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宗旨為探討臺北市國中教師之從眾效應與理財行為兩者關係。本章節 共分為四個小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說明研究背景現況與該研究之價值 意義;第二節為研究目的,根據研究動機提出本研究欲進一步了解的問題及現象,

並解惑有待解決的問題;第三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說明本研究擬探討的問題,

並依問題提出研究假設;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提出本研究可能礙於現實情 況而受限之處;第五節為名詞解釋,說明本研究重要名詞的界定。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背景

現今台灣社會面臨年輕勞動力低薪化的現況,大家口中的公務員「鐵飯碗」

因工作環境單純、薪資穩定,且政府給予諸多保障,便成了不少年輕學子離開校 園、投入社會的最佳選擇。即便教師近年遭遇低出生率的少子化現象、新進教師 需面臨超額減班的風險等多方嚴峻考驗,仍是教育體系學生畢業之後的熱門出路。

隨著 2011 年軍公教免納稅一制確定走入歷史,2012 年所得稅法新制上路,國中、

國小教師也必須依法課稅,該政策估計有數十萬名教師受到影響。然而,2017 年 六月,立法院挑燈夜戰的結果是三讀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法案」,長 期備受外界所爭議的 18%優存利率確定於兩年後歸零,所得替代率也將分十年 降至 60%,退休金的計算期程改為至最後 15 年平均俸額,退休支領年齡延至 65 歲等,這些都為年金改革寫下歷史新的一頁,所修之新法預計 107 年 7 月 1 日正 式實施。

2

全國教師總會理事長劉欽旭在接受 Smart 智富月刊(2011)訪問時表示:「退休 金新制和依法課稅的政策上路,都是給教師們必須學會好好理財的刺激,因為多 數教師普遍缺乏理財管理的觀念。特別是年資在 15 年內的年輕教師,危機感應 該要更強,他們的工作權已經沒保障,未來可能將面臨教師的退撫基金會破產,

不得不認真省思。」

1997 年歷經亞洲金融風暴、2007 年美國次級房貸延燒世界的金融海嘯,都 突顯金融體系管理疏漏及社會大眾對於金融理財認知缺乏,導致無法因應國際金 融情勢的改變和衝擊(鐘太宏,2016)。金融理財知識的普及化對於社會發展無疑 地是項重要基礎工程,強化國民的理財知識亦應是超越年齡、社會階層、族群的 任務,雖然很難有立刻顯著的成效,但卻不容忽視影響層面之廣泛。透過適當的 理財行為做出妥善的理財規劃,不但利於掌握當下生活品質,更能未雨綢繆享有 未來的晚年生活。短期而論將有助於整體社會經濟的發展,放眼長期更是能夠提 升國家的競爭力,可謂一舉數得。

除此之外,教師亦是社會上消費者族群的一份子,行銷研究顯示因從眾效應 所產生購買現象是產品市場推廣一種有效且快速的手段。從眾購買的產生通常是 由一群具有影響力的群體率先購買使用後,進而去影響群體的其他人。根據研究 者的觀察:當今無論是團購人氣商品、合購日常用品、共同投資理財標的等等,

都成為教師教學閒暇之餘的熱門討論話題。因此,從眾效應與理財行為的相關性,

便為此篇論文背景的打下基礎,冀望透過進一步的研究來檢視兩者間的關係。

貳、 研究動機

研究者於大學修習教育學程後擔任教職工作,在大學修課期間,因本身的 興趣,加上學校的豐富課程資源,修習金融理財的相關課程機會甚多。畢業後投 入教育工作,開始有固定的收入,便會期望能夠針對過往經驗所學的理財知識從 事理財行為。但是,正當 公場域,教師一職在現今社會,因生活單純、薪資待

3

遇穩定,使得流動率不高,同事之間的互動關係在教師教職生涯中可謂相當密切。

根據研究指出教師因生活穩定而使得理財行為趨向封閉保守,風險容忍度較低,

甚至礙於有限的理財知識和對於經濟環境整體的敏銳度低,普遍理財行為上的積 極性不足。

教師平時工作除了上課之外,多半都在辦公室,與同事互動時間長,朝夕相 處於教職群體之中,社交圈不大。一旦有投資理財商品、資訊或是策略亦容易被 受影響,並且作為自己的理財行為決策參考。因此,研究者故針對臺北市國中教 師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從眾效應與理財行為兩者間的關係為何?此為本研究的 研究動機之一。

過去的研究顯示,教師身為公務人員,因為薪資收入相對優渥,不少針對國 內教師的理財行為作為研究議題,在自變項上的選擇曾以人格特質、理財態度、

理財素養、理財認知、退休規劃等各種面向來解釋教師的理財行為,但是,尚未 有從「從眾效應」的角度切入分析理財行為的相關研究。然而,根據研究者的親 身經驗以及從眾效應在個體行為上選擇的影響力都是值得探討研究的議題,此為 研究動機二。

此外,傳統的經濟學中「人是理性,並且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設在近年 來備受挑戰與質疑,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塞勒(Richard H. Thaler)透過觀察「人 性」來納入理論當中,將心理學現實假設融入經濟學的決策,更一舉榮獲 2017 年 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定。塞勒加入了認知、情緒、個性等心理因素,來解釋現 實社會中「排隊心理」、「從眾效應」、「迷戀小概率事件的彩券購買行為」等,更 被美國媒體封為「行為經濟學之父」,從研究中可進一步發現,理性選擇的經濟 模式失靈的例子在現實社會中不勝枚舉。

研究者發現諾貝爾獎評審委員將行為經濟學歸納三大特點,認為恰好與本研 究主題可以連結與呼應,第一是「受限理性」(limited rationality),即個人在進行

4

行為決策時,往往不會考慮所有可能選項和其後果;第二是「社會偏好」(social preferences),即個人作決定不會只顧自己,亦會考慮是否公平和其他人觀點;第 三是「欠缺自制力」(lack of self-control),即人們往往知道某件事長遠對自己好,

卻因抵制不了眼前誘惑而沒有依循。

近期對於行為經濟學的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研究者認為教師的理 財行為所受到從眾效應的影響亦可從該理論的視角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