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有鑑於良好品格非一日可為,需要教育與環境長期潛移默化與培養,而教 育是希望工程,如何在孩子扎根時就教導良善品格,建構新世代品格教育內 涵,更是日益重要。本研究旨在以創意教學融入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期 待提升學生良好品格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策略。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背 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引導個人發揮潛能,陶冶良善品格,實踐公民素質的 典範(曹翠英,2010)。每一個人的人生,就是跟著其品格不同而經歷不同的過 程,有不同的結果(柴松林,2006)。因此,如何理性慎重的面對品格教育,既能 切中教育核心理念又合乎倫理價值規範,並且增進學生心靈健康成長,為當前 社會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曹翠英,2010)。以下分述本研究之動機:

一、家長期待、自我要求

國小教育是奠定好品格的關鍵,近幾年來部分父母憂心學生品格教育環境 惡化,家長期待與社區協力,參與學生學習成長,及早為孩子培養好品格,身 形樹立良好風範讓孩子耳濡目染,以培育孩子重倫理、好品格優質國民於未 來。研究者志工生涯中,長期參與規劃品格教育教學方案,覺知要引導學生學 習包容與尊重多元性,未來方能促進社會多元化進步。在閱讀教育部委託李琪 明教授所著「學校品德教育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研究報告」讀後得到啟示,更 依學理根據、學者專家共同研究部分加以詳細閱讀,期待見賢思齊,將品格教

2

育之內涵結合創意教學方案,學習運用於假日課餘時間,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二、家庭結構、社會風氣

現代家庭結構改變,雙薪父母忙於工作,單親家庭親子時間更少,外籍新 娘囿於語言文化不同,家庭教育與溝通常心有餘力不足。社會快速變遷,不良 風氣影響;傳統倫理式微,家庭教育功能越顯薄弱;加上家人相處時間少,親 子間說話、談心、解惑的時間相對減少。因應社會變遷,家庭教育功能薄弱,

如何結合資源、運用有效方式,陶冶學生品格、教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行為 表現、增進校內外資源有效整合,使品格教育由學校教育擴展到家庭教育與社 會教育(教育部,2014)。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三、科技發達、媒體報導

21 世紀是資訊發達的年代,由於親子間生活、時代背景不同,文化難免會 有差距,少子化又加上父母忙碌,輕易擁有的資訊科技產品;現代電腦、網路 普及化與使用便利,孩子課後多沉迷於滑手機或線上遊戲。學生常因沒有良好 生活習慣導致睡眠不足等,影響個人的學習與行為表現;再則面對接收容易的 訊息,孩子們是否有正確判斷與思辨的能力,是件很艱難的挑戰。現代媒體無 所不在,孩子們生活中的價值觀也深受媒體影響,如何報真導正,媒體的社會 責任是不可忽略的,應該善用媒體的力量,來推動品格教育(洪碧伶,2009)。

今天影響孩子的不再只是家長、老師,還有科技發達的資訊媒體、快速變 遷的生活環境。台灣社會的品格普遍比十年前差(何琦瑜,2004、周祝瑛,

2004),如何藉由多元思考與教學,學習分辨是非善惡好壞對錯,以培養個人核 心價值和公民德行,達到知善、樂善與行善的教學目標(教育部,2010)。此為本 研究動機之三。

3 四、品格教育的新時代使命

當今世界各國對品格教育日趨重視。何琦瑜、鄭一青(2004)指出 1989 年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面向 21 世紀研討會」,會議中提及道德、倫理、價值觀 的挑戰會是 21 世紀人類面臨的重要課題。教育部(2003)調查世界各國推動品格 及道德教育與學生行為規範概況,實施品格道德教育課程之國家有美國、日 本、韓國等;結合宗教課程實施品格道德教育之國家有比利時、德國、奧地利 等;將品格道德教育內涵融入現有相關課程之國家有英國、法國、加拿大等。

除了重視學生核心能力與就業力培養,並強調良好態度與品格之重要,凡此均 凸顯品格教育為世界趨勢(教育部,2009)。

如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明瞭好品格教育為 21 世紀人類所共識,好品格是 被信賴與受尊重的心靈資產,更是家庭安和、社會祥和之磐石根基,此乃為本 研究動機之四。

五、「感恩」、「尊重」、「愛」之實踐

研究者在教學現場看到的故事,因此期待在方案中提升學生感恩、尊重、

愛的實踐。

感恩似水

研究者晨光時間進校園為學生說故事,某日活動進行中當正說到精采處,

一位媽媽匆匆忙忙走進教室、原來是來幫孩子送作業,卻見孩子生氣的嘟著嘴 並責怪媽媽動作太慢,媽媽細聲溫柔地說道歉並安撫孩子,見此情景無限感慨 孩子不知何謂感恩……

4 尊重是河

進欣欣國小校園,最開心的就是在圖書室和學生們進行靜思語教學與品格 教育課程,圖書室有溫馨的情境設計,和我們準備配合課程內容的教材與教 具。這天當小朋友們開心的融入課程體驗中進行著角色扮演時,小明姍姍來遲 隨意坐下就拿出早餐食用,不但沒有向老師、同學打招呼,當班級導師林老師 勸阻時,小明居然拿出手機並回答老師可以撥打婦幼專線,理由竟然是因為老 師不讓學生吃早餐,我非常震驚小明的反應,也擔心現在國小品格教育的困 境,孩子不懂得尊重……

愛的希望

「大愛媽媽請你幫忙好嗎!」剛結束五年級晨光時間說故事活動才走出教 室,隔壁班導師陸老師喊住我,原來是班上學生程程因不滿老師責罵,發起脾 氣不但頂嘴還因被老師處罰不服氣,竟然用力推動老師的辦公桌,陸老師挺著 懷了六個月的身孕,請我將程程帶到輔導室找輔導老師吳老師,免得影響班上 其他學生上課,我義不容辭地答應了,馬上牽著程程的手一邊走一邊嘗試著說 明尊師重道的道理,路途中程程忿忿不平的抱怨老師不公平、抱怨同學找麻 煩、抱怨媽媽準備的早餐難吃,來到輔導教室程程依然氣憤的向吳老師重複抱 怨著。孩子啊,為什麼你都責怪別人,是不是你心中沒有愛?有沒有什麼好法 子讓你的心中擁有愛呢?

上述三個故事學生課後都參加親子成長班,根據親子班學生現場觀察,研 究者發現問題,學生普遍習慣於受照顧,如同上述故事中的學生不能領會感恩 的幸福,不明白尊重的重要,所以也無法體會如何擁有愛的情操,因此發展如 何讓學生學習以「感恩」「尊重」「愛」為核心價值的課程設計,進行品格教育 教學為本研究動機之五。

5