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壹章 緒論

本章主要針對研究者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並對本研究相 關的名詞進行解釋與界定,再提出研究範圍與限制。本章分為四節,分別為研究 背景與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釋義、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者畢業於體育學系,在學期間,接觸過體育相關的教學活動。畢業後,

偶然有機會到小學代課,進行體育教學。教學過程中深刻的體會到,若以以往技 能為主的教學方法進行各種運動的教學,學生常常對部分的體育課程感到興趣缺 缺,也就是說,學生只熱衷參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當時就對此深感好奇,究竟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學生們能提高對體育課參與的興趣。但是,由於當時僅為一名 臨時的短期代課教師,加上其它許多因素,因此沒有進一步探究原因。直到考取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之後,經由體育相關課程中的學習,透 過許多研究發現瞭解到,其實除了在大學期間所學習到的體育教學方法之外,還 有更多體育教學的理論基礎。因此,便開始瞭解各類體育教學理論,並進行探究。

加上,研究者實際的教學時數鮮少,在體育教學中屬生手教師,希望以進行行動 研究的方式增進教學專業,並達到自我省思與成長。

一、桌球運動適合在小學推廣

在國小擔任體育代課教師期間,發現國小教學現場中能供給體育課上課使用 的場地相當有限,常常會有班級跟班級之間在體育課時的衝突。尤其是在下雨天 的時候,所有班級都往室內移動,此時上課的空間就明顯不足。而桌球運動所使 用的空間不大,其運動器材中,球拍與球皆方便攜帶,更不會受到天氣狀況的影 響,可供各種身材類型的人所參與,能夠同時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活動。桌球桌在

2

收放時所占用的空間也不多 (黃美珍,2007)。因此,就場地不足的面向來看,

桌球運動適合在小學推廣。

除此之外,桌球運動在進行的過程中,學生必需高度注意球的移動,一下遠、

一下近,對於視力有極大的好處 (朱敏良,2012)。同時,也因為桌球運動中,

球桌兩端的距離較近,在一來一往的擊球過程當中,能培養出更快的反應能力。

根據研究,桌球運動的教學能有效改善國小學生在手眼之間的協調能力。並且在 敏捷性的能力方面也有所提升,甚至於在反應能力方面亦有所幫助 (劉得鈞,

2004)。綜上所述,桌球運動為何適合在國小進行教學,可分為以下兩點:一,

桌球運動所使用的空間較少,在國小教學環境中較易實施教學;二,桌球運動對 學生生理的發展上亦有所幫助。因此,研究者想找尋較合適的教學法進行桌球運 動的教學,或許對國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成效會有提升的效果。

二、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性

根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領域中的基本理念之觀點來看,其課程目 的是藉由現代化、統整化、適性化、生活化以及人性化等途徑,傳授健康與體育 的基本知識,養成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並培養學生成為一位身心皆得到充分發 展的健全國民及世界公民 (教育部,2003)。儘管,各種類型的體育教學方法在 體育的教學活動當中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體育的教學活動中不可輕視的一環。

但欲達成九年一貫課程綱之目的--培養學生成為一位「身心」皆得到充分發展的 健全國民及世界公民--我們更需要加入能兼顧學生身體與心理發展之教學法。在 眾多的體育教學方法中,理解式球類教學法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 TGfU) 是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考量到學生的認 知、情意與技能等三個面向,對教師而言,要同時顧及到學生在上述三個面向上 的個別差異,實為一大挑戰 (Holt, Strean, & Bengoechea, 2002)。在理解式球類教 學法中,強調簡化或修改球類遊戲與比賽之進行方式,其目的在於使教材符合學

3

生的能力以及促進學生的思考 (Bunker & Thorpe, 1986)。

透過規則的簡化或修改,使學生在球類遊戲與比賽中更能夠融入其中。技能 較純熟之學生能在簡化或修改後的比賽中體會出戰術的運用,對技能較生疏的學 生則能在運動中適切的展現其技能,兩類學生皆能在教學的過程中經驗到運動的 成就及感受到運動的樂趣 (郭世德,2000)。因此,運用理解式球類教學法進行 教學不僅能傳授學生知識、訓練學生技能,更能涵養學生情意。經由理解式球類 教學法的學習,讓學生能具有進行遊戲或正式比賽的知識及能力,並且促使學生 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藉由運動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不論學生學習時技能的優 劣,皆能在運動的過程感受到樂趣、成就感及同儕之間的互動 (闕月清,2008)。

由此可見,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相當符合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領域中的基 本理念及目的,所以選擇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中。

本研究擬透過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實施桌球教學,探討8週16節課將比賽情境 融入課程當中對於學生桌球學習效果是否有所影響,以期將來在桌球教學上能作 為參考,為臺灣的桌球運動以及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的發展有所貢獻。

三、行動研究對教學者具有重要性

教學者在從事教學活動中或教學活動後,總是會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各 式各樣的問題與狀況,不論是教學活動的設計,亦或是班級經營的管理。為了要 解決遇到的問題,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或教學成效,教學者必須試圖瞭解問題產 生的原因、背景,針對不同的情境,可能會嘗試修改、設計新的教學活動或班級 規定,期望能透過某一個方案的實施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如果方案實施成功且 效果良好,教學者就很有可能會繼使用該方案,但若方案實施的成效不好,教學 者則反思如何再進行改良,直到問題解決,這也就類似行動研究中問題澄清與解 答的循環歷程 (潘義祥,2002)。Altrichter, Posch 和 Somekh (2005) 指出行動研究 的重要性包含教師透過行動研究中的反省與行動達到教師個人的專業成長。教師

4

法中也明定進行研究是教師之權利也是義務 (教育部,2012)。因此,對於新手 教師的研究者而言,行動研究不僅能試圖解決問題,更能加速教師專業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