水準。綠建築標章之評定審查作業已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改以指定評定專業機構方式辦理,將技術評定與核 發標章之行政認可作業分階段處理,以擴大評定審查服務成效,有 效落實政府節能減碳政策。在建築師與營建業界的支持配合下,至 2015 年 12 月底評定通過之綠建築及候選綠建築已有 5,531 件(詳圖 1-1),不但數量逐年增加,且民間件數比例更由早期 2002 年的 6%

﹙7 案﹚至 2014 年已達到 36%﹙204 案﹚,而這部分的比例在 2015 年更高達到 40%﹙266 案﹚。這些獲得標章之建築物於使用階段可節 省大量水電,累計每年約可省電 14.38 億度、省水 6,778 萬噸(相當 於 27,112 座國際標準游泳池的容量),其減少之 CO2排放量約為 8.14 億公斤,這個量約等於 5.46 萬公頃人造林(約等於 2,100 個大安森 林公園面積)所吸收的 CO2量,每年節省之水電費估計約達 57.1 億 元。前述節水節電效益,係以最低值推估,其實在通過綠建築評定 的建築中,有許多建築設計的節電節水效益遠高於預期,此外若進 一步將綠建築降低都市熱島效應等的無形生態效應及綠建築帶動國 內相關產業之效益加入,其對我國建築環境的改善與產業帶動的貢 獻,更遠超過可見的具體經濟效益。

由於取得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之建築物於使用階段將 可有效達到節電、節水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的成效。因此為擴大

圖 1-1 歷年綠建築標章暨候選綠建築證書通過件數統計圖

綠建築之實踐,提升整體都市環境品質,並達成節能減碳、永續城 市之目標,內政部已於「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第 8 條增列 綠建築規劃設計為獎勵容積項目之一,針對取得「銀級」以上綠建 築標章之建築物,給予 6~10%容積獎勵,其目的係引導都市更新 案採高於法規規定之綠建築指標進行規劃設計,以獎勵建築師、建 商及使用者,設計、興建符合綠建築標章之建築物。

此外,近年來各級政府亦為進一步提升相關節能減碳成效,紛 紛於相關政策中,如:環境影響評估、都市設計審議及自治條例等 相關規定,將綠建築標章納入管制,然因這些管制均涉及開發許可 或相關獎勵誘因,因此其綠建築之等級要求至少需達「銀級」以上。

經統計,相關措施推動實施以來,顯示高等級數量及比例確有逐年 提升之趨勢。然而要取得「銀級」獎勵門檻至少需取得幾項指標?

除必要門檻指標外,哪些指標是設計者常用的指標項目?另外不同 評估手冊版本、建築區位、建築型態與建築規模,在指標的選取與 分級等級的差異為何,長久以來一直是在進行綠建築相關宣導推廣 時許多建築設計從業人員所關切,惟國內尚未有相關研究資料可供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